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民國山川,英雄競逐。人物品藻,任誕風流。這是一個風起云涌的亂世,政事紛繁復雜,局勢動蕩不安。在這個非常時期出現了許多顯赫一時的人物,在內憂外患的民國,他們扮演著自己特殊的角色,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民國的歷史。那些耳熟能詳或鮮為人知的故事,為我們演繹了歷史的另一種的“真實”,使我們對活躍在那個時代的風云人物有了全新的看法。我們且從這些風云人物的一言一行中捕捉當時的歷史真相,洞察近代中國的跌宕起伏。
史冷金 ·普及讀物 ·17.8萬字
《歷史的拐點》的13個精彩故事,懸念迭起,驚心動魄,內涵深遠,影響至今。這13個故事,扇面般展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13次改革進程,并且把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時期的改革對照起來加以比較。這一主題,在當前的“歷史熱”中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
馬立誠 ·普及讀物 ·19.1萬字
民國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時代,也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本書聚焦普通教科書上看不到的人與事,被遮蔽與被掩蓋的歷史真相。本書分三編。上編“社會思想”介紹了林森、張瀾、張君勱、胡適等人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致力于推動現代中國的轉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編“文化傳奇”講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亞子、張伯駒等人的風骨錚錚,蘊藉風流。下編“時代變遷”討論了物理學家饒毓泰、新聞人楊剛、地方紳士牛友蘭等人的坎坷命運,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智效民 ·普及讀物 ·15.4萬字
《讀史有心得》從歷史的各個角度分析,觀點新穎,并沒有被某些歷史結論和歷史現象蒙蔽,重新分析,實事求是地總結出自己的心得。
呂叔春編著 ·普及讀物 ·16.5萬字
丁明秀編著的《司馬光與<資治通鑒>》為叢書之一,介紹了司馬光與《資治通鑒》的有關內容?!端抉R光與<資治通鑒>》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丁明秀 ·普及讀物 ·3.5萬字
李玉敏編著的《虎門銷煙》為叢書之一,介紹了虎門銷煙的有關內容?!痘㈤T銷煙》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金開誠主編 ·普及讀物 ·2.9萬字
所選的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暗殺事件,全書從摩薩德暗殺機器、美國暗殺謎案、失敗的暗殺行動、被暗殺的國家元首、政治變革中的暗殺行動、民國刺殺疑案等幾個方面為廣大讀者講述一個個真實而又扣人心弦的暗殺事件。
林汶奎 ·普及讀物 ·13.7萬字
寫歷史的人很多,這樣寫歷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為《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的歷史作品突然問世,因其從人性角度和史料細節中,發現歷史的鮮活與真實面目,一時洛陽紙貴,海內風行。作者李亞平也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門作家,被譽為“黃仁宇之后最會講歷史的人文學者”。
李亞平 ·普及讀物 ·16.9萬字
2004年夏天,一部名為《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的歷史作品突然問世,因其從人性角度和史料細節中,發現歷史的鮮活與真實面目,一時洛陽紙貴,海內風行。作者李亞平也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門作家,被譽為“黃仁宇之后最會講歷史的人文學者”。此后,備受好評的《帝國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紀事”等書相繼推出,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是從“人”的視角詮釋帝王將相,通過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讀歷史巨變與政治迷局,用輕松有趣的獨特方式講出了歷史的真相,使人豁然開朗又難以釋懷。2015年,《大明王朝紀事》推出全新修訂典藏版,讀懂朱元璋、張居正、嘉靖、崇禎等傳奇歷史人物得勢與失勢之謎!
