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對于希望對西方哲學史有初步了解的讀者來說,商務印書館“漢譯學術名著系列”中有三種最經(jīng)典之作,原著問世的先后分別是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上下)、梯利《西方哲學史》和羅素《西方哲學史》。其中梯利《西方哲學史》是最適合做影印本的,作者力圖公正評價哲學史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作者有較高的哲學造詣和聲望,且深入淺出寫作本書。
(美)梯利 ·西方哲學 ·797字
《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是當代著名西方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后期重要論著。這一時期,作者的研究重心從方法論擴展到知識的本體論地位問題,因而轉到對世界的性質和結構以及整個宇宙進化的闡釋。在本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識進化論”和“三個世界”的理論,引起了世界范圍的哲學家、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和熱烈爭論,對我們研究西方科學哲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英)卡爾·波普爾 ·經(jīng)典著作 ·23.1萬字
《中國哲學史》是馮友蘭在哲學方面的代表著作,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在中國乃至世界哲學史領域影響都頗為深遠。全書分為子學時代和經(jīng)學時代兩部分,子學時代主要介紹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公孫及儒家的哲學文化,經(jīng)學時代主要介紹了董仲舒以降,一直到清代的哲學思想。
馮友蘭 ·中國哲學 ·51.8萬字
本書從維護身心健康的丹道養(yǎng)生角度出發(fā),通過對道教史上影響深遠的劉一明思想的深層剖析,結合前人研究和田野調查,對于劉一明的生平、著作、思想背景、丹道養(yǎng)生思想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效果論等主要內容及其對于道家道教的貢獻和現(xiàn)代價值等方面予以比較深入系統(tǒng)的專題研究,以期對我們能有所裨益。劉一明是明清時期甘肅地區(qū)的思想家,作者在對史料研究的基礎上,對劉一明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進行了田野調查,本書對了解甘肅隴右地區(qū)文化及道家養(yǎng)生思想會有一定的幫助。
賈來生 謝小平 ·中國哲學 ·11.2萬字
此書是選收的柏拉圖對話錄,共八篇。第一篇,《歐緒弗洛篇》是柏拉圖早期的一篇對話錄,內容記錄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歐緒弗洛的對話。第二篇,《申辯篇》記錄了蘇格拉底接受審判時的個人申辯詞,蘇格拉底辯駁對于他“不信仰眾神而新立神祇的種種控訴”。第三篇,《克里托篇》是柏拉圖所寫的一篇著名對話,它描述了蘇格拉底與其追隨者,雅典的一位富翁克里托的對話。他們談論了公民正義的準則。第四篇,《斐多篇》描述了蘇格拉底飲下毒藥前的對話,斐多篇當中的敘述者是斐多。在對話中,蘇格拉底從多方面證明人的靈魂是存在的。第五篇,《普羅塔戈拉篇》描述的是蘇格拉底與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普羅塔戈拉以及希庇亞斯和普洛迪庫斯展開的辯論。辯論最后以“兩敗俱傷”告終。第六篇,在《美諾篇》中,蘇格拉底對美諾的奴隸的對話說明了我們從出生起就已掌握了全部的理論知識。第七篇,《蒂邁歐篇》大概寫于公元前360年,以蘇格拉底、赫謨克拉提斯、克里提亞等哲學家的對話形式,試圖去闡明宇宙萬物的真理。其中提出了“造物主上帝”的概念。第八篇,《克里提亞篇》中,克里提亞(雅典人)表示,如果九千年前的雅典在蘇格拉底描述的城市制度統(tǒng)治下,他將講述古代雅典戰(zhàn)爭與亞特蘭蒂斯居民的故事。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27.2萬字
《悲劇的誕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哲學(美學)著作之一。青年尼采用輕快明了的文字激情澎湃地描述自己的理想——德意志文化將在古希臘文化的灰燼中浴火重生。《不合時宜的沉思》共四篇,反映了尼采諸多對于科學、哲學、道德、文化、人生、教育等多個維度的批判與思考,批判時語言文字鋒利如刀,抒情時情感真摯而動人,同樣也是尼采令人著迷的作品之一。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jīng)典著作 ·37.6萬字
本書除了深入論述《呂氏春秋》的作者及其撰寫原因,闡釋貴生、養(yǎng)生、治身、治國等核心思想內容外,更特別挑選研究爭論較多之議題,輔以豐富的文獻資料進行考證,對《呂氏春秋》的成書年代及編排結構提出嶄新的看法。此外,本書又比較相關文獻具體書證加以對讀,說明《呂》書與先秦諸子的因襲關系,又整理高誘對《呂》書之《注》,闡述其注釋體例,并列舉《呂氏春秋》高誘注解書證,以見高注于經(jīng)學考據(jù)的重要作用。
何志華 ·倫理學 ·14.5萬字
本書是晚清維新領袖康有為的重要作品,極具歷史意義,梁啟超贊嘆這是當時思想界之一大颶風,雖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其石破天驚的論斷不僅否定了“清學正統(tǒng)派”漢學的立足點,而且打開了人們重新認識、估價一切傳統(tǒng)典籍的閘門。從而沖擊了正統(tǒng)派學術文化,動搖了“恪守祖訓”的觀念,解放思想之功不言而喻。《康有為講新學偽經(jīng)》重新梳理和遴選《新學偽經(jīng)考》中的思想脈絡,兼顧其儒學價值和思辨思維,由此作為考訂康有為治學理念的重要借鑒。
(清)康有為 ·中國哲學 ·19.2萬字
《墨子》是闡述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學所記錄、整理、編纂而成。《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記載墨子的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為墨辯或墨經(jīng),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反映了后期墨家思想。
稚子文化編繪 ·中國哲學 ·8254字
所謂“思維模型”,即思考框架,是將知識工具化,運用這套框架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用模型來思考的人,持續(xù)超越那些不用模型的思考者;掌握多種模型的人,也持續(xù)超越那些掌握單個模型的人。掌握多種思維模型,就像站在一間擁有很多窗戶的房子里,以不同的方式看向世界。本書從《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博恩崔西的時間管理課》《GettingThingsDone》《番茄工作法圖解》等經(jīng)典書籍中汲取方法論與實踐結合,涵蓋時間管理、公共表達、高效學習、個人戰(zhàn)略等方面,用27種經(jīng)典思維模型,提高行動、溝通、預測和探索等能力。讓你的思考更高級,決策更精確!
