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本用另類視角、另類眼光詮釋《金瓶梅》的著作。本書從歷史角度、服飾描寫、飲食習俗、民俗風情、經濟生活等多個角度,全方位探究《金瓶梅》反映的明中葉服飾潮流、官場腐敗、婚姻基礎、養生之道、游藝娛樂、購房置業等社會生活,涉及官場、情場、生意場、房地產等領域,告訴讀者一個曾經被誤讀、誤解的《金瓶梅》,其實是一部明中葉的百科全書。
黃強 ·文學評論 ·13.1萬字
納蘭性德,清初著名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全集共分為四冊,第三冊為詩:詩除包括《通志堂集》的三百五十四首外,另增加了八首。
(清)納蘭性德 ·文學評論 ·5.8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文學的哲學札記,是一個書迷與讀者的閱讀分享,也是周保松寫給五歲女兒的成長禮物。全書共十五章,周保松用他的哲思和童心,每章以小王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面臨的不同的困境與際遇為切入點,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對馴服、夢想、生命、責任提出新的思考與解讀,思索生活的意義與美好,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在文學經典中思考哲學意義,在寫作中與讀者分享閱讀體驗,在領悟之后繼續認真感受生活,更加堅定前行。
周保松 ·文學評論 ·6.1萬字
這是蔣勛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后的心血之作。無關紅學,不涉及考證,作者從青春與美的角度出發,帶領讀者逐字逐句細讀小說本身,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的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這是一個生命對其余生命的叩問與聆聽。跟蔣勛讀《紅樓夢》,仿佛是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蔣勛說:我是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的,因為處處都是慈悲,也處處都是覺悟。
蔣勛 ·文學評論 ·18.5萬字
本書是本社中國文學名家鑒賞辭典系列之一。精選關漢卿代表作,并請當代研究者為每篇作品撰寫鑒賞文章。其中詮詞釋句,發明妙旨,有助于了解關漢卿名篇之堂奧,使讀者能夠更好地領略關漢卿作品所具有的現實主義色彩和強烈的反抗精神。
上海辭書出版社 ·文學評論 ·12.6萬字
《小說面面觀》是E·M·福斯特唯一的文學批評專著,原是作者一九二七年應母校劍橋大學“克拉克講座”之請所作的系列演講,系統并深入地講解和論述了長篇小說這個文學門類的取材、內容與藝術形式等諸方面的問題。作者將小說的藝術分為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模式與節奏等七個方面,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地進行講解和分析,以自己小說大師的切身創作體驗去體貼和關照小說史上的眾多名家與名著,慧眼獨具、洞見迭出,同時又輕松幽默、如話家常。福斯特在這組系列演講中談到小說與現實的關系,提出小說既大于現實又小于現實的觀點;提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的著名觀點,成為后世的評論家所經常采用的術語;提出“小說家的職能就是從其根源上揭示隱匿的生活”的著名觀點,對于敘述角度以及藝術表現形式如模式與節奏的探討尤其深具開創之功與啟發意義?!缎≌f面面觀》至今仍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說美學的經典名著。
(英)E.M.福斯特 ·文學評論 ·11.8萬字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編朱偉寫道: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學的時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電影錄像帶、看世界杯轉播的時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樣“軋”著馬路的時代。大家都被創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著提不起褲子,但都在其中親密無間其樂無窮。八十年代,是朱偉騎著自行車從一個作家家里,去見另一個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間,他相繼在《人民文學》推出莫言、余華、蘇童、劉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偉開始在博客中寫《我與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軌跡回憶那個時代的每一個節點,記錄與一位位作家交往的過程。本書是朱偉三年閱讀和寫作的結晶,他逐一重讀了活躍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經典作品,條分縷析,系統解讀了王蒙、李陀、韓少功、陳村、史鐵生、王安憶、莫言、馬原、余華、蘇童10位標志性作家的作品,讓讀者能夠通過一篇文章讀懂一個作家。
朱偉 ·文學評論 ·17.4萬字
《〈名作欣賞〉精華讀本:外國詩歌名作欣賞》曾是聞名于全國文化界、文學界、教育界的期刊,以鑒賞中外優秀文學作品、培養文學和藝術欣賞趣味、提升人文素養為宗旨,以發表名家賞析名著的經典之作為特色。特別在大專院校文科學生和廣大中學生中,成為廣大讀者獲取知識、豐富精神、提高修養的良師益友,也為許多讀者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平臺。
飛白 辜正坤 ·文學評論 ·14.2萬字
本書集結了季羨林關于讀書、治學和寫作方面的心得,另收錄了他對陳寅恪、胡適等人治學理論的論述。做了一輩子學術研究的季羨林,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坦誠地拿出來與人分享,于廣大學生和學者而言,都是很有益處的。
季羨林 ·文學評論 ·15.3萬字
