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大明還有救嗎

“大明還有救嗎?”

“還能救嗎?”

李安邦手中拿著天啟七年的全國賦稅清單,不由得悶聲自問。

看看都是些什么玩意兒?

浙江茶稅六兩,云南茶稅17兩。

“干的漂亮!”

大明的官員干的真漂亮,簡直是把皇帝當傻子啊!

對,這樣的稅收,只能騙騙十七歲的崇禎。

西湖龍井天下聞名,在海外更是與黃金等價,云南普洱同樣如此,而這兩省的茶葉產量,每年至少一千五百萬斤以上。

“這些混帳玩意,特么就給國家上交23兩稅銀。”

李安邦努力抑制住想殺人的沖動,繼續看下去。

全國稅銀總收入325萬兩,糧食2569萬石,總支出536萬兩,糧食3589萬石。

虧空百分之四十左右,以至于九邊和各地駐軍求糧餉的折子汗牛塞屋,求賑濟的奏章更是堆積如山。

在看看這些錢糧是如何花的,我的個老天爺啊!藩王和皇室的花費居然高達52.89%,俸祿支出14.18%,軍費32.44%,賑災0.48%。

歷史上,西北數省可是連續十幾年干旱少雨,幾千萬百姓處在餓死的邊緣。

我的天爺爺啊!0.48%的賑災,那就相當于沒有賑災,百姓為了求活焉能不反?

“如此大明還有救嗎?”

“還能救嗎?”

歷史上,自家作為世襲會川衛指揮使,可是被滿清斬盡殺絕了的。

主要原因就是自家位于渡口的鐵礦場和將作坊(現攀鋼),這可是一只會下金蛋的雞。

就算大明不能救,大漢民族也必須救啊!

李安邦何方神圣?

有何本事敢如此大言不慚?

嗨!這小子還真有那么一點本事。

父母是攀鋼集團的,從小在攀鋼集團長大,對冶煉這一塊的知識,那是家傳。

可這小子卻喜歡從軍,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國內最頂尖的軍事院校——國防科技大學。

畢業后就被委任為某集團軍上尉連長,短短十年,就晉升為上校團長。可見這小子的能力有多強。

如果不出意外,老李家將會出一個將軍。

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李安邦在一次撲滅山火的時候,壯烈犧牲,英雄不朽。

英雄到是不朽了,可他卻被不朽到了明末,崇禎元年一月。

謝天謝地,謝謝漢家歷代先烈保佑,讓自己穿越成會川衛指揮使嫡長子李安邦。

有根有基之家。

在加上現在是崇禎元年,歷史上的忠誠良將全都在,國家也沒有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切皆有可為,一切皆有可能。

“安兒,身子可好些?”李安邦前幾日墜馬,昏迷了三天,可急壞了李府上下。

母親前來探病,李安邦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行禮。

“孩兒已經無恙。”

李安邦的母親可是大家閨秀,相貌學識都非常不錯,畢竟李安邦的父親是正三品的衛指揮使,家里還有礦。

這樣的家庭背景,娶到李氏這樣的大家閨秀也正常。

這樣一代一代的優選下來,老李家的相貌身材真的真的非常好。

好吧!說來有點扎心。

任何時代,有權有勢有錢的人,在配偶的選擇上大多數都是優中選優,強強聯合。

癩蛤蟆騎上了白天鵝,灰姑娘睡了白馬王子,那是童話。

極低概率的事件,不是主流意志。

某星公主愛上司機,不光丟了繼承人位置,還搞的一地雞毛,最后還是慘淡離婚。

“祖宗保佑,安邦平安無事”。

“娘啊!我想去礦上走走,活動活動筋骨。”

“去把,你爹也正在礦上,可別在山路上縱馬狂奔了。”

就在此時,門口邊冒出一個小腦袋,對著李安邦就嬌聲道:

“哥,我也想去礦上。”

“你一個女孩家家的去礦上做什么?哪里塵土飛揚的。”

李安邦這個小妹今年十三歲了,已經與揚州總兵劉肇[zhào]基的嫡長子定親。

劉肇基也是晚明名將,與后金和流賊數十次血戰,最后與史可法同殉于揚州,全家老小皆自殺殉國。

滿門忠烈之家啊!

這門親事李安邦沒有反對的理由。

是政治聯姻也好,是強強聯合也好,反正這門親事不錯。

可十七年后,揚州十日,八十萬百姓被屠殺。

李安邦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最親的妹子去死?八十萬同胞被屠殺?

