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看病解病因,治國理群臣

  • 諸葛亮魂穿崇禎
  • 懶覺小磨頭
  • 3044字
  • 2023-05-13 17:08:01

皇極殿內,一片忙碌之像。

無論大小太監,都面露苦色,一出大殿便長吁短嘆。

而其中原因嘛,自然是因為自家的皇帝實在是...太拼命了,他們著實不習慣吶!

要知道目前紫禁城內當差的太監們,基本都是萬歷年間進宮的。

自打一進宮開始,那日子過得叫一個舒坦,因為神宗皇帝只顧著享樂,對于底下之事是一概不管的。

所以年年慵懶,年年舒坦,可是到了新皇登基以后,這情況就變了。

在新皇剛登基前的一個月內,日子還是同往常一樣,大家該偷懶偷懶,該休息休息,只是聽說新皇夜以繼日的在品書時,并沒有人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大家都以為,皇上不過是對看書這件事情著迷,所以如此刻苦罷了。

但隨著新皇出關,查到有人離崗偷懶以后,事情就變了。

他雖只是輕罰了那幾位偷懶的太監,卻是重罰了整個紫禁城吶!

這其中是何道理呢?

原來新皇他不是因為癡迷看書而刻苦,而是他本身對任何事情,都無比的刻苦啊!

這幾日以來,他竟是四更天便起,子時方才睡下。

面對每一件事情,都會出言詢問,稍有疑點,便要刨根問底,將事情理清方肯放手。

單是一件整頓宮內全體太監宮女花名冊這件事上,新皇竟然有功夫審閱三遍。

整整三遍吶!

在皇極殿當差的小太監們都快哭了,這每審閱一邊就要對上近十萬個名字,稍有模糊不清之處,還要命他們到各宮提人,務必保證人對名,事對人。

這哪里是在審閱啊,這分明就是在折磨人吶!

但是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過往九千歲,也就是魏忠賢在時,呼風喚雨,不可一世,自然引得無數人趨之若鶩。

哪怕是丟了命根,也要求得進宮謀個位置,不為自己,也為宮外的小家能過得好些。

再加上魏忠賢也有意培植太監隊伍,放肆招攬之下,紫禁城內的太監人數急速飆升,乃歷朝歷代以來之最高數,達數萬之巨。

這帶來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人浮于事,反倒叫事情沒人去干了。

乃至于皇宮內開銷增大,卻還是頻頻傳來人手不夠的詭異消息。

不少太監削尖了腦袋想去攀附魏忠賢,哪里會管下面的事情。

可經過新皇短短三天的高強度審計后,風氣為之一變。

因為只要他們過往沒有多少干事的紀錄,就會被干脆的辭退,絕了進宮門的路子。

而那些魚龍混雜,吃著空餉的大太監們,則一個一個的被糾了出來,盡數抄沒贓款,又打了二十庭棍,這才丟出宮去。

剩下的太監見到這場景,哪能不拼命做事,以求自保?

于是這人浮于事的風氣,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乃是太監們過于熱情的招呼。

那家那院若是有事情,大家都會一擁而上,輔其解決。

而這份熱情,很快就會派上用場。

因為很快文官們也會同他們一樣,盡數在新皇的辛勤之下瑟瑟發抖。

還是這一日的晚朝時分,群臣早早匯聚,以為是同平常一樣,說些簡單的匯報后,便可返回休息了。

畢竟按照前幾任皇帝的經驗,新皇也該對朝政失去興趣,轉而投身后宮了。

所以大家都是哈欠連連,頗有些慵懶。

黃立極還在接受著不少同僚的恭維,享受著大家的推崇。

因為他數日前力勸新皇開內帑以滋補民生,犒賞邊關將士,可不得好好的嘚瑟一番?

所以他一不小心,便去了那京城最大的戲館溢香院,玩了那么幾天,現下正是最困的時候。

‘好想再捏捏可人兒的小腳啊。’

黃立極還在這般想著,這精神不由得振奮了起來。

這倒不是他懈怠啊,要知道前兩任皇帝,那都是多年不上朝的主。

自己首輔多年,許多時候那都是清閑的。

一時間要他改了慵懶的習慣,著實強人所難了。

其他朝臣亦然,各自尋歡作樂,算是釋放了

大家都在慶幸魏忠賢的倒臺,這意味著他們多年小心翼翼的生活,即將結束。

這時候新皇的儀仗隊已經出現在了殿外,分列左右后,將這位不過十六歲的少年天子迎了進來。

哼,不過十六歲爾!

黃立極抖擻著精神,就要會一會這個皇帝。

一番禮儀過后,議事開始。

黃立極深知趁他病,要他命的利害,當即將早已經準備好的奏章拿出,稟告道。

“皇上,魏忠賢已經伏首數日,刑部也收到了無數的檢舉信,以及各項罪責。臣以為時機成熟,可以公議閹黨之罪,以還天下人一個公道了。”

“臣附議,魏忠賢禍國殃民,死有余辜,應當早些定罪。”

一旁的施鳳來也是會意的上前,勉力拱手道。

眼看著首輔以及次輔兩位老臣都已經開口,其余人等怎敢延誤,紛紛出列附和。

如此整齊劃一,同心協力,自然是有原因的。

這滿朝文武誰沒有同他魏忠賢勾勾搭搭,自然不喜歡魏忠賢或者將那些事情說出來。

想讓一個閉嘴的最快方法,便是叫他見閻王。

然而新皇聞言,卻一抬手拒絕了。

“罪狀果真議全了?”

