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囚禁之苦
凌厲刺眼的法光,瞬間劃破蒼穹,直上直下地印在華山上;緊接著,大地巨顫,雄偉的華山在法光的撞擊下一分為二,現出了囚在其中的楊嬋,也現出了一塊顏色絢麗的五彩石。
五彩石色澤渾然卻又晶瑩放光,表面赫然雕刻著“天條”二字;細看石體之中,依晰可見一卷厚厚的金黃卷軸。
那是新的天條,所有目睹者心中皆這樣直覺。原來女媧娘娘早就料到舊天條難以維持,早就編制出新的天條,藏于五彩石中,只待時機成熟,破空出世。
促生新天條的人,無疑是三界的功臣。楊戩的名號和人,在這一刻變得光華耀日,令人提之贊美、視之敬畏。
迫于大勢所驅,玉帝縱然心有怨憤,也只能赦免楊戩、楊嬋、沉香、小玉等人的所有過錯,并承諾論功行賞;至于新的天條,依舊交給楊戩掌管。
欺君之徒成了功臣,卑鄙小人成了造福蒼生、為新天條出世忍辱負重的英雄。這一刻,人心無不舒暢;這一刻,眾生無不歡呼;這一刻,天地無不熱鬧。
然而,就在這天地間無不被熱鬧、喜慶繚繞的時刻,有一處地域卻依舊死靜,靜得讓人窒息,靜得讓人害怕。
西海水牢,一襲粉衣的女子香額低垂、長發披散,懨懨坐在冰冷的石地上,手、腳、腰皆栓著鐵鏈。厚厚的血繭證示著她的皮膚被栓束的鐵環磨得破了愈合,愈合了又破。
可是,女子似乎感覺不到疼,呆滯的神情外除了冰冷,還有無盡憂傷;憔悴的病態掩不住她天生麗質,那張嬌俏妖嬈的臉依舊好看,只是相比其她美人,少了一分生機。
恍惚中,一些久遠的記憶浮現在女子的腦海,旋即真晰地呈現在女子眼中,歷歷在目。
“待楊戩送弱水上天,若還有命回來,即刻與三公主完婚。”
“水里的蝦兵蟹將聽著,回去告訴你們龍王,楊戩這個女婿,他認也得認,不認也得認!”
“你想回去看爹娘,楊戩就陪你回去看爹娘;你想去哪里,楊戩就陪你去哪里。只要有楊戩在,三界之內,任你馳騁。
“沒人能阻止楊戩和三公主成婚。回去告訴玉帝,八月十五,楊戩在灌江口和三公主拜堂,誠邀他來參加喜宴。至于賀禮,讓他自己看著辦!”
“在妻子的位子上,沒人可以取代你。不管外面的女子多么溫柔漂亮,我都不會多看一眼。”
……
“我和你妹妹,誰更重要?”
“我和嫦娥誰重要?”
“這孩子是不是你和嫦娥生的?”
“楊戩,這一千年,你有沒有愛過我?”
……
片段中,令女子開心的部分少得可憐,更多時候是爭吵,無休無止的爭吵。然后,他摔門而去;她獨坐空房、凄然淚下。
從始至終,她的內心深處都清楚,那個叫楊戩的男人,從沒真正愛過她。她所以知道真相還堅持去嫁,一方面是自私地想滿足心中那份愛的欲望,另一方面是自以為是地相信,她可以在婚后改變楊戩,讓楊戩愛她所愛。
但,事實證明,她錯了。一個心里沒有她的男人,給不了她一絲安全感,于是她拼命向他索取愛,把當初義無反顧的恩情當成債去討,結果不但毫無收獲,反而讓他的心越來越冷;她不擇手段地逼他去追求她想得到的功名利祿,結果不但毫無效用,反而讓他們的矛盾越來越深。
或許最初的最初,他并沒對月亮癡心妄想。是她一次次不可理喻的吵鬧,才把他一點點推向月亮。
和離后,在聽心的陪伴下,她漸漸冷靜,漸漸認識到自己那一千年是多么無知、愚蠢。但可惜,她明白得太晚。神仙的世界什么都有,唯獨沒有賣后悔藥的。
想通后,她決定放手,不再糾纏,如他望月一般,只在角落里默默地觀注他。只要他過得好,她便心安;但如果他有危難,救他,她依舊會義無反顧,并且毫不猶豫。
是的,她還愛著他,并且這份愛毫沒減弱。放手是因為她愧歉他太多,沒有勇氣再面對他的胸懷;還有,她也不得不放手,因為她一千年的無理取鬧,使得他越來越貪戀那抹月光。再想收回,談何容易?他的心里已經有了別人,她再想走進去,何只是困難那么簡單?
所以,縱使西海訣別,她看得出他的動容,卻依舊強迫自己離開他的懷抱。因為有些事情,一旦錯了,就再難挽回。
“楊戩,把你的愛,你的遺憾,都留給大家吧!”
