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汪曾祺研究學者、散文家蘇北所作多篇關于汪曾祺的札記,所收錄札記中,有讀汪曾祺作品的閱讀體驗與研究,有對汪曾祺的為人處世、生活趣事和對作者本人與汪曾祺的交往經過的回憶、記錄,亦有作者跨越時空與汪曾祺的對話、對于汪曾祺紀念館、汪味館、汪曾祺小說中故事的發生地、研究汪曾祺的相關著作的評述,其中許多札記為作者近年寫作或改訂的作品。一篇篇札記清新曉暢,對汪曾祺其人其事刻畫鮮活,富有趣味,談汪曾祺的作品見解透徹、深刻,有較強的可讀性與閱讀價值。
蘇北 ·文化研究 ·10.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書籍發展簡史》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紹了文字的起源與書籍的產生,書籍的發展和演變,書籍的制作方法,書籍的維護與收藏等有關內容。
金開誠 ·文化研究 ·2.9萬字
本書以較寬廣的視野,立足于中國當代文化建設和文學批評的繁榮,并將兩者有機結合。書中涉及當代文化創新、人文文化、區域文化、城市文化,以及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的觀察與思考、戲劇與影視藝術的探尋等諸多領域。在中國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對人文文化和精神品格的建設與提升,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價值體系的建構,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現狀、缺失的整體反思,以及影視批評如何從貧乏走向豐富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富有反思性和啟發性。書中還對中國當代文學中的部分新老作品、文學現象、文學史寫作等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解讀和深入淺出的闡釋。
王衛平 ·文化研究 ·19.7萬字
中國神話學領域開山之作。茅盾先生通過列舉中國古籍里的各家學說,同時與西方的北歐神話、希臘神話等做比較研究,引人類學之精華入中國神話之研究,其中不乏嚴謹獨到的分析考證與風格鮮明的批判精神,前無古人地開拓了中國神話研究的新天地,可謂獨步學壇。本書的問世不僅拉開了中國神話學的序幕,更是茅盾先生向世界文學發展腳步看齊的一個創舉,讓世界發現中國神話的同時,也鑄牢了民族文化認同的根基。
茅盾 ·文化研究 ·9.2萬字
在當前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和實施《國民旅游休閑綱要》的現實基礎上,景觀理論和景觀實踐的發展也面臨著更加豐富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對景觀與創意、審美和休閑的關系做一種新的思考和探索。而這種思考和探索的評判標準,仍應是景觀發展的“終極”目標。
俞武松 ·文化研究 ·17.4萬字
《灞橋折柳:中國古代行旅生活》是一本介紹中國古代行旅生活的歷史與文化的書籍。作者通過對大量古代文獻、詩歌、史書的細致分析,全面展現了古代中國人在行旅中的各個方面,包括行前的心理準備、行裝與旅費的籌備、送別時的禮俗、行旅的方式、旅途中的食宿問題、行程與速度的安排、行李與行具的準備、行旅安全以及行旅者的精神世界等。書中不僅關注了行旅的物理層面,如交通方式、住宿和飲食,還深入挖掘了行旅的文化和心理層面,揭示了行旅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通過對古代行旅生活的詳細描述,讓讀者能夠體會到古人在旅途中的艱辛與快樂,以及他們對于行旅的不同感受和態度。
王子今 ·文化研究 ·8.5萬字
戲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生、發展、存在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與之相關的戲曲文化,體現在方方面面。通過戲曲,可以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溫州作為南戲故里,至今保存有豐富的戲曲文化資源。本書從戲曲學的角度,專題、系統地研究了明清時期溫州的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了當時戲曲與溫州地域社會和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包括戲曲與溫州當時的地方神信仰、宗族、地方士紳、地方官府、古戲臺、戲聯等視角。希望本書的視角選擇和研究,能夠為整個溫州地域社會和文化的相關研究,提供新的視域和思考,推動相關研究。能夠給學界同好對我國其他地域社會和文化的相關研究,提供地域的個案和參考。
王春紅 ·文化研究 ·15.8萬字
近一個世紀之前,陳寅恪先生在《陳垣敦煌劫余錄序》中寫道:“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比绻倌曛暗那闆r是敦煌文獻和敦煌藝術的新材料將引出新的研究問題,今天的情況則是經多幾代學人的積累,基礎性調查和材料整理已相當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產生的新問題帶動對材料的再發掘。巫鴻的這部新作通過“空間”這一角度,調動讀者自身經驗,從敦煌城一路向西,來到鑿有數千洞窟的鳴沙山;面對撲面而來的崖壁展開歷史想象,并以人的身體為尺度,進入不同時期的洞窟空間,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質和參觀方式的明顯變化。在洞窟中,身體參與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畫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最終目光視線落在單幅畫面上,進入畫面內部空間,完成精神層面的觀看意義。因此,書中雖然廣泛借助和征引了關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卻試圖從新的層面顯示它們的意義,激發讀者調動自己的身體和眼睛,在閱讀中開啟一趟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文化之旅。
