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與集團下屬公司五洲傳媒合作的中英文版圖書,在以前出版的《名家講唐詩》的文本寄出上,新增圖片近80幅,重新編輯排版,新增了葉嘉瑩先生的文章《唐詩的源流》一篇,為國內外對唐詩有興趣和喜愛研讀唐詩的讀者,提供一個精良的圖文并茂的唐詩選本。所選都是唐詩研究名家,質量上乘。
《文史知識》編輯部 ·文學評論 ·7.4萬字
本書是一部對于《金瓶梅》的賞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較文學的手法,將《金瓶梅》置于中國傳統文學和世界名著兩個廣闊的文學維度中,從金(潘金蓮)、瓶(李瓶兒)、梅(龐春梅)、西門慶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點分析了《金瓶梅》的寫實藝術、諷刺手法、對日常生活細節的關注、對死亡的獨特關心等,既說明《金瓶梅》為《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傳統文學經典所開啟的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眾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訶夫、托爾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淺出地闡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學高度。同時,作者以與《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腸,體察人性的深不可測,尤其是對宋惠蓮、應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進行解說,透徹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贖。
孫述宇 ·文學評論 ·6.3萬字
紅學大師周汝昌先生集畢生研究之心血,終成“紅學”巨著《紅樓十二層》。本書從《紅樓》文化、《紅樓》本旨、《紅樓》女兒、《紅樓》靈秀、《紅樓》審美、《紅樓》自況、《紅樓》脂硯、《紅樓》探佚、《紅樓》真本、《紅樓》索引、《紅樓》解疑、《紅樓》答問等全方位探尋了《紅樓夢》的種種懸案,“給沉冤文海二百數十年的雪芹平反”,還原歷史真相。“閃電般的靈感和嚴密的考證中,沿續著中華文化的一脈心香,雅趣別致,引人入勝。”
周汝昌著 周倫玲編 ·文學評論 ·15.9萬字
本書是一本用另類視角、另類眼光詮釋《金瓶梅》的著作。本書從歷史角度、服飾描寫、飲食習俗、民俗風情、經濟生活等多個角度,全方位探究《金瓶梅》反映的明中葉服飾潮流、官場腐敗、婚姻基礎、養生之道、游藝娛樂、購房置業等社會生活,涉及官場、情場、生意場、房地產等領域,告訴讀者一個曾經被誤讀、誤解的《金瓶梅》,其實是一部明中葉的百科全書。
黃強 ·文學評論 ·13.1萬字
本書精選了當代廣受讀者喜愛的“天才詩人”海子的五十余首抒情詩佳作,配以“天才畫家”韋爾喬的數十幅精美插畫,并由詩人、詩歌評論家譚五昌教授逐篇撰文點評導讀,文圖兼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美感。深入淺出的導讀文字,可領讀者進入詩歌海子詩歌藝術的堂奧。該書由設計藝術家、“中國最美的書”設計獎獲得者趙清擔任設計。
海子 ·文學評論 ·2.9萬字
“新選中國名詩1000首”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韓經太主編,由當代著名學者趙敏俐、錢志熙、葛曉音、莫礪鋒、張晶、左東嶺、蔣寅、張富貴撰寫,撰著者以歷代王朝為基本單元,從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史中精選名詩1000首,予以詳細注釋和精彩鑒賞,幫助讀者領略中國詩歌的思想意蘊和藝術特征?!段簳x南北朝詩鑒賞》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著名教授錢志熙先生編選、注評。本書選詩100首,囊括了這一歷史時段詩歌精華,作者簡要的評析尤其精彩,能夠很好地引導普通讀者品味中古時期五言詩、樂府詩等作品的藝術風神。
韓經太主編 錢志熙注評 ·文學評論 ·14.7萬字
