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在較全面地參閱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呈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在村落社區的活態傳承案例,全面、系統梳理銅鼓舞及其文化持有者面臨的各類新的發展契機、表現出的整體發展態勢及相應的問題等,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研究構架。本書是對集體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與集體性建構之間關系的創新研究,也對中國其他地區傳統民間文化利用國家平臺實現發展的具體路徑探索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價值。
譚曉霞 ·民族文化 ·14.9萬字
本書研究內容覆蓋1942—2001年的60年期間,時間跨度從二戰期間至9·11事件,其中包括《華美周報》《世界日報》《太平洋周報》《星島日報》等一批知名報紙,讓我們有機會系統地了解華人報刊的發展及其意義。研究依據JohnBerry跨文化適應理論模式及框架理論,歸類、整理和梳理了60年間互動演進的四個歷史階段報刊所呈現的美國華人對祖籍國與定居國之間的文化身份構建狀態、特點與影響因素。結論是:當祖籍國與定居國關系和諧時,華人報刊呈現出的文化認同環境較為寬松,認同模式以“融入”為主,即保留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在融入美國社會和文化,甚至構建“雙重文化認同”;當祖籍國與定居國關系表現為敵意、對抗時,報刊折射出的華人文化認同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和復雜性,表現為文化隔離或文化邊緣化。
張海燕 ·文化研究 ·13.3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香的文化脈絡、中國香·香藥同源、百香之首·沉香專題篇、中國香·神奇的香料、古代香方與制香技藝、香的品鑒(氣味元素分析法)、中式傳統香事禮儀(包括印篆香禮法、隔火熏香禮法、匙箸香禮法、燜香禮法、煎香禮法、線香禮法)、中式香席以及香學答疑等九個部分。本書凝結了作者從業十余年來的中國傳統香文化研究成果,亮點在于解讀古代香方與傳統制香技藝,介紹由作者創立的“氣味元素分析法”,以及本書構建的獨特的中式調香體系與香氣審美體系,希望能為更多喜歡中國傳統香的人構建一套系統的習香體系。
黃珊珊 ·中國文化 ·18.1萬字
19世紀末美西戰爭后,舊殖民者西班牙離場,新的美利堅帝國霸權將至,為自由的奮戰從未結束,拉美將何去何從?烏拉圭思想家羅多以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的精靈愛麗兒象征自由、崇高的精神生活,以卡列班象征粗鄙低俗、物質至上與功利主義的“美國病”,質疑美式個人主義、平等主義與民主觀念的哲學根基,重述了兩個美洲間的“文明”與“野蠻”序列。《愛麗兒》勾勒出現代拉美政治文化的思想底色,成為拉美民族主義、理想主義和青年文化的能量源泉,也為今天應對現代世界的精神危機和現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一份來自歷史的執拗與高傲。
(烏拉圭)何塞·恩里克·羅多 ·各國文化 ·8.9萬字
道德,是日常的規范也是隱秘的“玄學”,而中國文化大大拓展了它的層次,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魅力。本書立足中國傳統哲學的內在語境,以《老子》和《易傳》等為主要文本,訴諸樸素的文本細讀和哲學的辯證分析,尋章摘句,探賾索隱,細致審查了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種種隱微和曲折,呈現了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深刻性和豐富性。全書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究本溯源,厘清了一些模糊的焦點問題,有助于讀者清晰把握儒道二家道、德概念的深層差異,進而由之洞悉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的秘密,一窺中國文化的堂奧。
吳小龍 ·中國文化 ·12.7萬字
什么是超藝術托馬森?是附著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無用之物,也是日復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獨特趣味。本書為風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觀察學”“考現學”經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殺入日本亞馬遜社會學暢銷榜前十。作者赤瀨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東京街頭時,發現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樓梯,至此開始了對整個都市的另類探索,掀起了一場觀察街頭和認識附近的運動,并于1986年與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畫家南伸坊等人發起“路上觀察學會”。作者詼諧、調侃、充滿玩樂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對都市現代化進程的嚴肅思考以及對日常風景的探尋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經驗越來越少的當下,以散步為基礎的路上觀察旨在喚回人們對附近的親切感,找回個人與外界的切身接觸。
(日)赤瀨川原平 ·文化研究 ·11.5萬字
書稿雛形是四川省青川縣老一輩文化工作者楊平升、劉立福等人于20世紀搜集、整理的青川民間表演資料,包括了龍燈、花燈、獅燈、端公舞等一系列民間民俗藝術,從音樂伴奏、唱腔歌詞、舞蹈動作、表演場記、服裝道具等各方面予以了詳細的記錄,展現了數百年來當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在傳統藝術逐漸失落的今天看來尤其珍貴,對于現代人傳承、研究這些發源于民間、曾風靡民間的民俗藝術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該書的原本已在四川5·12大地震中遺失,現根據搶救出來的電子資料,由現代作者在還原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精美的插圖,為青川民俗這類古老的藝術注入了新的、時尚化的活力,對弘揚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青川縣文化館 ·民俗文化 ·2.6萬字
本書參考了北京地方史志、筆記雜纂、歷史檔案、工商稅務檔案、現代隆福寺文史資料,以及作者的田野調查資料,呈現了清代和民國時期北京皇家寺廟隆福寺的商業民俗形態,論述了它在北京城市歷史文化和商業史中的地位,并進一步研究了北京寺廟的商業活動和市民的消費民俗。
衛才華 ·民俗文化 ·19.5萬字
本書由14章組成,第一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概況。第二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紡織工藝。第三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染色過程。第四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刺繡流程。第五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的縫制過程。第六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中的盛裝。第七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頭帕。第八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圍裙。第九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披肩。第十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童帽。第十一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花帶。第二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花鞋。第十三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銀飾。第十四章介紹了湘黔邊苗族服飾傳承與發展。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湘黔邊苗族服飾研究課題組編著 ·民族文化 ·17萬字
中國人歷來愛熱鬧,節慶禮宴都要舉辦儀式。如今,各種宴會酒席、商務聚會中,致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重頭戲。你還在為當眾講話語無倫次而煩惱嗎?你還在為尋找合適的賀詞而手忙腳亂嗎?你還在為自己拙劣的口才而沮喪嗎?《最新慶典賀辭大全》(作者李貌)可以讓你走出困境!《最新慶典賀辭大全》中介紹的適用于各種場合的經典賀辭,能讓你將錦詞妙語、華麗詞章信手拈來,使你縱橫宴會慶典游刃有余!
