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重生劉協
公元 198年,建安三年的寒冬,凜冽的北風如冰刀般肆虐著大地,呼嘯著席卷過每一寸山河。
此時的天下,正處于風云變幻的動蕩之際,各方勢力逐鹿中原,烽火連天,百姓深陷于戰亂的泥沼,苦不堪言。
在徐州這片土地上,剛剛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曹操親率大軍,以破竹之勢與呂布展開了殊死較量。
那戰場上,喊殺聲震天,硝煙彌漫,刀光劍影閃爍之間,鮮血染紅了大地。
曹操憑借著卓越的軍事謀略、果敢的指揮以及麾下將士的勇猛無畏,最終成功擒殺了呂布。
一時間,曹軍士氣大振,凱歌高奏,曹操率領著得勝之師,浩浩蕩蕩地班師回朝,向著許都進發。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朝堂之上,一眾官員聽聞此訊,紛紛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之聲此起彼伏。
曹操之名,仿若一道驚雷,震懾四方,在朝堂上的威望如火箭般躥升,瞬間攀至了無人能及的頂峰。
那些平日里或心懷鬼胎、或明哲保身的臣子們,此刻望向曹操的眼神中,滿是敬畏與諂媚,無人敢與之爭鋒,整個朝堂仿佛成了曹操的一言堂。
在許都這座繁華卻又暗藏玄機的都城之中,恢宏壯麗的宮殿屹立在城中心,朱紅色的宮墻高聳,金色的琉璃瓦在冬日的微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少年天子劉協,身著明黃色的龍袍,端坐在大殿之上。那龍袍雖繡滿金龍,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可劉協的臉上卻難掩落寞與無奈。
他深知,自己這個大漢天子,看似是天下共主、九五之尊,可實際上,不過是大漢丞相曹操手中操控的傀儡罷了。
朝堂之上的大小事務,皆由曹操說了算,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決策,都仿佛被無形的絲線牽引著,難以自主。宮殿內,暖爐中的炭火明明暗暗地燃燒著,卻驅不散劉協心頭的寒意。
此時,宮中內侍邁著小碎步,匆匆上前,恭敬地稟報道:
“陛下,國丈伏完在殿外求見。”
劉協微微抬了抬眼眸,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輕聲說道:
“叫他進來吧。”
內侍連忙應道:“唯。”
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
不多時,小太監引著一個身著華麗錦衣的中年男子緩緩走入大殿。
此人正是伏完,他身姿挺拔,步伐沉穩,身上的錦衣繡工精美,金絲銀線勾勒出繁復的花紋,彰顯著他尊貴的身份。
伏完走到劉協身前,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對劉協行大禮,口中高呼:
“微臣伏完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那聲音洪亮而堅定,在大殿內久久回響。
劉協抬手示意伏完起身,臉上擠出一絲淡淡的微笑,對伏完問道:“不知國丈今日來尋朕有何事?”
伏完直起身子,面色漲得通紅,神情振奮不已,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說道:“陛下,大漢有救了!”
劉協心中微微一動,卻并未表現出過多的驚喜。
他太了解伏完了,每次見面,伏完總會說出這句“大漢有救了”,可現實卻一次次讓劉協失望。
劉協不動聲色地看著伏完,等待著他接下來的話。
伏完深吸一口氣,似乎是在平復自己激動的心情,接著說道:“曹操班師許都,您可知他把誰帶回來了?”
劉協輕輕搖了搖頭,輕聲問了伏完一句:“曹操帶回了何人啊?”
事實上,他對曹操帶回何人根本提不起興趣。
在劉協看來,伏完空有一腔熱血,卻缺乏審時度勢的眼光,根本看不到拯救大漢的真正機會,反而常常陷入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屢屢給自己挖坑。
不過,劉協也明白,伏完唯一的可取之處,大概就是身為國丈,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皇帝足夠忠心,從未有過二心。
伏完并未察覺到劉協內心的波瀾,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興奮之中,一臉興奮地滔滔不絕說道:“當世英雄,大漢宗親劉玄德!”
一提到劉備,伏完的眼睛更亮了,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劉玄德仁義之名傳遍海內,又是漢室宗親,必然是陛下的死忠。他手下的關、張二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如果陛下能拉攏此人,便可設計斬殺曹賊,中興大漢!”
劉協聽著伏完的話,心中暗自搖頭。
他前世熟讀史書,對劉備的經歷了如指掌。
當年劉備在曹操治下的憋屈模樣,至今仍歷歷在目。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之時,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嚇得劉備筷子都掉落地上。
哪怕劉備是故意示弱,佯裝驚恐,可他在許都被曹操完全碾壓,處處受制于人,總歸是不爭的事實。
指望這樣一個自身難保的劉備來拯救自己,在劉協看來,無異于癡人說夢。
劉備固然有著非凡的領導才能,能在歷經無數艱辛后建立季漢,給四百年大漢一個體面的退場,可那是后話,當下的他,根本無力幫到自己這個身處困境的皇帝。
“國丈啊,咱們連劉備的面都沒見到就想拉攏人家,是不是早了點?”劉協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和,不想打擊伏完的積極性。
伏完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連忙說道:“陛下說得也是,明日早朝,曹操應該就會把劉備引薦給陛下。到時候劉備是何等樣人,陛下一看便知。我相信以玄德公之英雄,是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劉協輕輕點了點頭,心中卻滿是苦澀:“朕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微臣告退。”伏完再次跪地行禮,然后緩緩起身,倒退著走出大殿。
就在伏完退出大殿的時候,大殿門口的兩個小太監也悄無聲息地跟了出去。
劉協的目光落在他們的背影上,眼神瞬間變得冰冷。他心里清楚,這兩個小太監明顯是向曹操通風報信去了。
在這宮中,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恐怕都逃不過曹操的眼線。
身為皇帝,卻活得如此憋屈,連與臣子的密談都無法保密,劉協的拳頭在袖中悄然握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尋得機會,掙脫這傀儡的枷鎖,重振大漢雄風。
可眼下,形勢依舊嚴峻。曹操的勢力如日中天,朝堂內外皆是他的親信爪牙,自己想要有所作為,談何容易?
明日早朝,即將見到劉備,劉協的心中既有一絲期待,又滿是憂慮。
期待的是,劉備或許真能帶來一絲轉機;憂慮的是,曹操又怎會輕易讓自己得逞,這場權力的博弈,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劉協緩緩起身,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鉛灰色的天空,思緒飄遠。他想起大漢昔日的輝煌,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創立大漢,文景之治讓百姓安居樂業,漢武帝北擊匈奴,揚大漢國威。
可如今,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自己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江山。
回到龍椅上,劉協重新坐定,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他開始仔細思索明日早朝該如何應對,如何在曹操的眼皮底下,與劉備進行微妙的周旋,爭取為大漢謀取一線生機。
此時,大殿外的寒風依舊呼嘯著,似是在為這亂世悲歌,又似是在催促著劉協快快行動。劉協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波瀾,開始在腦海中謀劃布局,等待著明日那場決定大漢命運的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