李亞平 ·普及讀物 ·19萬字
《哈里發國家的浮沉》內容始于610年伊斯蘭教的誕生,結束于1258年蒙古軍占領巴格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伊斯蘭文明的興起;二、哈里發國家的變遷;三、哈里發時代的中東經濟與社會生活;四、異彩紛呈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公元632年,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穆罕默德逝世之后,穆斯林經過百年努力,建立起一個西起大西洋、東至帕米爾高原、北迄高加索、南達阿拉伯海和亞丁灣的龐大帝國,這就是哈里發國家。在“三洲五海”的宏大舞臺上,那些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等在歲月的磨礪中共同締造了光彩奪目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它承前啟后,匯流東西,使人類文明之薪火得以續傳,使相互孤立之民族融通交流,為世界由分散走向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哈全安 周術情 ·普及讀物 ·14.6萬字
西方人對于歷史的反思,從古希臘開始就有較為系統的體現,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18世紀末歷史主義思想的興起,之后,西方歷史認識才得以突破傳統,進入一個反思更為深入、研究更為系統的時代?!稓v史認識:從現代到后現代》從作者“自我”的立場出發,表述對于歷史認識核心要素的認知,對西方現代歷史認識中的科學主義和符合論真理觀加以批判,進而闡述后現代主義給當代歷史編纂和觀念上帶來的震撼,如??隆⒌吕镞_、海登·懷特等人對于時間,變化、歷史性等主題所進行的批判與反思。作者表明,后現代主義將歷史認識引入到更為復雜、更為多元的系統之中,必將促使史學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對自己的研究對象乃至研究行為本身進行歷史的思考。
陳新 ·普及讀物 ·19.7萬字
《清代的皇權與世家》講述了海寧陳氏、查氏,桐城張氏,山東孔氏,以及滿洲鈕祜祿氏等,均為清代著名的世家大族。《清代的皇權與世家》對其家族形態、人口成長、地域分布,及其與皇權的關系等論題進行了深入、全面的討論。作者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礎上,借鑒人口統計、族譜分析等社會學研究方法,由此跳出了傳統歷史研究方法的窠臼,為認識有清一代的歷史提供了新穎獨特的視角。
賴惠敏 ·普及讀物 ·16.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宋朝的誓碑——中國文官制度由宋肇始;宋朝的夜市——這才開始了中國人的中國;宋朝的恥辱——中國人永遠的心頭之恨;蘇東坡戒詩;文人美食好文章;蘇東坡的最后流放;王安石種種;話說趙孟頫;清明上河圖等。
李國文 ·普及讀物 ·19.3萬字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吨袊幕R讀本:官渡之戰》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官渡之戰的有關內容。
金開誠 ·普及讀物 ·2.1萬字
本書選取了論述晚清至民國期間的歷史隨筆共35篇。書稿呈現帝后權力之爭,君臣之分別,清末危亡,軍閥臉譜,武夫之性格,平頭百姓眾生相等,勾勒出一幅幅晚晴至民初的群像圖。
張鳴 ·普及讀物 ·10.6萬字
講透明末清初政治大變局!為何如此成熟、富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饒、自我感覺之好大明王朝,會被一個人口還不到自己的百分之一、文化發展剛剛離開漁獵時代、起家于窮鄉僻壤的半原始部落,搞得如此之狼狽,最后竟至萬劫不復?一個支撐了數百年的帝國大廈的傾覆,一個強悍北方部族的崛起,一個朝氣蓬勃的嚴正王朝的興盛與沒落……本書真實再現兩面三刀大陣營、多股勢力,九位皇帝,八位權臣,一位攝政王,一位太后在改朝換代與權力斗爭中的權謀、博弈、殺伐與創建……
李亞平 ·普及讀物 ·16.7萬字
為何混官比升官更難?為何文人做官總不長?為何太子黨不易取勝?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為何官德出了問題比殺人放火還嚴重?為何新科進士好升官?為何發脾氣要抓機會?為何新官最怕”潑冷水”?為何一名技術官員能快速晉升?為何“默許”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為何京城里也有很窮的官?這是一本語言幽默詼諧的官場歷史解析讀物。
趙家三郎 ·普及讀物 ·17.7萬字
“易中天先生的《帝國的終結》,就是他對于中國歷史的一種解讀方式,或者說是對于中華帝國從形成、發展到終結的歷史的一種獨特理解。讀者諸君如果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便不難發現,他對于“封建”本意的理解,對于“天下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都有一些獨到的看法,顯現了對歷史與現實的睿智與敏感?!薄獜偷┐髮W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樊樹志。
易中天 ·普及讀物 ·17.4萬字
易中天對帝國制度的反思。中西歷史的進程,是一個“交相勝”的過程。有時候我們比人家好,有時候人家比我們強。麻煩僅僅在于,人家比我們強,是在近現代。我們的風光靚麗,卻已成明日黃花。這才讓人惆悵。惆悵,就是失落、悵惘、迷茫,即”悵然若失”,因為我們原本不該這樣。這就必須反思秦漢以后的帝國制度,甚至反思帝國之前的邦國制度。但順藤摸瓜,由近及遠,還得從帝國說起。
易中天 ·普及讀物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