李貌 ·中國文化 ·14.9萬字
本書為學術研究論文集,收錄論文十余篇,論題集中于中國古代俗文化研究領域,具體包括俗文學及文獻研究、俗語言研究、俗文化田野考察、域外俗文化研究介紹等內容,體現了當前國內及世界俗文化研究的前沿和高水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項楚主編 ·文化研究 ·13.2萬字
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將在陜西舉行。作為陜西的省會城市,西安將舉辦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的開、閉幕式和部分重要賽事。西安也由此向世界發出了“相約西安·筑夢全運”的誠摯邀約,為了更好地服務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運動員因十四運來到西安,深切感受到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圍繞“相約西安筑夢全運”全民宣傳的核心主題,從廣大青少年的角度,以全新的語言,全新的方式向中國和世界推介“新西安新名片”。積極引導本土新生代人群對西安市的深入了解,增強在校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生活、愛運動的良好情感,做好向來賓及世界推介西安的小小東道主。
萬波主編 ·地域文化 ·4.4萬字
《華語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以獲獎華語影片為例,以文化研究的視角,從具體的文本話語環境、敘事本體和接受對象出發進行文化認同的解析。綜合跨文化語境下不同的敘事文本和批評文本,以比較的視野分析海峽兩岸和香港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由此來審視華語電影敘事中所涉及的文化身份問題,從而考察身份建構的復雜層次話語系統和權力關系。
陳明華 ·理論 ·12.9萬字
上古時候,部落首領炎帝神農氏嘗百草,傳授人們治病知識。炎帝有個女兒女娃,聰明可愛,想看大海。女娃一次偷偷去海邊玩,被大海淹死,后化為精衛鳥,發誓要把大海填平。精衛鳥的后代從此開始了填海行動。精衛填海表現得是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安武林編著 ·民俗文化 ·3184字
本書通過全面介紹西方文化與教育先進理念,和西方文化與教育歷史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最優秀經驗,借鑒引進大量在西方已經幾百年甚至數千年實踐成功案例,力圖為國內文化教育改革與創新提供有意義、有價值的參考,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期望與一切從事西方文化與教育史研究、學習的廣大同仁找到共鳴。
張明 于井堯編著 ·文化史 ·15.1萬字
截取了同仁堂、瑞蚨祥、馬聚源、內聯升等北京老字號在其百年傳承中的精彩片段。在那個商人地位還有待提高的年代,這些商販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守護,構成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家族傳承史,而這些家族傳承史交織在一起,就是老北京的文明傳承史。
趙敏編著 ·地域文化 ·8萬字
《大秦之道》起自《石鼓山之謎》,結于《三秦之游》,五十二篇文章,一以貫之,是一個人的路。阿瑩先生在陜西這片土地上一路行去,尋幽探勝,撫今訪古。一邊走著,有所見、有所感、有所思,形諸筆底,蔚為大觀,一個人的路竟被他走成了“大秦之道”,大道朝天,所通者古今之變、文明之理。
阿瑩 ·隨筆 ·9.5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蟲獸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沈泓 舒惠芳 ·中國文化 ·3.3萬字
唯一本質主義文藝學認定文藝的本質特征、文藝學的研究對象是恒定不變的,當代反唯一本?質主義文藝學則認為一切文藝活動及其成果都是歷史的、具體的,文藝生產及文藝學知識生?產具有鮮明的歷史性、地方性、語境性、個體性。該書中對種種論題的討論,是作者作為特?定個體在特定語境、出于特定目的提出并思考、探索的文藝領域的具體問題,按照福柯的說?法,是一個個“事件”,打破了唯一本質主義文藝學研究的慣例,所以名之曰“當代意義的?文藝學研究”。
李啟軍 ·文化研究 ·19.6萬字
《西游補》是《西游記》的續書,全書故事承接在唐僧師徒四人過火焰山之后,寫孫行者化齋,為鯖魚精所迷,撞入了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幻造的“青青世界”。孫行者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臺”。他通過樓臺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后來又進入“未來世界”。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秦檜審判、行刑,并拜岳飛為第三個師父。……整個故事描寫極盡奇幻曲折之能事。
(明)董說 趙紅娟等校注 ·中國文化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