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知名學者吳稼祥力薦:“最難的,是如此浮躁中的恬靜;期待一讀,安放此心?!鄙铄?,不失青春的語言魅力;走近與深陷人性,試圖從種種平凡的光景中回望人性,是陳夫作品的兩大特質。如果你正有心要安靜下來,并對收獲安靜有所期待,那么擁有本書便是一件美好的事。作為編者,我們此次重點推出了陳夫傳閱較廣的經典作品、各省市高考測試聯卷與教學教研的全部選用作品,以及他的新力作。此外,我們還有幸卻不免遺憾的少量收錄到陳夫創作初期不曾公開作品。
陳夫 ·現當代隨筆 ·9.7萬字
本書是一本醫學人文圖書,集合了奮斗在中國腫瘤臨床一線的17位女醫生在行醫生涯中的見聞和感想,感人至深。每一位腫瘤科醫生都是一部生命故事存儲器,尤其女性對生命有著更加獨特的感知能力。參與本書的17位女醫生,都從事腫瘤內科臨床工作二十年以上,臨床經驗豐富,成熟、理性,日復一日面對各種癌癥患者和家庭,對人生的理解也會與眾不同、更加深刻。醫生這個職業是一個觀察社會和人性的窗口,沒有哪一種職業像醫生這樣直面生老病死,直面悲歡離合,也直面真假善惡。而癌癥更是一塊試金石,既照見醫生、患者,也照見患者身邊每一個相關的人。在癌癥陰影的籠罩下,每個人都脫下了偽裝,真實展現積極求生的一面、絕望害怕的一面,但不管哪一面,都是病房中上演的人間真情故事。在這本書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令講述者難忘。它將腫瘤科女醫生的心歷路程真實而充分地展現出來,希望每一位讀者能從中看到人生的光與熱,看到生命的可貴與不凡,看到醫患之間的密切關系與相輔相成,更感受到人間溫情。我們在人間的每一天,都是向死而生。
沈琳 戴志悅 ·現當代隨筆 ·17.9萬字
本集收錄文化記者李宗陶寫于2008年-2014年的17篇人物特稿和訪談,受訪者涵括作家、畫家、學者、導演、藝人等,其中不乏文化界重要人物。宗陶以她的專業、認真和沉著,細心體貼每一位受訪對象,為他們,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和社會景觀,留下一幀幀傳神的剪影。寫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實,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謂“客觀”,并介入適度而隱然的評議,其實很難。
李宗陶 ·現當代隨筆 ·27.4萬字
一部與時間、與日常、與肉身的對望之書,凝結個體經驗和智性拷問的自選隨筆合集。從浮生逝水到筆觸字跡到肉身沉重,作家魯敏直面自我,在時間的目擊下,以往事為證人,回望曲折來路,剖開渺微內核,呈現傷痕與自省。敏感倔強的文風、硬朗犀利的觸筆,拖拽著來自舊年月和舊我的重量,向你打開。
魯敏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對于認字這件事,我們往往想得太簡單。《認得幾個字》是作家張大春的漢字家庭課堂,89篇散文經典,記錄他教兩個孩子認字的親子時光。他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可能的機會,用心良苦地教一對兒女識字,傳承漢字所承載的身世歷史、文化蘊涵與深厚教養,啟發孩子感知用文字印證大千世界的樂趣。漢字從古典當中走來,不斷發展演變,走向我們的生活。張大春以淵博的文字學功底、濃厚的人文關懷,讓這些漢字重新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饒有趣味又發人深省?!墩J得幾個字》既是有趣有益的漢字文化課堂,更是意味深長的情感教育與生命教育課堂。雖然只是幾個字,卻含藏了豐富的文化,我們的世界,都在里面。
張大春 ·現當代隨筆 ·12.5萬字
“通往父親的道路太漫長,張左發現他從來就沒有真正走進過張希夷?!薄锻ㄍ赣H之路》為葉兆言全新作品,是他回歸寫作初心,以六十余載生命體驗,初次直面、致敬、反思父輩的人生之書。張左出生不久,父母即因不和分開,他自幼由外公魏仁與外婆撫育,與其父張希夷情感疏離。時光流轉,晚年的張希夷聲名大噪,父子二人亦交往漸密。張左、張希夷、魏仁三代人,是父子或師徒,有恩親,更有離合疏近?!案赣H”,是肉身交替,還是精神的承傳相繼?“我們在通往父親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葉兆言 ·現當代隨筆 ·4.5萬字
