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203章 ,鋪前價兩番,皇令濟災(zāi)民
- 第202章 ,返程憂不斷,布局當收網(wǎng)
- 第201章 ,生者皆殿后,擒者可先逃
- 第200章 ,兩軍齊匯聚,叛軍齊潰敗
- 第199章 ,疾風(fēng)知勁草,路遙知馬力
- 第198章 ,秋風(fēng)掃落葉,陣前又尋將
第1章 ,星落五丈原,魂起皇極殿
這一夜繁星漫天,卻有將星隕落。
它劃破天際,直至五丈原上。
七星燈早已滅,有一老者,著羽扇綸巾,坐在輪椅之中,被一眾將士推至半坡上,觀看三軍操練。
眼看行伍之中紀律嚴明,操練有力,儼然一支強軍也。
“亮,再不能臨陣討賊,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如此景象在前,老者悲鳴不已,終于是落下眼中熱淚。
克復(fù)中原的大旗依舊飄蕩,可是愿景卻遙遙無期。
老者閉上眼,過往的一切宛若走馬燈般閃過,他最終沒有匡扶漢室,還是飽含遺憾的離去了。
我死之后會去哪呢?是遭漢民唾棄,厭我未曾鏟除奸賊,又或是嫌我未曾復(fù)漢呢?
能再給我一次機會,便好了。
迷茫之中,老者仿佛聽到了鐘聲,長鳴而起。
恍惚時,肩頭似乎被人不停搖動。
等再睜開眼,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不在輪椅之上,而是站在了一處庭院之中。
說是庭院,此處規(guī)模卻遠超普通人家。
院墻是鋪滿紅漆,磚瓦更有鎏金覆蓋。
“此處莫不是天府?亮此時也要見昊天上帝了嗎?”
“哎呦呦,皇上,瞧您說的什么話,呸呸呸,這話只當沒說過。”
正在諸葛亮感慨的時候,一旁傳來了一道刻薄尖嗓聲。
他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一個宦官打扮,四五十歲上下的漢子極為恭敬的在側(cè),低眉順眼的望向自己。
“皇上?你喚何人?”
諸葛亮困惑問道。
“當然是您啦,您可是我們大明國的天子,自然是皇上!”
諸葛亮一聽這話,頓時嚇得脊背發(fā)涼。
天子?這人怎么能如此稱呼自己,豈不是毀壞他匡扶漢室的一片赤誠!
剛想要反駁時,又想到了自己身處何地,只認為這是昊天上帝對自己的試探,所以收了薄怒,只是平靜道。
“你這老者,凈說胡話。亮乃是大漢丞相,一生只求剿滅曹賊,復(fù)我漢室。數(shù)十年來于蜀地矜矜業(yè)業(yè),不敢僭越分毫,若你再敢妄言我為天子,休怪我鐵面無情!”
這話一說出口,諸葛亮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了。
因為他看到了周圍一眾小太監(jiān)頗為怪異的目光,而靠在自己身邊的那位太監(jiān)也是嚇得面無血色,連忙湊了過來,低聲道。
“皇上,請您慎言吶!我知您昨夜深讀《三國志》以作消遣,可今日乃是您繼承大明大統(tǒng)以來,第一回上朝,是要接受群臣拜見的,稍有不慎恐引禍害吶!”
諸葛亮這時候也冷靜了下來,他也發(fā)覺自己的身體變得年輕了許多,五識觀感都大不相同了。
情況有變,他也就順著這位宦官的話繼續(xù)問道。
“亮...我明白了。此處是大明?那大漢呢?”
“皇上,這就難為老奴了。老奴讀書不多,也只是粗略知道那是千百年前的事了。”
聽聞此言,諸葛亮只感覺腦海中雷聲響起,心神被震得一顫。
千百年?我莫非來到未來了?
神鬼亂力之說,諸葛亮早有耳聞,只是他一向敬而遠之。
如今發(fā)生這等奇事在自己身上,他只覺得驚奇。
他現(xiàn)在更想知道,大漢的結(jié)局是什么,姜維是否有繼承自己的愿望,匡扶漢室?
