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黨中,本來就良莠不齊,作奸犯科的也不少,比如魏忠賢的侄兒更是無法無天的很。
東林黨攻擊閹黨的彈藥充足得很。
兩幫人就這樣天天的朝廷上唇槍舌戰,有的東林黨更是把棺材抬到午門,大有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
這下把崇禎又搞不會了。
二吵,攘外必先安內國策。
東林黨又是集體反對,他們認為應該犁庭掃穴,直搗黃龍。
理由也是冠冕堂皇,什么我煌煌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焉能茍且偷安,置祖宗之地而不顧,簡直是不肖子孫。
閹黨又跳出來支持崇禎,不管閹黨是因為你反對的我就支持,你支持我就反對的原因,還是別的。
但他們在的的確確支持崇禎。
說實話,崇禎對閹黨的印象極差,特別是魏忠賢自稱九千歲,與萬歲就一步之遙了,這還了得。
其實崇禎已經對魏忠賢起了殺心,現在看來,閹黨也不是一無是處,歷史,正在李安邦的兩條計策中,悄然發生著一些細微的改變。
被整不會的崇禎,想到了李安邦。
解鈴還須系鈴人。
聽說這小子還在京師周邊游玩,一封詔書,又把李安邦招到宮里面問策。
已經“游玩”了京師周邊的李安邦,正準備趕回四川,他就被整不會的崇禎召到宮中問策。
最后一次的會見,就要正式的多了,崇禎在乾清宮單獨接見了李安邦。
除了陪伴崇禎身邊的王承恩,就沒有其他人。
“愛卿,這幾日朝堂上的紛紛擾擾想必你也聽說了。”
“微臣聽說了。”
“愛卿可有方略?”
崇禎想開海開邊,以東林黨為首的大臣,集體反對,只有閹黨支持。
崇禎用誰反對就查誰的辦法,這到是讓反對的大臣閉嘴了,可以東林黨為首的各派系大臣開始圍攻閹黨,本來就良莠不齊的閹黨眼看就快支撐不住了。
而李安邦建議的兩條國策,一件都沒有執行起來。
崇禎被大臣們整不會了,所以問策李安邦。
雕蟲小技,也敢在李安邦門前弄斧。
“陛下,東林黨和晉黨他們為什么反對開海開邊,因為他們是那些走私犯的利益代表人,他們間接或者直接地參與了走私,并因此獲得巨大的利益。
陛下現在要開海開邊,無疑是觸動到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反對,現在陛下說要查那些反對的大臣。
因為他們經不起查,所以就使用了移花接木的招數,閹黨就是最好的目標,因為閹黨本身就良莠不齊,很多人都有作奸犯科之事。”
“原因他們在轉移朕的注意力。”
“陛下英明,現在他們既然不在明面上反對開海開邊,那就立即執行。”
崇禎現在知道要執行改革有多難,特別是觸動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時候。
既然是問策,那就不恥下問:
“愛卿,可有詳細方略?”
“陛下,東林黨和晉黨不是在彈劾閹黨嗎?”
“是啊,這與開海開邊有關系?”
對于一個求職欲望強烈的中二少年,李安邦還是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傾囊相授。
“有莫大的關系,既然東林黨和晉黨彈劾閹黨,那陛下借著著這個機會,把閹黨中一些罪大惡極的人給法辦了,閹黨必然恨死了東林黨和晉黨。
陛下接著宣布讓閹黨主持開海開邊和查禁走私,閹黨絕對會不惜余力地對東林黨和晉黨后面的走私集團下手。
而陛下就可以憑空獲得大量的查獲,或者是抄家所得,陛下無錢的窘境,又少了幾分。
權力不能沒有監督,不然就會失控,陛下可讓東林黨的人做監察,專門盯著閹黨,不讓他們上下其手貪墨陛下的銀子。
如此一來,陛下可收漁翁之利也。”
崇禎聽完,驚喜得面色潮紅,李愛卿真的太厲害了,一番話就教明白了。
崇禎已經開始從心里喜歡李安邦,甚至在心里認為,李安邦是一個有能力,有謀略,有忠心的肱股之臣。
崇禎想賞賜李安邦,他又一時想不起賞賜什么,畢竟李安邦才晉升了官職。
崇禎憋了半天,說了一句讓李安邦都震驚的話:
“卿不負朕,朕必不負卿,天地日月可鑒。”
崇禎說完還對李安邦伸出了手掌。
臥槽,這是三擊掌的節奏啊!
沒法拒絕,也不能拒絕。
李安邦與崇禎在乾清宮三擊掌被記錄在起居注里面。百年后,成為一段佳話。
現在的崇禎,已經被開海開邊弄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有時間去籌謀招安海盜一事。
可這又關系到開海的順利與否,招安是必須的。這件事是李安邦提出來的,那就讓他去把這件事辦了。
“愛卿,關于招安一事,不如你跑一趟如何?”
李安邦很快就要組建遠洋艦隊,其實他也想與鄭芝龍這個最大的海盜溝通一二。
“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那愛卿以為該許鄭芝龍何官職呢?”
歷史上已經有成功的案例,不需要李安邦費盡心思去思考,當即道:
“招安初期,不宜給太高的官職,微臣以為可以先給一個正三品的游擊將軍,這樣的官職招安到是可以成功,但不能讓鄭芝龍效命,所以要給他希望和動力。”
“希望和動力?”
“是的,必須讓鄭芝龍知道,如果他勇于效命,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官職。
比如,讓鄭芝龍打通大明到朝鮮和日本的貿易航線,可升官至正二品的參將,如果鄭芝龍打通到南洋的貿易航線,可升官至正一品的總兵,陛下還可特許鄭芝龍在福建老家開府建牙的權利。
如此,鄭芝龍必然會為陛下校死命,”
“大伴,擬詔吧!”
京師不能在呆了,朝堂上戰火紛飛的,搞不好就殃及池魚,現在的李安邦小胳膊細腿的,經不起折騰。
李安邦在辭別崇禎之后,就帶著圣旨即刻南下。
該說的該做的,他都做了,余下的就看崇禎能不能堅持地執行這兩條國策。
李安邦真的希望崇禎能堅持到底。
……
返程途中,也陸陸續續地傳來一些消息,今天是閹黨中某某被下獄抄家了,明天是東林黨某某被逮捕了。
在雙方都付出了二三十條性命之后,雙方已經勢同水火,如同仇寇。
崇禎開始執行李安邦的第二步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