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國學必讀》分上下兩冊,上冊為“文學通論”,凡收錄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雜記七十五則,目的是使學生“讀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冊為“國故概論”,凡收錄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雜記三則,目的亦是使學生“讀之而古今學術之源流于是備焉”。全書講解深入淺出,實乃國學入門之必備。
錢基博 ·中國文化 ·41.4萬字
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各地的風俗習慣更是迥然不同,再加上當地的代表性美食,學習起來很是周折。本書分“美食文化”、“美食掌故”、“美食地理”三篇,詳細向您展示多姿多彩的美食世界。書中改變了就事論事的編纂體例,采用新型的編纂方式,全面再現五千年來的美食文化發展,為了讓讀者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更多的知識。在這里,匯聚了中國各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在介紹美食的同時,向您娓娓道來各地的風土人情。在這里,向您展現美人名將慷慨悲歌的典故,至尊帝王落魄時的菜品,文壇泰斗自成風雅的風骨,賢人名士有酒盈樽的灑脫。
諸葛文 ·中國文化 ·18.9萬字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指導農事的傳統歷法,更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結晶,含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本書圍繞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自然變化,介紹了氣候變化、農事活動、傳統習俗、飲食養生、詩詞諺語等內容,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識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關二十四節氣知識的家庭實用寶典。
邱丙軍 ·中國文化 ·9.2萬字
本書以《花間集》和部分晚唐、五代、宋代詩詞中描寫的十六種物件如屏風、枕頭、梳子、口脂等為線索,以當時的造型藝術(紙上繪畫、壁畫、飾品等)為參照,從一個個細節入手,興味盎然地探考了千百年來的中國古人生活,從衣食住行到藝術審美,細梳文獻,旁征博引,還原歷史真實。將古代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各色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方式一一展現。作者從小處入手,筆力幽微細膩,卻視野宏闊,讀來讓人頓生中華文化如此瑰麗多姿、古人心思如此機敏周到、古人趣味如此雅致講究的贊嘆!
孟暉 ·中國文化 ·14.9萬字
《一口氣讀懂中國文化史2》沿襲上部書的專業性與趣味性,在內容編排、版式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更加專業與系統的設計,加入了大量的批注來解讀和延伸正文,幫助讀者了解更多的傳統知識,吸收更多的文化精華!五千年傳承,五千年積淀,留下來的是博大精深,是海納百川,是厚德載物,是自強不息……
《一口氣讀懂中國文化史》編委會 ·中國文化 ·17.6萬字
姓氏不僅是區分名字的符號,更是中華文明的見證。本書從姓氏的起源出發,結合Y染色體的遺傳規律揭示姓氏發展的科學邏輯,繼而研究李、王、張等大姓的崛起,及陳、林、馮等南方姓氏遷徙分布,呈現姓氏的地域分布演變,并探討歷史上“同姓不同宗”、改姓、改讀音、復姓等現象。本書融歷史、科學與社會觀察于一體,以多學科視角解答姓氏謎題:用分子生物學辨別名人的同姓后代,用語言學追溯姓氏的音變軌跡,用歷史學還原姓氏背后的權力博弈。無論是西域改姓的歷史印記,還是霸總姓厲的影視偏好,都能在姓氏文化中找到源頭。翻開本書,讀懂姓氏文化,讓生活多點樂趣。
鄭子寧 ·中國文化 ·10.1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不僅體現在經史子集的文本層面,更浸潤于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倫理準則當中,其中家族文化和家訓傳承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以曾國藩為首的曾氏家族堪稱代表,曾氏家族百年來人才輩出,優秀的家族文化、家風家訓也袍澤鄉里,起到文化表率的作用。《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以曾國藩家風家訓傳承為脈絡,從立志、做人、修身、擇業、處世、齊家等幾個層面系統總結了曾國藩家訓的基本內容,并進行了生動的解讀;概括了曾國藩家書與曾氏家訓始終如一的精神內涵:注重教育、以讀書為本,不以官位財富定賢愚,表現為“家業綿長八綱”“治家十要”和“為人處事四察”等具體內容。
林乾 ·中國文化 ·12.7萬字
本書精選了30余個中國古代的軍事戰爭,以生動的語言,精彩的描寫呈獻給讀者。每個故事后還鏈接有博聞館,讓讀者在欣賞故事之余增加軍事知識。此外,每個故事都配有精美的插圖,以增強趣味性。
彭海濤 張輝 ·中國文化 ·7.8萬字
季羨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發少年狂,一系列引人關注的怪論、奇思問世。在這些怪論奇思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本書闡述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作者主張文化起源多元論、文化交流論,認為東方文化的綜合思維方式可以彌補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維方式。
季羨林 ·中國文化 ·10.1萬字
《呂思勉修身課》是呂思勉先生為學生所編品德教科書,內容全面,涉及人格培養的方方面面,宗旨明確,文字淺近,層次分明(分原文、教授大義、備考、要旨等)。整理者又對呂氏原書之典故、難詞補充注釋,對原書中極少數與今之一般觀念有出入的內容,在導讀中予以說明,使得讀者得以全面地看待此書的價值。
