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浙江文藝出版社編著的《梨園傳奇——戲曲臉譜故事》為山海經故事叢書中的一冊,為我社早期山海經叢書的再版本。內容均以從民間搜集整理的傳說故事為主,且各冊都有一個核心的人物或主題,內容豐富,風格活潑,保留了很多的民間智慧,體現了民俗風情與歷史面貌。《梨園傳奇——戲曲臉譜故事》內容圍繞海寧潮主題,將從民間搜集整理的傳說故事進行整合。
本社 ·戲劇 ·3.2萬字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著名的四大悲劇之一,是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故事本身大約發生在8世紀左右。后在英國編成了許多戲劇,現存的戲劇除莎士比亞外,還有一個更早的無名氏作品,一般認為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改編此劇而創作的。故事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后,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
(英)莎士比亞 ·戲劇 ·7.6萬字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代表作品。本書為劇本集,由三部劇作組成。《自我控訴》只有兩個自我控訴者,兩個站在空空如也的舞臺上的人物從頭到尾訴說著自己的冒犯行為,沒有情景,沒有對話,只有聲音的交替變化。《罵觀眾》是漢德克24歲時一舉成名的作品,全劇沒有傳統戲劇的故事情節和場次,沒有戲劇性的人物、事件和對話,只有四個無名無姓的說話者在沒有布景和幕布的舞臺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謾罵”觀眾,從頭到尾演示著對傳統戲劇的否定。《卡斯帕》對傳統戲劇的顛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現的是一個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學習說話。漢德克表達的是人學會了說話后,人如何為語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語言的奴隸,而這“語言”又常常僅僅表達了傳統的意識或統治者的意識而已,如今,正是這種語言已經馴化了人本身。《卡斯帕》內容因電子書格式所限無法呈現完整的劇本樣式,故只上線《自我控訴》《罵觀眾》兩部分內容,祝您閱讀愉快。
(奧地利)彼得·漢德克 ·戲劇 ·7.2萬字
《陽光下的葡萄干》是美國劇作家洛琳·漢斯貝瑞(LorraineHansberry,1930—1965)的名作,創作于1959年,劇名取自蘭斯頓·休斯(LangstonHughes,1902—1967)的詩《哈萊姆》(Harlem)。作者以反黑人歧視運動為背景,將懷揣夢想的黑人楊格一家,比喻為殘酷日光下曝曬的葡萄干,描述了他們在種族歧視的社會漩渦中相互扶持、堅守夢想的故事。這部被稱為“第一部在舞臺上表現非裔美國人生存現狀”的劇本,在美國有著持續的生命力。同名的電影有兩部。編劇洛琳·漢斯貝瑞,作為著名的黑人女性劇作家,作品被很多觀者運用“女性主義”視角解讀。但在《陽光下的葡萄干》中,北方城市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傳統南方女性那般受制于男權的壓迫,她們已經實現了人格的獨立,有著更強的視野廣度、并對現代文明有著更高的接受能力。也使得該劇本為女性話語世界增添了新的闡釋。
(美)洛琳·漢斯貝瑞 ·戲劇 ·5.8萬字
權威版本:以劍橋勒伯古典版古希臘文本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臘的傳世戲劇作品。名家名譯:古希臘羅馬文學、文化專家張竹明教授和王煥生教授傾十年之功,從古希臘原文精心譯成。全新亮相:絕版多年,全面修訂,裝幀升級,典雅尊貴,極具收藏價值。大獎作品:曾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重大獎項。位于地中海東北部的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人類戲劇的最早發源地。古希臘悲、喜劇都與酒神慶典和民間滑稽演出有著血緣關系。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等 ·戲劇 ·18.3萬字
《伽利略傳》為歷史哲理劇,以17世紀意大利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生平為題材,把歷史的經驗教訓和20世紀現實斗爭結合起來,表現在新舊交替時刻,科學與愚昧、變革與反動之間的爭斗。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5.7萬字
