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選取的作品是唐詩、宋詞和元曲中語言上明白如話,讀起來觸動人心的。本書在選詞時超出了兩宋的范疇,這既是作者的偏好,也由于它們的藝術美。本書在編排順序上按照情感和場景分為登高、懷古、憂憤、喜悅等幾個大的類別。每篇包含兩個基本模塊:原文、導讀,除《長恨歌》《琵琶行》兩首外,每首都有譯文,部分篇目有注釋和/或延展閱讀。
曉波編著 ·文學評論 ·5萬字
本書作者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龍榆生。本書分為上下篇,從詞曲的發展到詞曲的安排用法,思想感情表達均有論述。本書對研究詞曲史、聲律學以及詞曲寫作,都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書中所引例子,多為膾炙人口的名作,通過介紹和評析,有助于提高讀者的鑒賞力。作為一本國學大師的入門級圖書,無論讀者想要學習進步,還是想要鑒賞研究都能得到滿足。此次重版,除在內容上重新編輯整合,還大膽地重擬了經典書名,使經典作品更加貼近生活,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龍榆生 ·文學評論 ·10.9萬字
本書講述了著名藏書人、書評人江曉原教授讀書、評書、寫書的歷程。全書收錄作者近期發表的相關文章33篇,分為四輯,包括江曉原本人讀書的故事和體會、讀書時的思考與疑問,以及他學術性質的書評和影評與鑒賞性質的評論。既有關于讀書的方法論性質的分析,也展現了江曉原豐富而廣博的閱讀范圍和專業的評鑒,以身作例,親身示范,告訴讀者如何讀書,涉及世界歷史地理、科幻影視作品、科學主義、中國古典文學、世界文學名著、文學批評等。
江曉原 ·文學評論 ·14.2萬字
這場獨創性極高的致美體驗,必定能撩撥起更多對文學文化求索的熱情——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法文系、德文系3位明星教師聯手打造的西方文化通識書,探尋語言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浪漫典故?!渡硜龅拿倒濉访撎ビ趶偷┐髮W外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陳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靜三位明星老師首次在復旦大學校內聯合開設的跨學科、跨語種文學精讀課,從天鵝、頭顱、花、塔樓、葡萄酒和玫瑰這6個經典的意象入手,從詩歌的意象闡析、繪畫的視覺符碼到哲學的縱橫導引,透過國際的視野、廣博的見聞和清麗的文字對三語文學和繪畫進行解讀,并挖掘了與其有關的獨具魅力的人文故事與浪漫典故,配上神秘、高貴、迷離、荒誕、恐怖而又浪漫的畫作,讓讀者宛如置身于承載著歷史煙塵與依附著神秘靈性的異域殿堂之中。
包慧怡 陳杰 姜林靜 ·文學評論 ·10.7萬字
本書精選出了卓文君、白居易、柳永、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李商隱、陸游、納蘭性德、蘇曼殊、胡適、戴望舒、徐志摩、席慕容,英國詩人白朗寧夫人和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等十六位在中外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愛情經歷豐富、愛情詩成就卓著的杰出詩人,對其愛情經歷與優秀愛情詩作進行了細致解讀,力圖幫助讀者在審美鑒賞與對照反思中去思考愛情,從而構建出一種健康、和諧的愛情理念和生活理念。
劉淑青 ·文學評論 ·18.2萬字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間詞話經典鑒賞》的賞析部分,是編者對《人間詞話》的一家之見,其中難免有不足或不對的地方,但其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引起讀者自身對《人間詞話》的思考和理解,希望對廣大讀者朋友有所補益。
小橋流水 ·文學評論 ·9.2萬字
寫作是一門技術活兒。如何積累素材?如何擬定大綱?如何鋪陳文字?成文后,如何修改內容……不弄懂這些,盲目下手只能事倍功半。本書凝結了葉圣陶先生幾十年文章寫作經驗,全書通過二十一篇針對寫作方方面面的文章,運用舉例、對比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闡明寫作要點,解析表達奧秘,讓你迅速提高文字能力,早日成為一個會寫作的人。
葉圣陶 ·文學評論 ·9.3萬字
本書分六個專題,通過居、游、觀、友、隱、憂六個面向的深入解讀,呈現沈周生活、藝術、心靈的豐富細節。透過遺存的詩文繪畫,還原一位生活在明代中葉、居住在蘇州鄉下、終生不遠游的文士的所見、所思、所感,展示沈周如何在應對生活中獲得藝術的靈感與心靈的力量:對樂趣的發掘,對憂患的闊達。本書的六位寫作者,都是在沈周研究領域不斷耕耘的青年學者。就今日學科體系劃分而言,三位來自美術史界,三位來自文學史界。對于六位寫作者來說,此書的寫作,既是對日常學術寫作范圍及寫作方式的一次打破,也是一次深入沈周心靈的旅行與對話。
