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理想國>的內與外》重拾中西方古典學問墜緒,不僅因為現代性問題迫使學問回味古典智慧,更因為古典學問關乎亙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古學經典需要解釋,解釋是涵養精神的活動,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擇:寧可跟隨柏拉圖犯錯,也不與那伙人一起正確(西塞羅語)。舉凡疏證詮解中國古學經典,移譯西學整理舊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與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尋回精神的涵養,不負教書育人的人類亙古基業。
婁林主編 ·西方哲學 ·13.5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存在與虛無、哲學的談話、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寫作以及薩特年譜等五部分內容。
張秀章 解靈芝 ·西方哲學 ·11萬字
托馬斯·阿奎那與阿維洛伊的理智學說之爭是中世紀神哲學史上一場極其重要的學術之爭。阿維洛伊不僅將亞里士多德的可能理智稱作物質理智,宣布理智是一種脫離身體而獨立存在的實體,而且還宣布這種可能理智為全人類所共有的獨一的理智。阿奎那則依據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物理學》和《論動物的產生》等論著,從“理智是靈魂的一種能力,而靈魂則是身體的形式和現實”這一基本原理出發,突出和強調人的可能理智及其理解活動的個體性。阿奎那畢生都在與阿維洛伊的獨一理智論作斗爭,他于晚年(1270年)所寫的這部論著可以看做是他對阿維洛伊理智學說的一次清算。
(意)托馬斯·阿奎那 ·西方哲學 ·8萬字
柏拉圖遺存著作的真偽一直有爭論。現在學界的傾向是謹慎避免“懷疑”態度。不過,有些歸于“柏拉圖”名下的文本被公認為隸屬于柏拉圖哲學,是希臘化的羅馬時期著作,卻未必是柏拉圖本人的著作。這些文本被稱為“柏拉圖雜篇”,作為古代文獻,它們對我們理解柏拉圖和那個時代的思想,都彌足珍貴。本文集的編譯者認真收集了盡量齊全的有關古希臘語原文文稿,將其分為“定義集”“托名作品集”“箴言集”和“悲劇殘句集”四個部分,并翻譯注疏,以饗讀者。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9.7萬字
2021年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哲學家羅爾斯之最著名的著作《正義論》出版50周年。自出版以來,《正義論》不僅在西方學界引發了巨大的反響,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正義論》一版再版,并被不斷地翻譯成世界各國的語言,長效樹本書中文版由我社出版,出版以來也受到廣大讀者的追捧。《正義論》是羅爾斯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著作。然而,這本書非常難懂,即使對于專業的哲學研究者,閱讀此書也并非一件輕松愉快的事。《導讀》一書的作者李石副教授從2012年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全校選修的“《正義論》原典選讀”課程。此課程一經開設便吸引了各專業許多學生,年年爆滿。2020年3月,疫情肆虐,李老師將“《正義論》原典選讀課程”搬到網絡講授,引發各方關注,在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在羅爾斯《正義論》出版50周年之際,對于一本世人并不完全理解的、活著的經典,一部導讀性的著作顯得尤為必要,《正義論》原著一直由我社出版,這本導論如果由我社出版,與原著可以相得益彰。
李石 ·西方哲學 ·15.3萬字
《沉思錄》以希臘文寫成,共12卷,屬于馬可·奧勒留的語錄筆記,是寫給自己的心靈獨白、對人生及社會的感悟和認知,處處閃爍著人生哲理及管理智慧。本書摘錄各卷精華,以原著為依據,輔以輕松易懂的故事或寓言,解讀原著所蘊含的精華,幫助你更容易領略原著的思想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思考和應用,領悟人生哲理,以冷靜達觀的心態體驗艱難生命中的美妙。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13.1萬字
