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紀念文集,收錄了曹特金女士大部分的文章,并配有多幅珍貴的照片。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相關情況、馬克思、布朗基進行了研究;第二部分的重點內容是翻譯了俄國學者對共產國際的一些觀點和看法;第三部分是曹特金對自己的經歷和研究歷程以小短文的形式呈現出來。本書內容豐富,對世界史的把握和闡查,有助于從總體上把握世界史這一概念,加深對世界史的認識和理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曹特金 ·世界史 ·41.2萬字
本卷包含《上諭》《諭賜祭文》《御制碑文》《國史本傳》《神道碑》《墓志銘》等。在《上諭》中,清廷蓋棺定論,評價曾國藩“學問純粹,器識宏深,秉性忠誠,持躬清正”。《國史本傳》詳述了曾國藩從道光十八年(1838年)進士進京為官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逝于兩江總督任上的功績,認為他“器識過人,盡瘁報國”“忠誠克效,功德在民”。《曾文正公全集》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十八家詩鈔》二十八卷、《經史百家雜鈔》二十六卷、《經史百家簡編》兩卷、《鳴原堂論文》兩卷、《詩集》四卷、《文集》四卷、《書札》三十三卷、《批牘》六卷、《雜著》四卷、《求闕齋讀書錄》十卷、《求闕齋日記類鈔》兩卷、《年譜》十二卷。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7.1萬字
太平軍之興起,根源在于清政府吏治腐敗,屬官逼民反。但曾幾何時,太平天國統治區也民變蜂起,這一現象內含深意。以往有關太平天國的研究,多關注太平天國對清王朝的反抗,少談(或不談)民眾對太平天國的反抗,這就引出了耐人尋味的“反抗反抗者”的問題。對于一個哪怕是“革命”的政權來說,要保持長治久安,民心所向和轉向也是頭等重要的問題。本書通過對170余起典型案例的研判,全景式地展現了太平天國政權與民眾關系的互動情形及影響,在太平天國政治史、軍事史等專門研究基礎上,建構了太平天國社會史(民眾反抗史)的重要一面,客觀地總結了太平天國的歷史經驗與歷史教訓。
劉晨 ·中國史 ·34.1萬字
《民國秘史》是一部講述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國民黨政權被推翻的39年歷史中,精挑細選了一批代表人物和代表事件。分為當國武夫、名士與名媛、江湖與特工、民國奇案四章,真實再現了較為完整的民國人物活動事跡。書中插配了200張與民國歷史相關的珍貴圖片,有力地提升了該書的閱讀性、知識性和趣味性。該書文字簡潔流暢,解讀通俗易懂,圖片精美,是一部適合大眾閱讀的歷史通俗讀物。
薩沙編著 ·逸聞野史 ·29萬字
《法國漢學(第十七輯)》分為三個部分:西歐王國與中華帝國的城市與宮廷社會(12—18世紀)、古希臘與古代中國的占卜和知識的生成以及葛樂耐(FrantzGrenet)教授在法蘭西學院的就職演講:《重新矚目中亞》。
《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 陸康 張巍主編 ·史學理論 ·22.2萬字
關于中國初期國家形成過程的考古學研究,傳統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通過陶器的文化類型與戰國時代以后的文獻中所記載的夏、商(殷)王朝的有關史料來進行的。然而,由于田野考古資料的大量出現,從考古學角度、以考古學特有的方法對基礎資料進行分析,可以補正史料記載的可信度,避免單一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本書作者按陶器的風格將二里頭、二里崗文化時期的各個地區劃分為六大區域,用數量分析的方法計算每個遺址中各個陶器系統構成比的總體變化趨勢,并通過這些數據來分析陶器風格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變化,以此來闡釋國家形成期的地域間的動態關系。
秦小麗 ·文物考古 ·32.4萬字
作者繼續以書信的形式,從“總統是什么?”這樣一個問題開始,用一連串的故事,層層鋪排出美國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細節,使讀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國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統中,通過“平衡和制約”去實施對權利的監督和限制。
林達 ·世界史 ·24.6萬字