宋欣桐 ·邏輯學 ·8.3萬字
《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歷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丹納以精深的見解,提出了決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種族、環(huán)境、時代,而這三大要素又決定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標準,即藝術作品表現(xiàn)事物特征的重要程度、有益程度、效果集中程度。全書條分縷析,平實曉暢,豐富的例舉,充滿生機的論證,賦予了內容足夠豐沛的形象與品鑒性。作者出入于文學、繪畫、建筑、音樂、雕塑之間,縱橫捭闔、瀟灑自如,將幾千年的歐洲藝術成就融為一體,使《藝術哲學》成為一部具體而微的藝術史偉大著作。
(法)丹納 ·經(jīng)典著作 ·31萬字
我們編纂此書,為的是嘗試展示這些困惑,讓它們變得生動鮮明。本書旨在刺激、擾亂和迷惑讀者,讓顯而易見的東西變得奇異起來,也許還會讓奇異的東西變得顯而易見。”出于上述動機,二位主編為本書選文27篇,包含了從科幻小說、戲劇對話到哲學論文多種文體,除兩位編者的作品外,更有圖靈、博爾赫斯、道金斯、內格爾等重要人物的代表作。各篇文章圍繞自我感、精神是否存在及有否特性、身心關系、自由意志、自我意識和“自我”特性等經(jīng)典問題分類編排,每篇結尾均附主編者的評論反思。選文、反思及二者間的隔空對話,各有精彩與妙趣,對理解相關哲學認知問題、生物問題、人工智能問題等應大有助益。
(美)侯世達 丹尼爾·丹尼特 ·知識讀物 ·35.3萬字
《理想國》被認為是最杰出、最流行的哲學著作,是任何國家的哲學課程必讀的作品,被看作烏托邦文學的奠基之作,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和政治理論著作之一。《理想國》是柏拉圖創(chuàng)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全書以蘇格拉底為主角,通過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理想國。本書探討了包括經(jīng)濟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正義及知識在內的諸多領域,大多數(shù)問題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后世學者有巨大的影響。在對話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討論了正義的含義以及正義的人是否比非正義的人生活得更快樂。
(古希臘)柏拉圖 ·經(jīng)典著作 ·21萬字
《美學原理(第4版)》著重介紹了什么是美學、西方美學史上對美的本質的探討、中國美學史上對美的本質的探討、美的本質的初步探索等內容,并強調理論與實踐、歷史與邏輯、抽象與實證、概念與形象的統(tǒng)一,旨在通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美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審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學生的審美實踐發(fā)展。
楊辛 ·美學 ·22.6萬字
本書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哲學代表作之一,其目的是揭示“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jīng)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本書內容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大板塊,由古希臘文明說起,一直說到邏輯分析哲學為止。閱讀此書,我們不僅可以對西方主要的哲學家及其思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還可以了解西方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發(fā)展階段及其與特定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之間的關聯(lián)。書稿章節(jié)明晰,內容詳實,語言通俗,全書近五十萬字,可謂一部規(guī)模宏大、邏輯嚴謹?shù)恼軐W史著作,表現(xiàn)了羅素深邃的思想、淵博的學識。
(英)伯特蘭·羅素 ·經(jīng)典著作 ·32萬字
《半小時漫畫中國哲學史2》是全網(wǎng)1500萬粉絲的知識類公眾號群創(chuàng)始人陳磊(筆名:混子哥)及其團隊的全新作品,繼《半小時漫畫中國哲學史》后推出的又一科普大作!其實是一本嚴謹?shù)膰鴮W入門書!孔孟老莊、程朱陸王,國學各大門派爆笑登場!儒家就像HR,最會處理人際關系,把國家秩序安排得明明白白!道家向往自由,推崇無為而治,offer送到手里都不接!法家都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他們用開公司的套路,把國家一步步做大做強!玄學就是摸魚哲學,清談就像在公司例會上扯淡!理學是儒學的全新款式,說社會秩序也是自然規(guī)律,要追求“天理”!心學專門跟理學抬杠,說人心就是“天理”,要知行合一,追求“良知”!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中國哲學 ·2.9萬字