(美)巫鴻 ·文化研究 ·13.7萬字
現如今愛貓人士很多,為了家中可愛的小貓咪沒少投入。那么,古代“鏟屎官”的日常是什么樣子的呢?《中國擼貓簡史》從先秦兩漢一直梳理到明清,您能深刻感受到,古今貓奴們對于貓咪的喜愛,以及對于養貓的執著,是一樣的。書中詳細梳理了貓是怎樣從野外進入到人類社會,進而成為受人喜愛的寵物的歷程,以及貓對民間信仰、中國文化產生的深刻影響。您能從中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關于貓神、貓妖、貓精怪等撲朔迷離的傳說故事;還有現在習以為常的寵物美容,古代也有,當時被稱為“改貓犬”;再比如,逗貓棒,這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創造,唐宋時期就有了,其中有一種高端的被稱為“紅絲標杖”。《中國擼貓簡史》內容趣味十足,作者又有著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專業背景,這本書可謂是既好玩兒又靠譜。
侯印國 李嘉宇 ·文化研究 ·19.5萬字
岡倉天心以一己之力,縱橫捭闔,為我們闡釋了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蘊含的美妙意境?!都~約時報》在所有講述茶道的書中,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岡倉天心的著述不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難有人超越他?!稏|西》雜志我們可以欣賞日本茶道的美,我們可以共同品味藝術殿堂里的人類思想與藝術的精華,然而,當岡倉天心滿懷深情地守護“大和之心”時,難道我們不也應當好好守護我們的“中華之心”?——蔡春華(學者,岡倉天心研究專家)《茶之書》,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書,能讓日本人以及東方人認識自己的文化。——李長聲(學者,日本文化觀察家)
(日)岡倉天心 ·文化研究 ·3.3萬字
曹伯韓先生以淺顯通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金石考證、四書五經、史學地理、先秦諸子、佛學思想、理學流派、詩詞文章、自然科學及藝術門類,作了全面的介紹。此書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框架,是國學愛好者的必備讀物。對年紀尚輕的大學生或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此書也可以作為探索國學入門的捷徑。
曹伯韓 ·文化研究 ·12萬字
《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鄉村社會文化變遷研究》是西北政法大學岳國芳的一部研究著作。作者認為,陜甘寧邊區鄉村社會文化深受傳統文化與中國共產黨所帶來的現代文化的雙重影響,其社會文化變遷過程呈現出傳統與現代融合、民族文化與民主文化滲透、知識精英與農民大眾互動的特點。研究延安時期陜甘寧邊區鄉村社會文化變遷歷程,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關于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鄉村社會文化變遷問題的研究、從社會文化變遷層面充實關于陜甘寧邊區社會的研究,還可以為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鄉村文化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岳國芳 ·文化研究 ·16.4萬字
本書作者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常常被漢字最初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這本書從個人的視角精選了100個最有趣的漢字,不僅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漢字字形的演變,而且由漢字字形入手,講解了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社會的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尋找中國文化的根。
許暉 ·文化研究 ·12.5萬字
在Web2.0時代里,互聯網上存在著大量可作為情感語料數據原型的評論,如何高效精確的獲取基于這些語料的情感信息,并依此進行相關研究成為當前信息科學與技術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情感分析,又稱意見挖掘(opinionmining),是用于分析人對特定對象及其相關屬性的觀點、態度以及其他主觀感情的技術。本書在深入研究文本情感問題及現狀的基礎上,充分結合計算語言學、統計學、機器學習等相關理論及其方法,利用語義塊、句子、文本等不同語言粒度進行文本情感傾向性建模、分析與研究,從而提出高效、精確的文本情感分類技術與方法。本書闡述的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推薦系統、社會輿情分析、產品在線跟蹤和質量評價、影視評價、Blogger聲譽評價、新聞報道評述、事件分析、股票評論、圖書推薦、敵對信息檢測、企業情報系統等方面。
