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戰略規劃的興衰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一本書詳解戰略規劃的來龍去脈。這是一本關于“戰略規劃”發展歷程的著作,追溯了戰略規劃從興起,到各種觀點、學派齊頭并進、百家爭鳴的景象,以及之后幾十年的反規劃浪潮。這一領域最終形成兩個極端:“認為規劃無所不能”與“認為規劃一無是處”。明茨伯格試圖將關于規劃的辯論引向一個更現實的中間地帶,為它在組織中找到合理的定位。顛覆傳統思想,還原戰略規劃的本來面目。明茨伯格在書中用5章的篇幅詳細描述了關于戰略規劃的一系列難題:到底什么是戰略,什么是規劃,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戰略規劃總是難以捉摸、難以見效;企業到底該不該規劃……最后提出了規劃和戰略的新定義。他還對許多權威的傳統思想展開嚴厲批判,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重大謬誤,即不確定性是可以預測的,戰略與經營的脫節,及戰略形成過程可以正式化,并提供了大量證據。在最后一章,他從現實角度揭示了在當今組織中,戰略規劃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和價值。
目錄(4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計劃學派的發展歷程
- 第1章 規劃與戰略
- 究竟什么是規劃
- 為什么要規劃(來自規劃人員的觀點)
- 耶利內克的規劃案例
- 什么是戰略
- 規劃、規劃制定過程和規劃人員
- 關于本書內容的規劃
- 第2章 戰略規劃的模型
- 基礎的戰略規劃模型
- 基本模型的分解
- 戰略規劃的4個體系:目標、預算、戰略和程序
- 戰略規劃的形式
- 第3章 關于規劃的證據
- 關于“規劃是否值得”的調研證據
- 逸事型證據
- 一些更深層的證據
- 規劃人員對證據的反應
- 第4章 規劃真正的陷阱
- 戰略規劃和投入
- 規劃與變革
- 規劃與政治
- 規劃與控制
- 結論
- 第5章 戰略規劃的基本謬誤
- 戰略規劃的基本假設
- 遺漏了泰勒思想的核心
- 預定謬誤
- 脫節假設的謬誤
- 正式化之謬
- 第6章 規劃、規劃制定過程和規劃人員
- 耦合分析與直覺
- 規劃制定過程的角色:戰略程序
- 規劃的第一個角色:溝通媒介
- 規劃的第二個角色:控制手段
- 規劃人員的第一個角色:戰略發現者
- 規劃人員的第二個角色:分析者
- 規劃人員的第三個角色:催化劑
- 作為戰略家的規劃人員
- 規劃人員的規劃
- 規劃人員的左右腦
- 規劃人員的背景
- 結論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3-07-31 15:37:43
推薦閱讀
- 在矛盾中長大:企業成長的新視角
- 拐點法則
- MckinseyQuarterly建設世界級的中國企業
- 中國謀略之統御術
- 戰略與管理:制度與德性之間(2011-2014年精選本)
- 人力資源與行政后勤工作執行流程
- 數據思維:從數據分析到商業價值
- 采購主管實操范例
- 非對稱創新:中國企業趕超戰略
- 動態競爭環境下的企業戰略轉換
- 哈佛經理產品質量管理
- 戰略執行與落地
- 顧問ERP
- 哈佛頂尖戰略理論
- 縱深:華為如何實現持續、正確領先
- 亮劍.NET:SharePoint Server 2007開發實戰
- 企業家社會資本對企業多元化戰略與經營風險的影響研究
- 企業戰略管理
- 向小米學管理:小米沒有KPI
- 執行力組織
- 破局點:互聯網創新案例、策略與方法
- 門里門外看企業
- 中國式家族辦公室:如何戰略性地構建家族資產管理體系
- 商務談判實務(第3版)
- 把創意作為戰略核心:沒有創意,就沒有生意
- 戰略定位在中國的實踐
- 戰略管理學(第三版)
- 精益數據分析:數據驅動商業決策與業務增長
- 基于博弈論的綠色供應鏈定價及契約協調研究
- 資本圈·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