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如此世道》被認為是復辟時期最優秀的喜劇之一。故事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他們試圖成婚,可女方的伯母卻并不看好他們。男方請仆人冒充貴族來引誘女方的伯母,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狗血的故事……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Congreve,1670.1.24—1729.1.29),英國劇作家,詩人。他的喜劇以活潑生動、對話高雅為特色,幽默地諷刺了英國上流社會的不良習氣,與法國的喜劇大師莫里哀遙相呼應。
(英)威廉·康格里夫 ·戲劇 ·5.5萬字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多側面、多角度研究謝飛這位當代國際知名大導演的較為豐富、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全書收入謝飛導演電影創作理論文章七篇,《我們的田野》、《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重要影片的工作臺本、導演闡述及訪問談話的記錄,書后附《謝飛作品及獲獎年表》。它們既是謝飛導演創作過程的實際,又是他對自己多年來創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及藝術見解的闡釋。閱讀本書,可了解謝飛獨特的藝術追求及充滿魅力的導演世界。
謝飛 ·戲劇 ·19.4萬字
《香水》作者聚斯金德處女作,全球最受歡迎的獨幕劇之一,寫給每一個寓居城市孤島的靈魂;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經典劇目。小說描寫了一位不得志的樂隊低音提琴手的內心世界,全劇自始至終由獨白構成:我有一位當官的父親和一位音樂家母親,從小得不到父母的寵愛。父親希望我子承父業做個官員,而不是當什么藝術家。我卻反其道而行之,違背父命當了個樂手,又為了報復母親選擇了樂器中最丑陋、最笨重、最不起眼的低音提琴。在十八年的演奏生涯中,我對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低音提琴生出一種愛恨交加的復雜情感。我既渴望擺脫樂團保守嚴苛、等級分明的秩序,又對未知的前景感到恐懼而固步自封。同時,我暗戀著樂隊里的女歌手薩拉,卻對其望而卻步,倍感痛苦……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小人物內心的孤寂,以及被群體漠視的失落與無望。
(德)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戲劇 ·2.8萬字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之一,具有極大的諷刺性,塑造了夏洛克這一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主旨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展示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價值的追求,以及對金錢、法律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4萬字
美國20世紀備受爭議的天才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扛鼎之作,一舉斬獲普利策獎、紐約戲劇獎、唐納德森獎三項戲劇大獎。《欲望號街車》是威廉斯的扛鼎之作,女主人公布蘭奇是典型的南方淑女,家庭敗落以后,不肯放棄舊日的生活方式,逐漸墮落腐化,后來不得不投靠妹妹斯黛拉。但又與妹夫斯坦利粗暴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繼而遭妹夫強奸,最后被送進瘋人院。現代社會中野蠻殘忍的勢力無情地蹂躪溫柔優雅的弱者,《欲望號街車》無疑是向社會發出了一聲振聾發聵的嘶喊——是誰把布蘭奇逼瘋了!1947年該劇在紐約上演后獲得巨大成功,囊括美國三項戲劇大獎:普利策獎、紐約戲劇獎和唐納德森獎。阿瑟米勒稱“《欲望號街車》的首演等于是在商業戲劇的土地上插上了一面美的旗幟。”
(美)田納西·威廉斯 ·戲劇 ·8萬字
本書為哈佛經典叢書第十八卷——“現代英國戲劇”中的一部。這里所指“現代”為本書編著者所處年代的時代劃分方式。現稱“古典主義”。《欽契恨歌》是雪萊著名的悲劇,這部五幕悲劇應屬英國道德劇的優秀典范。雪萊根據發生在意大利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案例,創作了本劇。雪萊在劇中,用簡練的線索和詩意的語言,除了道盡人性的美丑外,還描寫出了“神權”、“君權”、“父權”如何一步步地釀成了這場大禍。