湯志波 秦曉磊 ·文學評論 ·6.7萬字
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是一個審美力削弱的時代嗎?木心是以世界精神為體的中國作家。中國文學在他的風格中獲得了極豐富的世界性內涵。有一個悖論,木心對我們現在的文學狀態是“例外”,在世界性美學中卻是“常態”?!郎嫌懈鞣N拱門,或彰顯帝國的榮耀,或慶祝勝利、象征凱旋,或支撐起恢弘的宗教建筑,以堅固優雅的彎度,升至神圣之頂點。思想、藝術,因兩種反力的相互作用而達均衡穩固,是隱形的拱門:民族和世界、東方和西方、現代與古典、新創與傳承、激情中的反諷、雌雄同體的想象力?,F代藝術的一半是稍縱即逝的當下,另一半是不變的永恒,波德萊爾如是說。而木心有句:“如拱門之半,我危弱欲傾;如拱門之另半,你危弱欲傾;兩半密合而成拱門,年華似水穿流,地震,海嘯,拱門屹立不動……要知你的強梁在于我,皆因我的強梁在于你啊。”木心通常不肯談自己,所以,童明這一部文學批評集《拱門》,也可視為木心與童明將近30年的“老友對話折射集”,彌足珍貴。
(美)童明 ·文學評論 ·8.9萬字
“抒情藝術”,一個說不完的話題。陳惠英女士以文學作品中的“抒情藝術”為主要研究課題,將現當代文學作為研究重點,選取不同作家的作品,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梳理、解讀、體味,對抒情藝術運用于文學作品所反映出的不同技巧、傳達的多重意蘊作了獨到深入的分析。跟隨這些分析,我們會慢慢走進文本個案中展現的聲色世界,感受未曾有過的閱讀愉悅。本書11篇文章,觀點獨到,討論深入。例如:作者認為張愛玲和西西的小說世界多“封閉”的空間,二人在其間開展故事時,由于“觀看”的方式不同,催生了讀者對其小說不同的“觀看”;而二人的這種不同,乃與她們的人生態度相關。
陳惠英 ·文學評論 ·9.6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十九世紀英國文人的詞語焦慮與道德重構研究》的結項成果。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正經歷著“現代化”過程,經歷著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面對前所未有的變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時,意識到了彼此之間在理念、概念和詞語上的分歧并不斷論爭,導致了思想和話語層面眾聲喧嘩的狀態。他們對詞語的無序狀態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這種焦慮不僅出現在用詞語思考和寫作的時候,還出現在對詞語本身進行反思的時候。本書分析了這種“詞語焦慮”的表現和原因,通過對關鍵詞語和代表人物的個案研究,還原道德思考的社會史和思想史語境,指出文人重構意義體系的嘗試也是轉型時期抵制種種焦慮并重構道德的手段,反思現代化過程中倫理建構和文化調整的困境與出路。
喬修峰 ·文學評論 ·17.6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6首含有“合”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文學評論 ·6.1萬字
《詩境淺說》是樸學泰斗俞樾之孫、紅學大師俞平伯之父、光緒朝探花俞陛云為家中孫兒女“欲學為詩”特意編選的,專論唐人五七言律絕,側重于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的“聲調、格律、意義及句法、字法”以及“詩境之妙”,觀點獨特,品評精到。全書一展詩之境闊,不僅可以作為學詩的法門,同時還是一部欣賞詩境之美的讀本。
俞陛云 ·文學評論 ·10.2萬字
本書為結集出版,主要由三部組成:沈鵬讀魯迅小說詩二十四首,李建春對二十四首評論文章,沈鵬、李建春詩二十四首書法。主要匯集了沈鵬先生創作的組詩《沈鵬讀魯迅小說詩二十四首》分別由《孔乙己》《阿Q正傳》《狂人日記》《白光》《祝?!贰端帯贰讹L波》《在酒樓上》《孤獨者》等魯迅經典作品九篇二十四首構成;李建春先生撰寫完成了《沈鵬讀魯迅小說詩二十四首品鑒》文章,并陸續在《光明日報》《詩刊》《北京晚報》等報刊發表。本書由沈鵬先生自己題寫書名,并收錄其篆書作品一副,同時收錄作者李建春行書作品二十四首。
沈鵬 李建春 ·文學評論 ·3.2萬字
本書的內容是來自國內十幾所名校的世界文學領域的翻譯家和權威學者對16部美國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著進行深入淺出地解讀。他們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到全書精華,緊貼原著進行條分縷析地講解,告訴讀者名著好在哪里,如何閱讀一本好書,講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紅字》《老人與?!贰讹h》《麥田里的守望者》《瓦爾登湖》等這些世界名著,基本涵蓋了初中、高中課程的必讀書目,非常適合中學生拓展課外閱讀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量。在有限時間里讀最好的書,這套書對于喚醒閱讀興趣、提升人文素養大有裨益。
