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身當重任不學習——不學新知識何來新認識
- 觀念大裂變:西部大開發縱橫談
- 魯稚主編
- 987字
- 2021-04-26 11:02:18
我們的干部培養和選拔制度,經過十多年來對“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一大批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年輕人走上了領導崗位,這無疑符合我們建設現代化事業的要求,是我黨改革開放以來干部政策的一個成功之處。
但是,就我們自身而言,切莫以為擁有了一個博士、碩士、本科之類的學歷就可以一勞永逸管一輩子了。因為,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這種發展所帶來的對知識的要求日新月異。
年前省上兩會,有政協委員尖銳地指出:我們曾有的一些決策失誤,主要是有些領導干部對相關的知識了解不夠。他們因此希望這次針對西部大開發,在各級各行業各部門的決策之前一定要多懂點專業知識,多了解市場的需求……
成都市委書記陶武先也多次在各種場合講到一個“知識折舊”的命題。用這種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你那個博士、碩士、學士,你在學校所學的那點知識,拿到飛速發展的現代化建設中,拿到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總盤子中,拿到信息社會以電子速度完成充分信息化的今天,能管幾年?能管幾百幾千公里?更何況多年來,由于我們的教育體制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科技水平、生產力水平尚低,市場經濟程度以前幾乎是空白,導致我們在學校時所學的知識,到今天多顯老化,與現代化社會管理水平相去甚遠,這恐怕是所有“文革”結束后,改革招生制度以來的大學畢業生們所不得不承認的。
而到今天,我們當中仍有部分干部長期缺乏危機意識和緊迫感、使命感,以為只要不出大的差錯,不貪污不腐化,就算合格了。“舊學功底深厚”,卻沒有多少新知,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套話打天下,人皆以為乏味,我自滔滔不絕。這樣的人,談何參與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亟需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干部需要新思路、新思維,這一切都需有個基礎: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得出新認識。比如人家麥當勞、肯德基何以能獨步天下?比如人家比爾·蓋茨為什么就能人在家中坐,財源滾滾來,乃至于富可敵國?比如“城市化”概念?比如“十五”計劃與“九五”計劃會有些什么不同?戰略差距何在?比如糧食、棉花、油料、糖、豬、煤、建材、化工原料等為什么會價格下降,為何有的幾年時間便由過去的寶貝疙瘩成為結構調整的主要對象……
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都在說著。但也許誰都不愿意給自己列個時間表:我這個博士,學校所學,10年折舊完畢;我這個碩士,5年折舊完畢;我這個學士,3年之后當從頭學起!——此雖是笑話,但不妨當作寓言,在迎接西部大開發的今天讓我們共勉。
(《成都商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