《美國政治傳統及其締造者》是美國著名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初版于1948年。它通過對“代表美國政治情緒的主流”的十二位著名人物的評析,從思想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對美國文化傳統尤其是政治傳統作出新的解釋,提出了美國歷史“一致論”的學說。該書是研究美國政治史的必讀之作。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歷史地理 ·31.3萬字
本書圍繞歷史學科本質和學科基本問題,梳理具體學科的學術史,以便完整清晰的梳理學科發展的脈絡,呈現學科發展過程中不同學派和流派的產生、發展變化及其影響。介紹了“歷史學學術規范概述”、“歷史學基本研究規范”、“歷史學研究程序規范”、“歷史學寫作規范”、“歷史學引文規范”、“歷史學成果發表規范”、“歷史學學術批評與學術評價規范”、“”歷史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
胡阿祥 顏岸青 ·史學理論 ·24.8萬字
到底是什么,讓日本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國家?從黑船來航到明治天皇駕崩,這幾乎是完全改變了日本國運的60年。1853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宣布開國,1867年,幕府還政于天皇,維新派宣布“王政復古”,倒幕派、佐幕派、攘夷派、開國派陸續登場。1875年,日本宣布進入預備立憲期。1890年,日本召開國會,隨后,開始了瘋狂擴張,發動了中日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讓日本一躍成為世界一流強國。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明治時代宣告結束。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另一個瘋狂時代的開端。
櫻雪丸 ·普及讀物 ·24萬字
本書系2016年元月天津“元明江南社會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研究項目“元、明前期的江南政策與社會發展脈絡”的最終成果之一。研討會論文所聚焦的元、明江南重要問題包括:元至明前期江南政策與社會發展比較、元明戶籍制度演變、衛所軍戶制與江南社會結構、訴訟刑法、江南科舉、地方士大夫政治與文化生活、市鎮起源與空間結構、海商、海禁與海防等。輯入該書時,又將上述問題分為“元明江南政治及軍制”、“元明江南戶籍賦役與經濟史”、“元明江南科舉、士人及宗教文化”、“元明富民、家族及風俗”和“海商、海禁與海防”等五編。該書是元史學者和明史學者聚集一堂,打破王朝界限,首次貫通性考察13世紀后期至16世紀江南問題的成功嘗試。它在中日學界熱切關注“唐宋變革”及部分歐美學者矚目“宋元明過渡”之外,提出了若干富于啟迪意義的見解,堪稱深化中近古歷史發展認識的有益探索。
李治安主編 ·中國史 ·48.9萬字
本書集合了一流思想史家對現代歐洲思想史研究的反思性討論,前瞻性地指明未來思想史的發展方向。本書收錄了14篇論文,涉及20世紀主要的思想史流派(觀念史、語境主義、概念史等),思想史與社會理論、文化史、科學史、學科史等領域的關系,以及為前幾代思想史家所忽視的主題,如心理和“自我”、國際和全球、性別、學科交叉。
(美)達林·M.麥克馬洪等 ·世界史 ·23.9萬字
本書把商人與近代甘寧青地區社會發展史研究有機結合起來,以求盡量客觀、真實地展現甘寧青社會在近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沖擊背景下的種種變遷景象,強調商人在近代甘寧青社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同時,探討社會變遷對商人自身所帶來的影響。全書分為四個部分:清前中期甘寧青地區的商業發展、商人與近代甘寧青地區主要國內商貿活動、近代甘寧青皮毛出口貿易中的商人群體、商人與社會變遷。在社會變遷視野下,本書運用歷史學方法和多學科研究的綜合方法,考察甘寧青地理空間中商人活動市場具有的諸多獨具特色的區域面相,注重對觀念形態、行為規范、道德準則、宗教信仰在交易過程中所起作用及其影響的分析。
李曉英 ·地方史志 ·21.7萬字
《上古神話演義》系列四卷是文史學者鐘毓龍所著的上古歷史通俗讀物。本卷講述帝堯巡守南方、西方等地,尋訪賢人傳位、舜誕生及九耕歷山以德化人等事跡。其中許多故事流傳至今,如逢蒙射羿、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共工治理黃河、鯀盜息壤、許由作歌、巢父洗耳、倉頡造字、舜耕歷山等。
鐘毓龍 ·普及讀物 ·25萬字
中研院人文組院士、香港大學教授梁其姿力作!透過慈善組織發展的歷史,看明清時代社會經濟改變與價值觀改變的關系,并與海外漢學對話,回應了中國有無“福利國家”傳統之問,為明清社會描繪出一幅活潑的歷史場景,豐富了世人對中國傳統社會的認知!
