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我和慈禧太后》是美籍華人德齡以英文撰寫的回憶錄。書中采用西方文化的視角,以親歷者的口吻,詳細講述了她貼身服侍慈禧太后期間所觀察到的清宮生活實情,包括慈禧的飲食起居、服飾裝扮、言行舉止、乘火車巡游的經歷等。所涉人物有光緒皇帝、隆裕皇后、李蓮英、袁世凱及其他官員,并提及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宮廷秘聞。本書既有文學趣味,又有史料價值。
德齡 ·紀實文學 ·22.4萬字
一位互聯網高管因一次傷人事件,被關進看守所。在那個特殊的地方,與那些特殊的人群,經歷著失去自由、被黑暗包裹的、非常的人生。這段故事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寫出來,是為了與過去告別。更是對曾經的情感、婚姻、家庭做一次反思。這里面都是犯了各種錯的“惡人谷”。然而在嚴苛與艱苦的條件下,絕大部分人會安分守己,甚至會保有樂觀、堅強、甚至溫情。這又是與外面自由的世界中的冷漠、互害、燈紅酒綠、個性張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反差。是不是恣意迷失了自我本善?忘記了初見的初心?
顧曉海 ·紀實文學 ·12.1萬字
【“魯迅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李鳴生經典作品。中國“航天文學”開山之作。中小學課外閱讀推薦書目。】《飛向太空港》是一部航天題材的報告文學作品,講述了中國“長征三號”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場發射美國“亞洲一號”衛星的故事,記錄了中國航天事業繼往開來的輝煌時刻。其中既有中美專家在大涼山深處的合作與友情,也有東西方文明在現代衛星發射場上交匯時的碰撞與沖突。作品縱橫捭闔,張弛有度,被稱為中國“航天文學”的開山之作。
李鳴生 ·紀實文學 ·17.1萬字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與贛州》以蘇軾與贛州作為話題,貫穿起蘇軾的一生。蘇軾多元化的天賦稟性,起起伏伏的官場生涯,屢屢附身的官貶經歷,讓人們認識了一個富有才華、樂觀浪漫、豁達豪邁、極富人格魅力的文化名家。贛州,涵蓋北宋虔州、南安軍二地,是蘇軾南謫惠州及北歸常州滯留時間最長的州地,也是黃州、惠州、儋州三個蘇軾貶謫地之外留下其最多詩文故事的途經地。本書主要闡述蘇軾經留古虔州、南安軍時的文章故事,旨在補充、完善當下一些蘇軾貶謫文籍中對虔州、南安軍部分的遺失與漏錯,為廣大的蘇軾研究者們提供這段最為詳細與準確的文化史料。
龔文瑞 ·紀實文學 ·38.1萬字
亨德里克認為“過去五十年里美國工業經歷了世界上最令人驚嘆的經濟轉型”。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時代,亨德里克斯描述了這幾十年里出現的不同產業和重要業界領袖們的的生活。亨德里克斯還在書中討論了鋼鐵行業、電話、公共事業、農業機械和汽車行業在美國的崛起經過,展示了一幅美國經濟奇跡年代的全景圖畫。
(美)伯頓·杰西·亨德里克 ·紀實文學 ·7萬字
韶山,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這里成長,并從這里走向中華大地,成為年輕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他艱苦卓絕地把大革命失敗的陰霾驅散,重新點燃起中國革命的希望之火;在遵義,他力挽狂瀾,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在延安,他帶領全黨艱苦奮斗,戰勝各種困難,取得巨大發展,使共產黨和根據地軍民成為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支重要力量,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了基;在香山,他指揮解放戰爭勝利進軍,并籌劃新中國的成立。這五個地方,理所當然地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圣地。這五個地方因生活過,工作過,戰斗過而成為圣地。
孟慶春 ·紀實文學 ·36.7萬字
這是“理想國”對于這個時代要說的話……與陳丹青、梁文道、許知遠、周濂、賈樟柯、朱濤、許紀霖、嚴明、馮唐一起,追問“知識分子與他的時代”,探討“理念的力量”,想象文藝的樣貌。本書是“理想國的話”系列的第一本。“詞語”一輯摘錄、編選了在過去一年(2014為主)我們的作者、嘉賓在活動現場或是接受媒體采訪時的發言,收錄了馮唐、桑格格、張大春、袁凌、楊葵、閻連科、賈樟柯、葛兆光、史景遷、梁文道、許知遠、張曉舟、綠妖、水木丁、馬巖松、徐小虎、陳丹青、鐘立風、史航等人的精彩言論。“知識分子與他的時代”,以西蒙諾夫、沈從文、君特·格拉斯等幾個知識分子的個案,重新思考“知識分子與他的時代”這一議題;“理念的力量”,選取了與此主題相關的詩歌、文章以及沙龍發言,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理念對于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想象文藝”則收入了陳丹青、西川、嚴明、陳德政等作家分別從藝術、攝影、音樂角度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的文章。
