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場還是有專門的辦公室,雖然簡陋些。
“安邦,不是讓你在家多休養幾日嗎?怎么又跑礦上來了。”
“孩兒有重要的事情和父親詳談。”
跟在李安邦后面的小尾巴知情識趣的很,這小丫頭連忙說道:
“爹啊!我去看看幾位叔伯。”
李靖寵溺地對女兒點點頭,然后帶著李安邦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李靖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他的三個兒女,品貌端莊,才華橫溢,三個兒女的婚事,也都是上上之選。
畢竟是礦上,條件肯定簡陋,一張桌子幾張木椅,一套茶具,還有一些賬本之內的東西。
李安邦先熟練地給父親泡了一杯茶,然后對一旁伺候的老仆吩咐道:
“黎叔,你把房屋周邊的人全部清空。”
“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成害。”
李安邦今天要和父親談的事情非常非常重要,重要到關系老李家生死存亡,所以不得不慎重。
李靖見兒子如此謹慎,知道兒子有十分要緊的事情,他連忙起身到外面吩咐了幾句,然后才回屋。
“兒哪!你可有緊要的事情和爹說?”
待父親坐定,李安邦才開始侃侃而談。
“父親可還記得渾河血戰?”
作為武將,怎么可能不知道渾河血戰,四川總兵鄧紀帥五千川兵,全體血戰殉國。
秦良玉的兩位兄長率領三千白桿兵,也一同戰殉于渾河。
“為父知道,川人從未負國啊!”
“那父親可還清楚四川現在還有多少可戰之兵。”
萬歷年間,還是大明國立最鼎盛的時期,四川也就區區五千可戰之兵,在加上白桿兵三千人。
結果叫人家一戰而滅。
四川已經無可戰之兵了,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李靖作為一名衛指揮使,當然不笨。
“你的意思朝廷將來會抽調衛所兵上前線?”
“一旦遼東有大戰,朝廷一定會抽調川軍上前線,而且一定會抽調咱們會川衛,因為咱們有兩千多的護礦精兵啊!而其他衛所,簡直是爛泥扶不上墻。”
“我兒的意思是整軍備戰?”
“刻不容緩。”
李安邦作為嫡長子,家族的未來就是他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靖沉默了良久,才緩緩問道:
“我兒的志向是什么?”
“封侯拜相,匡扶社稷。”
“此事重大,為父還要與你母親商議商議。”
“這是自然。”
李安邦對自己的母親那是極為的自信,從他給幾個子女安排的婚事,就可看出李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只要說動了父親,母親那邊沒有絲毫壓力。
接著,李安邦又從衣袖中掏出幾張圖紙,放到李靖的面前:
“爹啊!這是兒子畫的新式煉鋼爐圖紙,還有洗礦洗煤的方法。”
自家兒子自己在清楚不過了,自己這兒子不光武藝高強,而且博覽群書,用文武雙全來形容也不為過。
李靖為什么自豪啊!
他自豪就是子女成才,老李家后繼有人啊!
天下父母,大多數如此。
李靖連忙把圖紙拉起來仔細端詳,作為練了幾十年鋼鐵的人,有不有用一眼便知。
“此等良方可是我兒從那本古籍上所學嗎?”
“孩兒前幾日不是昏迷不醒嗎?這一切接是一白胡子老頭所授。”
李靖聽聞,一張嘴巴張的老大,久久不能合攏,這。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天授。
李安邦能解釋嗎?不能解釋啊!也無法解釋。
信不信隨便。
反正是一口咬死,自己今后拿出來的一切超越時代的東西,都是那白胡子老頭所授。
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授。
一口咬死,死不悔改。
愛信不信。
李安邦不解釋,沉默地等待著,良久,李靖才欣喜地說道:
“我兒有此奇緣,實乃列祖列宗護佑,此事為父就立即辦理。”
“孩兒覺得咱們家的礦場產量還是少了些,現在已經是供不應求,根本沒有多余的鋼鐵打造武器裝備。”
“為父早就有擴大產量的想法,現在有我兒的此等良方,那更是要立即施行。”
至于火槍火炮等圖紙,現在還不用拿出來,等把新式的煉鋼爐建好,鋼鐵產量上來了,才來著手搞后續的事情。
欲速則不達,凡事皆不可一蹴而就。
自己的父親,只是一個世襲的武將,就有如此見識,至于那些能考上進士的人來說,他們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中國歷朝歷代,都不缺乏精英。
中國也是一直施行的是精英治國的理念。
唐太宗一句;“天下英雄盡入吾彀[gòu]中”,就是精英治國的最真實體現。
既然都是精英,為什么還把國家治理得一團糟,居然還讓區區三十萬人口的滿清入主中原,而且無數的精英投降。
為什么?
為私利的精英太多,為國為民的精英太少。
為什么投降?
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
大明無數次的戰敗,讓他們看不到希望。
這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士氣的瓦解。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可見當時民族士氣瓦解到了何種程度。
民族士氣是用勝利,不斷的勝利喂出來的。
所以李安邦才會急著建立新式煉鋼法,就是為了盡快建設出一支最為精銳的全火器軍隊。
以期給明年入寇大明的滿清韃子致命一擊,讓大明的所有人,都看到希望。
從而不會被一次次戰敗打斷民族的脊梁。
是不是有點狂妄了,畢竟會川衛現在就兩千多戰兵,就算他們是精銳,而入寇的韃子兵力約十萬。
兩千對十萬,給人家墊馬蹄子的吧!
送死也不帶這樣的哇。
這就小看人了吧!
李安邦可是國防科技大學畢業的。
知道非洲嗎?就是連左右都分不清的那些黑哥們。
兩國開戰前,雙方指揮官會談:
“你是哪的?”
“我是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的”
“那你又是那的?”
“老子是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
在非洲,你如果沒有上過中國軍校,都不好意思當將軍和總統。
你還敢懷疑中國的軍事院校?
中國不差人,四川更不差敢為國犧牲的人。
“無川不成軍”可不是白叫的。
只要有軍隊骨干,有武器和糧餉,李安邦幾個月就能搞出數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