《讀書的人》是90后青年書評人魏小河的最新作品集,也是一次隨書而行的旅途。本書分為“星辰時刻”“多元世界的可能”“漢語的一種風度”“生活在他處”四輯,共收錄34篇文章。從裂著口的嚴冬大地出發,走到蕭紅的隕落,張愛玲在前半生的逼仄中引來時代的序曲,整個星辰時刻無一不是普通人的一生;翻開一本科幻小說,或是道德小說,觸摸自由意志和愛的搏殺、離開和留下的拉扯,感受多元世界的可能和漢語的一種風度;讀書的人,最需要的是投入世界的熱情和改變世界的勇氣,到了旅程的末梢,我們進入游蕩者的世界——既有關于旅行的無限清單,也有深入非洲、中亞腹地的神奇經歷,還有生活在東京八平米、英國民間的經驗觀察。
魏小河 ·文學評論 ·9.3萬字
詩禮簪纓的“賈府”和花柳繁華的“大觀園”中,充盈著豐腴飽滿的物質細節,這諸多細節中,對“建筑”和“園林”的刻畫尤為意味深長:瀟湘館的幽,蘅蕪苑的淡,怡紅院的艷,綴錦樓的寂,秋爽齋的闊,稻香村的樸……大觀園幾乎每一處,都呼應了人物的性格——隔斷全無、陳設大氣的秋爽齋只可能是爽氣而有進取心的探春的;而房間雪洞一般的蘅蕪苑,也不會是黛玉的選擇。廳、堂、樓、閣、軒、館、亭、苑、齋、榭、庵、廟……這諸多的中國古代建筑名目,既反應了明清建筑、園林的樣式和風格,同時又是想象性的建構,依人物性情、命運而來。它不只是演繹故事的背景和舞臺,也是《紅樓夢》里的重要角色,供紅樓女子們駐足凝神,呼吸生長,與她們一同歌哭悲歡。譬如黛玉的瀟湘館,一度是“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待黛玉香消玉殞,滿院子都只是落葉蕭蕭寒煙漠漠了……本書從紅樓里的“建筑”和“園林”出發,在介紹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家具等相關知識的同時,分析人物性格與其居住環境的關系,引領讀者在這種“境”中,體會紅樓無限的深厚與曲折的“意”。
劉黎瓊 黃云皓 ·文學評論 ·9.5萬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唐)白居易著 東籬子解譯 ·文學評論 ·15.2萬字
《海子六講》是張清華為紀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作的一個系列文章。作者分別從海子創作的背景、海子詩歌的精神現象學特征、海子詩歌的母體與美學根基、海子詩歌中的感性與身體、海子的文化寫作與元寫作等六個方面對海子的詩歌創作進行了梳理,尤其對海子詩歌中的意象與西方哲學的深層關系做了深入探究,這有助于讀者把海子的創作與西方世界的精神版圖有一個清晰的勾連和理解。《海子六講》另外還附錄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與駱一禾的比較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抒情詩的辨析,還有一篇非常實用地給出了海子詩歌的具體讀法。這三篇附錄與六篇講稿一起,為讀者靠近和理解海子的創作世界,打開了更寬敞的一個通道。
張清華 ·文學評論 ·13萬字
本書以廣闊的視野和客觀的態度,給予這些作品深入細致的分析和評價。其中的作者如梁啓超、黃世仲,雖為人熟悉,但他們對粵語寫作的貢獻卻鮮為人知;而鄭貫公、廖恩燾、陳榮袞等,雖然在粵語寫作或母語教育方面有重要地位,卻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書正好填補了這個學術空白。
李婉薇 ·文學評論 ·19.9萬字
國內第一本讓你完全讀懂紅樓夢的書籍,從“死都讀不下去”到掩卷深思本書將用大量人物形象圖、人物關系圖、活動路線圖、經典情節再現以及謎底追蹤等圖解形式,全方位展示賈、薛、王、史四大家族的人物關系,榮寧兩府的地圖,中醫、飲食、茶、酒、科舉制度、官職制度等傳統文化的傳承,讓讀者輕松閱讀紅樓夢。國內第一本讓你完全讀懂紅樓夢的書籍,從“死都讀不下去”到掩卷深思本書將用大量人物形象圖、人物關系圖、活動路線圖、經典情節再現以及謎底追蹤等圖解形式,全方位展示賈、薛、王、史四大家族的人物關系,榮寧兩府的地圖,中醫、飲食、茶、酒、科舉制度、官職制度等傳統文化的傳承,讓讀者輕松閱讀紅樓夢。
(清)曹雪芹 《圖解經典》編輯部 ·文學評論 ·10.2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明代畫家沈周入手,討論“平和”與“智慧”兩個文人畫中的關鍵性問題。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1萬字
《紅巖》是風靡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小說,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的。《紅巖》中許文峰、江姐等英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但小說畢竟經過了藝術加工,紅巖英烈們的人物原型是誰?各有怎樣的人生經歷及故事?他們何以能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信仰?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厲華經過多年辛苦走訪及潛心研究,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厲華 ·文學評論 ·3.9萬字