“這...八九不離十了。”

“那便是沒有議全,便再議吧!”

黃立極等人一聽,心下一沉。

不對啊,按理來說新皇看了那么多魏忠賢的罪狀,早該一怒之下就把這人給干掉。

怎么還讓眾人再議呢!?

而在此時,諸葛亮話鋒一轉道。

“說起來,幾位大人昨夜都在何處呢?”

“啊...皇上息怒,昨夜我與幾位同僚一起去了那溢香院聽曲而已,絕非夜宿,請皇上明察。”

黃立極一聽新皇提昨夜二字,便知道自己這幾日做的事情到底還是傳到了新皇耳邊。

但他也不慌。

本朝不許官員宿妓,可沒說不允許聽曲啊!

即便如此,被點名的他還是直冒冷汗,生怕觸怒了新皇。

然而諸葛亮忽然輕笑道。

“文人好曲,雅士品歌,這本是陶冶情操的好事,我怎會阻止,你等無罪。”

“謝皇上。”

黃立極如蒙大赦,下意識的就要起身恭候。

可就在此時,諸葛亮輕飄飄的一句話,又叫他跪了下去。

“不過既然要雅,何不一雅到底呢?。”

“嗯?”

黃立極忽然警覺了起來,他總覺得有什么事情開始不對勁了。

諸葛亮打著羽毛扇,忽然湊了湊身子前傾,露著三分笑意道。

“首輔呀,聽聞你乃禮部出身,這禮部之中最雅的,便是監生們的答卷了。這樣吧,把前五屆科舉的所有卷子再審閱一遍,豈不美哉?”

“好好...啊!?”

黃立極原本還欣喜若狂,心想著不就是禮部的事情嘛,他可駕輕就熟了。

可當他從新皇口中聽到所有二字以后,心中頓時咯噔一下。

乖乖,一屆科舉的審閱就足以要了他們這幫老骨頭的命,何況五屆考生的卷子全都要審!

如果其中發覺一些卷不對人,或者文不配名的尷尬事情來,豈不是要翻了不少人的老底?

這哪里是工作啊,分明就是一種既折磨人,又得罪人的工作啊!

可是新皇已經點了他昨晚干了什么,此刻要是再推辭,休說官位了,就是小命也不保啊!

無奈之下,他只好硬著頭皮接下道。

“臣自當竭盡所能,為皇上尋雅!”

“費心了。”

隨著事情的塵埃落定,不少人心頭都還在偷笑呢!

讓你黃立極張揚,這下出糗了吧?

五屆考生的卷子,有得他審閱的!

可沒等其他人高興太久,諸葛亮下一句話便冒了出來。

“前一月我曾遍閱宮中史書,不少史書錯漏百出,誤人子弟。特別是《晉史》一項,更是不堪入目。著禮部領國子監監生,合力重修史書,查漏補缺,不得有誤!”

“工部亦是,各地水利乃重中之重,著你等再審查一番其中備案,若有錯誤及時上報。”

“刑部,兵部,戶部,你們嘛...”

一條條任務交代下去,群臣們光是聽著便已經頭大了。

而在退朝之時,諸葛亮還補充了一句道。

“對了,黃立極,爾等進言,維護祖制之心甚佳,應當大力贊揚!”

黃立極聞言,心中總算是得了幾分安慰。

今天好歹算是有好消息了,他忙假裝謙遜道。

“皇上贊繆了,進忠言,乃是為人臣子的本分。”

“嗯!我也思索數日,總覺得要對得起諸位這一顆大膽進言的心,所以今日起,朝廷內外要逐步恢復祖制,以振朝綱!”

“皇上圣明!”

群臣紛紛附和,都在嘀咕著新皇又想做些什么的時候,諸葛亮給出了答案。

“我曾聞言,太祖,成祖時期,朝會有三朝制,此法甚好,即日起便恢復了吧!”

諸葛亮一錘定音道,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事情已經落下。

一瞬間,所有人的臉都成了苦瓜樣。

三朝制!?

那玩意可是要人命的呀!

黃立極當場就沒了半條命,悔恨得想給自己幾巴掌。

你說你,沒事提什么恢復祖制干嘛!

因為這所謂的三朝制,那是一個極為辛苦的早朝制度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上林县| 庆阳市| 五莲县| 英山县| 通河县| 闽清县| 土默特左旗| 济宁市| 汝州市| 上高县| 交口县| 瓦房店市| 新泰市| 吉安市| 洞头县| 岚皋县| 汉源县| 清苑县| 邛崃市| 永修县| 元氏县| 抚松县| 正阳县| 涿州市| 徐闻县| 泾源县| 普兰店市| 萨嘎县| 济宁市| 绵竹市| 达拉特旗| 武陟县| 永兴县| 辉南县| 临海市| 新干县| 阳西县| 宁陵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