(英)珀西·比西·雪萊 ·戲劇 ·5.4萬字
為紀念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編、主譯的華語世界首部詩體版《莎士比亞全集》為基礎,綜合考慮悲劇、喜劇、歷史劇、傳奇劇和十四行詩,精選二十種出版單行本,配以約翰·吉爾伯特爵士(SirJohnGilbert)的全套經典插圖,出版“詩體插圖珍藏本莎士比亞作品集”。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9萬字
《雅克團》是以法國十四世紀著名的“雅克團”農民起義為題材創作的劇本。劇本的故事發生在包阿錫地方,封建領主紀爾伯·達蒲萊蒙兇殘橫暴,廣大的農民群眾忍無可忍,在一個名叫若望的修士的啟發和率領下舉行起義,攻克了達蒲萊蒙的城堡,殺死了封建領主,取得節節勝利。在封建統治者的欺騙和英國浪人軍隊的內外夾攻下,起義失敗,缺乏覺悟的農民軍群眾在失敗的災難面前,紛紛抱怨若望修士把他們引到了絕境,最后將他殺死。該劇的主旨在于揭示人民反抗封建領主專制的斗爭精神,表現了封建暴力下被剝削被壓迫人民進行反抗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對人民的革命行動表示了明顯的同情。
(法)梅里美 ·戲劇 ·9.1萬字
《仲夏夜之夢》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青春時代創作的喜劇作品,故事講述了由具有魔力的“花汁”引起的感情沖突以及沖突終被解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雅典城內的兩個男青年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同時愛上了女青年赫米婭,而赫米婭深愛著拉山德,她為了反對父親的包辦婚姻與拉山德二人私奔逃入森林。深愛赫米婭的狄米特律斯和迷戀狄米特律斯的海麗娜也跟著趕到了森林里。森林里的仙王為幫助有情人終成眷屬,命令小精靈趁狄米特律斯睡著時,把有魔力的花汁滴在他的眼臉上。誰知迫克弄錯對象,造成了一系列的沖突。
(英)莎士比亞 ·戲劇 ·3.4萬字
郭沫若一生寫過不少歷史題材的話劇,《屈原》和《蔡文姬》是其代表性作品。《屈原》寫于1942年,描寫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與楚懷王、南后等人的賣國行徑進行斗爭的事跡,歌頌了屈原熱愛祖國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協的斗爭精神。《蔡文姬》寫于1959年,講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請,從南匈奴返回漢朝繼承父親蔡邕遺志續修漢書的故事。
郭沫若 ·戲劇 ·10.1萬字
內容取自中國元代雜劇《灰闌記》,李潛夫著,全名《包待制智勘灰闌記》。格魯吉亞總督在暴亂中被殺,總督夫人倉皇出逃時將親生兒子小米歇爾遺棄;善良的女傭冒著生命危險,歷經艱辛將他撫養成人;叛亂平息后,總督夫人為了繼承遺產索要孩子,法官阿茲達克采用灰(粉筆)斷案:心貪性殘的總督夫人不顧死活使勁往外拉扯孩子,而女傭則不忍心孩子被拉傷……故事的結局是,小孩沒有判給其生母,而是判歸養母女傭。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4.9萬字
本書包含貝納文特兩篇經典劇作,《不該愛的女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據稱“最具西班牙特色的”婦女形象,《厲害關系》描寫了兩個騙子到西班牙某城市后所發生的一系列令人發笑又出人意料的事件。貝納文特的作品以其順暢、自然和典雅的對白稱。貝納文特對社會的改革和進步持悲觀消極的態度。因此他的劇本大都不夠深刻,但輕快流暢,饒有風趣,人物對話尤為出色,往往富有哲理意味,寓意深長。
(西班牙)貝納文特 ·戲劇 ·7.7萬字
在莎士比亞去世400年后,他的作品流傳之廣、影響之深是所有其他經典作家中無人可比的。他創造的英語詞匯、經典名言,改寫整個世界文學史的同時,也影響了數個世代的億萬讀者。《哈姆雷特》是世界著名悲劇之一,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它講述了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在外讀書時,他的叔父克勞狄斯毒死了國王哈姆萊特,篡奪了王位并娶了王后喬特魯德。哈姆萊特回國以后,父親的鬼魂告訴他自己的死因,他遵照鬼魂囑咐,決定復仇。同時國王開始懷疑哈姆萊特,在大臣波洛涅斯的建議下,利用大臣的女兒、哈姆萊特的情人奧菲利婭去試探他,又指使羅森格蘭茲和吉爾登斯吞去試探他,都被他識破。哈姆萊特利用一個劇團到宮廷演戲的機會,證實了鬼魂的話,決心行動。然而在一系列的行動中,故事卻走向了悲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6.5萬字