莫言及其作品一直是國內學術研究的前沿和熱點,也備受國外學者的關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使莫言成為國內外矚目的焦點,對他的研究出現井噴狀態,形成“莫言熱”?!澳詿帷边M一步引發了讀者的“讀書熱”和作家的“創作熱”,帶動了國內外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新評價和認識,打開了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新通道和新方式,對于中國文學進一步“走出去”“走進去”具有重要的啟發和示范意義。
姜智芹 ·文學評論 ·16.7萬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載三國兩晉時期名士軼事雋語的典籍,集中反映了當時士大夫的精神風貌和人生志趣。它是一部記錄名士風流的典范之作。該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主持編纂,因其紀事簡略,至南朝·梁朝時期,劉孝標為之注,增補了很多相關的史料,從此正文與注文密不可分,一并流傳?!妒勒f新語選》擷采菁華,并對原文中難懂的字詞、人物、典制等做了詳細注釋,于閱讀理解大有裨益。
(南朝宋)劉義慶著 黎臻選注 ·文學評論 ·13.7萬字
兩大東方文明古國印度和中國的古典文學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哈奴曼”、中國神猴是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印、中神猴故事也流傳到泰國,并深受泰國百姓的喜愛和推崇。本書從民間流傳和文本流傳兩個方面入手,以兩個神猴在泰國社會文化中的影響為線索,相互交流的現狀為重點,對印度哈奴曼、泰國哈奴曼以及“中國哈奴曼”——孫悟空三者進行比較研究,以期找到他們形象演變的軌跡。
(泰)謝玉冰 ·文學評論 ·14.9萬字
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傳記獎得主理查德·艾爾曼的愛爾蘭文學講堂,關于四位影響深遠的愛爾蘭作家(王爾德、葉芝、喬伊斯和貝克特)的文學講稿,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也許可以說,這四個人組成了一個奇怪的組合。而他們自己所不曾察覺的相同之處開始顯現:一樣都是背井離鄉、詼諧風趣、晦澀難解、言辭激烈。這幾個都柏林人,出類拔萃、自鳴得意,即便自認潦倒之時也要擺足闊氣,就像葉芝詩中的畢達哥拉斯,有著金股。他們提出又挑戰自己的假設,他們逡巡于藝術和反藝術、愉悅和恐懼、接受和放棄之間。他們都來自同一座城市,這一點說明不了什么,但他們和祖國一樣,為獨立而苦戰,蔑視外部強權的占領,同時內部也存在著很多分歧。這些特質并非愛爾蘭獨有,但是在愛爾蘭得以集中體現。憑借這四個土生土長的都柏林人,這個曾經被迫歸屬于帝國的城市重獲力量,以另一種統治權,即藝術的統治權,影響整個世界?!聿榈隆ぐ瑺柭?/p>
(美)理查德·艾爾曼 ·文學評論 ·6.3萬字
本書收入了我國國學大師王國維、蔡元培、胡適分別評論《紅樓夢》的三篇文章,即《紅樓夢評論》《石頭記索隱》和《紅樓夢考證》,并配以精美插圖。通讀全書,可以了解三位大師各自的主張和觀點,獲得對《紅樓夢》價值的再認識,如《紅樓夢》的悲劇意義、《紅樓夢》是政治小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考證等,并重溫大師們在學術論爭中的風采和魅力。
王國維 蔡元培 胡適 ·文學評論 ·6.9萬字
本書從中西比較文學的角度出發,以多個《詩經》英文全譯本的近200篇詩篇為研究對象,集中探討《詩經》名物、韻律、修辭、意象、題旨的翻譯,對《詩經》翻譯的文學性及其與歷史文化的關系問題,以及《詩經》文化傳統的對外翻譯傳播問題進行了客觀、深入、細致的分析與評述。書中還從文學審美和文化傳播的角度對《詩經》翻譯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見解。
李玉良 ·文學評論 ·1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