三島由紀夫的戲劇代表作,首次出版中文版,“正常”男女玄妙癲狂之戲劇演示,越是卑劣、殘酷、不道德、污穢的人事,越是要用優雅的語言敘說出來。薩德入獄之后,薩德侯爵夫人一生堅守貞節,為營救丈夫出獄奔波,到了老年,薩德獲得自由之時,卻突然與他分手。這一謎團中隱藏著人性中真實存在而又不可理解的東西。以薩德夫人為中心,劇中的六位女性角色分別代表貞淑、道德、神、肉欲、天真、民眾,她們像行星一樣交錯運轉,理念的沖突形成戲劇高潮。
(日)三島由紀夫 ·戲劇 ·4.1萬字
《四川好人》講述兩千年來世上好人難以立足,于是三位神仙來到人間尋訪好人。他們一開始就遇到困難:無論富人還是窮人都不愿提供他們棲身之地,只有好心的妓女沈德收留他們。第二天,三位神仙以付住宿費的名義給了沈德一千多銀元。這樣,沈德再不必以賣身為業,開了家小煙店并無償給求助者提供食宿。她的善舉非但得不到回報,反而使煙店難以為繼。無助的沈德只得戴上面具,以表兄水達的身份出現。他開設了一家煙卷廠,提供就業機會,殘酷的剝削手段和嚴格的經營管理使工廠規模漸大,日漸興隆。人們在感激水達給了工作和面包的同時,又十分懷念善良的沈德。有人懷疑水達謀害了他的表妹,以霸占煙店,水達被人舉報。在三位神仙喬裝打扮的法官面前,水達現出了沈德的原形,道出苦衷:“既要善待別人,又要善待自己,這我辦不到。”三位神仙在這個問題面前也束手無策。“是改變人,還是改變世界?”布萊希特把故事背景設置在遙遠的中國,寫出了一部寓意劇。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5.3萬字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亞歷史劇中最成功、最受歡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亞歷史劇的代表作。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們與反叛的諸侯貴族進行殊死斗爭的過程。莎士比亞突破傳統歷史劇多條線索交織發展的網狀結構,采用了兩條線索平行發展的結構——以亨利四世為代表的宮廷生活線索和以福斯塔夫為代表的市井生活線索。劇中輕松、平庸、充滿惡作劇的快樂的市井生活與緊張、復雜、充滿流血陰謀的宮廷生活形成強烈對比,使作品的內容不僅散發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而且具有一定的歷史深度。
(英)莎士比亞 ·戲劇 ·12.2萬字
莎翁喜劇寫作最成熟時期的創作,內容熱鬧歡樂,并富哲思。比起莎翁的其他喜劇。本劇的特征是場景和語言都較為接近真實生活。克勞狄奧愛上希羅,但又害怕被拒絕,結果好友唐·彼得羅出手相助,安排一個別開生面的化裝舞會撮合他倆。當大家滿以為一切都可有個完滿的結局時,唐·約翰卻從中作梗,讓克勞狄奧誤認為希羅另有所愛。愛之愈深,恨之愈切,克勞狄奧發誓復仇,于是,一對鴛鴦的愛情磨難開始了……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萬字
1947年秋,上海世界書局出版了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共27部戲劇,其中無歷史劇。本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即是這27部經典的重現,除根據約定俗成的譯法,將“漢姆萊脫”統一為“哈姆雷特”外,其他人名地名翻譯內容皆為1947年版本重現;在編次方面,本套書依照各劇性質和之后的專家意見,將原作內容重新整理,分為六卷,詳情見書中《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書目。歷時兩年勘誤整理編校,精益求精,最大程度地還原朱生豪先生的譯作全貌。
(英)莎士比亞 ·戲劇 ·18.9萬字
一曲《牡丹亭》演繹了大家閨秀與夢中情郎兩情繾綣的愛情故事,也蘊含了一個昆曲世家三代的悲歡離合:在經濟快速發展而傳統戲劇文化處于低谷的大時代中,昆曲大師吳一蕉作為昆曲第四代吳派傳人,膝下三子卻無一人可繼承衣缽,只有關門弟子錦繡維系著吳派昆曲這一傳統藝術的命脈,吳家上下對她都懷有復雜的感情和希冀。承載著恩師畢生的期盼,錦繡懷著對古老藝術的戀戀不舍,在戲中化身為渴望愛情的杜麗娘,在戲外她則是一名為藝術甘愿燃燒青春、愛情甚至生命的苦修者。而她內心卻依然有著與杜麗娘同樣的夢,戲里戲外、現實與虛幻的反復交錯,使她逐漸沉迷在一個古老而優美的夢中,演繹了一出現代杜麗娘的游園驚夢
趙耀民 ·戲劇 ·2.5萬字
《冬天的故事》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1623年首次發行于《第一對開本》。盡管它首次發行時被列為喜劇類型,一些現代的編輯則將其列入“傳奇劇”。因為其前三幕充滿了緊張的心理描寫,而后兩幕為喜劇并且有一個歡喜的結局,因此一些評論家,其中包括W·W·勞倫斯,認為它是莎士比亞“問題劇”之一。盡管如此,這部作品時常非常受歡迎,并且在莎士比亞劇作表演歷史中經常被一些先鋒戲劇實驗者改編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5萬字
(古希臘)埃斯庫羅斯等 ·戲劇 ·15萬字
