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奔走人情
- 寶蓮燈:我是二郎神楊戩
- 斷千金
- 2310字
- 2022-09-21 20:17:15
離開西海,聽心并沒回家,而是找了個清靜地方盤算如何救寸心脫囚。原本,她想請西海龍王上天為寸心救情,她在一旁敲敲邊鼓,但飛行途中,冷風一吹,這一想法便徹底散架。
仔細想想,聽心定論,她這個西海三叔,從來都是玉帝高興,他失去什么都無所謂的。當年小龍白燒毀御賜明珠一事,玉帝還不知道,他便主動將兒子綁上天庭告其忤逆之罪,害小白龍差點做了刀下鬼;寸心因救楊戩被天庭通輯時,他也是沒等玉帝出兵捉拿寸心便先下手為強;寸心在自家地域被囚幾十年,他看都不看,現在又怎么可能為寸心去找玉帝的不快?
找西海龍王這條路行不通,她就得另尋一個人代替西海龍王上天奏本。最先被她想到的自然是東海龍王敖廣。作為她的親爹,她相信他們可以做到一唱一合。
打定主意,聽心立刻飛回東海找敖廣出頭。敖廣雖然不太情愿,但耐不住聽心哀求,最終妥協(xié)。但可惜,敖廣帶著聽心上天,卻并沒求得玉帝赦免寸心。
敖廣自知,身為寸心父親的敖閏尚未出頭,自己這個當叔叔的出頭顯得多事,于是向玉帝謊稱敖閏非是不想替寸心求情,而是身為寸心親爹,怕替女求情有徇私之嫌,這才托他求玉帝網開一面。哪知,玉帝稱天奴日日回報,敖閏一直認為寸心罪有應得,從無替她求情之意。甚至寸心被囚這么多年,敖閏連看都不曾去看一眼。這讓天奴都感覺,敖閏真真是個大義滅親之人,可歌可頌。
根據天奴的回報,敖廣之詞純屬借口。明明是自己想替侄女求情、多管閑事,還尋找華麗的說詞,玉帝對此十分鄙怨,數落敖廣一番,喝令其退下。
被燒雞大窩脖,還被玉帝一頓數落,敖廣憋氣窩火,出了天南門后疾言告訴聽心,以后少管西海的事,接著丟下聽心,拂袖而去。
面對父親的責怪,聽心一語皆無。整個求情的過程,她都看在眼里。父親本來是懷著仁義之心替寸心求情,結果卻換來一頓批評,求情的借口還被當場置為謊言,害其身陷多管閑事之地,換誰都會氣得要命。所以對父親的怨火,聽心半無不滿,表現的只有歉疚。
通過這次求情,聽心也看出一個問題。他們在天庭分量太輕,幾乎沒有發(fā)言權。玉帝根本不屑于聽他們說話。那么想替寸心求情,她就必須找一個在天庭舉足輕重的人物。如此那些求情的話,玉帝才會耐心聽,才可能考慮答應。
思清分量的問題,聽心不由發(fā)愁。像她這種海中小仙,圈子里根本就沒有在天庭舉足輕重的朋友。非要說有,那就只能是楊戩、哪吒,連楊嬋都不算。因為楊嬋是地仙,華山圣母的封位并不高,和玉帝又有過節(jié),又才被釋放,實在不宜被列入替寸心求情的人選。
可說到過節(jié),楊戩和哪吒無一不是跟玉帝翻過臉、刀兵相見。尤其楊戩,為給母親瑤姬報仇,斬殺玉帝九個兒子,簡直就是玉帝不共戴天的仇人。不管玉帝現在如何重用楊戩,都不能抹殺玉帝和楊戩有血海深仇的事實。楊戩出面,力度肯定是有,但玉帝會不會聽,就真不好說。現在新天條出世,三界之內一片祥和,萬一玉帝不聽,楊戩總不能再刀指玉帝吧?當初天條沉腐,玉帝一人獨大,對寸心刑罰過重,真打起來,楊戩那叫出師有名、順應天意;但現在,玉帝在新天條出世時表現得幡然悔悟,當眾赦免楊戩和沉香等人的所有過錯,并重新重用楊戩,可謂一副賢君形象。而一副賢君形象的玉帝若拿出妥善理由拒絕赦免寸心,楊戩若強行違逆就是造反,倚仗神威左右君王的罪是背定了的;況且,以楊戩是寸心前夫的身份看,楊戩替寸心出頭也不方便。畢竟楊戩和寸心做了一千年的夫妻,不管過得好壞,分離幾百年突然替她出面求情,旁人知道,難免閑話。
真相大白時,嫦娥不顧王母阻攔,執(zhí)意下界去看遭法咒反噬奄奄一息的楊戩。楊戩養(yǎng)傷期間,嫦娥也多次到真君神殿看望。雖然不能確定這是否代表嫦娥接受楊戩的表白,但對楊戩來說,這至少是他和嫦娥間一個不錯的開始。如果因為替寸心求情,而害嫦娥認為楊戩對寸心舊情難忘,甚至舊情復燃,從此疏遠楊戩,那去求楊戩的她,可就成了拆散鴛鴦的罪人。俗言:寧拆十廟墻,不拆一鴛鴦。這種壞人姻緣的缺德事,她可不能干。
刨除楊戩,她手中的人選就只剩哪吒。表面上看,哪吒小孩一個,說他在天庭舉足輕重有點虧張。但實際,哪吒在天庭,說話絕對是有分量的。當初,玉帝親允哪吒可以享受太子爵位的待遇。故此,哪吒才有了“三太子”這個高貴的稱號。否則,并非皇族,誰敢用太子自稱?盡管沒有明確認親,但玉帝親允哪吒享受太子爵位待遇的做法已經告訴大家,玉帝視哪吒為干兒子。那也就是說,哪吒是天皇老子的御兒干殿下。這等地位,絕對稱得上舉足輕重。
然而,找哪吒替寸心出頭,到靈霄殿上找玉帝的不快,對聽心來說真的為難。聽心和哪吒的關系就像玉帝和楊戩的關系,有血海深仇。盡管哪吒當初割肉、剔骨,算是替敖丙償了命,她和東海也表示愿意就此將恩怨一筆勾銷。但若說聽心現在對哪吒一點芥蒂也沒有,那叫騙人。對哪吒,無論聽心、敖廣還是整個東海,都只是面上過得去罷了。敖丙死后遁入輪回,千年修行毀于一旦;可反觀哪吒,重獲蓮花化身,能耐長了一截,大鬧東海打死、打傷無數水卒,不但啥事沒有,封神回來還肉身成圣,做了皇封正神。此等差距,換誰能心里平衡、淡定面對?
六界之內,弱肉強食,當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哪吒是例子,楊戩更典型。因為自身本領超強或根基深厚,即使犯了重錯,也沒什么嚴重后果。
憤憤不平因弱肉強食的不公云起,害聽心忍不住柳眉倒豎、手握成拳。
(哪吒……算了!)聽心在心里恨恨道。可是當哪吒也被刨除,聽心的思緒頓時茫然。想想寸心的慘淡,難道就任寸心千年、萬年地呆在那個不見天日的囚籠,每天靠回憶度日,直到靈魂消亡?那也太殘忍了。寸心對她是那么依戀,如今還關心寸心的也只有她。如果她也放棄了寸心,那寸心就真的沒有指望了。
可是,到底要找誰替寸心向玉帝求情?聽心真的毫無頭緒,以至心亂如麻,飛行時毫無目的,更沒注意前面的事物,結果飛著飛著,一頭撞在某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