不等他多想,前方已經(jīng)走來了數(shù)批太監(jiān)。
他們莊嚴肅穆,要將自己迎上奢華大轎。
諸葛亮人生地不熟,事情又發(fā)生的太過突然,只得先觀察一番再說。
他便不動神色的上了大轎,被太監(jiān)們四平八穩(wěn)的抬著,前往另外一處地方。
此時諸葛亮才有功夫觀察自己身上的服飾,衣角繡龍,頭頂戴冕,儼然一副君主模樣。
等意識到這一點以后,他嚇得連忙想脫下,作為臣子怎能僭越。
可是大轎外,先前那位太監(jiān)見了諸葛亮的舉動,嚇得是魂飛魄散,連忙說道。
“皇上,您這是嫌棄衣服不合身嗎?老奴該死,幾位停轎,老奴立馬安排人為您換一身。”
眼看幾個太監(jiān)們就要把事情搞大,諸葛亮便擺了擺手,開口道。
“我只不過是熱了些許,不必忙碌。”
此言一出,幾個太監(jiān)們這才再次跪拜后,啟程趕往目的地。
不多時,他們已經(jīng)來到了一處巍峨的宮殿,牌匾上端正的寫著幾個字。
這幾個字諸葛亮能認清,乃是皇極殿三字。
也在此時,四周太監(jiān)將轎子落下,由先前那位老太監(jiān)引導(dǎo),直奔這宮殿之中。
“皇上,今兒乃是您登基以后頭一回早朝,大家都在等著您呢!”
“嗯...”
諸葛亮下意識本想連忙起身,再度把身上的龍袍脫下。
然,事已至此,他縱使再拒絕也無濟于事。
他好像稀里糊涂,就成為了所謂大明的天子,一朝的皇帝,再不是前世的大漢丞相了。
若是向他人表明身份,誰能相信他呢?
倒不如先應(yīng)承下來,搞清楚狀況再說
諸葛亮便順著指引,坐在了龍椅之上。
但生怕僭越的他,只是挨著個邊,不敢居中而坐。
先前引導(dǎo)的那位太監(jiān)到了殿前,卻不在敢往其中走一步,轉(zhuǎn)而是由另外一位面相憨厚,身寬體胖,上了些許年紀的另外一位老太監(jiān)前來接引。
他一出現(xiàn),殿內(nèi)兩列人馬紛紛對他投來或討好或憎惡的眼神,就連自己身旁的那位太監(jiān),眼神也躲閃了起來。
諸葛亮品出三分玩味,只感覺這個大明朝頗為有趣,怎能讓一宦官僭越,號令百官呢?
但他沒有多言,只是看著。
這時候才由這位胖太監(jiān)朗聲道。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位昂首闊步的漢子走了出來。
他一到了人前,眼神先看了看那老太監(jiān),又看了看諸葛亮,咬牙道。
“臣,御史楊所維有本啟奏。先皇曾封客氏為圣奉夫人,長期居留宮中,實違祖制。如今新皇登基,應(yīng)當肅清宮闈。臣斗膽進言,請求皇上遣客氏遠離后宮,賜宅邸于城外居住,以正坤道。”
說完這句以后,這位御史大人便不自覺的渾身顫抖起來。
明明是一位以死為諫的言官,此刻卻表現(xiàn)得像是一個即將奔赴刑場的犯人一般。
因為他和他身后的黨羽們都清楚,說這句話意味著什么。
這時候全場已經(jīng)靜若死地,無人敢大喘粗氣,都小心翼翼的等候著皇帝回復(fù)。
所有人都清楚,這是倒閹的第一步,更是試探新皇想法的重要一步。
他們都翹首以盼,等候著諸葛亮開口。
而在臺上人前的老太監(jiān)魏忠賢,內(nèi)心則是氣憤不已。
這些人居然敢對他的老相好下手,其心可誅,若是先皇在,自己何懼底下這群偽君子分毫?
但他也不敢再有動作,因為稍有不慎,前方便是萬丈深淵。
于是所有人都在等候著諸葛亮的開口,整個大殿內(nèi)靜得令人心驚。
而這時候諸葛亮沉吟片刻,卻只是說道。
“先不提此事,我想看看書,成嗎?”
嘶…
臺上臺下一眾文臣武將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完了!
這老朱家的皇帝,又出一位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