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陳曉明
作品粉絲 4 人
全部作品
本書分兩編。上編“現代性隱憂”內容包括:“替代與補充:從后現代到現代性”“文學的韌性:歷史化與個人記憶”“鬼影底下的歷史虛空”“多義的記憶:歷史“回歸”或者在別處”等。下編“后當代幻象”內容包括:“記憶的解脫:‘私密’與歷史陷阱”“重寫故鄉與后現代的惡之花”“新新浪漫主義:后現代的變形記”等。
陳曉明 ·文學理論 ·28.5萬字
本書精選了作者近40年來在各類刊物上發表的文章50篇,包括新聞消息、通訊、言論、文學作品等等。本書精選了作者近40年來在各類刊物上發表的文章50篇,包括新聞消息、通訊、言論、文學作品等等。
陳曉明 ·語言文字 ·17萬字
中國當代文學史可以看作中國文學面對西方挑戰而展開的一段歷史,它并不是在世界的現代性進程之外的“他者”,但確實也有著其自身的顯著特點。在世界范圍內的后現代論域,與后現代同時代的現代性處于一種“無法終結”的狀態,具體到中國,現代性尤其是一項未竟的事業。本書試圖揭示出當代中國文學尋求自身道路的那種精神狀態,集中了陳曉明教授近年來一直關注的主題,即當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中國文學創造性融會的文學傳統經驗與現代主義的關系、某些激進探索對漢語小說邊界的拓展,探討那些指向開創、拓展和越界的新的文學經驗,如何體現了文學的當代性,體現了中國文學的當代境遇。
陳曉明 ·現當代隨筆 ·40萬字
本書就德里達的那些代表作文本展開具體分析,追蹤他的解構思路展開運作的路線圖,揭示他的解構的意義和困擾所在,考察德里達的解構理論所具有的建設性意義。通過德里達,本書對解構主義進行了一次“尋底”的探討,對解構進行了一次重新的“修復”。是國內德里達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著作。
陳曉明 ·西方哲學 ·49.2萬字
本書是一本比較特殊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材,它的特殊之處在于,除了與其他文學史一樣,有對中國1949年以來重要作家、作品、文學思潮的敘述以外,作者尤其注重對縈繞在文學史中的思想史、外來文學影響史的分析,也注重從社會學的角度,觀察中國當代文學的生成機制及其所依附的文化體制,因此本書可以說是一部精深卻又淺明,充滿探索與思辯色彩的文學史。本書在2009年第一次出版后,學術界反響良好,2011年重印了一次。2012年本書被列入北大教務處向教育部推薦的精品課程教材后,作者又做了許多修訂。此為第二版。
陳曉明 ·文學理論 ·47萬字
本書以簡潔、精煉的語言、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生、發展和演進。書稿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當代文學的開端,以2019年為節點,簡要敘述了當代中國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思潮,文學目前重要的作家、代表文學作品以及作者對這些文學現象、文學理論的再評論。其中,對以舒婷、多多等為代表的當代詩歌群體的梳理,對馬原、莫言等作家的再評價,都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批評的眼光,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過程既是中國文學本身現代化的過程,又是中國社會現代化過程的藝術呈現。
陳曉明 ·文學理論 ·13.7萬字
《中國當代文學主潮》描繪了自1942年以來的中國當代文學主導潮流的形成的變革歷程,力圖闡釋現代性激進化與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文學形成的互動關系;在政治與審美的緊張關系中去呈現中國當代文學艱苦卓絕的自我創造;揭示80年代改革開放促使中國文學廣泛吸收西方現代思潮發生的深刻變化;呈現90年代以來的文學創新流向與多元化的錯綜格局。《中國當代文學主潮》視野開闊,以論帶史而富有整體氣勢,語言清峻而犀利,展現出一種嶄新的文學史風格。
陳曉明 ·現當代隨筆 ·4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