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一部重要對話錄、一部典型的大綜合的著作,涉及到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心理、社會、家庭、宗教、藝術等等諸多問題,而且語言頗富文學色彩,充滿了思辨哲理,細細品味,余香四溢。《理想國》是西方知識界必讀之書,震古鑠今。我們要認識當代西方社會政治文化,就需要追本溯源,了解西方古代的政治文化思想,而《理想國》正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一個源頭,是留存下來的第一部反映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專著。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21.7萬字
本書匯集了魯道夫·貝耐特教授關于胡塞爾現象學研究的十二篇論文。所選文章以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理論和核心概念為軸心,既反映了貝耐特教授在胡塞爾現象學研究以及整個現象學哲學論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又展示了現象學理論研究在當代哲學探索中的理論現實性、活躍性和開放性。
(比)魯道夫·貝耐特著 劉哲選編 ·西方哲學 ·21.6萬字
《萊布尼茨早期形而上學文集》為段德智教授所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萊布尼茨文集》的翻譯與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本書所收錄的11篇論著,多數未曾譯出。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于中國讀者對萊布尼茨早期形而上學思想以及萊布尼茨形而上學生成史有一個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本書收錄了萊布尼茨1680-1698年間著述的11篇闡述其形而上學思想的著作。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思想于1680年之后開始趨于成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理論體系。全書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著重闡釋他的實體學說,旨在處理“連續性和看來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點的爭論”;第二部分著重闡釋他的自由學說,旨在處理“自由與必然的大問題”。
(德)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 ·西方哲學 ·21.6萬字
《德國哲學》是由湖北大學哲學學院主辦、湖北大學德國哲學研究所協辦的專門研究德國哲學及相關問題的學術性刊物,為國內外熱愛德國哲學、熱衷于外國哲學研究的學界同人提供一個深入研究德國哲學和外國哲學的理論平臺,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一個思想交流、觀點碰撞的前沿陣地,在業內具有極好的學術聲譽和廣泛的學術影響力。
鄧曉芒 戴茂堂 舒紅躍 ·西方哲學 ·21.6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全書以蘇格拉底之口,通過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理想國。書中討論的大多數問題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優生學問題、節育問題、家庭解體問題、婚姻自由問題、獨身問題、宗教問題、道德問題、文藝問題、教育問題,以及男女平權、男女參政、男女參軍等問題,幾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其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被英國評為最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21.5萬字
本書由三個文本構成:《哲學作為科學的自然本性》《全部哲學的本原》《自然進程闡述》,其中前兩個文本構成了謝林著名的“埃爾朗根講授錄”,第三個文本則是德文本《謝林全集》中的一篇重要逸文。
謝林 ·西方哲學 ·21.5萬字
本書是對哈貝馬斯政治哲學的一個專題性研究。作者通過“現代性癥候”的揭示,指出了現代政治合法性危機的根源與機制,進而通過對“普遍語用學”、“交往理性”、“對話倫理學”以及“話語政治”的論述,全面闡述了哈貝馬斯話語政治的哲學與道義基礎、實現條件、主要內容及其特征和優勢;作者還通過概括話語政治理論與新自由主義、后現代主義以及社群主義之間的爭論,分析了話語政治理論的限度,指出了這種政治理論對當代民主建設的意義。
張云龍 ·西方哲學 ·21.5萬字
本書主要收錄《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發表的文章,外加其他文章。特設“尼采/海德格爾研究”“德國現代哲學”“德語詩學與文化研究”“比較思想與文化”等欄目。
孫周興 陳家琪 ·西方哲學 ·21.4萬字
