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流傳至今的諸多唐詩以其華美辭藻、雍容氣度和悠遠情懷始終令廣大文學愛好者為之魂牽夢縈。體會藝術作品的靈魂,最直接的方式是走進藝術家的生命。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重游唐朝20位男女詩人平凡而傳奇的生命之旅;透過為歷代藝術評論所賦予的、一直籠罩著他們而使他們顯得愈發高不可攀的耀眼光環,體會他們筆下那一首首時代華章背后的悲傷與歡喜,見證那片遙遠的天空下曾經發生過的戰爭與愛情。
云葭 ·文學評論 ·9.7萬字
研究《西游記》思想論證人物剖析多,神魔小說特有風情涉及少;長篇宏論多,點晴短制少。如何引導現代讀者特別青少年欣賞《西游記》,《西游記風情譚》以“最神魔小說”定位,細處入手,以靈動簡約的散文筆法,賞玩《西游記》絕代風騷。條分縷析,細微之處見精神,以小說情節發展為線索,探討《西游記》如何成為古代神魔小說迷人風情的集大成者。
馬瑞芳 ·文學評論 ·22.8萬字
為什么柴進進不了梁山領導層?為什么吳用要從晁蓋派轉投宋江派?為什么武藝平平的朱仝排位卻在武松之前?每次好漢排位,不過是拉幫結派后的權力再分配!梁山好漢們表面義薄云天,實則內部派系林立:元老派、宋江派、三山派……各個派系圍繞著梁山的主導權,展開了激烈的權力斗爭。而梁山的六次排座次,正是拉幫結派后對權力的再分配。第一次,王倫等四條好漢形成了梁山原始勢力元老派,占據梁山主導權。第二次,林沖上山,經歷了幾番波折才坐上第四位。梁山實力壯大,卻有暗流涌動。第三次,生辰綱七人組上山,林沖火并王倫,推舉晁蓋為首,從孤立無援走向權力中心。……第六次,真正的權力游戲開始了……一本書看懂梁山好漢排位背后的權力游戲。
楚陽冬 ·文學評論 ·15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文學評論 ·16.5萬字
《圍城內外:西方經典愛情小說的進化心理學透視》融文化與心理學于一爐,既富于形象性、趣味性又具有學術價值。是一套非常有品味的學術文化普及讀物,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文學是人學”,而西方經典愛情小說可謂是愛情心理學的“百科全書”。文學名著中所提供的愛情心理學案例,既來源于現實生活,又具有現實生活的愛情往往所不具備的豐富、強烈和多彩。《圍城內外:西方經典愛情小說的進化心理學透視》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了西方文學名著中的經典愛情案例,呈現出了西方經典愛情小說所達到的心理學意義上的深度和廣度。
熊哲宏 ·文學評論 ·18.4萬字
明清以降,中國的城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汴京、臨安、北京、金陵、蘇州等歷史名城,一方面見證了中國近代化與現代化的過程,一方面更挾其豐沛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動能,深深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形態,也在文學的創作與接受中有著或隱或顯的表現。胡曉真進入文本細部論述文學與城市生活的交織,帶領讀者走入“虛幻實境”,感受空間與創作的虛實辯證、相輔相成之妙。
胡曉真 ·文學評論 ·14.6萬字
《出口成章》是老舍先生在1963年編選的集子,它的副標題是“論文學語言及其他”。書中收錄了他在1955年至1963年5月之間寫成的22篇文章,其中包括書信和講稿等各種形式。這是老舍先生自編的唯一一本標明論著的集子,足見他對此書的重視。
老舍 ·文學評論 ·10.1萬字
本書精選出了卓文君、白居易、柳永、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李商隱、陸游、納蘭性德、蘇曼殊、胡適、戴望舒、徐志摩、席慕容,英國詩人白朗寧夫人和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等十六位在中外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愛情經歷豐富、愛情詩成就卓著的杰出詩人,對其愛情經歷與優秀愛情詩作進行了細致解讀,力圖幫助讀者在審美鑒賞與對照反思中去思考愛情,從而構建出一種健康、和諧的愛情理念和生活理念。
劉淑青 ·文學評論 ·18.2萬字
