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妙筆如櫞

  • 劍器行
  • 313833243
  • 5436字
  • 2013-06-17 16:49:21

孫思邈道:“你不必緊張,你練的是《空冥訣》對不對?”

夏珩一聽此話,驚駭莫名,他所練武功從未對人說過,沒想到被這位藥王一眼就看了出來。他聽見“空冥訣”這三個字,歷歷往事頓時在心頭浮現出來。

那是一個三面環水的小小村落,村子周邊的水田里種滿了水稻、收獲的季節,金色的稻穗鋪滿田野,一陣秋風吹過,整個村子都彌漫著醉人的稻香味。那個村子就叫做稻香村。

他就是在那樣誘人的稻香味中流落到那個村子的,他本是一個孤兒。善良的村民們收留了他,從此他便在稻香村中住了下來,把那里當成了自己的家。村子里還有一些和他一樣的伙伴。小雨,小荷,毛毛,多多……他們在一起快樂的長大。

有一天,他們從后山的一個荒冢里挖到一個盒子,盒子里裝著好幾本書。他們把那些書帶回了家。接下來沒過多久,小荷就失蹤了,只在河邊發現了一灘血跡,村民們說小荷是讓野獸叼走了。再然后,又忽然來了許多山賊,那些山賊進村便要殺人,村民眼見無幸,忽然又來了許多正道人士,那些人在村里面打呀,殺呀,殺得血流成河,尸橫遍野。在那樣的混亂中,他逃了出來。逃到了洛陽城外的一個鎮子上。他在那兒住了下來,在鐵匠鋪里當學徒打鐵。逃出來的時候,他的身上帶著那本叫做《空冥訣》的書,起初他不知道那本書是干什么用的,他只是覺得里面畫的人兒很好玩,便在閑暇的時候偷偷看上一會兒。過了一段時間,他發現看這書居然有諸般好處。以往他在鐵匠鋪里勞累一天,總是精疲力盡,入夜之后非睡一整晚不能起身。練了《空冥訣》之后,便覺精神倍增,日間打鐵,也不覺得腰酸背痛。夜間睡覺,只要睡上兩三個時辰便神采奕奕。自此,他便越發努力練習。

過了幾年,他年歲大了,明白了事理,才知道當年在那個荒冢里挖出來的幾本書都是武林秘籍。稻香村中的那場天昏地暗廝殺,黑白兩道怕都是沖著那幾本秘籍來的。想來一定是小荷無意中顯露了秘籍,讓有心人看見,才引得那些江湖人士前來搶奪。小荷一定是兇多吉少了。

夏珩見這位藥王已經看出自己的武功路數,不敢隱瞞,只得點頭道:“是。”

孫思邈見他點頭,自己卻像是陷入回憶之中,過了一忽兒,才道:“多年前,我研究經脈的時候曾發現人體之內的經絡除了奇經八脈,正經十二脈之外,另有若干經外之穴。于是,我窮數年之功,共找出一百八十七處經外穴道,將它記載在我所寫的《千金要方》之中,稱為‘奇穴’。后來,太宗皇帝詔我入宮為官,我不愿去,假死脫身,遠游巴蜀。我在巴蜀遇見一位叫做唐簡的高士,他精善用毒,對醫道也有獨到見解,我和他暢談月余,交換了在醫道上的許多見解。此人天縱奇才,我們分別之后,他將我所記奇穴總結歸類為三十六處,并創出《空冥訣》神功,威震江湖,為武林放一異彩。”

夏珩心中恍然,自己練了這么久,今日才知這《空冥決》的來歷,原來竟和這位老人有莫大關系,怪不得他一眼便看了出來。

孫思邈道:“常人修習內功,無非是運轉真氣游走,打通周身奇經八脈,使之和正經十二脈融合溝通,便能隨心所欲,收發自如。那位唐居士卻別出新裁,用獨門手法打通人體奇穴,這奇穴一通,竟能大幅激發人體潛能,使得功力倍增。最為神奇的是,奇穴一通,往往能獲得許多匪夷所思的能力。我觀你的雙手異于常人,想必是已經練成‘十宣指力’了么?”