本書是皮爾士作品的第一個單卷本選集,收錄了其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代表性名篇,如“論一個新范疇表”、“信念的確定”、“怎樣使我們的觀念清楚”,意在為其符號學理論提供一個清晰的概貌。18和19世紀早期西方的個人主義,其對于民主、自由以及自由市場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基于直接可得的對自我意識的信念。而皮爾士的符號學,正代表了對笛卡兒的二元論和洛克的自我意識信念的拒斥。皮爾士的符號學否認思想具有脫離自然限制的絕對自由,它在準許思想進入實在世界的同時,使我們理解為什么思想、語言和文化是實在的歷史力量成為可能。
(美)查爾斯·皮爾士 ·西方哲學 ·21.3萬字
本書以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從理論淵源、日常生活的生存模式、本真性的日常生活設計、與馬克思思想的對比、當代價值等五個方面,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立場和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精神審視卡萊爾·科西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把馬克思以“實踐”為思想指歸和理論支點的生活世界理論與科西克以“本真意識”為核心的人本主義生活世界理論進行比較,反思科西克日常生活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與貢獻,正視科西克日常生活理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偏離與走遠,以期獲得對科西克日常生活理論的真實認識和完整把握。
程廣麗 ·西方哲學 ·21.3萬字
“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世界范圍內研究古代哲學的權威皮埃爾·阿多的代表作品,他是法蘭西學院榮譽教授,法蘭西學院大獎獲得者。阿多是福柯欣賞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把維特根斯坦介紹到法國的主要人物。本書是皮埃爾·阿多暢銷的作品,版權已銷售至美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墨西哥等14個國家。哲學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態的知識;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學院被教授的學問。何為哲學?學院傳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論和體系中演繹,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視“智慧”的偏見之下推理。阿多是一個利用古代哲學來闡述自己思想的哲學家,在他看來,哲學是一種生活的經驗,而不是一堆教條。他對于“何為哲學”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全新的回答: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甚至從前蘇格拉底時期以來,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學總是來自為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待普遍世界觀的方式,是對于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動選擇。古代哲學因此不是一種體系,它是為“智慧”做的準備練習,是一種精神實踐。
(法)皮埃爾·阿多 ·西方哲學 ·21.2萬字
威廉·巴雷特(WilliamBarrett,1913~1992),美國哲學家,存在主義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著作有《非理性的人》、《什么是存在主義》、《自我與本能》等。《非理性的人(精)》是威廉·巴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公認為英語國家中研究、解釋和介紹存在主義的優秀的著作,在美國和整個西方哲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它在問世后多次再版,暢銷不衰,至今仍被一些大學列為“當代哲學”和“存在主義哲學”課程的教科書。
(美)威廉·巴雷特 ·西方哲學 ·21.2萬字
卡西爾的“文化哲學”體系,在他三卷本的《符號形式的哲學》中得到了系統的論述。《人論》一書正是他晚年到美國后,用英文簡要地闡述《符號形式的哲學》基本思想的一本書,但其中也增加了不少新的觀點。《人論》上篇著力于人的特點的研究,指出人具有創造“理想世界”的能力,人的本質就是人的無限的創造活動,并獨樹一幟地把人定義為“符號的動物”。下篇從這一定義出發,對各種文化現象,諸如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科學等,進行全面的探索。書中探幽析微,旁征博引,充分體現了一位哲學大師的睿智與精深。
(德)恩斯特·卡西爾 ·西方哲學 ·21.1萬字