朱儉 ·文化研究 ·15.8萬字
王爾德在以唯美主義追求為表象的審美追求驅動下,引申了古希臘面具表演的傳統形式,使之成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時吸取浪漫反諷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創作中,變成了呈現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風格。這一風格被他運用自如后,成為其獨有的技藝,形成其“面具藝術”。本書以王爾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為依據,向前追溯至具有審美思想的德國浪漫主義傳統、唯美主義及現代審美主義,向后借用當代德國哲學、美學的理論觀點(審美),兼從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自我建構)的視角對之進行審視,解釋其“面具的真理”。以追求審美和自我建構為己任的王爾德,通過塑造多重矛盾面具自我,把對審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使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審美化,為自己的生存建構了積極、主動的意義。王爾德不愧為“面具藝術”大師。本書審美與自我建構的兩個視角,在論述過程中之契合,讓我們看到兩者的內在統一性—對人自身的困境與拯救途徑之思考,是以哲學和美學為代表的人文學科的根基和出發點。對此命題的關注始于現代性發端時期的哲學家們,貫穿了王爾德的一生,在當今的理論界仍不斷被探索與完善,值得認真思考。
楊霓 ·文化研究 ·19.5萬字
本書是研究日本文化和了解日本人的經典著作,在日本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發行。作者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把戰時在美國拘禁的日本人作為調查對象,同時大量參閱書刊和日本文學及電影,寫成報告。1946年,作者將研究報告整理出版成書,即《菊與刀》。報告中推斷出的結論是:日本政府會投降;美國不能直接統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機構。因為日本跟德國不同,不能用對付德國的辦法對付日本。戰爭結束,美國的決策者同這位人類學家的意見一致。事實發展同她的預料和建議一樣。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研究 ·14.7萬字
自19世紀中葉以來,西方文明對泰文化的沖擊及其激發的回響構成了泰國追求現代性道路上的變奏曲。泰國社會一方面要強化南傳佛教作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確證南傳佛教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位置。佛教成為現代泰國創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領域,其文明化過程同時在國家、社會與個人三個層面展開。本書嘗試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礎上展示南傳佛教在泰國的文明化路徑,并通過呈現復數的他者來理解由諸多矛盾因素構成的社會發展動力。
龔浩群 ·文化研究 ·17.3萬字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中國人東渡日本,驚詫友邦之余,把體驗、考察、認知付諸文字。本文叢所選作者皆為旅日華人寫作的佼佼者。他們都旅居日本20來年,悲情與功利心似乎消磨了,基本能告訴國人一個真實的、切實的日本,也就是“80后日本”。這是新時代中國人的日本敘述,當今日本觀,具有歷史價值。本書從著名的“徐福尋仙”開篇,美麗的傳說,或真或假,為我們開啟了中國文化來到日本并繼承發揚的篇章。從日本的唐人禪寺和孔廟,到圍棋長笛,再到一碗抹茶,無不承載著一代代中國人的智慧與生活方式。書名《扶桑華影》即是作者用現代人的眼光,為讀者搜尋出那些融合在這個島國日本中的中國元素。
龍昇 ·文化研究 ·10.5萬字
本書是一部流傳近百年、影響不衰的經典著作,論述了詩、賦、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對那些“在文學上也有他們的不朽的價值與偉大的影響”的史學家與哲學家的作品也都給予了高度關注,對于文學評論專著及著名批評家也有論述,對中國歷代文學作了系統的梳理?!吨袊膶W常識》是豐富文學知識儲備、提高文學修養的理想讀本。
鄭振鐸 ·文化研究 ·19.5萬字
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寶藏,是我們祖先用智慧的雙手和頭腦歷經數千年的風雨創造和積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經受了痛苦的磨煉和時間的考驗,最終升華為閃閃發光的珍珠。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閱讀這些歷史,沒有理由不繼承這些智慧精華并把它運用于實際。而今天我們所呈現給廣大讀者的是這其中忠臣良將的諫議謀略與銳利檄文。
秦榆 ·文化研究 ·1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