《當我們談論村上春樹時,我們在談論什么》一書選取了村上春樹具有代表性的《1Q84》、《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舞!舞!舞!》、《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尋羊冒險記》等十多部作品,截取集中反映村上春樹作品主旨的文字段落,加以解讀和分析。書中在剖析這些作品創作背景的同時,還結合當下闡述了作品的現實意義。
彭麥峰 ·文學評論 ·12.1萬字
本書選錄宋詞400余首,按題材分為十六類,從自然山水到社會人生,從歷史時空到夢幻天地,跨越鄉村與都市,出入邊塞與宮廷,涉及宋代社會文化生活和詞人情感心靈的各個層面,取材廣泛,內蘊豐富,一類一風景,一詞一世界,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鑒賞文字,不拘常規;旨在休閑,力求暢達;析議結合,貫穿今古;亦莊亦諧,雅俗共賞。
劉尊明 朱崇才 ·文學評論 ·31.8萬字
“承認現實的恐怖,以這種方式將它消解。葬身鯨腹——或承認你就在鯨腹中。”——喬治·奧威爾。【作者簡介】喬治·奧威爾(1903—1950),英國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傳世之作《一九八四》、《動物農場》膾炙人口,歷久彌新,被譽為“一代英國人的冷峻良心”。【內容簡介】奧威爾可謂是20世紀最發人深省且文筆最為生動的隨筆作家之一,他以過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協的語言,用筆和紙與其時代的偏見進行抗爭,也因此而聞名于世。本書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奧威爾在不同報刊、文集中發表的長短書評,橫跨奧威爾的整個創作生涯,其中包括《查爾斯·狄更斯》、《在鯨腹中》、《評<我的奮斗>》等多個名篇,以近百多萬字的篇幅,呈現奧威爾書評的全貌。本書為三卷本套裝的第三冊。
喬治·奧威爾 ·文學評論 ·29.5萬字
《望春風》出版后,引發的對鄉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興起的困惑與憂慮,余波猶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華大學中文系“小說敘事研究”課上,將這些問題帶入現代小說史的脈絡中思考,從19世紀中期以來的小說家里精選出三個案例,討論一百多年來社會、歷史和文化觀念的變革,由此形成這卷生動的文學講稿——《文明的邊界》。本書聚焦奧地利作家羅伯特?穆齊爾、日本作家志賀直哉與美國作家麥爾維爾。從《沒有個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鯨》,格非帶讀者穿梭于文學的森林,去拜訪這三位不安的現代隱士。對現代文明進程的強烈質疑和反思,是19世紀以來所有偉大小說的共同特征。這卷文學講稿,以傳統自然過渡到現代文明的居間者之視角,發出叩問:究竟什么是現代文明的邊界?它到底要將我們帶向何方?
格非 ·文學評論 ·14.4萬字
《伴我半生:一個人的微閱讀》是“微型小說寫作課”系列其中之一,作者侯德云是微型小說領域理論與創作皆取得較高成就的名家,作品中對五十位微型小說作家和作品做細致入微的解剖,既有對名家名篇的點評,也有對當下微型小說創作隊伍的觀察和思考,值得微型小說創作者和愛好者品讀。
侯德云 ·文學評論 ·14.5萬字
本書是國外學者連心達對辛棄疾詞作的研究,作者提出拋開辛棄疾“愛國主義詩人”的光環,通過對辛詞的文本分析,尋找他性情中的“狂傲”與“胸中磈磊”,揭露在“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下,辛詞如何展現其“桀驁不馴”。全書分為四章,對辛棄疾其人、其詞、以及其詞在文學史上的意義都做了深入探索,最終為我們還原出辛棄疾——“一個特立獨行的奇特人格”——在中國詩歌傳統中的罕見表達,真實且富有力量。有別于以往學界深受儒家倫理價值觀影響的評價體系,本書重點聚焦于辛棄疾的獨特人格及其詞中強烈的自我意識,結合作者生平、哲學思想、創作理念與思潮等角度,對一些代表詞作的遣詞、意向、典故、章法等進行深入剖析,進而考察辛棄疾及其作品的藝術特色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本書并非嚴格意義的傳記,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文學批評。
