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昔有佳人
序:昔有佳人
中國盛唐時期,各類文化藝術都發展至巔峰狀態,被封王尊圣不知凡幾。“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畫圣”吳道子、“書圣”顏真卿、“草圣”張旭、“劍圣”裴旻、“茶圣”陸羽、“棋圣”王積薪、“藥王”孫思邈……然而,若要論中華舞蹈藝術的最高成就,有一個奇女子卻不得不提起,她就是——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是大唐開元盛世時唐宮第一舞人,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她在民間獻藝,觀者如山;應邀到宮廷表演,無人能比。
“劍器舞”是唐宋時著名的舞蹈類型,是手持短劍表演的舞蹈,劍器舞慷慨激昂,最初是男性舞蹈。公孫大娘加以改進,創造了多套適合女子表演的劍舞,華麗絕倫,名動天下。
公孫大娘的蓋世技藝是與中國歷史上兩座文化高峰聯系在一起的,正因為她,我們才有幸看到了“草圣”張旭的一卷絕妙丹青,才有幸讀到了“詩圣”杜甫的一首慷慨悲涼的《劍器行》。
據說當年“草圣”張旭,就是因為觀看了公孫的劍器之舞,才因而茅舍頓開,成就了筆走龍蛇,揮毫落紙如云煙的絕世書法。
“詩圣”杜甫,在少年時代,曾有幸觀看過公孫劍舞,當年的公孫大娘,錦衣玉貌,矯若游龍,一曲劍器,揮灑出大唐盛世的萬千氣象。杜公有詩,題為《劍器行》,寫盡公孫大娘劍舞之盛,詩云: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我們的故事,便是從一曲名動四方的劍舞開始的。
傳說公孫大娘暮年,為不使絕藝失傳,在揚州廋西湖畔建立了一座“憶盈樓”,收養了數十名孤女,傳授她們天下無雙的劍舞絕藝。
十余年后,這些孤女長大成人,無一不是色藝雙絕之輩。她們在江湖上行走,名氣直追大娘當年。無論是當今的達官貴人,還是各門各派的英年才俊,莫不以能一睹方澤為榮。
一時間,“憶盈樓”名播宇內,與當時的“萬花谷”,“長歌門”齊名,并稱為大唐三大風雅之地。
公孫一脈的技藝,廣涉琴棋書畫、歌舞雜藝,涵蓋甚多。是以她所傳下的弟子,也都各有所長,這一眾弟子中,最為出色的共有七人,她們就是后來天下知聞的——“七秀”!
第一章:踏月留香
這一日是十五月圓之夜,瘦西湖畔的二十四橋人如潮涌,湖面之上也是畫舫往來,一時之間,襯得瘦西湖越發瘦了。
但是人如此多,卻沒有半點聲響,周遭萬籟俱寂,只聞水聲拍岸。須臾之間,一縷琴音從若有若無之處傳來,襯著天上月華,水中波光,絲絲縷縷,傳到眾人的耳間心上。坐中眾人,無有不醉者。
那船上彈奏之人,乃是公孫大娘的三弟子,“琴秀”高絳婷,她善彈箜篌,技藝天下無雙,每到十五月圓之夜,便在二十四橋獻奏一曲。于是每到這一晚,二十四橋便是萬人空巷,竟成揚州城一大盛事。
正當眾人沉醉于這美好音色之時,忽然間,只聞暴雷價一聲喝彩:“好哇!”
彈奏之人被這忽然如來的巨聲喝彩一驚,“錚”地一聲,斷了一弦,琴音戛然而止。
眾人驚怒,紛紛望向聲音來處,看是何人如此大煞風景。卻見一名大漢站起身來,舉著酒杯,旁若無人地沖著撫琴之人又是一聲喝彩:“妙哇!”
那人身得虎背熊腰,粗壯非常,更兼一臉的絡腮胡子,眾人看去,頓時紛紛皺眉。
坐中有數位公子哥兒,聞言頓時站起身來,充當護花之人,大聲喝道:“兀那漢子,大伙兒好好聽琴,你鬼叫什么呢?驚了琴秀姑娘,本公子要你好看!”
那大漢聽了那公子哥兒的話,卻全然不理,好像沒聽見一般,舉著酒杯,對著畫舫高聲道:“某家龐龍武,久聞高姑娘艷名滿天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這便下船陪某家喝兩杯如何?”
眾人本在議論紛紛,聽那大漢自報名號,有聽過的頓時住嘴不語,嘈雜的議論聲頓時便小了些。原來這龐龍武乃是北方武林有數的人物,他縱橫江湖,恃強劫掠,遼東雙鷹、漠北四刀傳言就是折在他的手里。只是此人向在北方活動,少來江南,是以江南武林識得他的并不算多。
那公子哥兒養尊處優,自然不曾聽過龐龍武的大名,他對高絳婷甚是愛慕,見這姓龐的如此無禮,當下大怒道:“好狗膽,你這廝如此無禮,是要作死么?”