本書在以往十多年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詞匯學方法和教師自由描述,對兒童人格結構進行質化研究,構建了中國兒童人格特質詞匯表。在質化研究基礎上,編制測量幼兒、小學生人格的教師評定問卷,分別確立其人格結構模型。對兒童人格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聚類分析,分別確立中國幼兒、小學生的人格類型。用已開發(fā)的問卷為測評工具,在全國10省市進行全方位施測,建立中國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常模,形成“中國兒童人格發(fā)展教師評定量表”。采用聚合交叉設計,對兒童進行追蹤研究,探求其人格的橫向和縱向發(fā)展特點。依據(jù)實證研究得出的兒童人格結構確定培養(yǎng)目標,依據(jù)兒童人格發(fā)展的特點選擇最佳載體設計教育活動,并進行教育現(xiàn)場實驗,根據(jù)實驗效果選出有效的教育途徑,最終構建出塑造中國兒童人格的整套教育體系和模式。本書將兒童人格發(fā)展與人格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開發(fā)出中國本土的、有價值的評估工具,并提出了切實可操作的人格培養(yǎng)方案,無論對于心理學理論工作者、應用工作者,還是教師和家長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楊麗珠 ·倫理學 ·27.6萬字
徐梵澄先生是中國現(xiàn)當代著名的精神哲學家、翻譯家和印度學專家,被譽為“現(xiàn)代玄奘”,“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師”。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他加入中印文化交流計劃,赴印度泰戈爾國際大學任教;1951年入南印度室利·阿羅頻多學院,任華文部主任。1960年代是徐先生對于中國傳統(tǒng)學術菁華的宣揚期,《小學菁華》為其于1963年編輯而成的一部漢英字典,后于1976年晚出版于南印度;2006年以《徐梵澄文集》卷二在中文世界出版;今經(jīng)漢譯,以中英對照單行本出版。徐先生力圖融會古典—現(xiàn)代語言學習法,彰顯漢語之特殊價值與兼容并收,像初學和熱愛漢語言文字的讀者提供閱讀、臨摹、思索乃至初窺書法的門徑,夯實理解古籍的基礎工具。此書序后,是漢語史的一個簡略概說;正文部分,追溯六百余漢字本源,在指事、象形、形聲、會意等分類之下,根據(jù)每個漢字所屬的偏旁、部首,給出其原形和拼音,字形三體并列:印刷楷體、小篆、楷書;在對應之英文名詞及其漢譯下,又給出同一字之篆體的不同寫法;其下是英文注解及其漢譯;書末為現(xiàn)代(文字改革之前)的語音符號系統(tǒng),亦給出一些書寫方法的規(guī)范示例,讀者可依此作字帖加以臨摹;“索引”經(jīng)編者重新編制,以便利讀者查閱。
徐梵澄 ·中國哲學 ·10.7萬字
梁文道推薦!“當代偉大的道德哲學家”、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客座教授、牛津大學榮休研究員德里克·帕菲特經(jīng)典之作,列選“哈佛教材”,闡釋自我同一性問題是人類永恒話題。帕菲特是當代著名哲學和倫理學家,其代表作《理與人》一書被譽為自西季威克的《倫理學方法》問一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實證道德哲學著作。本書圍繞著“理”與“人”這兩個主題,深入細致地分了歷史上人們在這兩方面所秉持的一系列代表觀點和理論,指出人們對自身本性和行動理由的把握其實在許多虛妄之處。作者借助大量的例子和縝密的推理,不僅比較和提示了人類行為的內在基礎,而且從理性,道德和人的本性諸層面對一些傳統(tǒng)上信以為真的道德信念和觀念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zhàn)。該書出版后對西方倫理學的發(fā)展向產生了公認的革命性影響,無論是在元倫理學方面還是在應用倫理學方面都占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本書還是著名的“哈佛教材”之一。
(英)德里克·帕菲特 ·西方哲學 ·47.3萬字
曾國藩是清世由文人而入武侯的第一人,雖身處亂世,卻中正莊嚴、克己復禮,嚴格以理學精神修養(yǎng)自身,勸諭家人。《曾國藩家書》以儒家理學精神為根柢,充分體現(xiàn)了儒學的道德追求與現(xiàn)實抱負,堪稱儒者安身立命之范本。《曾國藩家書》讀本精選家書中的重要篇章,重新編輯分類,以修身、勸學、孝悌、處事、為政、治軍為大類,根據(jù)文中主旨另擬標題,在基本解釋的基礎之上,對文中核心意義加以延伸和闡述,以方便當代讀者更好地理解曾國藩在清代政治風云變幻之下,所寫家書的意義和價值。
袁曉晶編著 ·中國哲學 ·20.9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