(美)連心達 ·文學評論 ·11.4萬字
《德意志論》(1810)是歐洲浪漫主義的經典著作之一,是德·斯太爾夫人晚年流亡期間游歷德國后對自己的文化思想的一個總結。《德意志論》分四部分,本書是其第二部分,細致分析了德國文學藝術的特點,評述了德國作家的性格和傾向,考察了德國特有的形而上學氣質的根源。維蘭、克羅卜史托克、溫克爾曼、萊辛、赫爾德、歌德、席勒等古典作家及其代表作,都在書中得到鑒賞和評價;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如施萊格爾兄弟等,更受到作者熱烈的推崇。
(法)德·斯太爾夫人 ·文學評論 ·19.7萬字
在這本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書中,特里·伊格爾頓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問題。在精彩的分析中,伊格爾頓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在閱讀時充分注意文學作品的語氣、節奏、質地、句法、典故、歧義和其他形式方面。他還研究了人物、情節、敘事、創造性想象力、虛構性的意義以及文學作品說什么和表現什么之間的緊張關系等更廣泛的問題。作者以其權威性和愉快的觀點,對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進行了有益的評論,并對從莎士比亞和J.K.羅琳到簡·奧斯汀和塞繆爾·貝克特等眾多作家提出了令人神往的見解。本書是初學文學的學生和所有其他有興趣加深理解、豐富閱讀體驗的讀者的首選之作。
(英)特里·伊格爾頓 ·文學評論 ·13萬字
朱東潤先生《左傳選》以春秋大國爭霸為基本線索,兼顧文學價值,精選詳注。全書分為十三個專題,每個專題統領若干小節,將原著、注釋、講評有機結合,并冠以闡發《左傳選》多重意蘊的長篇導言,是文約義豐的大家手筆。本社請學者在尊重朱先生注釋的前提下對《左傳選》原文進行了白話語譯,并將標音改為現代漢語拼音。
朱東潤選注 ·文學評論 ·19.5萬字
《小說面面觀》是E·M·福斯特唯一的文學批評專著,原是作者一九二七年應母校劍橋大學“克拉克講座”之請所作的系列演講,系統并深入地講解和論述了長篇小說這個文學門類的取材、內容與藝術形式等諸方面的問題。作者將小說的藝術分為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模式與節奏等七個方面,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地進行講解和分析,以自己小說大師的切身創作體驗去體貼和關照小說史上的眾多名家與名著,慧眼獨具、洞見迭出,同時又輕松幽默、如話家常。福斯特在這組系列演講中談到小說與現實的關系,提出小說既大于現實又小于現實的觀點;提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的著名觀點,成為后世的評論家所經常采用的術語;提出“小說家的職能就是從其根源上揭示隱匿的生活”的著名觀點,對于敘述角度以及藝術表現形式如模式與節奏的探討尤其深具開創之功與啟發意義。《小說面面觀》至今仍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說美學的經典名著。
(英)E.M.福斯特 ·文學評論 ·11.9萬字
在《天方夜譚》會情郎的刀白鳳和“夢姑”;借用達達尼昂“活盾牌”的向問天;烈火中高歌的老太婆烏爾莉佳和李莫愁;大理國“三公”與《狄公案》;“琴劍雙俠”與“靖蓉雙俠”……本書從大量中外名著中爬羅剔抉,尋找金庸作品中借鑒、吸收的古今中外著作中的實例,揭示出金庸小說素材的源泉,并以一篇篇生動有趣的文章呈現出來。
劉國重 ·文學評論 ·12.4萬字
《石頭記索隱》雖非鴻篇巨制,但在紅學研究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蔡元培的《石頭記索隱》是舊紅學中的主要流派索隱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論著。雖然索隱派隨著新紅學的興起而日漸式微,但正是此文引發了胡適的《紅樓夢考證》一文的誕生。作者在書中逐條分析了《石頭記》中人事物等的影射內容,具有參考價值。
蔡元培 ·文學評論 ·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