梁其姿 ·史學理論 ·20.9萬字
蘇東坡,宦海沉浮,南來北往,是一個經歷十分豐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積累沉淀下來,鑄就了蘇東坡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藝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愛。《東坡志林》是蘇東坡留下的一部筆記小說,它為我們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的蘇軾的世界。其書的大致內容,“紀元祐、紹圣二十年中所身歷事”。全書分29個門類:記游、懷古、修養、疾病、夢寐、學問、命分、送別、祭祀、兵略、時事、官職、致仕、隱逸、佛教、道釋、異事、技術、四民、女妾、賊盜、夷狄、古跡、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論古,所記人事,妙趣橫生,回味雋永,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他豐富而曲折的人生,感受他機智幽默的個性,領略他從容優雅的姿態,觸摸他幽隱深慨的心靈,體察他誠篤堅毅的精神,管窺他博大包容的思想。《東坡志林》一書,以自傳性的書寫,不只是保留了那個時代的珍貴的史料,也借全書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個較為完整的蘇東坡的形象。
羅寧譯注 ·中國史 ·36.9萬字
瑞典是北歐最大的國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闊的森林和大量的湖泊。它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國家之一,自然資源豐富,鐵礦、森林與水力資源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21世紀,瑞典發揮工業生產先進、教育體系完善、科學技術發達以及文化藝術繁榮的優勢,努力應對面臨的種種挑戰。本書全面介紹和分析瑞典的歷史、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以及外交等,對于廣大讀者將大有裨益。
賈瑞霞編著 ·歷史地理 ·25萬字
本書為歷史人類學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內反復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峽谷中的羌族聚居區,具體包括汶川、茂縣、理縣、北川、松潘等地,進行了多點、移動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豐富的歷史檔案資料,王明珂以“羌”為案例,深入討論了“民族”由來問題,以及華夏邊緣族群的融合變遷,提煉出“一截罵一截”“毒藥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等具有創造性的歷史人類學理論概括。全書分為“社會篇”“歷史篇”“文化篇”三個部分,分別討論了羌族社會結構中的認同與區分、羌族歷的典范敘事與歷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認同下的文化再造與展演。
王明珂 ·中國史 ·27.1萬字
清華簡中《尚書》類文獻二十余篇,有的是今文《尚書》,如《金縢》;有的是見于孔壁古文或百篇《書序》的篇目,如《尹誥》《傅說之命》;還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沒有的篇目,如《厚父》《封許之命》。本書以清華簡為主要抓手,綜合運用包括甲骨卜辭、金文、郭店簡、上博簡及馬王堆帛書等在內的出土材料,推進《古文尚書》真偽問題的研究。
劉光勝 ·文物考古 ·20.7萬字
該書利用清代大量的公文檔案對清代中樞決策機構——軍機處職權的來源及其演變做了全面的梳理。全書以清廷公文運轉程序的變化為切入點,結合清代政局的演變及人事的變動,全面考察了軍機處職權的發展歷程,并對不同歷史時期軍機處在清廷中樞決策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恰當的分析。通過對軍機處職權的全面考察,全書得出結論:(1)軍機處以輔助皇帝處理奏折和題本的方式將自身的職權由最初的秘辦西北軍務擴張至清廷各機要政務,從而確立了軍機處在中樞決策體系中的地位。(2)軍機處的職權多沿襲自內閣及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輔助皇帝辦理本章之權承襲自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參議清廷機要政務之權承襲自議政王大臣會議。(3)軍機處職權的發揮多受政局變動及人事更迭等因素的影響,此點在晚清時期尤為明顯。該書對軍機處職權的全面研究,不僅推進了學界對軍機處本身的認識,而且對理解清代政治活動也有重要的意義。
宋希斌 ·專業史 ·2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