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借鑒尼采、馬克思、弗洛伊德及其諸多現代和后現代批評理論,特別是經典馬克思主義關于帝國主義的政治社會分析,結合當代批評話語對資本主義和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剖析,從社會機制、心理機制、文化表征及文化病理治療方式等層面進行研究,揭示了美國文化本身的病理本質,顯示了文化病理學批評的深刻透視力。
方成等 ·文學理論 ·11.8萬字
本書稿為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當代美國戲劇思潮研究”的成果。書稿對當代美國戲劇思潮和流派進行了比較全面和系統的介紹,包括奧尼爾與美國現實主義戲劇思潮、左翼戲劇與社會問題劇、美國地域文化與鄉土戲劇流派、謝潑德與信息部傳奇等。
韓曦 ·文學理論 ·32.5萬字
那些年,我常常懷念我的中學生活,一心想為正在讀中學的年輕人寫點什么,我寫的時候覺得與他們同在。我陸續寫了五本書跟他們討論作文,也涉及如何超越作文進入文學寫作,這五本書在出版家眼中成為一個系列。現在,我重新檢視這一套書,該修正的地方修正了,該補充的地方加以補充,推出嶄新的版本,為新版本寫一篇新序。
王鼎鈞 ·文學理論 ·10萬字
婚姻在中國古代小說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極大地影響了小說創作,但至今仍未有系統研究成果。本書以通俗小說中的婚姻敘事為研究對象,探討古代婚姻對于小說文本的影響,選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填補了這一研究空白。作者對于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標有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將小說中的婚姻分成了三個層次,并重點關注小說中第三個層次的婚姻,即根據婚姻與小說敘事融合的實際狀況,仔細分析了這些婚姻狀況在情節、人物、結構、情境、作者、受眾、文體、意旨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葉楚炎 ·文學理論 ·28.4萬字
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節制與調和,古典的理想需要得到青年人強健身體的踐行與傳遞。作者以一個“80后”學術青年的文化生活經驗,用古典的視野從當代中西方文學、影視、美學和文化中俯拾出思想的閃光,展現古今之間的斷裂沖突與豐富的意涵交織。“回歸古典”正是為了“面向未來”,在呈現歷史的同時為當下生活注入活力,讓心靈在古今之間進行“友愛”的無休止探索。劉小楓老師推薦。“80后”青年學者馮慶進行的一系列觀察與寫作實踐的集成,這些文章大多嘗試跳出體系化的學術寫作,以不同的文體和風格,從不同層面展現古今之間的斷裂沖突與豐富的意涵交織。全書分為“閱讀文化的古今通變”“抒情生活與精神返鄉”和“老智慧,新知識”三輯,涉及劉慈欣、聶隱娘、博爾赫斯等有趣的議題,行文輕快靈動,既有細密的理論思辨,也時時閃現出思考的洞察力。
馮慶 ·文學理論 ·13.5萬字
文壇大師博爾赫斯的私家英國文學課。本書由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與瑪麗亞·埃絲特·巴斯克斯合著,按照時間順序對英國文學進行了梳理。英國文學是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國家文學之一,它不是由眾多的流派而是由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組成的。考慮到英國文學的這一特點,作者從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開始,著重介紹每個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并且特地辟出篇幅專門論述了英國戲劇、浪漫主義運動等,目的是激起讀者對英國文學的興趣,促使讀者對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說是了解英國文學的入門讀物。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瑪麗亞·埃絲特·巴斯克斯 ·文學理論 ·3.9萬字
博爾赫斯的文學入門課、一幅美國文學演進的軌跡圖。《美國文學入門》是博爾赫斯和艾斯特爾·森博萊因·德托雷斯·都甘合寫作品,從乘坐“五月花”號的清教徒在東海岸登陸的那個早晨寫起,梳理了三個世紀里的美國文學歷史。這本書沒有止步于精神分析、社會歷史等編排線索,而是聽從于作品的召喚,穿插以別的大部頭作品沒有涉及的題目,比如偵探小說、科幻小說、西部文學和紅皮膚原住民獨特的詩歌,“勾畫出一幅美國文學演進的軌跡圖”。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艾斯特爾·森博萊茵·德托雷斯·都甘 ·文學理論 ·4.4萬字
作家渡邊淳一,依據自己的文學創作歷程,把自己嘔心瀝血進行小說創作幾十年的寶貴經驗傾囊奉獻,寫的關于如何創作一部小說,以及如何創作一部暢銷小說的經驗著作。
(日)渡邊淳一 ·文學理論 ·8.8萬字
本書從兩個重要而基本的研究視角出發,來探究《淮南子》一書的深層內涵,一是雜家作品,二是立足文本。通過文本解讀能夠看出,其結構上總體構架了“大者江河”的結構形態;而篇章之間又形成聚落,他們遵循辯證、互補或者邏輯上由道及事等原則。在議論上,《淮南子》志在對各家學說融會貫通,《道應訓》等篇目還以“模糊彌合”等方式展現其確鑿的雜家身份。《淮南子》在文獻運用上,體現出篇章規劃的意圖,而且展現出明顯的議論先行特征。如果以文體學進行觀察,能夠看出某些篇目在文體發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如《說山訓》、《說林訓》之于連珠體的意義;《要略》篇還是中國古代文章學的重要作品。
管宗昌 ·文學理論 ·14.7萬字