本書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應法國第戎科學院征文而寫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論文,另附《盧梭致菲洛普利的信》《論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社會風俗更加淳樸》《盧梭學案》與《盧梭生平年表》。本書被稱為《社會契約論》的導言和緒論,被認為是盧梭思想世界的核心。閱讀本書,我們可以了解人類歷史發展本身所具有的兩面性和所包含的內部矛盾。
(法)讓-雅克·盧梭 ·西方哲學 ·11.5萬字
這部作品是西蒙教授1958年冬在芝加哥大學“自然法課程”的講授內容的修改稿。西蒙教授開篇即奠定了自己的理論基調:“雖屢遭攻擊、屢受排斥,自然法理論卻總能充滿新生活力地回歸。”他對自然法的辯護不是膚淺的意識形態的說教,而是謹慎的哲學分析。在書中,西蒙試圖明晰一些自然法的主要哲學難點,包括:“自然”一詞的前現代理解和現代理解的差異,特別是關于自然的終點問題;自由和必然的難題;自然法理論必須以神圣立法為前提的問題;理性和自然之間關系的問題。西蒙教授對自然法的理論前景抱持樂觀態度,他認為自然法知識不是即刻給予的,但它卻是進步的,因為人性有進步的潛能,而且要求進步。
(法)耶夫·西蒙 ·西方哲學 ·13.1萬字
大約3500年前,摩西給以色列人頒布了十條誡命作為道德準則;后來,這十條誡命成為了西方的社會道德基礎。然而,這十條誡命從內容上看,都是針對大奸大惡之事,似乎與常人無關。那么如今應該怎樣看待這些道德準則呢?本書對這些道德律進行了探究,為讀者展現了古人的準則背后的精神風貌和價值立場,并由此與當今的生活相結合,為現代人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參考。
(英)彼得·馬斯特斯 ·西方哲學 ·6.6萬字
本書的初稿系約翰·塞爾在1984年英國廣播公司舉辦的里思學術系列廣播講座上的演講稿,經修改后以《心、腦與科學》書名于當年出版、被西方哲學評論家譽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廣、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學觀點”。?當代英美分析哲學及語言哲學往往拘泥于命題、語詞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塞爾將語言哲學的觀點用于研究心身問題,使語言哲學也開始回歸傳統的哲學基本問題,而且,其研究方法富于當代語言哲學的色彩。
(美)約翰·塞爾 ·西方哲學 ·8.5萬字
寬容是行為主體對其不喜歡或不贊成的行為、信仰或生活方式有意向干涉卻不干涉的一種有原則、有限度的克制。本書在概念分析的基礎上,追溯了西方哲學史上的寬容思想,按照時間順序對其進行了綜述,不僅系統介紹了遠至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近到伏爾泰、康德等哲學家的寬容理念,而且對每位哲學家寬容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學派演變均有述及。本書主旨雖關涉“寬容”又不止于就“寬容”而論。
劉曙輝 ·西方哲學 ·12萬字
黑格爾的著作令人望而生畏,本書卻別開生面,通過譯編書信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出黑格爾的生活道路、政治態度及其哲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全書共收錄黑格爾與荷爾德林、謝林、歌德、道布等人的通信共百封,附錄中還收錄了費爾巴哈書信二十封。
苗力田 ·西方哲學 ·15.9萬字
在柏拉圖的這篇對話錄中,蘇格拉底的學生斐洞,充滿熱情地回憶并詳細地講述了蘇格拉底臨刑前一天的言行。在蘇格拉底飲毒酒前最后的時間里,他與朋友和門徒關于靈魂不朽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對談,通過層層的論證,把探索不斷推向深入。在對話接近尾聲時,蘇格拉底講了一個關于靈魂在另一個世界的故事,激勵自己和在場的朋友們,不要恐懼死亡,勇敢追求靈魂的完善。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14.1萬字
偉大的德國浪漫詩人海涅評價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論頭顱的大刀。本書選擇康德哲學中最容易被中國讀者誤解的三個基本概念:對象、知性為自然界立法、物自體,作者運用其獨創的“清洗語詞”和“教人正確說話”的方法,對這些概念進行通俗的解說,理趣盎然。此書初版以來頗得佳評,并長期用作教學參考和哲學入門書籍。此次新版附加三篇文章,進一步闡發原書的主體內容,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康德哲學。
