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駢體文鈔
免費

駢體文選集。編選者李兆洛是一位擅長考據的學者,精通音韻樂律、史地歷算等。當時,桐城古文風行于世,唐宋八大家成為眾望所歸的文章典范。但駢文作者代不乏人,乾嘉之間甚至有“駢文八大家”之稱,其中著名者如袁枚、孫星衍、洪亮吉、孔廣森、汪中等,無論從才氣上,還是從學力上,都足以睥睨桐城古文。加上還有阮元這樣“總督”級別的文臣為其搖旗吶喊,駢文在清代中期號稱“中興”。但是,姚鼐編選的《古文辭類纂》問世后,桐城古文大出風頭,被許多人視為文章的“正宗”。李兆洛有感于此,就動手編選了這部《駢體文鈔》,以向讀者展示駢文的魅力。從篇幅和體例上看,《駢體文鈔》與《古文辭類纂》旗鼓相當,都是中型選本。它選錄秦至隋末的駢體文七百七十四篇,分為上中下三編,每編又按文體分類編排。顯然,《駢體文鈔》側重在追溯駢文在唐代以前的傳統,以向讀者證明駢文曾經有過的輝煌,從而來與桐城派所標榜的從唐宋八大家至歸有光、方苞等人的古文傳統抗衡。在這種文體之爭的背后,其實有著更深刻的思想背景。一般而言,古文與“載道”的傳統有不解之緣,而駢文則與追求美文學的風尚有關,兩派互為消長,便構成了古代文壇上特有的景觀。不過,李兆洛所謂的“駢體文”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他有位學生發現《駢體文鈔》居然將賈誼《過秦論》、司馬遷《史記·自序》、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諸葛亮《出師表》等散體文都網羅在內,名實不符,建議老師改一改。李兆洛當即回信教訓這位學生說:你難道沒有看過我在書前寫的序言嗎?我在那里明確說過,唐代以后才有所謂“古文”之名,秦漢以上文章都是“駢體”。也就是說,李兆洛所謂的“駢體”,并非通常意義上的“駢四儷六”即特指六朝以后講究聲律對偶的文體,而是泛指采用偶句的一切文體,包括諸子散文,其目的是想跨越古文和駢文的鴻溝,“欲合駢散為一”,這是閱讀此書時應該加以注意的。

李兆洛 ·國學 ·43.5萬字

最新章節 第105章 雜文類(3) 2015-12-26 22:13:52
阿毗達磨俱舍論
免費

略稱《俱舍論》,意譯《對法藏論》,又稱聰明論。為部派佛教上座部教理集大成者,為《大毗婆沙論》的綱要書。公元第五世紀間,世親菩薩所著。漢譯本有二,一為陳天嘉四年真諦所譯的《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本;一為唐永徽二年玄奘所譯的三十卷本,歷來為法相宗的基本教本。本書基本上是反映世親住世時代,當時流行于迦濕彌羅的說一切有部,關于世界、人生及修行的主要學說,并吸收經量部的許多觀點。內容由界、根、世間、業、隨眠、賢圣、智、定等八品構成,另又附錄破我品,則成九品。其中第一、第二的界品與根品,說明現實世界(物質與精神界)成立之要素的“法”,并說明有為、無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六因四緣等名相。第三的世間品,說明地獄乃至天界的生物世界(有情世界)與物理世界(器世界),并介紹印度的宇宙觀及地理說。此外,更解說十二緣起,說明輪回的相狀,此即業感緣起論。第四業品,說明輪回的原因,并細分業的種類。第五隨眠品,敘述煩惱,將其分類為六大煩惱、十隨眠、八十八使、百八煩惱,并介紹過去、未來、現在等三世實有論,而加以破斥。世間、隨眠、業等三品系明示迷之世界(有漏),至于第六賢圣品,則將悟入的階位分為凡夫位的之三賢、四善根,圣者位的四雙八輩,又說明悟入的觀法即四諦十六現觀。第七智品,則是說明世俗智、法智、類智等十智為獲得開悟之智慧,并說明十八不共法。第八定品,除說明產生圣智基礎之禪定外,復說明四禪、四無色定、三解脫門、四無量心等其他禪定。第九破我品,則是站在無我之立場,以破斥犢子部之非即非離蘊我及勝論之我等,即明示無我之道理。

(唐)玄奘 ·國學 ·22.9萬字

最新章節 第60章 2015-11-06 11:55:03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凤庆县| 银川市| 丹凤县| 合山市| 万年县| 屏东市| 南昌县| 柳林县| 乌兰察布市| 泾源县| 台前县| 秀山| 苍梧县| 黄大仙区| 孝昌县| 和政县| 界首市| 武汉市| 梁平县| 庆城县| 同江市| 广德县| 津市市| 左贡县| 津市市| 铁力市| 西丰县| 阿拉善右旗| 通辽市| 甘孜县| 平顶山市| 玉林市| 定远县| 界首市| 永靖县| 祁东县| 怀柔区| 江口县| 冷水江市|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