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錢錢,命相連。
別相信那些偽君子口口聲聲說,錢都是阿堵物,其實他比誰都貪。
李安邦的婚事,就在他老丈人送給他的一座大宅子中舉行,全成都有頭有臉的人都來了。
李安邦的父母和弟妹,也從千里之外的渡口,趕來了成都,來共同見證老李家再創輝煌的起點。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新婚燕爾,情濃意濃。
但美好的時刻總是短暫的,李安邦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就注定要肩負起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責。
這必然是一條布滿荊棘的坎坷之路。
……
重慶衛的駐地就在長江邊。
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這長江這條黃金水道,所以重慶衛上下幾乎都在長江上討生活。
重慶衛和大明其他衛所一樣,也是多年未曾打仗,戰力也堪憂。
可重慶衛還是有幾點優勢,那就是衛所的人并未逃亡,因為有衛所的庇護,可以更好地在長江上討生活。
不管是屬于衛所私人的還是官方的船只,那是相當的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掛著衛所旗幟的船出長江,一般的水賊還是不敢劫。
畢竟人家手中也是有槍有炮的,刀槍劍戟也不差,一般的水賊還真不是人家的對手。
如此一來,重慶衛的船隊聲譽就打出來了,找他們運貨的人自然就多了。
當官的自然會富得流油,普通衛所兵也能喝口湯了。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巡撫大人的軍令來了。
“著重慶衛立即調集五百料大型戰船二十艘,三百料中型戰船三十艘,飛剪船十五艘,水師戰兵一千五百人。”
這條命令的后半部,就是讓他們隨李安邦一同把貢品送到京師,隨便剿滅長江水賊,還長江水道朗朗乾坤。
大明以文御武。堂堂巡撫,要殺一個衛指揮使,完全可以先斬后奏。
在大明,哪怕是晚明,衛指揮使也沒有對抗巡撫的資本,還是乖乖的聽命比較好。
重慶衛有不有那么多的戰船和水兵呢?
有也有,沒有也沒有。重慶衛指揮使蔣武成如果懈怠,他就可以上報沒有那么多。
重慶衛官方在冊的戰船的確沒有那么多,可他們這些軍官手里有屬于私人的各種船只。
有些他們自己出資建造的,更多的是他們侵吞的衛所在冊的戰船。
蔣武成不敢不聽令,那樣代價太大了,很可能是生死族滅的下場。
大明文官一向對武將都是心狠手辣的,不信邪的,早就生死族滅了。
蔣武成在接到巡撫的軍令后,立即把手下主要軍官召集起來議事。
在他們看過巡撫的軍令以后,紛紛表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戰船和人員湊齊,并且保質保量。
這可是送貢品去京師,馬虎不得。
至于指揮權,沒有就沒有吧!人家是巡撫的關門弟子,咱們這些丘八還是少逼逼比較好。
如果打了敗仗,那也沒有咱們什么事不是。
天塌了,有李安邦那個貢使頂著,咱們只要聽命行事即可。
跟隨李安邦到成都的兩千精銳士兵,在李安邦拜會了畢懋康之后,就被拉到了都江堰。
因為都江堰駐扎這一個水師千戶所,他們有十幾條大小船只。
李安邦到不是想訓練水軍,現在還沒有那個必要。
四川人大多會水,暈船的人也比較少,李安邦只是想讓他們稍微習慣以下在船上作戰,射箭。
待李安邦新婚七天之后,他的兩千多精銳手下,已經訓練了半個月。
鑒于自己手下的刻苦訓練,李安邦可以肯定,他們至少算得上半個水軍了。
剿滅水賊,其實最主要的是攻克他們的山寨,哪里才是他們存放贓款贓物的地方。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所以李安邦把主意打到了盤踞長江數十年的水賊身上。韃子馬上就要入寇了,李安邦需要天亮的銀子來擴軍備戰呢!
光憑自家的那點家底,可支持不起。
所以李安邦打算火中取栗。
水戰,有重慶衛加上自己的火槍火炮,足夠了。
在四川,有水流的地方,最終都會匯集到長江。只要有河流的地方,都可以乘船到達重慶。
朝天門碼頭,今天可是熱鬧非凡,一眾官員都在碼頭等待著貢使的到來。
一個無級無品的貢使,居然可以讓重慶府一眾大小官員到碼頭親自迎接。
不看僧面看佛面。
重慶府一眾大小官員的烏沙帽,四川巡撫幾乎可以一言而決,巡撫的關門弟子護送貢品上京,美其名曰是歷練,怕是巡撫他老人家想讓自己的弟子在萬歲爺面前露一露臉呢!
他們巴結還來不及呢!在朝天門碼頭恭迎李安邦這個貢使,那更是天經地義。
碼頭鑼鼓喧天,接風宴更是山珍海味。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說實話,李安邦最是反感如此的勞民傷財,如果李安邦不接受,不配合他們演出,那他們就會心生不安。
“會不會是巡撫大人對他們不滿啊!”
“會不會有人誣告了他們,巡撫大人派李安邦來查他們那。”
畢懋康沒有這個打算,李安邦跟不會有。
官場上的猜忌,最是牽絆人。
還是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來吧!免得傷了和氣,李安邦又不是官,沒有那個責任和義務去管重慶府的一干人等。
本次的護送貢品上京的另一個主角蔣武成,完全是一個邊緣化的小角色,一個小小的七品文官都可以任意呵斥他。
要不是李安邦主動讓他跟隨自己一起,他這個衛指揮使怕是上不了接風洗塵的桌。
李安邦自然收獲了重慶衛指揮使的無限好感。
好一場接風洗塵宴,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美人伺候左右。
主客盡歡啊!
對于知府大人主動邀請到家中留宿的盛情,李安邦委婉地拒絕了。
告別成都府一眾官員,李安邦就和蔣武成來到了重慶衛的衙門。
說實話,蔣武成對李安邦的印象不錯,就在剛才,這個年輕帥氣的貢使還讓自己上了主桌共餐,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印象好還不足以讓蔣武成這個老兵油子心悅誠服。
“謝謝大人的提攜之恩。”
蔣武成到是會說話的很,李安邦也不是小白,當過團長的他,焉能不明白他的那點小心思。
“你我即將共同護送貢品上京,必須同舟共濟,才能不負使命。”
余下的話李安邦沒有說,想來蔣武成也明白。
不要認為武將都是五大三粗的,固定思維害死人。老李家經過幾百年的基因改良,早就不是了,蔣武成也同樣如此。
身材不高,但是很結實,相貌雖然不帥,但是端正,特別是一雙眼睛,更是炯炯有神。
這絕對不是一個蠢人。
蔣武成抱拳道:
“屬下及全體官兵,定會全力以赴,助大人不負使命。”
既然人家表態了,李安邦也不能懂不起。
“你的功勞,本貢使一定會如實地呈報巡撫大人那里。”
疏通長江水道這點微末之功,根本就沒有被李安邦放在眼里,更不可能去貪墨蔣武成的軍功。
既然話已說明,那就該干正事了。
“蔣指揮使,不知道你這里可有長江詳圖。”
“有,有,有,屬下這就叫人給取來。”
“想來你對長江的水患也是了如指掌吧!趁著現在咱們都有空,那就有勞蔣指揮使給本貢使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