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民主發軔于古希臘,并在雅典人中引發了曠日持久的論戰。本書結合以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希臘古典世界作家的作品,追溯了古希臘人對民主之得失的探索歷程:涉及的問題有:民眾的盲目、民主的無政府狀態,以及雅典城的實例等。盡管古希臘的民主形式與現代社會的相去甚遠,但古希臘人的思考卻直指民主的本質,對現代民主的發展不無啟發與參照作用。
(法國)雅克琳娜·德·羅米伊 ·世界政治 ·12.6萬字
英國著名公法學家托尼·普羅瑟繼經典著作《法律與監管機構》之后,又一有關政府監管的力作。托尼·普羅瑟系統地考察了英國十大監管機構,涵蓋了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健康以及能源、鐵路和飲用水等社會生活與經濟生活領域。通過條理清晰的分析,作者試圖闡明,當下各個監管機構并非孤立地運作,而是通過與政府部門、其他機構以及公眾的協力,共同建立透明有效、可問責的監管網絡。在經濟性職責之外,監管機構還承擔著社會性職責,包括保護公眾權益、促進社會團結等。除了英國的監管體系,本書還比較分析了美國、法國等國的監管制度,以廣闊的視野考察了當前監管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英)托尼·普羅瑟 ·世界政治 ·18.5萬字
《戰爭論(譯林人文精選)》是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毛澤東在戰爭時期曾讀過此書,并寫下讀書筆記。克勞塞維茨總結研究1566—1815年期間的一百三十多次戰爭,留下遺著達十卷。《戰爭論》是其前三卷,共分8篇124章,自覺運用辯證法系統總結戰爭經驗,在戰爭的概然性、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眾戰爭、集中兵力等許多方面有精辟論述,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
(德)克勞塞維茨 ·政治理論 ·16萬字
你是否思考過,為什么絕大多數國家在憲法條文上都有自由、民主、法治的內容,在政治制度和指導思想上卻千差萬別?經濟實力一直領跑的美國,其大部分選民為什么認為自己的國家“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要求國家政治改弦更張?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和地區都視“現代化”為國家的奮斗目標,但中東國家的許多政治家和公民為什么并不推崇“現代化”,反而推崇政治和社會的“伊斯蘭化”?縱觀全球,世界各國社會都以何標準構建政治秩序并追求怎樣的政治生活?隨著時代的更替、歷史的推演,各國政治目標又發生了哪些變化?是否存在亙古不變的終極目標,值得全人類為之奮斗呢?《世界政治的終極目標》就是對這一話題的集中探索。作者認為,安全、財富、信仰、自由、公正,是世界政治的永恒主題、基本價值和終極目標。人們追逐權力、創建國家、提倡民主和法治等,都是為了實現這五大終極目標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研究五大目標及其相互關系,有助于理解區域國別政治的同一性和多樣性,明確國家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拓寬觀察世界政治的視野,深入了解當代世界政治的發展趨勢。
王緝思 ·政治理論 ·13.3萬字
發表于1762年的《社會契約論》是盧梭最重要的政治著作,書中提出的“主權在民”思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合法的國家必須根據普遍意志來進行管理”代表了人民專制對舊有制度的替代,象征了主權和自由。
(法)盧梭 ·政治理論 ·9.3萬字
《政府論》匯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學思想,本篇系統地闡述了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圍、目的等,第一次系統地論證了“天賦人權”的基本原則,也較全面地闡述了個人自由與法律的關系,并強調政治分權的思想,以防止權力的無限制膨脹和濫用。同時指出通過社會契約建立的社會高于政府,當立定的法律被違反或是代理人濫用權力時,一個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應該被解散。這些思想對于后世的現實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約翰·洛克(John Locke) ·政治理論 ·11.1萬字
作為當今世界最復雜也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關系決定了未來的世界格局。2016年是美國的大選之年,中美關系也面臨機遇和挑戰。有媒體用“和而不同、斗而不破”來描述中美關系,那么中美關系的本質是什么?未來中美斗爭與合作的重點領域是哪些?作為中美關系十幾年的親身參與者,資深外交家周文重,40年外交經歷,5次赴美上任,在美工作16年,在《斗而不破:中美博弈與世界再平衡》這本書中首次披露了中美撞機事件賠償談判、奧巴馬就任總統后首次訪華等重要外交活動細節,以及美對臺軍售、“亞投行”和“一帶一路”等議題上的博弈。作者深度解讀眾多熱點話題背后的國家利益動因,對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周文重 ·世界政治 ·10.3萬字
《牛津通識讀本:政治的歷史與邊界》敘述周詳而又引人入勝的著作中,肯尼思·米諾格探討了從古代世界到20世紀的政治發展過程。作者力圖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下問題:政治體制為何演進不止?政治如何在我們的社會中生發權力、保障秩序?民主是否一直有利無弊?21世紀的政治又將有何變遷?
(英)肯尼思·米諾格 ·政治理論 ·7.8萬字
密爾是19世紀英國著名哲學家、邏輯學家和自由主義思想家。《論自由》是密爾最具個人特色,也是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這部論述自由主義理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學和人文教育的一部經典教材,以致被人認為如果不讀它,就不了解自由主義的真諦。如果要列舉西方從古到今人文思想的二十部經典,本書定可入選。一個半世紀以來,本書不僅對于西方的思想界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于東方的思想啟蒙和社會變革也產生了重要的沖擊。
(英)密爾( John Stuart Mill) ·政治理論 ·11.7萬字
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我們從1981年至1989年先后分五輯印行了名著二百三十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托克維爾(Tocqueville)是法國著名的政論思想家,其代表作《論美國的民主》出版后,立即受到普遍好評,使他名揚海外。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寫于同一時期,其間相隔5年,因而在筆調、結構、敘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講述美國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對美國的民主進行社會學的分析。下卷分四個部分,以美國為背景發揮其政治哲學和政治社會學思想。
(法)托克維爾 ·世界政治 ·16.3萬字
《公正》是哈佛大學有史以來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youtube上最受歡迎講座,在全球掀起學習政治哲學的狂潮!錢穎一、鄧正來、閭丘露薇推薦閱讀!當我們遇到生死抉擇的時候,為什么我們常常違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而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可是,當我們口口聲聲說生命至上時,為什么像福特汽車這樣的企業卻會給生命貼上價格標簽?如果我們尊重個體的權利,但為什么大多數人又會反對同性戀婚姻?我們認為法律必須保護合同的有效性,但為什么一些雙方自愿簽訂的合同卻被法院推翻?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思潮、我們的正義觀,正陷入尷尬的兩難選擇當中。我們清醒的理性和人類的良知,會促發我們去尋找有關“公正”的“出路”。這條道路既能體現我們社會規范的人性,又能體現客觀性。而這正是“世界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的邁克爾·桑德爾教授尋找的有關公正的第三條進路:培養我們每個人的德性,作出我們應該作的、公正的選擇。
(美)邁克爾·桑德爾 ·政治理論 ·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