坐中眾人,也是紛紛喝罵。
龐龍武身邊一隨從見眾人如此,便霍地站起身來,冷笑道:“大膽,我家龐大人乃是新晉神策軍副統領,高公公身邊的紅人,你們豈敢無禮?”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倒抽一口涼氣,原來那高公公叫做高力士,曾助當今皇帝登上皇位,有從龍之功,深得皇帝寵幸。皇帝封他為驃騎大將軍,統領大內禁軍神策軍,權傾朝野。
眾人中本有心懷不忿,想要打抱不平者,一聽這人是新晉的神策軍副統領,不由畏懼高力士的權勢,頓時都安靜下來,不敢多語。坐中有心憂天下者,更是唉聲嘆氣,心想神策軍乃是京畿禁軍,竟然聘用這等武林大盜為副統領,可不是朝綱敗壞么?
那公子哥兒也是嚇了一跳,想自己一時激憤,竟然得罪朝廷權貴,頓時怕得要死,渾身顫抖,不知該如何是好。
那隨從見他怕成這樣,嘿嘿一笑,正要恐嚇他幾句,忽聽畫舫中一個柔柔的聲音道:“這位公子不識金面,冒犯了將軍,還望將軍海量,不要計較才好!”
龐龍武聽她聲音溫柔動人,軟語向自己懇求,頓時骨頭都酥了二兩,哈哈笑道:“不礙事不礙事,老子大人不計小人過,豈會和這乳臭未干的小子一般計較。只不過本統領對姑娘仰慕已久,可賜芳容一見否?”
他這番話說得亂七八糟的,又是爆粗,又是拽文,眾人聽了都深以為恥,不過礙著朝廷權勢,都不敢多說什么,只是低頭喝酒。只有坐得稍遠的一位黑衣男子輕輕哼了一聲,神情甚是倨傲。
高絳婷聽龐龍武的意思,若想他饒了那公子哥兒,非得自己出面才行。她想了想,便起身走了出來。
眾人只見月光之下,一名白衣女子懷抱一具鳳嘴箜篌,緩緩從畫舫中走出。夜色朦朧,雖看不清容貌,但那婀娜身姿仍是讓大家都看得呆了。
龐龍武坐得最近,看得最是真切,他本在仰頭喝酒,這時酒杯卻停在半空,酒水傾瀉而下,全都灑落桌面,他卻渾然不覺,兩只眼珠只是盯著高絳婷,不肯移動分毫。
高絳婷朝龐龍武福了一福,道:“妾身代這位公子謝過大人海涵。”
龐龍武聽她向自己說話,不由喜不自禁,忙擺手道:“不礙事,不礙事。”只恨不能馬上就把她摟在懷里,愛憐一番。
那公子哥兒聽見高絳婷出聲替自己解圍,頓時心懷感激。又想她正遭龐龍武欺負,自己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再替她出頭,頓時滿心沮喪,長嘆一聲,頹然坐了下去。
龐龍武那隨從頗知首領心意,當下對高絳婷笑道:“我們統領英雄當年,甚是喜歡姑娘,姑娘不若隨統領去了吧。”
龐龍武見這手下一番說話,正中自己下懷,心中喜悅,便哈哈大笑起來。
其余手下見此人拍中首領馬屁,不敢落后,頓時也七嘴八舌叫嚷起來,只要高絳婷下來陪酒。
高絳婷面色微怒,正要答話,忽聽一女子高聲說道:“原來所謂江湖俠少,武林豪杰,便是這等模樣。”
那聲音脆冷凄清,便如珠落盤中,一字一字似緊挨著迸將出來,她前句剛落,后句又出:“我家姑娘青春當年,甚是喜歡統領,統領現在若不離去,那便永遠留在憶盈樓中吧!”
這話卻是向著龐龍武所言。龐文龍一干手下聽見這話,頓時哈哈笑道:“留下咱們統領做什么,當姑爺么?”
然而笑了兩句,卻都停了下來,一個個張著嘴巴,尷尬不已。原來那語意雖是充滿詼諧,但語音森然,眾人聽在耳里,竟然生出徹骨寒意,哪里還笑得出來。
高絳婷本來煩惱,見有人替她解圍,看似竟然更加焦急。眾人定睛看時,只見一個素衣少女端然坐在船頭,桌上只有一杯清茶,和一個白色長條包袱。
有好事者悄悄問道:“這少女是誰?”
坐中有識得者,便道:“看這情形,應該是七秀中最小的燕秀燕小七了。她是公孫大娘的關門弟子,從未在江湖上走動過。”
那好事者道:“她外號叫燕秀,可有什么含義么?”