本文集收入上世紀德國著名神學家特洛爾奇的兩篇長文《新教對現代世界形成的意義》《歷史主義及其克服》,并圍繞相關論題收入19世紀史學家蘭克的《(1854)序言》,以及候斯在1932年出版的《歷史主義的危機》,和施密特的《德國歷史主義與走向議會民主制》。整個文集的核心關注點就是歷史主義思潮及其后果對人類文明造成的普遍危機。本書是編者若干年來持續努力的一部分。如果說之前編的《西方古代的天下觀》和《從普遍歷史到歷史主義》展現了歷史主義如何從歷史中成胎、養成并動搖了人類生活的穩固基礎,那么,這本書則旨在展現歷史主義開始全面占領人類生活之后,那些先知先覺的思想者——就此書而言是德國新教神學家特洛爾奇——為克服它所做出的卓絕努力。它在本書中抱著對歷史主義危機的憂慮,精辟地分析了基督新教與現代世界形成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德)特洛爾奇 ·西方哲學 ·21萬字
本書梳理和分析了康德尊嚴學說的理論淵源和形成背景,著重通過探討康德的尊嚴概念、尊嚴根據,尊嚴主體、尊嚴原則來闡明康德尊嚴學說的基礎理論,通過探討康德的德性尊嚴觀和法權尊嚴觀來闡明康德關于捍衛人的尊嚴的路徑思考,最后指出了康德尊嚴學說對我國和諧社會構建的現實啟迪。
劉睿 ·西方哲學 ·21萬字
本書作者揭示出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在本質上的同一性和結構上的一致性,并且運用辯證的方法把全部哲學闡述為自我意識的不斷前進的歷史,更將哲學家的思考與客觀自我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闡釋為柏拉圖式的回憶和對話。這些思想和方法對黑格爾哲學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謝林 ·西方哲學 ·20.9萬字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臘哲學史論》是一本從中國學者自己的思想視野出發對古希臘哲學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識的梳理與介紹,而重在思想的分析與檢討,上溯公元前6世紀的米利都學派,下迄公元6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臘哲學,深入其思想內部,探尋其內在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思想根底與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與脈絡,指陳其思想深處的得失與轉捩,闡明其對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義與形塑作用。
聶敏里 ·西方哲學 ·20.7萬字
本書以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形而上學導論》、《德國大學的自我主張》為主要文本。關注海德格爾遭遇國家社會主義的歷史,并采取了一種試圖公正和平衡的方式。其援引的歷史,不僅包括海德格爾早期卷入運動的經歷,而且包括他迅速的反省,還有他的辭職聲明。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0.6萬字
本書旨在追溯大不列顛從開始以來以英文著述哲學著作時代起直至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終結止的哲學歷史。寫哲學史有兩種方式。一是從筆者設想的哲學觀點出發;一是從哲學家本人的哲學觀點出發。根據前一種方法,在哲學上的那些基本問題在一開始便提了出來,接著指明確定和解答這些問題所采取的每一步驟;凡與主要問題無關的東西,均置之度外,不管它們在一些哲學家的心目中可能多么重要。這部書比較全面、系統、公允、簡潔地追溯了大不列顛從開始以英文著述哲學時代起直至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終結止長達300年之久的哲學歷史。其中不僅較為詳盡地敘述了像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謨、約·斯·穆勒、斯賓塞這樣一些經驗主義大師,而且對切爾布利的赫爾伯特、劍橋柏拉圖派、塞繆爾·克拉克、托馬斯·銳德、威廉·漢密爾頓、亨利等理性主義哲學家也多有論述,此外,還廣泛涉及了這個時期較為著名的倫理學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
(英)威廉·R.索利 ·西方哲學 ·20.6萬字
本書作者為古羅馬的奧古斯丁。本卷包括三篇作品:《八十三個問題匯編》、《答辛普利奇的問題匯編》和《杜爾西提烏斯的八個問題》。這三篇作品中,第二篇的部分內容以第一篇的部分內容為基礎,而第三篇又引用了第二篇的部分內容。有些主題也是共有的,尤其是第一篇與第二篇,第二篇與第三篇之間的共有。但是,希波的奧古斯丁的這三篇作品被納入本叢書單獨成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們都有大致相同的格式。每一篇都是由別人提出、奧古斯丁回答的問題匯編而成。就《八十三個問題匯編》來說,話題都是由奧古斯丁的修道同工提出,奧古斯丁給予回復,歷時約七個年頭。在另外兩篇作品中,對象分別是辛普利奇和杜爾西提烏斯,第二篇成書約在第一篇后三十年,兩篇都是通過書信提出一些問題,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回復。
(古羅馬)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