江南一壺一茶一寺的風物,一碑一謠一人的世情,流轉千年化為文脈,士農工商的文化價值觀延續至今。隱于歷史與山河之間,是從春秋經六朝,沿唐宋至明清,文人往來,進士頻出;是田壟村落,碑坊祠堂,鄉規民約維護文字尊嚴,家族傳薪秉持耕讀傳統,時代變遷印刻于鄉村面貌?!爸袊脮弊髡咝祜L,長居江南,經年累月,遍訪鄉野桑梓,爬梳典籍方志,以內視角為我們講述何為江南。在《江南繁荒錄》這部最新散文力作中,他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梳理人文江南的脈絡源流;擷取歷史上命運攸關時刻的人與事件,講述嬗變中的堅守與繁荒。“青玉案”“聲聲慢”“風滿樓”三部曲層層遞進,對江南地域的文化現象細作檢點,對隱藏于民間的風土、情懷、俠義、肝膽、寬厚、仁愛等傳統精神深加描摹,最終,留給現實的迷路人和未來的還鄉者一份永不磨滅的江南精神版圖。
徐風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積木書》是作家趙松的代表作?!斗e木書》講述在沒有年代感的現代城市中,一個“人”如何用他的目光與風、水滴、建筑物、人群、距離、關系等諸多或具象或抽象的事物建立感情的過程。是一部講述一個人如何理解自我、走近他者,與萬物和諧共存的人生之書。
趙松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人間一格》是青年作家、知名媒體人格子首部隨筆集。這是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作品,是中文隨筆的一次全新嘗試。從童年的小村莊,到川流不息的大城市,他打開自己這間“格子”,回溯那些記憶中的日子,凝視一路所遇之人,懷著對自我的誠摯探究與對世界的無限興趣,重建日常的趣味與詩意。三十余篇溫暖輕逸的故事,連綴起時代變遷里的集體記憶。“劉村是中國最普通的村,北京是中國最耀眼的城。我走的是一條無數人走過的路,它并不新,只是很奇怪在文學上它依然像片處女地。所以非常偶爾地,我會覺得自己在寫的是莊重的文字,它們在描寫一整代人。”作家麥家評價:“格子讓我想起海明威,從記者穿插到作家,如回家一樣。這也是一本關于‘回家’的書,人間的家,世紀的家,情理的家,心的家。正如喬治·斯坦納所言,造物主是卡夫卡的叔叔,不會給我們一個簡單的世界,格子是海明威的同族,總在連綿起伏的詩意中給人一種拼命一搏的力量?!?/p>
格子 ·現當代隨筆 ·11.6萬字
本書以傅雷長子傅聰的留學打拼經歷、情感婚姻之路為主線,精心選編傅雷夫婦與傅聰及彌拉的往來家信,內容偏重“人倫日用”,突出傅雷“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的“做人”準則,少了文化藝術的長篇論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嚴肅不失親切,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它不僅反映了親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學子在閱讀中理解父輩、增進溝通。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為獨家版權,2017年不隨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不能收錄。作
傅雷 朱梅馥 傅聰著 傅敏編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夏堅勇深耕宋史十余載,全新力作;重現宦海浮沉的波詭云譎,深入世態百相的細密幽微,筆觸細膩,紋理清晰,堪比文字版《清明上河圖》;北宋時代的縮影,士人精神的注腳,全景呈現——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宮廷市井,群像描摹,繼《紹興十二年》后“宋史三部曲”的全新力作。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發了朝局的軒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慶歷新政。作品展示了從宮廷到市井廣闊的生活面,政治、社會、軍事、外交,錯綜復雜;變革、權爭、陰謀、人禍,驚心動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畫之中,既有細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對于天下大勢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讀來興味盎然,令人深思。