那人道:“那倒沒有,據聞她本是遭父母遺棄的嬰兒,在她的襁褓之中本有她的生辰八字,本姓原名記載,但她年齡漸長之后,對拋棄自己于荒野的父母所賜之名不愿再用,遂以同門姐妹排名自命,名為小七。又因她是在燕地被師父收養,便以“燕”字作為自己的姓氏名號。”
那好事者“哦”了一聲,又問道:“傳聞公孫門下的七秀各有一項絕藝,卻不知這小七的絕藝是什么?”
那人道:“據聞這燕小七對女子所喜的諸般華美技藝統統不喜,心不旁騖,一心只愛練劍。不過她從未在江湖走動,劍術到底如何,就沒人知道了。”
那好事者道:“看她樣子,不過十五六歲,便算從娘胎開始練劍,又能練到什么地步去?”
這邊竊竊私語,那邊卻是劍拔弩張。
高絳婷對那少女道:“七妹,這是神策軍的副統領龐將軍,他坐鎮軍中,威望正隆,咱們可不能得罪了。”
那少女回道:“三姐,師傅已經允我出門了,你高不高興?”這次聲音卻溫婉歡快之極,眾人聽入耳中,若雪散冰融,全身懶洋洋的,都是說不出的舒服。高絳婷默默不語,仿佛并不放心。
龐龍武此時也在看那少女,他江湖歷練甚多,聽著少女聲音動人心魄,實在說不出的詭異,此等怪異之人,他當然能避則避,朗聲笑道:“這位七姑娘,我們高將軍圣眷正隆,大權在握,你憶盈樓名氣再大,也蓋不過我們高將軍吧,我乃高將軍麾下勇將,看上了高姑娘,這是她的福氣!”說罷冷笑不語。那高力士雖是個太監,卻官至驃騎大將軍,龐龍武不說高公公,卻說高將軍,那是表示尊敬之意。
小七秀眉微蹙,卻似乎甚是猶豫,將桌上茶杯端起,低頭道:“是這樣么?”
眾人見她如此情態,以為她畏勢退縮,龐龍武更是得意洋洋。誰知她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忽然朗聲吟道:“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句話她說得極快,清如鶴戾,厲如猿鳴,說著便伸手向那包袱內一抓,抓出一把無鞘長劍。只見她身子似乎不用蓄勢發力,就那么左手輕輕一拍桌面,人已經騰空而起,快如閃電,十余丈的遠近,她一掠而過,直向龐龍武撲去,龐龍武伸手拔刀,卻見小七右手一揮,左手在他頭頂一按,已經借力縱回座中,那句“獨愴然而涕下”剛剛吟完。
她整了整衣服,端著茶杯,緩緩吹氣,慢慢飲下。
眾人看那龐龍武,只見他嘴角還掛著冷笑,刀仍在刀鞘中,過了好一會兒,他緩緩倒下,一抹血線在頸上綻開,一顆人頭落了下來。
眾人面面相覷,相顧駭然,心中都想:“這是怎樣的一擊必殺的劍術?若是自己,能躲得過么?!”
小七看著空空杯中,臉上掛著一抹冷峻和一點清稚。這樣一個年級輕輕的少女,竟然將兩種截然不同的神色集于一體。
龐龍武帶來的隨從甚多,此時為小七氣勢所懾,竟無人膽敢稍動,連狠話也不敢放出一句。
高絳婷見她竟當眾殺了朝廷大官,顫聲道:“七妹,你……”
小七望著她微微一笑,道:“三姐,你放心,人是我殺的,我不會連累師門的。”
她說著站起身來,一手持劍,望著周遭眾人,冷冷說道:“我燕小七自今日起自動脫離師門,所作所為與憶盈樓無半分干系,還請在座的諸位英雄替我做個見證。”
武林之中脫離師門乃是罪大惡極之事,但眾人見她為免連累師門,竟然不惜自污,心中都甚是佩服,頓時紛紛喝彩,表示愿為見證。
小七雙手捧劍,送到高絳婷身前,道:“我既脫離師門,便不敢再用師門寶物,還請三姐將此劍還與師傅。”
高絳婷與燕小七情同姐妹,怎肯讓她離去,只是不接。燕小七便將寶劍往桌上一放,轉身望了龐龍武的那些隨從一眼,又道:“丑話說在前面,公孫大娘于我有養育之恩,我雖脫離師門,不再是她弟子。但有人若敢冒犯憶盈樓,哪怕遠隔萬里,我也會出手誅除。”
說著從船上飛身而下,竟踏著粼粼波光,飄然遠去,月光之下,好似凌波仙子。
眾人見她踏波而行,輕功竟能練到這個地步,不禁又是欽佩,又是艷羨。坐中有識貨者,便翹起拇指贊道:“久聞憶盈樓的‘暗香掠影’身法高妙無雙,今日真是大開眼界。”
龐龍武一干隨從不敢多說一語,攜了尸體悄然而去。高絳婷見師妹為救自己,竟然殺了龐龍武,脫離師門而去。想著江湖之大,今后不知可有機會再見,不由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