“人不是水果,你不能吃了橘子扔掉皮。”《推銷員之死》是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的著名戲劇家阿瑟·米勒巔峰之作。威利·洛曼是一名推銷員,壯年時的他業務能力可靠,妻子琳達持家有道,兩個兒子比夫與哈皮也讓他引以為傲。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他的好運氣似乎正離他遠去,他的生活也漸漸失控……作者撕碎了“美國夢”的光鮮表象,滿懷同情地洞察了小人物的悲劇命運,并不動聲色地將其希望和痛楚呈現在戲劇舞臺之上。本劇發表于1949年,在百老匯連續上演了742場,獲得普利策戲劇獎、托尼獎、紐約劇評界獎,是首部一舉囊括三大戲劇獎的劇本,讓阿瑟·米勒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作家。1985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主演。本書譯者英若誠先生為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翻譯家、話劇導演,在阿瑟·米勒親自導演的《推銷員之死》中國首演中擔任主角。
(美)阿瑟·米勒 ·戲劇 ·7.1萬字
本書是田漢的劇作集,收錄了《名優之死》《黎明之前》《盧溝橋》《最后的勝利》等劇作。田漢是我國戲劇領域的改革者,對我國戲劇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作品一方面揭露了當時社會對人的壓迫,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人們的思索以及對光明的追尋,如他的代表作《名優之死》以揭示藝術的社會命運為主旨,通過京劇演員劉振聲的遭遇,批判了“容不了好東西”的病態社會,同時寫出了蘊藏在人們心中的積極進取、奮起抗爭的力量。《黎明之前》描寫了進步青年姐弟,反抗家庭和社會的威壓,投身進步革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抗爭。
田漢 ·戲劇 ·9.3萬字
本叢書將契訶夫戲劇作品的優秀中文譯本結集,分四卷出版。本卷包含名劇《海鷗》和《伊凡諾夫》。喜劇《海鷗》描寫鄉村富家少女妮娜的愛情理想和遭遇,于1898年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空前成功,高翔著的海鷗形象成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院徽。《伊凡諾夫》是契訶夫的第一部戲劇力作。
(俄)契訶夫 ·戲劇 ·11萬字
本書為莎士比亞戲劇典藏系列的一種,本系列為雙語版(英文為英國原版小說),書中配有插畫大師休·湯姆森的鋼筆插畫,并隨書贈送劇場版有聲讀物,純正美語發音。《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敘述了年事已高的李爾王意欲把國土分給三個女兒,口蜜腹劍的大女兒戈那瑞和二女兒里甘贏其寵信而瓜分國土,小女兒科迪莉亞卻因不愿阿諛奉承而一無所得。前來求婚的法蘭西國王慧眼識人,娶考科迪莉亞為皇后。李爾王離位,大女兒和二女兒居然不給其棲身之地,當年的國王只好到荒郊野外……科迪莉亞率隊攻入,父女團圓。但戰事不利,科迪莉亞被殺死,李爾王守著心愛的小女兒的尸體悲痛地死去。
(英)莎士比亞 ·戲劇 ·8.3萬字
《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昇創作的傳奇戲劇,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前半部分寫兩人的長生殿盟誓、安史亂起、馬嵬之變及楊貴妃之死,后半部分則寫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思念、派人尋覓其靈魂及兩人在月宮中團圓的故事,寄托了對美好愛情的理想。《長生殿》在清初社會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作為一部情感巨作,將歷史與情感緊密交織,成功展現了昆曲的魅力與深度,為觀眾帶來了悲喜交加的歷史世界。《長生殿》不僅揭示了唐代社會的盛世與衰落,還映射出明代滅亡的教訓,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君主荒淫誤國的批判態度。同時,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極為成功,從皇室貴族到忠君愛國之人,再到反面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洪昇 ·戲劇 ·8.6萬字
故事全部發生在北京城一個茶館里,茶館里人來人往,會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先生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后、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數個勢力的尖銳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
老舍 ·戲劇 ·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