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9章 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高效習慣
- 第18章 勞逸平衡,用休息娛樂補充精力
- 第17章 重點有效分配精力
- 第16章 借助外力,解決拖延問題
- 第15章 直面困難,勇敢提升自己
- 第14章 《解決拖延的具體方案》:提高心理享受程度,打開積極性
第1章 前言 直面拖延,精準戰拖
目前,拖延現象已經成為很多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的重點研究課題。學界已經給拖延下了明確定義,拖延是“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而當拖延影響到情緒,比如產生強烈的內疚感、自責感、負罪感、焦慮感等負面情緒的時候,便成為拖延癥。拖延已經使很多人陷入困境。現在我們所說的精神內耗,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這種拖延引起的負面情緒,因此,解決拖延問題,也就是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內耗。解決拖延問題的關鍵,是要克服完美主義心態、改善精力分配計劃和優化思維方式。
早上七點,鬧鐘響起,你心里想:“再睡一小會兒吧,早飯吃快點就好了。”于是關掉鬧鐘。七點十分,鬧鐘又響了,你想:“干脆不吃早飯了,多睡會兒。”又關掉鬧鐘。七點二十分,鬧鐘再次響起,這次你想都不想,直接關掉。一直拖到七點半,你只剩下穿衣服和坐車的時間了,于是不得不起床,臉都不洗就直接去上班。
起床困難,只是拖延最日常化的表現之一。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到拖延的身影。垃圾拖著不扔,衣服拖著不洗,工作拖著不做……就連去醫院看病,我們都可以拖到讓家人心急如焚。
有些人的拖延,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一位資深拖延者說:“我不是正在拖延,就是正計劃著拖延。”拖到即將面對最后時間線,才開始焦急、恐慌甚至焦慮。
——好吧,這個問題說得過于嚴肅了,我們需要放松一下。
其實拖延也沒那么可怕,多數人的拖延,都體現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小事上,比如起床、扔垃圾、買東西、整理文件、做工作小結……這些問題一般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有些人的情況會嚴重些,在重大問題上也會拖延,這種情況就需要運用一些特定的方法來改善。
不過再嚴重的情況,也無需灰心,我們值得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解決問題。這本書,就是專為解決拖延問題而生。書中具體介紹了拖延的表現和成因,也介紹了很多克服拖延的具體方法。看完這本書,你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癥下藥”,解決自己的精神內耗,精準戰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