夏珩拜服,道:“前輩慧眼,正是。”他習練《空冥訣》經年,已打通兩處奇穴,一處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三腰椎棘突下,叫做“下極俞”。這處穴位最大的用處就在于緩解疲勞,恢復精力。這穴位看似作用不大,但人生不過百年光景,卻有三十年都要用來休息睡覺。暢通“下極俞”能讓人快速恢復精力,減少睡眠時間,便無異于憑空多出十年生命。武學一道,只爭朝夕,通此一穴,便多了幾分攀登巔峰的可能。

另外一處奇穴叫做“十宣”,在雙手十指尖端,指甲游離處,共有十穴。自從打通之后,他的雙手便越來越光鮮,瞧著竟比小姑娘還秀氣。這處穴位他打通不久,諸般妙處他自己也不能凈知,初時他只知道手指劃破傷口,能不藥而愈。是以那晚他被燕小七以紅葉劃破手指,便趕緊將手指藏在背后,以防被她發現異處。至于能以手指“看見”植物根系,他事先也不自知,否則隱藏唯恐不及,也不會在人前顯擺了。

孫思邈道:“這《空冥訣》神奇無比,習之能激發人體潛能,實是一等一的武學典籍。但世上之事,破立只在一念之間,殺人奇術若運用得當,往往也可變成救人妙法。曼陀羅花有奇毒,制成麻沸散卻能救人性命。《空冥訣》也是如此,比如你已練成‘十宣指力’,手指只要觸摸任何生物,便能知經脈運轉,氣結所在。用來殺人固然厲害,若用來診斷病情,則實是亙古未有的奇術。”

夏珩聽藥王所言,暗自點頭。藥王又道:“數年之前,武林之中驚聞《空冥訣》重現江湖,便有了稻香村中的那場血戰,你想必就是那場大戰的幸存者罷。”

夏珩雙目含淚,點頭稱是,便把當年稻香村的事情說了一遍。孫思邈聽罷,一陣喟嘆。嘆了一陣,又正色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武藝未成卻身懷重寶,在江湖上行走難免遭人覬覦。今日你既來我萬花谷,不若便在此地習武修煉,待技成之日,再入江湖尋訪你的親人不遲。你習成十宣指力,手上功夫非凡,我卻正好為你尋一位師傅,你可愿意?”

這位百歲老人和自己從未謀面,卻對自己關懷備至,夏珩心中感激,哪有不從,連說愿意。

孫思邈又道:“唐簡此人,英雄豪俠,義薄云天,昔年為武林盟主之時,江湖中人人拜服。你今既已繼承他的絕藝,我盼你更要學他為人的風骨。”

他這一番話,飽含深意,語重心長。夏珩正色道:“前輩教誨,弟子謹記。”

孫思邈修書一封,交給夏珩,道:“這萬花谷中,只有青臣一人脾氣秉性可比唐簡。你帶了這封信,讓鸞兒帶你去仙跡巖見青臣罷。日后你若有心,可來聽我講學。”

夏珩從屋中出來,把信交給蘇雨鸞,把藥王讓他前去拜師的事情說了一遍。蘇雨鸞吃了一驚,連聲稱贊他有福氣。

夏珩不知青臣是誰,倒沒什么欣喜的。燕小七哼了一聲,道:“臭小子,瞧你這幅樣子,莫是不情愿么。待會兒見了你師傅,沒準你還不樂死,你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能拜他為師。”

蘇雨鸞笑著在前引路,眾人下了賞星居,沿著一條幽靜小路慢慢前行。大家邊走邊聊,夏珩才知道藥王口中的青臣姓顏,叫做顏真卿,字青臣。此人乃是大唐第一書法名家,他的書法氣勢開張,神采飛揚,被尊為“書圣”。

夏珩奇道:“藥王前輩是要我學書法么?我可不會。”

燕小七哼了一聲,道:“你懂什么?顏先生從書法中悟出武功,自成一家。旁人若得他指點一二,都會終身受用無窮。”

夏珩聽了,有些受寵若驚。又聽此人從書法中悟出武功,不禁又有些好奇,便問道:“書法中悟出武功?”

燕小七道:“有什么稀奇的。昔年‘草圣’張旭觀我師父舞劍器,從劍法中悟出書法,于是筆走龍蛇,飛毫落紙如云煙,從此卓爾成家。這世間的道理,到了最高明處,原本都是相通的。”

夏珩笑道:“這二位前輩一個從書法中悟出武功,一個從武功中悟出書法,倒也有趣。”

正說間,來到一座小谷。那小谷環抱著一大片青色的湖水,水面寬闊,無橋可渡。湖對岸凸起一塊巨大的巖石,想必就是仙跡巖了。

眾人四下里望不見渡船,心中均想,這要如何過去?卻聽蘇雨鸞飛身而下,落于一片蓮葉之上,腳不沾塵,一路踩著蓮葉飛馳而去。

原來這兩岸之間,居然是以蓮葉為橋。衛棲梧號稱“長風萬里”,輕功天下無雙,不以為意,飄然而過。燕小七的“暗香掠影”身法踏波而行也只是等閑,葉婧衣家傳武學,也輕松過了。夏珩卻是犯難了,他可沒本事踩蓮橋過去,心中暗想:“這下要出個大丑了。難道我要游過去不成?”