不可能啊!

必須拼死相救。

不管是救國救民,或者是救自己親妹子,增強自己的實力刻不容緩。

人哪,當你來到這個世界,處在哪個環境,就不得不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了。

孰能無情,牽絆太多。

這就是人,一個有血有肉的華夏人。

李氏也支持女兒跟著去,免得他哥在山路上縱馬狂奔。

“安萱,看著你哥,如果他敢在山路上再縱馬瘋玩,回來告訴老娘,老娘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李安萱立即舉雙手贊成。

兩人剛出門,就遇到了前來探病的二公子李安民,年芳十五,也生得唇紅齒白的。

他們老李家,就沒有一個長得丑的。

“兄長可還安泰?”

“已無大礙,感謝二弟關心。”

雖然李安民是庶出,但李安邦從來沒有歧視過他,李家三兄妹感情極好,沒有其他家族的那些蠅營狗茍。

安邦和安萱是嫡出,他們的生母是大家閨秀,可他們兩個卻喜歡舞刀弄槍。

老李家畢竟是武將世家,兒女習武也是常理,李氏也不反對。

安民的生母是一個千戶的女兒,可他天生喜歡讀書,如今以考取了秀才功名,而且還和成都知府的小女兒定親。

作為大哥的李安邦,今年已經十七歲了,當然也定親了,他的老丈人是蜀中最大的蜀錦商人。

聽說,聽說很有錢,很有錢的樣子。

老李家這一切布局,都是李氏操持的。

俗話說:娶妻娶賢,賢妻旺三代。

看看李氏的布局,如果國泰民安時,李家想不發達都難。

就算將來天下大亂,也是李安邦的本錢啊!

布局有了,李安邦打算親自去看看明朝版的“攀鋼”。

打戰,打的就是鋼鐵和后勤。

鋼鐵就是最重要的國力。

煉鋼,自己可是家傳手藝,搞一些現代煉鋼法還不是手到擒來。

原會川衛治所在會理城,萬歷三十八年,會川衛的治所就搬遷到了渡口鎮(攀枝花市)。

這里可是寶地啊!

渡口鎮位于金沙江畔,水運交通極為便利,鎮子的上邊就是兩座巨大的露天鐵礦山。就明代的開采手段,那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種。

鎮子周邊方圓十里內,就有煤礦,鎢礦,鉻礦,等十余種珍貴的礦藏。

前世作為一個攀鋼子弟,李安邦對這些是在清楚不過了。

這里,就是偉大復興的根基之地。

李家的鐵礦場距離渡口鎮不足三里,距離金沙江渡口也是三里,運輸是極為方便。

李家冶煉的川西鋼,在整個四川,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近千米高的鐵礦山矗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山腳下有數百人正在開山取礦,上百輛馬車來往穿梭于高爐與礦場之間。

高聳入云的煙囪冒出滾滾黑煙,巨大的鼓風機吱嘎吱嘎地歡叫著,爐膛的火焰發出耀眼的白光,一簇簇的火紅鐵水奔瀉而下。

這就是李家的鐵礦場,有工人兩千多人,高爐兩座,每月可產鐵三千斤,鋼三四百斤。

說實話,這點產量李安邦是看不上的,特別的鋼產量。后世一個鄉辦煉鋼廠,日產量都有幾萬斤。

必須改進高爐和工藝,必須擴大生產。

李靖,李指揮使最幸福的事,不是指揮千軍萬馬,而是帶著一幫兄弟在這里大煉鋼鐵,還有那白花花的銀子如同流水般的進來。

別的衛所都是軍戶逃亡,而會川衛卻是人口越來越多,無數流民拖家帶口地想加入到會川衛,從而可以到李家礦場做工。

李指揮使最自豪的是,自己把一個區區幾百人的渡口,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發展成了一個有十萬人口的大鎮,商客絡繹不絕,經濟繁榮昌盛。

“爹……”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突泉县| 凤山县| 五寨县| 遂溪县| 榆社县| 商南县| 武义县| 双鸭山市| 大化| 南靖县| 浠水县| 澄江县| 区。| 镇江市| 梅河口市| 漳州市| 凯里市| 苏州市| 聊城市| 乌兰浩特市| 白朗县| 香港| 金溪县| 旅游| 平果县| 壤塘县| 且末县| 大英县| 孝义市| 湘潭县| 托克逊县| 射洪县| 剑川县| 尼玛县| 二连浩特市| 普宁市| 三亚市| 信丰县| 修水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