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

第1章 讀懂孩子13歲前的心理成長藍圖(1)

作為媽媽,我們是否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呢?實際上,我們越來越發現孩子是那么多變,讓我們難以捉摸。因為,孩子擁有屬于自己的小世界,在那里,有著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小秘密。然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讀懂孩子的心理成長藍圖,采取更好的教育方式,引領他走向美好的未來。

1. 0-3歲依戀期:孩子在心理上需要媽媽的愛撫、擁抱等

在親子交往中,依戀是一種充滿感情的、積極的心理狀態。這種依戀心理會貫穿人的一生,但是在不同的年齡段,其依戀的對象和方式卻有所不同。根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在0-3歲之間,其依戀的對象主要是媽媽,此時他對媽媽的情感需求超過任何一個年齡段。可見,在這個關鍵的時期,我們做媽媽的起著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并沒有表現出依戀的傾向。但是,到了6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關注周圍的人,尤其是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就是媽媽,所以他對媽媽的依戀成為他最基本的需要,是任何人所無法替代的。

這一時期的孩子,會以微笑、大叫、哭泣等信號來呼喚周圍的人。當孩子發出的這些信號得到周圍人的回應,他的心理需求就會相應得到滿足。我們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他就會發出特有的哭聲來呼喚,當我們來到孩子身邊時,他就會停止哭泣,晃動著小手,對著我們微笑。

這就是孩子依戀我們的一個表現,他時刻都需要我們的關懷和照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會產生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如果我們總能愛撫孩子,滿足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那么他就會感到周圍的人是可靠的,他的內心就會是安全的。

海靜2歲半了,由于父母工作很忙,于是把她送到了幼兒園。但是,最讓媽媽頭疼的是,海靜不愿意上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她就會抓著媽媽的手不放,又哭又鬧。在媽媽和幼兒園老師的努力下,海靜雖然乖乖待在了幼兒園,但是她卻表現得不快樂。

一開始,媽媽認為海靜不愿意上幼兒園,是因為她還不適應那里的生活,也許過段時間就會好了。但是,兩周過去了,海靜依舊如此。一天,媽媽終于忍不住發火了,對海靜說“我還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做,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如果你再這樣下去的話,媽媽可就不喜歡你了。”

海靜哭著說:“我想要媽媽陪,我想要媽媽陪。”

聽到海靜這樣說,媽媽的心軟了,說:“你現在長大了,需要上學,媽媽也需要上班,我們回家還可以在一起啊?”

海靜撅著小嘴,說:“哪有,每天都是我自己玩,你沒時間陪……”

媽媽這下才明白,原來海靜之所以“不聽話”是因為她缺少關愛。從此之后,媽媽只要有時間,都會陪在海靜身邊,給她最大的安全感。

當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新奇和不安,他最需要向親近的人尋求關愛。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動不動就哭,我們不要一味地以為這是他不聽話的表現,也許這是他最直接表達自己需要關懷的方式。

我們很多媽媽認為孩子天性愛玩,只要讓他玩玩具、看動畫片,他就會聽話了。其實不然,孩子在0-3歲期間,更需要的是我們時時刻刻在他身邊陪著他。他喜歡我們陪他一起玩,喜歡我們抱著他,喜歡我們愛撫他……因為,孩子的情感是脆弱的,而媽媽能給他最大的撫慰,滿足他內心的需求。

在孩子形成依戀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采取積極的養育方式,付出更多的關懷和照料,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孩子在早期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系,不僅會影響他以后的人際關系,而且還會為他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一般情況下,孩子與我們形成了良好的依戀關系,他會表現出自信、友好、善良、寬容等良好的品質,他知道如何愛別人,如何和別人友好相處。而且,這樣的孩子很有安全感,能在陌生的環境中克服恐慌和焦慮。

孩子到了3歲之后,他開始進入幼兒園,與我們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少,他的認知范圍也越來越大,這時候,他將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他的依戀對象和方式也開始發生變化。曾經依戀我們的孩子終將長大,這種依戀的情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減弱。

因此,在孩子形成依戀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給他無條件的關愛,多陪在孩子身邊,抓住每次和他說話的機會,多給他愛撫、擁抱、親吻等。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慢慢投入我們的懷抱,會和我們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這會影響他的一生。

2. 2-6歲敏感期:解讀孩子敏感背后的心理成因

對于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復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會對捉迷藏游戲有特殊的興趣;他會特別喜歡關注微小的事物;他會突然表現得特別執拗;他會“愛”上同齡的小朋友;他會把自己當做超人、白雪公主;他會喜歡在所有能想到的地方留下筆跡;他會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

在我們看來,這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議,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呢?事實上,這源自于一個特殊且關鍵的階段--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孩子在2-6歲這個年齡段,出于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面對他所感興趣的某種特定事物,表現出的一種學習的熱情。直至他內心的需求得到滿足或敏感力減弱,這個階段才正式宣告結束。

教育研究和實踐表明,孩子的敏感期是他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好這一時期,他的心智發展會有一個巨大的飛躍。面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如果我們教育得當,他就會順利通過敏感期;如果我們教育不得當,他的敏感期就得不到發展。

敏感期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一種神奇的能力,驅使他滿懷熱情地看待周圍的一切,并能輕松地學會每件事情。但是,我們很多媽媽卻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反而把他在敏感期里的正常表現認為是他“不聽話”,于是采取某些措施“教育”他,結果就會阻止敏感期的發展,進而影響他心智的發展。

敏感期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樣好的教育時機。雖然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敏感期,但是他們的具體表現卻不盡相同,出現的時間也不一致。因此,我們需要耐心觀察,發現孩子的內心需求,捕捉他的敏感期。