夏堅勇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該書收錄凌越創作的二十四篇評論作品,作者承襲自特里林、威爾遜而來的批評傳統,關注與社會現實關系密切的文學作品,探索文學與道德之間的關系。本書可視為對本世紀前20年的文化側記,也是凌越作為一位有強烈責任感的知識分子在文學上的深刻思考。全書共分為三輯,第一輯《從道德看文學》以小說評論為主,既有新近諾貝爾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作品《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也有如《蠅王》這樣經典名作;第二輯《不死的俄羅斯之魂》聚焦白銀時代的詩人們,阿赫瑪托娃、布羅茨基、茨維塔耶娃等人的往事,伯林與這些詩人的交際,對奧登、齊奧朗等作家評論亦歸在此輯。第三輯以詩歌評論為主,包括對策蘭、狄金森、馬斯特斯、中國詩人藍藍、黃燦然、余秀華以及工人詩歌等當代詩壇的新動向的批評。
凌越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讓我去那花花世界》收錄了苗煒多年來的旅行隨筆,他探訪名城,在耶路撒冷、巴黎、東京、倫敦、莫斯科尋找歷史和文學的遺跡;穿越西伯利亞荒野,感受俄羅斯大地上翻涌的過往;品嘗咖啡、美酒、美食,追尋小說和詩歌的蹤跡。這世界無盡美麗,值得我們跟苗師傅一起探尋。苗煒,帶著小說家、記者、球迷、咖啡美酒愛好者的靈魂,進入這個莎士比亞、卡夫卡、海明威、愛因斯坦走過的世界,感知它的美好與冷峻。去過的地方,終會成為“自我”的一分子。這部游歷記錄,是他對花花世界的傾聽與回響。
苗煒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自二十七歲離開故鄉湖北西塞,塞壬在廣東各地輾轉漂泊。一路上她尋找著故鄉之外的棲息地。行至中年,塞壬早已在東莞落腳,回望來時路。初次離家,落腳異鄉的不安、狼狽;再次回到家鄉的興奮與局促;與父親的往事;表姐與“悲迓”交織在一起的命運;拜訪即將消失的訓鳥人……這一路上,“我”仿佛歷遍了千萬個人生,所有的一切都與“我”有關。
塞壬 ·現當代隨筆 ·13.9萬字
綿延千里的江蘇黃海岸線,是一片豐厚多元的“文化時空”存在:這里既有遠古的傳說,也有豐沛的歷史遺存;既匯聚過驚心動魄的歷史風云,也流傳著震撼心靈的生命傳奇。作者獨辟蹊徑,尋古探幽,在“江海文化帶”的宏闊時空中,審視海洋文化和長江文化互為交融、生長、興衰與傳播的歷史;并以其開闊的文化視野,獨特的敘事視角,優美的散文筆觸,打開折疊千年的豐厚文脈,點亮歷史深處的關聯“碎片”,生動呈現出一曲激蕩五千年的“江海交響樂”。
金偉忻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著名學者丁帆三十年隨筆精華。作者以不羈筆觸重述舊人往事,以觀者目光觸摸山川草木,從寄暢園到瓦爾登湖,從陳布雷到錢谷融,在被復活的歷史細節里,人間風景與世間百態自在映現。
丁帆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本書收錄“重度閱讀癥患者”魯敏多年間的文學閱讀筆記以及她為“同道中人”開列的一份雜食書單,是世界文學漫談,是功能閱讀導覽,是文學寫作課堂。分為“時間秤”輯和“維生素”輯。前者是作者私慕的作家和作品,包括山多爾、卡波特、奈保爾、馮內古特等。后者是為讀者開列的廣譜性書單,兼顧閱讀需求和讀書場景,從最難讀的書到最好笑的書,從最熱門之書到冷書閑書,從厚重磚頭書到輕薄行旅之書,映照作者二十多年的私我趣味和閱讀軌跡?!敖浀渲鞯漠a出與出現,毫無規律可言,這正是它華美不可方物的地方?!濒斆羧缡钦f。
魯敏 ·現當代隨筆 ·6.8萬字
若有隱之心,處處皆終南。一個人,兩座院子,院外有山,院內有詩。借山而居的日子里,二冬種菜、養花、畫畫,手植杏樹、芭蕉,為一起生活的每一個動物取名字,把山中花果變成詩意的點綴,每一天都很滿足,每一年都很豐盛。他親手把破敗瓦房一點一滴改造成宜居小院,也記錄下山居的清苦和美好,以及對這種生活的觀察與反思。這次的《借山而居》(珍藏版),收錄《借山而居》《鵝鵝鵝》中精彩的文字,由作者親自篩選、刪改;重新配圖,收錄作者新創作的山居靜物油畫小品,從裝幀、用紙到編排設計全新升級。八年沉淀之作,隨書附贈海報,含41篇散文佳作,新增近70幅照片和油畫作品。
張二冬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于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一九年間所寫的二十二篇隨筆,內容涵蓋童年求學時的經歷和遇到的良師益友,對文學和寫作的理解,自序或受邀寫作的序言,關于沈從文的研究拾遺,以及其他文本研究(穆旦、余華和艾略特)。這些生活的紀念由無數個細小的場景組成,如同不起眼的沙粒,細膩而樸實,卻蘊含著令人感動的瞬間。
張新穎 ·現當代隨筆 ·5.9萬字
“文學不會死”,是白先勇就文學之未來做出的擲地有聲的預言。本書是白先勇閱讀其他文學、藝術文本之后,洞幽燭微而得的思考和研究結晶:第一部分從港臺文學入手,探尋當代文學作品不朽的美學價值;第二部分深情回憶文學前輩與同輩的創作故事;最后,作者重返古典文學世界,蓋因這里有著真正保證文學永恒性的活水源頭。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