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抓住歷史的機遇(代序)
1999年6月17日,江澤民總書記在西北五省區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明確提出,必須不失時機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他強調,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時機已經成熟。從現在起,這要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們黨歷來重視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早在五十年代,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就強調要處理好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八十年代,鄧小平同志從改革開放的實際出發,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如今,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即將全面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并開始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時候,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這是我們黨高瞻遠矚、統攬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
我國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不少省區地處祖國邊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中國成立五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西部與東部相比,在總體發展水平上,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繼續保持東部地區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有利于發揮蘊藏在中西部地區的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潛力,擴大國內需求;有利于縮小地區差距,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強民族團結、保持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全。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不失時機地加快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黨中央已經打響了發令槍,我們正面臨著一場觀念的大裂變,歷史的大跨越。要完成這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必須解放思想,一切從實際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運用新思路,采取新辦法,建立新機制。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開發的基礎,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開發的根本,把抓好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開發的關鍵,把發展科技教育作為開發的重要條件,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開發的強大動力。抓住國內外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性機遇,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區的資源利用效率、資金使用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
西部是一塊正待開發的寶地,是一座正待挖掘的金礦,機遇當前,先行者搶占先機。任何歷史性的跨越都是革命性的,必然充滿著新舊的矛盾,正如舊時代的三寸金蓮無法適應工業革命的步伐,過去的老觀念,哪怕是剛過去不久的觀念,都可能是大開發的絆腳石。古人云:軍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糧草”就是思想的準備,有了創新的思想,才有創新的行動,才有追趕和跨越的可能。我們相信用新觀念、新機制、新精神武裝起來的西部人民,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創造出新時代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