理想國 ·紀實文學 ·13.5萬字
本書是首部以中文寫就的杜尚傳記,洋洋三十萬言,追索這位傳奇人物的藝術歷程和精神世界,同時描繪了一幅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變遷的畫卷。杜尚以一人之力扭轉當代藝術的走向,卻始終韜晦自隱,但開風氣不為師;他的生存態度,他的藝術觀點,他的超然、無我,讓他躲開種種羈絆,站到了藝術之上。理解杜尚,我們可以把整個現當代藝術的得是成敗看得透透徹徹;通過杜尚,我們將把一個人的生命價值看得清清楚楚。
王瑞蕓 ·紀實文學 ·24.3萬字
一部《上帝在哪里》,讓瓊尼和她的故事為中國讀者所熟悉。瓊尼十幾歲時因故致殘,全身癱瘓,但她卻逐漸從痛苦失望中恢復過來,不但自己積極面對人生,更可貴的,她開展起來的全球助殘事業,使千千萬萬世界各地的殘疾人身心受益。作為一位年輕時起就被迫坐上輪椅的女性,瓊尼對苦難有著豐富的感受和獨特的看法。本書就是她人生思考的結晶。每個人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苦難,然而,有誰能真正躲避得了呢?躲過了就真的大吉大利了嗎?苦難是我們走向永恒國度的唯一通路。在苦難這把帶著刻度的尺子上,有的人刻度高一點,經受的苦難重一些;有的人刻度低一些,經受的苦難輕一些,但或輕或重,只要應對得當,都會成為對自己對他人大有益處的好事情。瓊尼對苦難的思考和認知是完全可信的,她有十足的資格去談論苦難,也有十足的資格去鼓勵普天之下與她境遇相似的人。
(美)瓊妮·厄爾克森·多田 史蒂夫·埃斯提 ·紀實文學 ·9.1萬字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北京大學也將迎來120周年校慶。創新之都與百年學府在今年碰撞出了一朵絢爛別樣的火花:25位在深圳各行各業的北大人在這個具有雙重歷史意義的節點上回憶往事,講述一個人與一座城的故事。他們中既有20世紀50年代求學燕園卻依然精神矍鑠的老校友,也有奮發拼搏年少有為的80后年輕校友;既有推動深圳創新產業發展的商界精英,也有耕耘于文教領域的雅士騷客;他們既是2萬多名在深北大校友的縮影,又是一扇通向更廣闊的歷史和時代背景的世界之窗,折射出了“一群人與一座城”的故事。
吳云東 劉水主編 ·紀實文學 ·15.6萬字
本書作者以一個老兵的親身經歷,為讀者揭開了西藏邊防軍戰士的戎邊傳奇。西藏被稱為“世界屋脊”,而作者當年所在的部隊防守的扎東則是“屋脊的屋脊”。部隊駐地的平均海拔在4750米以上,一線哨所多在5000~6000米之間,是生命科學家所說的“生命禁區”。在這里,邊防軍戰士不僅要面臨艱苦的生存環境、惡劣的自然條件、落后的醫療設備、塌方泥石流、雪崩、車禍、突發性高山疾病和事故等“殺人惡魔”的威脅,還要在復雜的政治、軍事局面下,與民族分裂分子、回竄分子進行艱苦的周旋。同時,因交通阻隔、信息閉塞、孤陋寡聞、親情荒遠導致的心靈寂寞,也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給予了戰士以痛苦折磨。也正是如此,才磨礪出這一幕幕的西藏“兵神”傳奇。作者憑借自己親身廣博的閱歷、豐富的素材和駕馭自如的文字能力,以歷史的視角、人性的考量和嚴謹的寫作態度,將這些傳奇記錄下來,遂成就了一部鐵血的軍旅傳奇。
劉洪光 ·紀實文學 ·26.6萬字
本書收集、摘錄、整理了校園內各方面的典型人物成長故事,有全能發展的多維學霸,有登上閃耀舞臺的校園達人,有行健不息的別樣青春,有報效國家的責任與擔當……本書編寫組希望以此來記錄過去一年間的清華人物風貌,同時希望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映射每個清華人的成長與青春。本書面向校內外讀者,尤其是當年本科新生,用典型人物故事,為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他們展現多角度、真實、生動的清華人物風貌,并鼓勵他們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也成為校園內最生動的人物故事。
張婷主編 ·紀實文學 ·12.5萬字
《一九八四》作者喬治·奧威爾的貧民窟歷險記,一段鮮為人知的奧威爾早年經歷。先知在成為先知前,會是一個怎樣的人?《一九八四》與《動物農場》的作者、反烏托邦的先知喬治·奧威爾在他的一生中卻始終是一個堅定的社會主義者。這一點或許會令不了解政治光譜變遷的當今讀者有些困惑,但對于奧威爾來說,這卻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巴黎倫敦落魄記》是奧威爾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紀實性作品,講述了奧威爾本人在巴黎和倫敦自愿走入貧民窟,體驗社會最底層生活的真實經歷。對英國殖民體制感到徹底厭惡絕望后,奧威爾的文學夢在幾經挫折的情況下終于首度開花結果。巴黎和倫敦的經歷可以看成是奧威爾為自己曾經為殖民體制服務的懺悔和救贖之旅。作為一名社會主義體制的忠實信徒,或許奧威爾刻意選擇流浪和挨窮是對自己能否堅持貫徹社會主義理想的考驗。巴黎和倫敦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最繁華之地,社會底層的貧窮和困頓卻令人觸目驚心。奧威爾“自甘沉淪”,與勞苦大眾平等相待的真誠態度在英國左翼文學作家中實屬另類,也正是這種精神,使《巴黎倫敦落魄記》成為一部揭露社會不公的經典紀實作品,時至今日依然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英)喬治·奧威爾 ·紀實文學 ·12.2萬字
