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8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自序 重新找回自己
- 第一章 假想的自我與真實的成長
- 1.你有沒有這樣的“名校學生病”
- 2.假想的自我
- 3.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
- 4.進入真實的世界
- 5.突破自己身上的殼
- 6.把握關系以外的內容
- 7.思考“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
- 8.這件事“與我有關”
- 9.“是什么”與“怎么辦”
- 10.自我和成長的隱喻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二章 更大的世界和眼前的生活
- 1.遙遠的夢想和眼前的生活
- 2.遠方是“病”也是“藥”
- 3.瑣事的意義
- 4.從眼前的生活到更大的世界
- 5.我想去遠方,把人生格盤重來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三章 理想與平庸
- 1.接受平庸的那一刻
- 2.你可以嘗試先做一個“廢物”
- 3.當“理想”照進現實
- 4.你是在努力,還是在模仿努力
- 5.你愛的是興趣,還是興趣背后的成功?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四章 匱乏與不安
- 1.你究竟是缺錢還是缺安全感
- 2.時間的匱乏和計劃
- 3.愛的匱乏和孤獨
- 4.因為匱乏,所以逃離
- 5.糾結與匱乏
- 6.怎么擺脫窮人思維?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五章 愛與孤獨
- 1.如何面對不完美的父母
- 2.我們和原生家庭
- 3.獨立不是請客吃飯
- 4.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 5.我不想跟我媽媽一樣
- 6.看不見的忠誠
- 7.孤獨和邊界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六章 拖延還是不拖延
- 1.作為心理問題的拖延癥與作為社會現象的拖延癥
- 2.拖延癥與自我期待
- 3.拖延癥的原因
- 4.自我譴責和自我諒解
- 5.與自己談判
- 6.一個故事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七章 空虛和意義感
- 1.沒有感覺癥
- 2.不想愛,太麻煩
- 3.每天勸自己好好活著
- 4.人生意義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八章 接納與改變
- 1.是“生活有問題”還是“生活不如意”?
- 2.“放棄治療”與“自我接納”
- 3.“放棄治療”為什么這么難?
- 4.我還能變好嗎?
- 5.死去與重生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 第九章 結束與開始
- 1.結束為什么這么難
- 2.無論多老,做一個兩眼有光的人
- 3.成為自己意味著什么
- 思考與實踐
- 多年后的回望 更新時間:2025-05-26 17:58:50
推薦閱讀
- 把生命活給自己看
- 認識你自己:與原生家庭和解
- 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
- 解夢九講: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藝術
-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貴
- 被拒絕的勇氣:擺脫情緒耗竭的韌性思維
- 停止你的內在戰爭
- 與自我和解系列(套裝共3冊)
- 自我肯定的力量
- 品味幸福
- 讓人生回歸家庭
- 我是這樣戰勝抑郁的,你也可以
- 松弛感:把能量從敏感焦慮中釋放出來
- 內在安全感:通往療愈、能量與成長之路
- 自我療愈的力量
- 情緒免疫
- 對于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
- 心理醫生的故事盒子
- 高敏感是一種天賦(漫畫版)
- 和自己戰斗:我是如何戰勝失眠的
- 超限思維
- 突圍原生家庭:如何在過去的傷痛中重建自我
- 說話有趣,做人知趣
- 心靜下來,找回自己
- 轉念的力量
- 從拖延到行動:心理學療愈精神內耗
- 創傷之前我是誰:找回內心強大的自我
- 高敏感是種天賦
- 抑郁藥不要
- 沒有你的世界,我依然會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