蘇雨鸞在對岸笑道:“不用擔心,這不是一般的蓮葉,你看這蓮葉大如簸箕,乃是海外異種,承重能力極強,你就算走過來,也不礙事的。”

夏珩將信將疑,踩了上去。果然,那蓮葉只是微微一沉,并不破裂,這才放心大膽到了對岸。

又往前走,轉過一道彎,一道瀑布直瀉而下,飛珠濺玉,發出雷鳴般的聲響。眾人駐足觀看,卻聽那轟鳴聲中,隱隱傳來一陣琴音。瀑布聲雖大,那琴音卻清晰可聞,掩蓋不住。聽了一陣,更覺那琴聲與山石水瀑相和,伴之混響回音,一時之間,谷中皆是天音,卻難覓聲源,恍若仙樂。

燕小七道:“六姐,這人是誰?琴技高明得緊,怕是可以和你一比了。”

蘇雨鸞笑道:“這位高人據說隱居在這瀑布之后,我也未曾見過。”

那瀑布壁立千尺,周邊全無可借足之處,小七奇道:“這瀑布后面也能住人么?”

蘇雨鸞道:“這瀑布叫絕情瀑,傳說后面有一個山谷,叫做絕情谷。若無絕世輕功,無法進入。”

這話一說,倒激起了衛棲梧的斗志,他縱身一躍,輕飄飄的飛了起來,足尖在巖壁上一點,身子立時上升數尺。眾人見他如此輕功,紛紛佩服。但他上升到數十尺處,終究身形一滯,滑了下來。

原來此地潮濕,巖石之上遍生青苔,滑不留手,實在是無從借力。他仰頭望著崖頂,滿臉不信之色,心想真有人能以輕功爬上去么?

又往前走,便到了仙跡巖。仙跡巖是湖面凌空凸起的一塊巨大巖石,巖面平整,上刻一面奇大的棋盤,幾乎布滿整個山巖,似乎是有人以極高內力在山巖之上刻畫而出。但那巖石皆為花崗巖,堅硬無比,竟有人能以一己之力奪天之威,委實不可思議,故被谷中人奉為仙蹤所至之處。

一位中年文士拿著一只如櫞巨筆,正在揮毫潑墨,蘇雨鸞待他寫完,才施禮道:“顏先生。”

這人便是顏真卿了。他抬頭一看,笑道:“雨鸞回來了!”

顏真卿名播于海內,眾人連忙上前拜見。蘇雨鸞把孫思邈希望他收夏珩為徒的事跟顏真卿說了一遍。顏真卿見了藥王書信,將夏珩的雙手仔細觀察了一番,欣喜異常,當即收他為徒。自此,夏珩便在萬花谷中了住了下來。

顏真卿的武功,得自于書法,故夏珩習藝的第一課,便是臨摹一篇字帖,這字帖叫做《裴將軍詩》。雖是書法,但起承轉合之間,時而激越、時而靜止、將書法和武學的節奏合而為一,勁健雄奇,樸拙渾厚。拙古處幾若篆籀,筆勢雄強健逸,有一掣萬鈞之力。

其詩曰:裴將軍!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戰馬若龍虎,騰陵何壯哉。將軍臨北荒,恒赫耀英材。劍舞躍游雷,隨風縈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入陣破驕虜,威聲雄震雷。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

夏珩不通書法,寫得甚丑。顏真卿不已為意,只是道:“這一首詩,乃是為師觀裴旻將軍舞劍所創。當年裴旻將軍與幽州都督孫佺北征,被奚賊所圍,當時萬箭齊發,飛矢若云,裴將軍舞動寶劍,無不迎刃而斷,奚人大驚,四散而去。這一篇書法,蘊含裴將軍的劍意,你習字時,當用心體會。”

顏真卿所說的裴旻,乃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劍術名家,有唐一代,被尊為“劍圣”,和“詩仙”太白先生,“草圣”張旭,并稱為“大唐三絕”。

夏珩遙想裴旻當年的絕代風華,不禁悠然神往。

自此,夏珩便住在谷中練字習武,閑時或去賞星居聽藥王講學,或陪著小七在谷中閑逛游玩。小七年紀雖然不大,若論劍法造詣,實是武林中一等一的劍客,夏珩有時與她切磋技藝,于武學一道,增益不少。是以二人關系,竟似亦師亦友。

如此過了半年,這一日,小七過來尋夏珩,忽見他眼睛精光內斂,清亮如水,驚叫道:“你的眼睛怎么這么亮?”