《倉央嘉措詩傳全集》分兩部分講述了倉央嘉措的一生。第一部分按照時間順序講了五世達賴的出生、成為活佛、愛情、被廢、流浪、死因等,第二部分分析了倉央嘉措的經典詩歌。作者注重考證,搜索了大量的檔案資料,梳理出倉央嘉措生平和詩歌的真實故事,對他的愛情和命運轉折都做了深入分析。
言詩語 ·文學評論 ·14.7萬字
本書是一部對于《金瓶梅》的賞析文集,作者使用比較文學的手法,將《金瓶梅》置于中國傳統文學和世界名著兩個廣闊的文學維度中,從金(潘金蓮)、瓶(李瓶兒)、梅(龐春梅)、西門慶等代表性人物入手,重點分析了《金瓶梅》的寫實藝術、諷刺手法、對日常生活細節的關注、對死亡的獨特關心等,既說明《金瓶梅》為《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傳統文學經典所開啟的諸多先河,又旁征博引眾多世界一流作家如契訶夫、托爾斯泰、狄更斯等人的著作,深入淺出地闡述《金瓶梅》杰出的文學高度。同時,作者以與《金梅瓶》作者相通的心腸,體察人性的深不可測,尤其是對宋惠蓮、應伯爵、李桂姐等非主要人物進行解說,透徹地洞悉《金瓶梅》所包含的同情、慈悲和救贖。
孫述宇 ·文學評論 ·6.3萬字
繼《蔣勛說唐詩》《蔣勛說宋詞》之后,蔣勛先生全面系統梳理中國文學脈絡,以美學視角詮釋從先秦到現代近三千年的中國文學之美。在本冊中,蔣勛先生憑借深厚的美學功底及對現實生活的敏銳洞察,以平實的語言將唐代至現代中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娓娓道來,以文學特有的意境,觀照當下人們的內心世界,幫助大家重拾對美與生命的感動。
蔣勛 ·文學評論 ·15.3萬字
當前紅學研究書籍可謂卷帙浩繁,本書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獨特視野和生活體驗,對《紅樓夢》一書中的主要人物進行逐一解讀,既有青春與時尚氣息,又有作者個人特有的敏感體悟。自稱“誤讀”,實為特色,使《紅樓夢》研究又有了一種解讀的方向和可能。
閆紅 ·文學評論 ·12.6萬字
寫作是一門技術活兒。如何積累素材?如何擬定大綱?如何鋪陳文字?成文后,如何修改內容……不弄懂這些,盲目下手只能事倍功半。本書凝結了葉圣陶先生幾十年文章寫作經驗,全書通過二十一篇針對寫作方方面面的文章,運用舉例、對比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闡明寫作要點,解析表達奧秘,讓你迅速提高文字能力,早日成為一個會寫作的人。
葉圣陶 ·文學評論 ·9.3萬字
《陽光與陰影的交織:郭宏安讀加繆》收錄翻譯家、法國文學研究專家郭宏安先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研究文章共二十四篇,涵蓋研究方法與思路介紹、對加繆文章創作的總體介紹和評價、加繆主要作品細致解讀、翻譯加繆作品時的譯后記等,完整立體呈現郭宏安先生研究和翻譯加繆作品的豐富成果。
郭宏安 ·文學評論 ·18.4萬字
著名作家李國文的散文隨筆獨樹一幟。神游千古,放眼時代,慷慨笑罵,筆耕學問,這是李國文近年來文章的鮮明特色,廣泛得到好評。有評論家認為“他是當代將學識、性情和見解統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頗有法國作家蒙田之風”。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4.6萬字
漢代辭賦家枚乘以《七發》寫七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田曉菲披沙揀金,同以《七發》為題,解讀陶淵明、蕭綱、謝靈運、湯顯祖、郁達夫等七位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兼顧不同題材,連接不同時代——從詩歌、戲曲到小說,從六朝文學至現代文學,精華迭出,識見深邃。
田曉菲 ·文學評論 ·14.1萬字
20世紀文學旗手,也是各自時代掉隊的人。“經典領讀人”楊照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以文學,傾聽他們的掙扎與回答。本冊“經典領讀人”楊照ד隱匿于大時代角落的美學宗師”谷崎潤一郎:一路寫來,不呼應任何時代,是他最了不起的成就。從“惡魔主義”的奇情書寫,到《細雪》的古典美學,在集體性標準下不被接受、不應該存在的激情,不會因此就真的從人間現實里消失——這是谷崎50年寫作生涯的基本創作態度。他前后花了30年,3度翻譯《源氏物語》,這啟發了他開創獨特的“陰翳美學”寫作,繼而創作出一生經典長篇作品《細雪》。當整個社會被迫為戰爭高唱時,在他筆下,蒔岡家的女兒們依然關心愛情、歌舞、捕螢、賞花——戰爭、武士道、軍國主義之流,真的比她們的生活更能代表日本、更貼近日本國民嗎?
楊照 ·文學評論 ·7.6萬字
20世紀文學旗手,也是各自時代掉隊的人?!敖浀漕I讀人”楊照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以文學,傾聽他們的掙扎與回答。本冊“經典領讀人”楊照ד正視人間的狠厲文豪”芥川龍之介:夢想或期待實現了,不見得都是好事,有可能是災難一場。芥川龍之介是日本近代作家中,最具世界性的一位。從超越傳統的《羅生門》,到展現藝術魔性的《地獄變》,及《河童》《齒輪》等遠離日常的瘋狂書寫,讀他的作品,有如置身人性迷宮,站在理所當然的對面,去探索理性和感官都到達不了,卻是現代生活不得不面對、處理的混亂與茫然。他反復在作品中呈現的,是被“人情義理”深深滲透的人們,如何徹底混淆了自我的外在與內在。很多時候人們根本弄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的感受、想法,什么是配合外界其他人期待做出的表現。只有在少數靈光乍現的時刻,人突然洞見了他人復雜的心理運作,或突然了解了自己的幽微心思。而那些靈光乍現的時刻,就是芥川認為小說要捕捉、應該捕捉的。
楊照 ·文學評論 ·8.1萬字
《圍爐夜話》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文學品評著作,全書分為221則,以“安身立業”為主旨,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教子、忠孝、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含義,其獨到見解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永彬 ·文學評論 ·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