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實義疏
佛典注疏。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十大論師之一安慧撰。譯者不詳。從譯文風格及引文考釋,當譯于七世紀后。原著卷數不詳。敦煌本標題下稱梵本有二萬八千頌。現存敦煌遺書三號;P.3196,系前五卷之節抄。此件先解釋《俱舍論本頌》之歸敬序,然后解說《分別界品》(共四十四頌)中的十四頌及二個半頌,《分別根品》(共七十四頌)中的八頌(有數頌僅列頌文,未作解說),最后論述佛教的人壽論。北新1440,首殘尾存,約長十余米,是敦煌遺書中少見的大卷子。北圖另藏殘片一件(尚未編號),恰為北新1440所殘缺的首部。兩號綴接,絲毫不差。有首尾題,為《阿毗達磨俱舍論實義疏卷第三》。從卷三的篇幅看,梵本二萬八千頌釋文的說法可信。北新1440尾有題記:“釋門法律法嚴奉寫記。”本疏釋文主要依據《俱舍論》、《順正理論》、《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等,基本符合說一切有部的思想。有藏譯本,篇幅亦與“二萬八千頌”大體相當。另有回鶻文殘片存世。歷代經錄均無著錄,歷代大藏經亦均未收錄,僅在日本《奈良朝現在一切經疏目錄》中有記載,證明曾傳入日本。后日本《大正藏》第二十九卷根據P.3196錄文收入。
·366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