謝遐齡 ·西方哲學 ·11.6萬字
本書濃縮了哈佛三百多年來交給學子的人生哲理和成功智慧,以哈佛大學教擺的成功訓言為主線,通過大量的事例,揭示了人們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諸多精神因素。閱讀本書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只需要在茶余飯后、閑來無事時以一種最舒服的姿態來接受哈佛哲學的洗禮,就可以感受哈佛哲學的內涵,學習哈佛哲學的精髓,從而揚。凡遠航,實現自己的卓越人生。
哈佛公開課研究會 ·西方哲學 ·16.4萬字
馬可·奧勒留(公元121—180年),是古羅馬帝國“五賢王時期”的最后一位皇帝。作為儲君,他7歲入學于羅馬的薩利圣學院,17歲成為羅馬的執政官,凡所修習無不精專,為同輩之首。作為帝王,他夙興夜寐,勵精圖治,雖統治期間戰爭不斷,國內自然災害頻發,國庫空虛,他卻戰無不勝,武功赫赫,承襲先人余烈,盡力守成,防止腐化。作為哲學家,他致力于古羅馬斯多亞派哲學三大門類中的倫理學,在鞍馬勞頓中寫下《沉思錄》,被稱為“帝王哲學家”、“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的哲學家”。在《沉思錄》中,奧勒留并無意將自己打造成一位哲學家,寫下一部完整體系的哲學著作。整部書只是作者與自己的對話,是自然的本性與沉思的理性之間的對話,是行動之后的反芻再思考,是作者內省的輯錄,是這位古羅馬皇帝對人類生存、價值指向、道德原則、善惡榮辱、苦樂禍福等問題的思考和探究。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12.4萬字
本書概括歸納了馬爾庫塞的美學思想,凸顯其產生于對現實社會理性秩序以及產生的單向度性的社會批判,致力于改造理性話語的審美實踐的思想脈絡,從而將馬爾庫塞一生學術思想在其美學的實踐意蘊這一思想脈絡中得到整體性研究。
張麗 ·西方哲學 ·14.7萬字
從過程哲學的視角出發,試圖為超個人心理學搭建某種哲學基礎;為心理學危機的解決探尋一條可行之路;甚至為21世紀全球的宇宙觀和新的文明奠基。為此,布坎南博士在書中不僅分別闡釋了過程哲學與超個人心理學的基本觀點,而且嘗試把懷特海的過程哲學與格羅夫(StanislavGrof)的超個人心理學結合起來,一方面用來自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來補充和廓清懷特海的宇宙論和哲學,為其理論提供證據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運用了過程哲學提供的一些方法對來自超個人領域的證據和理論進行了闡明、解釋和評價,為超個人心理學的洞見提供了一個邏輯一致的、資料豐富的基礎與可供參照的理論框架,并對所有傳統心理學的問題均有所啟發。作者希望這種視角有助于激勵我們的文明,幫助我們廓清并面對當我們鼓足勇氣進入21世紀時那些橫亙在前的問題。
約翰·布坎南 ·西方哲學 ·16.1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指明,每個民族的歷史既有其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有其偶然的變化形態,因此每個民族的成員應該既以世界公民的意識,也以愛國主義的態度看待和參與歷史進程。由此,本書不僅上繼了康德的傳統,而且下開了黑格爾的先河。費希特的歷史哲學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歷史觀的發展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德)費希特 ·西方哲學 ·17.5萬字
尼采曾以“炸藥”自喻,是“與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對抗的‘狄奧尼索斯’”,也是進入本世紀才大放光芒的哲學家和詩人。尼采以第一人稱的自問自答,在生平第一部自傳和絕筆之作中,逐一點評了自己的代表作,對“尼采”如何成為“尼采”,做出了權威的詮釋。這是一部以思想為核心的自傳,也是閱讀尼采其他著作,理解他的哲學思想的指導之書,為尼采的其他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學和傳記性的材料。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西方哲學 ·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