本書是烏·白辛的劇本集,收錄了電影文學《冰山上的來客》、話劇《黃繼光》、歌劇《映山紅》。《冰山上的來客》以邊境擾亂勢力的賽密爾匪幫企圖偷越國境開展陰謀活動,與楊排長識破障眼法帶領邊防戰士將匪幫一網打盡的斗爭為主線;同時穿插真假巴里古兒的身份之謎,塔吉克老人尼牙孜家娶親卻突遭變故的情節,以及戰士司馬宜和真巴里古兒之間曲折的愛情故事。劇情懸念叢生、一波三折,邊疆雄奇瑰麗的風光躍然紙上,少數民族熱情大方的性格和極富特色的民俗風情的展示使人物生動鮮活。
烏·白辛 ·戲劇 ·12萬字
本書為哈佛經典叢書第十八卷——“現代英國戲劇”中的一部。這里所指“現代”為本書編著者所處年代的時代劃分方式。現稱“古典主義”。《族徽上的污點》是英國詩人羅伯特·勃朗寧一部頗負盛名的戲劇作品,作于1842年,次年被搬上舞臺。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貴族之家的悲劇故事,一對青年男女之間的真摯愛情卻導致家族名譽受損,而這塊“族徽上的污點”,必須由鮮血來洗刷……羅伯特·勃朗寧(1812-1889),維多利亞時期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戲劇抒情詩》、《劇中人物》、《指環與書》等,與丁尼生齊名,是維多利亞時代兩大詩人之一。他以精細入微的心理探索而獨步詩壇,對20世紀的英美詩歌產生了重要影響。
(英)羅伯特·勃朗寧 ·戲劇 ·2.6萬字
作者以《徽州女人》《懸崖》《風和日麗》《編輯部的故事》《中國合伙人》《蘭亭》《龍門飛甲》《全民目擊》等幾十部深受大眾關注的戲劇、影視作品為研究對象,從創作規律、文藝社會學、大眾傳播等視角,剖析了當代戲劇、影視創作的人文關懷思想及社會價值,總結了新時期文藝創作的發展規律和經驗得失,既有思想性、學術性,又具趣味性、可讀性,有較高出版價值。
饒丹華 ·戲劇 ·10.9萬字
國內學界對布萊希特的譯介,幾乎都集中在其戲劇作品方面,實則,布萊希特在成為戲劇家之前,是一位知名的劇論家和馬克思主義文論家,他的“陌生化效果”和“史詩劇理論”,以及將馬克思主義與戲劇、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戲劇完美結合的戲劇方法,影響西方戲劇理論界、民國以降的中國現代戲劇理論界以至今日,本書正是收錄國內未有譯介的布萊希特論史詩劇作品,讓讀者了解到他的非亞里士多德理論體系是如何建立而成的。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 ·8.1萬字
本劇創作于1900年,憑借10段男女之間的對話來傳達當時奧地利道德的墮落,揭示了追尋欲望立即被滿足的人性基本面。妓女、士兵、平民、藝術家、貴族等來自社會上、中、下三個階層的10個人物輪流出場,以AB-BC-CD-DE-EF-FG-GH-HI-IJ-JA的形式輪番出場,不同的人通過“性”這一主題連接在一起,呈現出一種循環復返、首尾相接的構造,同時也暗示著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環環相扣。施尼茨勒在介紹人物的時候故意僅僅說明了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劇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臺,演出時引起軒然大波,后被認為色情戲劇而禁演。
(奧地利)阿圖爾·施尼茨勒 ·戲劇 ·3.5萬字
哈羅德·品特為當代英國戲劇的旗幟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戲劇家。他的作品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熱演于英國戲劇舞臺之上,直至今日。同時,這些作品也成為了許多其他國家、地區劇院的經典演出劇目。品特的獨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豐富性和隱晦性。該書探討了哈羅德·品特戲劇的藝術特點,主要側重以下幾方面:品特戲劇的結構,語言,人物設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內涵。無論是涉及的主題,人物的類型,或是語言的風格等,都有獨到新奇的一面。通過閱讀此書,希望品特在國內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國的舞臺上被演繹。
蔡芳鈿 ·戲劇 ·10.3萬字
《終成眷屬》是莎士比亞創作于第二時期的作品,美麗能干的女主人公費盡心機去爭取一個出身高貴,但是卻狂妄膚淺的紈绔子弟的愛情,劇中充斥著爾虞我詐、背信棄義。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