《頓悟的時刻》是張悅然精心寫給所有閱讀者與創作者的小說課。涉及讀書與寫作的種種疑問:是什么促使作家動筆寫一篇小說?是什么讓讀者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開始了思想的跋涉?大眾小說為什么能感動更多的人?次要人物為什么同樣要豐滿?全書拆解60部小說文本,梳理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屬于作家的秩序,用有限的故事幫助我們了解世界與他人,跨過生命旅程設置的層層路障。同時全面剖析與解讀了村上春樹、波拉尼奧、門羅等五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凝視當代小說家筆下的愛憐與傷痛、冷酷與慈悲,幫助我們找到身處之地在時空中的坐標,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閱讀和寫作變得更加個人化,回歸至一種需要,一種本能。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循著小說發出的光芒,發現自身的遺失之物,并用讀和寫再次賦予其生命。
張悅然 ·文學理論 ·8.9萬字
本書以中國近代革新思想和文學變革的領軍人物梁啟超為主角,在新穎的視角、合理的闡釋以及扎實的文獻基礎上,考察20世紀上半葉影響巨大的思潮——國家主義的傳播過程,以及該思潮對中國現代文學思想和創作的影響。
齊小剛 ·文學理論 ·19.1萬字
本書是從“身體”的角度,研究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正義倫理的專著。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身體審美意識的上升,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景觀之一。這一景觀的理論背景來自西方古典哲學的“理性精神”向“感性經驗”的轉變。尼采、德勒茲、梅洛-龐蒂等哲學家以身體為準繩,將身體推進到一種認知主體論的地位。其后,由于受到20世紀中后期的后現代思潮和語言學轉向的影響,身體被看作具有隱喻功能的能指,隨著身體所指的變動而漂移,形成所謂“身體政治學”。
宋紅嶺 ·文學理論 ·21萬字
現代性與啟蒙運動是一脈相承的,現代性產生于以啟蒙運動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價值觀。真正能治療現代性的疾病甚至是生態危機的唯有現代的文學和詩歌,因為后者是站在前者的對立面的,就像科技永遠不可能取代人文科學的警示牌一樣,現代性離不開人們對它的反省。只有樹立人性的文學思想,才能拯救現代性的危機。
牛秋實 ·文學理論 ·15萬字
《嶺南先唐文學研究》通過對先唐不同歷史階段嶺南土著人的文學、流放留寓嶺南者的文學、作者未曾到嶺南而有關注嶺南風物人情的作品等相關文學分別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梳理出了嶺南先唐文學的發展脈絡。全書史料翔實,論證成分,是難得的學術佳作。
周葦風 ·文學理論 ·23.3萬字
本書以當代英國小說家伊恩·麥克尤恩為研究對象,在倫理批評的框架內以“移情”為切入點,系統考察麥克尤恩6部主要小說中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多種移情類型以及相關的倫理道德問題,進而深入研究麥克尤恩對復雜人性的探詢。本書在題材和內容上拓展了麥克尤恩小說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跨學科地運用文學倫理批評、移情心理學、關懷倫理學的研究方法,為麥克尤恩小說研究開辟了新的跨學科闡釋視角。
羅媛 ·文學理論 ·15.9萬字
本書將澳大利亞叢林現實主義小說置于世界現實主義發展框架予以考量,深入探究澳大利亞叢林現實主義小說主題、敘事特征,以開放的視角和全局性的把握對澳大利亞叢林現實主義小說進行定位;論著涵蓋澳大利亞叢林現實主義主要作家和詩人,基本建構出澳大利亞現實主義小說發展的歷史、文化和思想意義,通過對文本解讀分析,研究澳大利亞叢林現實主義小說的社會背景、文化特質、思想淵源,系統探究澳大利亞叢林現實主義小說的發展內涵。
張加生 ·文學理論 ·20.4萬字
本書是研究經學與中國古代文論之間的關系及淵源流變的專著。清代是文論的集大成時期,也是經學的復興期。清代詩文小說戲曲各體文學理論都受經學影響。就古代文論體系之建構而言,古代文學本體論、創作論、作品論、功能價值論、通變論及文學批評論等受經學影響尤為顯著。此外,經學對于古代文論范疇之運用、命題之提出及學術特征之形成等,都有深刻影響。經學對于古代文論的生成、發展具有舉足輕重之作用,立足經學立場展開研究,才能深得古代文論之思想精髓。
吳建民 ·文學理論 ·26.2萬字
本書是關于中國古代文論命題研究的專著。“命題”與“范疇”作為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理論家表述思想觀點的主要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內涵及形式特征。古代詩文詞賦小說戲曲及書畫等各體文學藝術理論中都有大量的命題。本書從不同角度展開探索,力圖全面闡釋古代文論命題之性質、特點、功能及當代價值。
吳建民 ·文學理論 ·26.1萬字
本書是一本比較特殊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它的特殊之處在于,除了與其他文學史一樣,有對中國1949年以來重要作家、作品、文學思潮的敘述以外,作者尤其注重對縈繞在文學史中的思想史、外來文學影響史的分析,也注重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中國當代文學的生成機制及其所依附的文化體制,因此本書可以說是一部精深卻又淺明,充滿探索與思辯色彩的文學史。本書在2009年第一次出版后,學術界反響良好,2011年重印了一次。2012年本書被列入北大教務處向教育部推薦的精品課程教材后,作者又做了許多修訂。此為第二版。
陳曉明 ·文學理論 ·47萬字
中國文學十五講(第二版)作家作品為中心,選擇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若干閃光的亮點和精華,也就是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加以論述,以生動典型地反映出中國文學民族傳統的主要內容和思想藝術的高度成就。除了介紹有關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文學創作的基本特色等以外,還著重從審美的角度對作品做具體的賞析,幫助讀者獲得生動鮮活的認識,提高分析和鑒賞的水平,是一本很好的古代文學入門書。此次修訂糾正了部分訛誤,增加了部分重點作品的原文和解讀,內容更豐富、完整。
周先慎 ·文學理論 ·39.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