原來夏珩又打通了一處奇穴,此穴名為“魚腰”,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因眼眉形狀如魚,本穴位于其中點,故名。

此穴打通之時,天色只是三更。是夜沒有星月,但是他開門而出,眼前花草樹木,甚至遠山,俱都清晰可見,竟與白日所見,一般無二。日間習字,眼里極強,配合一雙妙手,將那一副字帖,臨摹得與原作一般無二。而那書法中所藏劍意,也都清晰分明,信手練來,無不行云流水,恰到好處。

顏真卿大喜,以為這是頓悟。他觀夏珩妙手天成,眼力又強,遂將生平點穴絕技相傳。這門武功喚作《百花拂穴手》,乃是上古奇術,軒轅黃帝秘傳,為經絡之本,穴道之宗,以穴制人,可攻可守,臨敵時可制人于瞬息之間。

夏珩眼力既準,出手又快,學這點穴截脈之法,真是如虎添翼,再好也沒有。所差者只是輕功不成,出手雖然快,但是腳步卻跟不上節奏,他便又開始打通足底“氣端穴”,此穴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離緣十分之一寸,左右共十穴。此穴有何作用,他也不知,只是他有開三穴的經驗,手指穴道開則手快,眼部穴道開則眼明,腰部穴道開則腰不酸、腿不疼,暗想此穴既然在足底,功能應該是可以增加速度。

夏珩白日練字習武,到晚間便打坐沖穴。萬花谷環境清幽,鳥語花香,實在是習武的絕好之地。過了半年,“氣端穴”終于打通,那晚打通之時,他只覺神清氣爽,隨后閉眼酣眠,竟然一夜無夢。第二天清晨起來,發覺屋內空氣出奇的好,他心中奇怪,捧起雙腳聞了幾遍,恍然大悟,原來他患了多年的老腳臭居然好了。

他開門而出,心中舒暢,長嘯一聲,足不沾塵,向仙跡巖跑去,過蓮橋之時,他只三個起落,便落于對岸。

碰巧燕小七過來找他,見他輕功,詫異道:“臭小子,你這身法好快,可與本門身法相較一二了。”

公孫大娘傳下的暗香掠影身法乃是名動一時的武林絕學,夏珩聽見此話,不禁有些得意。呵呵一笑,道:“你找我有事么?”

小七瞪了他一眼:“沒事就不能找你么?好教你知道,我三姐已經到萬花谷了。”

夏珩一聽,知她姐妹重逢,也替她高興,笑道:“你三姐是來看你的么。”

小七道:“她又不知道我在谷中,如何尋我,就算看也是來看六姐。不過,她這次來,乃是受人之邀。”

夏珩道:“你三姐你受谷主邀請來獻箜篌絕技的么?”

小七道:“那倒不是,她是受萬花名士康雪燭之邀,特為她雕琢一像。”

夏珩奇道:“康先生不是一直住在谷中么?他性子怪癖,誰求他都避而不見,怎會突然邀請你三姐,還為她雕像?”

小七十分高興,笑語嫣然道:“你有所不知,康先生這次非但是邀請三姐,而且是與她攜手而來的。而且,這一次,同來的武林人士,可不在少數,你也去長長見識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冈县| 西丰县| 镇安县| 延吉市| 徐闻县| 太保市| 吉首市| 望谟县| 屏边| 和平县| 五指山市| 延庆县| 新建县| 定安县| 白朗县| 绩溪县| 闽侯县| 岑巩县| 新密市| 安溪县| 乌苏市| 永胜县| 怀来县| 云南省| 沧州市| 巍山| 榆中县| 卢湾区| 密山市| 杭州市| 德庆县| 眉山市| 阳泉市| 集贤县| 临湘市| 盐边县| 游戏| 九寨沟县| 瑞昌市| 乌苏市|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