發生堆芯熔毀的并不僅僅是核電站反應堆的堆芯,還有問題企業東電的管理層、責任部門經產省的官員們、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及保安院等部門的核電專家們、貸款2萬億日元給核事故企業東電卻在其經營陷入危機時只顧拼命保全自己債權的愚蠢的銀行家們、不顧空前的國難仍埋頭于瘋狂政治斗爭的政治家們。他們全都陷入了“堆芯熔毀”的狀況。我要盡可能地記錄下這些所謂的精英、高管和杰出人士的無能與保身、推諉責任,以及精神萎靡。
(日)大鹿靖明 ·紀實文學 ·28.9萬字
電影大師布努埃爾親述回憶錄。從童年到老年,從中世紀的回憶到超現實主義運動的講述,從巴黎夢幻到夢幻好萊塢,從墨西哥的動蕩歲月到重返西班牙,時間跨度近百年,穿插影片數十部。回憶錄徐徐展開了一幅20世紀的畫卷,呈現了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魔幻世界和塞納河畔半個世紀的人文風情。
(西)路易斯·布努艾爾 ·紀實文學 ·18.9萬字
這是一本隨筆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國手記。作者跟隨丈夫來到荷蘭,用一個最平凡普通的中國人的眼睛看西方,從吃飯穿衣,點點滴滴中感受東西方的差異,經歷了好奇、感嘆、敬佩和反思,從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沖擊,也不乏憂慮和感慨,同時也學會了如何敬重生命,珍愛生活。
雅昵 ·紀實文學 ·12.5萬字
1949年10月,第四野戰軍發動衡寶戰役,劍指白崇禧“湘粵防線”核心衡陽。林彪以45萬大軍三路突進,10月8日完成戰略合圍,全殲桂系精銳第7軍等部4.7萬人,解放衡陽。此役首創“大迂回大包圍”戰術典范,粉碎國民黨軍“西南聯防”計劃,繳獲火炮402門、汽車176輛。衡陽解放使華中殘敵潰散,為兩周后解放廣州掃清障礙,毛澤東電令嘉獎:“突破一點,全局皆活”。
林可行 ·紀實文學 ·21.2萬字
《劉賓客嘉話錄》是晚唐時期一部重要的筆記小說。唐宣宗大中十年(856),韋絢整理長慶中劉禹錫的談話記錄寫成。劉禹錫在夔州時,韋執誼之子韋絢曾來訪學,隨侍左右,記録了他的談話,大中十年,纂成《劉公嘉話錄》一卷,后人改題為《劉賓客嘉話錄》。此書雖非劉氏自撰,但廣泛涉及當時的史事和人物,集中反映了劉禹錫的思想觀點和文學理論,是研究劉禹錫的極為重要的史料。且這些談話中,還涉及“國朝文人劇談,卿相新語,異常夢話,若諧謔卜祝,童謠佳句”等內容,為研究中晚唐時期政治、思想、文學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韋絢 ·紀實文學 ·2.1萬字
早晨起來,石開就覺得老天一點不講情面,如此“重大決戰”,還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嗎大學考試每年都非得放在這又熱又燥的幾天?不行不行,管這些做啥,別影響了考前的情緒。
何建明 ·紀實文學 ·19.6萬字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人物》精選。一共記錄了33位各個領域的學者、名家、大師,個個都是令人敬佩的大先生。共和國風風雨雨之中,他們經歷過相同或不同的政治時期,各有不為人知的人生際遇。有人去世整整20年之后才得到應有的悼念;有人孤獨地對抗著整個教育體制直至死亡突降;知名歷史學家晚年寄身養老院度日凄寒;堂堂院士總是光腳布鞋出現在嚴肅大講堂上……再無宏大的敘事,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典型,暫別概念性符號化的認知,相擁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細節。魯迅的好玩兒,胡適的從容,葉嘉瑩的弱德之美,梁漱溟的錚錚風骨。他們是人,更是生命。舉手投足,為文行事,一點沉思,一件瑣事,只言片語,每一個細微處,都昭示著風骨、格調、風范、品味。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遭際,不同的命運,不同的追求,但底子里都有一個“士”守著,都在彰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們的遭遇或許會讓很多人唏噓不已,但他們的堅守和奮進會讓更多人感慨萬千。以人證史,眾多生命個體讓過去半個多世紀的風云煙塵逐漸清晰呈現在眼前,帶來透徹骨髓的震撼,欲說還休的省思。
從玉華 陳卓 ·紀實文學 ·1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