這是她離開他前,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而他也確實沒令她實失望,被禁錮后的許多年里,聽心每次來看望她,都會帶來他是如何左右逢源、在舊天條的壓力下與玉帝、王母周旋,為三界造福的消息。
玉帝恨她突然跑到靈宵,就南郡楊戩私挖溝渠一事為楊戩頂罪,粉碎了他拿掉楊戩司法天神官位的理由,還對他激言諷語,所以特派天奴駐扎西海,日日監視被禁錮的她,生怕西海對她的禁錮陽奉陰違。因此,她雖然被禁在自己的地盤,卻沒受到一點照顧,牢籠鐵索半無含糊。就算有誰過來看望,那也要經天奴允許,對天奴百般打點才能如愿。
一次打點的銀錢或許不多,但日積月累便不是小數。何況天奴貪婪,看準這是一條財路,胃口一次比一次大。于是沒過多久,她那唯利是圖的龍王父親便不準西海的人浪費這批開銷,即使龍后要求也無濟于事。慢慢的,來看她的就只有聽心。
聽心是東海的人,花多少錢與西海無關,再加上東海在地位上要高于西海,所以對聽心的看望,西海龍王未作阻攔。
幸虧聽心的看望安慰,幸虧聽心一次次帶來楊戩的消息,才使她找到一絲活下去的目標。她想聽更多楊戩有關的事,即使不能親見,她依然想象得出楊戩的英姿颯颯。
一年又一年,等待聽心帶來楊戩的消息便成了她活著的唯一樂趣。直到有一天,聽心不再來。她開始心急,接著是心憂,最后是心冷。
她記得,聽心跟她講過,在南郡私挖溝渠,楊戩告誡聽心,他的事不要對外人說。而聽心卻說,除了楊嬋,她不會對第二個人講。楊戩不置可否。
然而,聽心并沒遵守與楊戩的約定。為了給她精神寄托,聽心把楊戩上天當官后的無間道風雨都講給她聽。她覺得,楊戩了解她和聽心的親密,以及她對他的愛,應該猜得到她可能會關問他的一切。但楊戩沒有叮囑聽心對她保密,可見對她的信任。這分等同至親的信任,令她無比欣慰。
欣慰之余,她忽又想起,聽心還說,嫦娥不知道楊戩忍辱負重,為眾生謀福欺上瞞下的事,使得她在欣慰之余,更萌生一絲歡喜。盡管到現在,她也不喜歡嫦娥,但她卻敢肯定,嫦娥如果知道楊戩的所做,一定會和她一樣守口如瓶,并在需要時幫助楊戩。可是,楊戩卻拒絕嫦娥知道他的苦,是愛到不想讓嫦娥去為他分擔,還是尚未近到讓嫦娥與他同甘共苦,她不清楚。她只知道,楊戩沒有提醒聽心不準把他的事告訴她,對她來說,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也因為她隨時掌握著楊戩的消息,才能隨時為楊戩奮不顧身。
在期盼中度過難熬的囚禁,記不清哪一天,她突發現,聽心很久沒有來。雖然在水牢中沒有日月黑白,但她仍能估算出,這個久,少說也有一兩年。
此后的漫長時間,她都在猜,是聽心出了事,還是楊戩出了事,亦或是他們遇到什么變故,聽心不方便再來看他,或是楊戩不再向聽心透露自己的狀況。而在猜測許久以后,她突然愈加感覺,他們,已將她遺忘。
看她要打點天奴,而看她不過是重復千篇一律的安撫;被囚的她,知道任何事,都起不了任何作用;反正她只是被囚,反正她修煉千年又死不了,那么看她,又有何意義?
她知道,自己這想,可能又犯了小心眼、鉆牛角尖的偏激病。可是她控制不了自己不這么想。在暗無天日的囚牢里,她最怕的就是被遺忘。
轉眼二十幾年過去,那分怕已經轉成絕望。與其相信聽心有原因不能來,她更相信聽心也像其他人一般,把她忘了。有句俗話說的好: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便難能可貴。凡事貴在堅持,而能堅持一輩子做一件事的人,屈指可數。更何況,仙生無盡,她又是被永禁,那這個堅持,就更非同一般。
當眸光中最后一絲期盼消散,她基本就變成一個活死人,一個行尸走肉。
天奴常常會把駐守西海的枯燥情緒發泄到她身上。以前,面對天奴的譏言諷語,她偶爾還會反駁幾句。但現在,她跟沒聽見一般,沒有表情,連眼珠都不轉動一下。
事到如今,她還在呼吸,除了命體求生的本能,就只剩與楊戩的回憶支撐。那些回憶,無論是痛苦的部分,還是快樂的部分,對她而言,都無比珍貴,可以賜予她生存的力量。
目光呆滯地望著地面,直到一個聲音傳進耳中,她的眼神才顫動一下。
(起點是成神的圣地,也是沉金的海洋。更新絕對穩定的我,希望讀者支持,破海而出。如果覺得筆風還行,便推薦一下吧!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