柳鳴九 王智量 藍英年主編 ·文學評論 ·18.2萬字
《傅斯年講詩經》是傅斯年先生在1928年擔任中山大學教授時,為學生講授《詩經》所寫的講義,也是近現代研究《詩經》的重要文獻。本書考證、注疏兼備,多有新解,作者系統梳理了歷代《詩經》研究的成果,進而提出研究《詩經》既要欣賞其文辭,更要注重其作為歷史材料和古代言語學材料的價值。書中以敘錄《詩經》諸篇為主,共分為《周頌》《大雅》《小雅》等幾部分,涵蓋了詩經研究史、詩經研究方法、詩經的藝術性等多方面內容,顯示出一個具有深厚國學積淀和系統西學思想素養的學者的學術眼光。本書涉及《詩經》相關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放在今天的《詩經》研究著作中也并不過時,堪稱《詩經》講義類著作的經典。
傅斯年 ·文學評論 ·7.3萬字
本書從人類視野的角度考察蘇聯文學人性主題以及文學藝術特征,通過其主題的發掘、藝術多元化的分析和20世紀蘇聯文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研究,揭示蘇聯文學的發展趨向和人類文學的基本規律。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人類思考:永恒的文學主題”,考察蘇聯文學的人性特征、蘇聯作家的“宗教情結”、蘇聯文學的“歷史記憶”、蘇聯文學“人類思維現象的因緣”等,凸顯蘇聯文學的人類思考主題。中編“藝術多元化:人類文學發展趨向”,通過考察蘇聯文學史的具體現象和作家作品,研究蘇聯文學顯著的藝術特征,力求展現蘇聯文學的多元化藝術發展趨向。下編“殊途同歸:蘇聯和中國20世紀文學比較”,采用比較研究方法考察20世紀蘇聯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系,探討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文學的基本規律。
韓捷進 ·文學評論 ·18.7萬字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寫給未來作家的創作經驗談,解開《陰翳禮贊》《細雪》《春琴抄》的寫作密鑰?!段恼伦x本》是日本唯美派大師谷崎潤一郎探討文章閱讀和創作技巧的名作,如同三堂深入淺出的寫作課。本書在日本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響,后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等作家都以“文章讀本”為題著書,論述自己的的文學創作觀。作者以文學大師的眼光,從日本語言文字及文化的特質出發,圍繞“何謂文章”“寫作如何精進”以及“構成文章的六大要素是什么”,兼舉東西方經典名作的實例為證,論述日本語言和文字在創作中如何發揮優勢,才能順暢出色地表情達意。其中更是多次引用《大學》、唐詩等,分析中國文人的作品,強調文學的含蓄之美。本書由日文翻譯名家賴明珠翻譯。與谷崎的名作《陰翳禮贊》一同構成日式美學的完整拼圖。
(日)谷崎潤一郎 ·文學評論 ·8.2萬字
作者精選了1919—1948年三十年間能夠代表時代、反映社會面貌的40篇現代小說?!靶≌f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除了政治風云、戰亂變遷,小說里有普通人在“大歷史”之中的心態、想法、行動,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生活細節。虛構的小說有著非虛構的背景底色,要了解現代中國的歷史與情緒,最好的方法便是閱讀當年廣為流傳的小說,與百年前的中國人溝通、共鳴。
楊早 孟岳著 黃山 鳳梨繪 ·文學評論 ·17.1萬字
1946年春,我在家鄉一個小學當語文老師,時年19歲。在摯友的影響下,我接觸了大量的古典詩詞。但是我發現其多為男性作者的作品,而女性作者除了李清照、魏夫人、朱淑真之外,很少再見得到其他人的名字。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搜集中國歷代女詞人的作品,在搜集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在中國詞壇上,女性詞人人才濟濟、群星璀璨。于是我萌發了編寫一本《中國歷代女詞人作品選析》的念頭。直至1983年退休之后,我終于有了時間來了此心愿。此后近20年,盡管由于患腦溢血后遺癥臥病在床,但為了圓一個開始于青年時代的夢,我從無間斷地進行女詞的搜集、整理、撰寫注釋的工作。為成名媛集,不惜鬢毛衰。留得此書在,雖死也心慰。
董昭明 ·文學評論 ·1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