呂思勉著 陳衛平導讀·注釋 ·中國文化 ·10.3萬字
鄉規民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從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治理入手,對什么是鄉規民約、鄉規民約的歷史作用以及當代價值等分別作了說明,并以《呂氏鄉約》為切入點,較為清晰地介紹了鄉約的具體內容及文化內涵。作者認為,在傳統鄉賢的引領、示范下,鄉規民約以相約共善為目標,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為方法,在鄉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導善、化俗、互助等以教化促治理的作用。鑒往知來,在建設新農村的今天,傳統鄉規民約對于進行新鄉賢建設,促進基層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王廣 ·中國文化 ·11.3萬字
《呂思勉國文課》以淺顯的文言文著成,課文短小精湛,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倫理道德、歷史地理、科學實業及日用常識等。整理者據初版本加以校訂,除訂正錯訛外,盡量保持原貌;并加以簡單的注釋及導讀,以方便讀者閱讀學習。
呂思勉著 程怡導讀·注釋 ·中國文化 ·8.8萬字
時間的長河奔騰不息,人們對色彩追尋的腳步也從未停歇。那么,每一種色彩的歷史命運如何?人們的色彩觀念又有著怎樣的文化演變?中國傳統色背后的歷史文化與故事值得我們探索。本書共四章,分別從大自然、動物、礦物和生活4個方面講述了100多個中國傳統色背后的歷史文化與故事。書中以顏色為核心,結合可愛的插畫,用詼諧的文字講述了顏色的由來、相關的名人故事、制作工藝和文學詩詞等文化知識,讓人們在感受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與顏色相關的文化知識。全書圍繞中國傳統色拓展自然科普、歷史人文知識,與人們身邊的萬事萬物密切結合。內容豐富,語言詼諧,圖片有趣,適合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懂懂鴨 ·中國文化 ·2.9萬字
對上百個躍動的中國文化“符號”進行饒有趣味的科普解讀,融自然、人文、傳統、歷史、藝術、情感于書中,訴說著千年的傳承,凝視著現今的變遷。無可否認,這些文化符號已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生活,以至思想當中,再從我們手中流傳下去。
馮驥才 ·中國文化 ·5.3萬字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與詩詞曲一樣具有高度文學性和美學意義,而它的實用性則是詩詞曲所無法比擬的。春聯增加喜慶的增加節日氣氛,婚聯贊頌婚姻的美好,壽聯祝愿老人長壽,挽聯則寄托對逝者的緬懷。
東籬子編著 ·中國文化 ·13.1萬字
本套書包括《國學之子學精粹》、《國學之史學精粹》、《國學之蒙學精粹》、《國學之經學精粹》、《國學之集學精粹》、《國學之常識精選與趣典》、《莊子(雜篇一)》、《莊子(雜篇二)》、《莊子(外篇一)》、《莊子(外篇三)》、《莊子(外篇二)》、《莊子(內篇)》等,共21冊。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國學,自“西學東漸”后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商君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也稱《商子》,現存24篇。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宏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其中有些內容比如不能讓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監督等,至今仍有借鑒意義。本書的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司馬遷錄入《史記·商君列傳》,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王克忠 劉強 商鞅 榖梁俶 魏徵 ·中國文化 ·132萬字
本套書包括《山海百靈:<山海經>里的神人鳥獸魚》《生生不息:<本草>里的草木果蔬谷》《萬物有靈:<詩經>里的草木鳥獸魚蟲》三部作品。
王新禧 李時珍等著 (日)細井徇繪 ·中國文化 ·17萬字
本書采用問答的方式,從宮廷規則、朝政職官、科技奇聞、兵法軍制等方面對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進行了全面細致的介紹。
翟文明 ·中國文化 ·64.3萬字
讀《三國》,就要讀個明白。本書是對中國古典小說代表作《三國演義》各種問題的系統梳理和廓清。除了婦孺皆知的三國故事和其中的著名人物,本書還對這部小說層累的形成歷史、莫衷一是的作者紛爭、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錯綜復雜的演變史、小說描寫與真實歷史的關系,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小說旨趣、人物塑造、戰役刻畫等問題,作了抽絲剝繭、細致入微的分析和講解。讀者可以通過這部《通識》,真正走進精彩紛呈的《三國》世界,對這部古典小說名著獲得全新的認知。
許蔚 ·中國文化 ·7.9萬字
作為全國第一本名師工作室“藍皮書”,長達72萬字的篇幅涉及全國28個省級單位的約156個城市、共691個樣本點,堪稱一部詳細的全國名師工作室發展資料檔案,對各省區工作室活躍度作了對比,對各學科的名師工作室情況也作了分類比較,并根據人口數量、在校生人數等信息,得出了名師工作室發展綜合指數和各省區的指數排名,直觀清晰地呈現出了全國范圍內名師工作室活躍度分布地圖。既有參考借鑒價值,又有研究推廣價值和史料保存價值。同時,項目組還整理出了比較系統的《中國名師工作室發展大數據》,與主報告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北京大學教師教育中心 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師資培訓中心 中國名師工作室發展指數項目組主編 ·中國文化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