我們很多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擔心:把握孩子的敏感期實在是不容易,如果發現不了或教育不得當,那該怎么辦呢?其實,我們也不必這樣擔心,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把握孩子的敏感期,那么就不要去打擾他,給他自由成長的空間,任由他去發展。

▲ 秩序敏感期:不合孩子心意的事,他就要“重來”

3歲的軒軒每天回家都要做同一件事情,當媽媽打開家門的時候,他就要求媽媽抱著他去按亮家里的燈。如果軒軒忘了這個程序,或者是媽媽替他做了,他就會哭鬧,然后一定要讓媽媽把燈關了,然后由他重新按亮。

顯而易見,這個3歲的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這時候,孩子喜歡給物品找“主人”;喜歡將所有物品“歸位”;不合孩子心意的事,他就要“重來”……如果我們阻礙了這種敏感性的正常發展,孩子就會感到極度不安,就會出現哭鬧的行為,不利于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因此,我們需要讀懂孩子在秩序敏感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理解并幫助他建立內心的秩序感。

▲ 關注細小事物敏感期:對細小的事物非常敏感

一天,媽媽帶著2歲的兒子來到公園玩。當兒子吃餅干的時候,不小心把一塊餅干掉在了地上,他沒有撿起來,而是淘氣地把餅干踩碎了。

過了一會兒,兒子發現,地上的餅干碎屑竟引來了很多小螞蟻,于是,他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小螞蟻。從此之后,媽媽每次帶兒子出去玩,他都會要求觀察小螞蟻。

孩子之所以對小螞蟻感興趣,是因為他已經進入了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這時候,孩子會突然對地上的頭發絲、衣服上的小線頭、角落里的小蟲子、路邊的小石子等細小事物感興趣。而且,當孩子正在關注細小事物時,他會把全身心沉浸其中,這種專注的程度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

因此,我們不要隨意打擾孩子關注細小事物。另外,當孩子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到來時,我們還可以多帶他去觀察大自然,提高他的觀察能力。

▲ 執拗敏感期: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就愛對著干

美玲3歲了,她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她喜歡的洋娃娃睡覺。一天,媽媽把美玲喜歡的洋娃娃拿去洗了。臨睡前,美玲焦急地尋找她的洋娃娃,媽媽告訴她:“我把你的洋娃娃洗了,現在還沒干呢,今天就先不要用了。”結果,美玲邊哭邊說:“我要我的洋娃娃,你還給我……”

也許,我們會認為美玲非常任性,其實是因為他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執拗敏感期。通常來說,孩子從兩歲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和不斷加強,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就愛與我們對著干。

面對孩子的執拗行為,我們既不能過多地限制,也不能一味地滿足。過多的限制會打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尊心,一味地滿足容易促使孩子任性妄為。因此,我們需要用心體會孩子的心理,用愛與理解來減輕他內心的不安和焦躁,這樣才能緩解他的執拗行為。

▲ 完美與審美敏感期: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生活中,我們做媽媽的可能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段,會出現一種追求完美與審美的心理傾向,比如,他喜歡吃完整的食物,喜歡用干凈的紙張,喜歡挑選漂亮的衣服……當孩子出現類似的表現時,這說明他進入了完美與審美敏感期。

孩子進入完美與審美敏感期,說明他的內心世界正在走向豐富。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完美與審美敏感期的發展,孩子的審美對象也在發生著變化,一開始,他的審美對象表現在食物上,慢慢會轉移到其他物品上,然后轉移到自我的形象上,最后上升到對環境、內在氣質等方面。

孩子在這一敏感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僅是在追求完美,更是為他將來形成審美觀奠定基礎。而且,這對孩子將來的形象氣質與個人魅力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不要批評、阻止孩子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而是要滿足他的心理需求,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他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 身份確認敏感期:崇拜偶像--超人、白雪公主

“我是超人”、“我是白雪公主”、“我是奧特曼”、“我是齊天大圣孫悟空”……當孩子經常和我們這樣說時,就說明他進入了身份確認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會崇拜某個或某幾個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個偶像,并會全身心地模仿偶像的行為。

在身份確認敏感期,孩子會樂此不疲地模仿自己的偶像,這時候,我們不要認為他的行為是怪異的,而是要理解他,給他自由的空間。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是在塑造自我。例如,一個崇拜白雪公主的孩子,如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模仿白雪公主的善良行為方面,慢慢地,他就會養成善良的品質。

另外,偶像的力量是神奇的,在偶像的引導下,孩子愿意去改正不好的習慣。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借助孩子偶像的力量,促使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孩子平時不喜歡吃菠菜,我們就可以告訴他,奧特曼吃了菠菜才有力量去對付壞人,這樣一來,他就會嘗試吃菠菜。另外,由于孩子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我們需要給他把關,為他挑選一些利于成長的偶像。

品牌:謎鹿文化
上架時間:2014-03-03 16:33:49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謎鹿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诏安县| 邓州市| 辉南县| 盐源县| 乡宁县| 华容县| 堆龙德庆县| 岚皋县| 开原市| 济宁市| 鄢陵县| 来宾市| 中山市| 大足县| 任丘市| 新丰县| 黄平县| 永济市| 四平市| 达州市| 石渠县| 梁平县| 呼玛县| 如东县| 漾濞| 历史| 康乐县| 灵山县| 滕州市| 荣成市| 手游| 什邡市| 平塘县| 封丘县| 剑河县| 交口县| 平舆县| 体育| 金川县|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