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序

朱強

在我看來,理想的文人不僅思想堪比巨人,骨骼應(yīng)該也很健壯。他的足印深沉而十分穩(wěn)健,情思豐沛而不失純粹。伏暑他喜飲冰,隆冬愛喝烈酒,春天面對一支出墻的紅杏,眼睛里充滿了濃稠的愛意,秋天他登東皋以舒嘯。可以在豆蓬瓜架下飽飽地睡上一個下午,鼾聲如雷,醒來依然擁有美好的食欲和活躍的思想。我想這不僅是理想文人的樣子了,他也是岳父母眼里理想的女婿的樣子,更是女媧心眼里理想的人的樣子。兩根筆畫支撐起來的人的形象頂天立地,他把周圍的所有的事物襯托得異常渺小。以前我覺得孟子是這一種人。他必然有很好的胃口,渾身上下,陽剛滿滿。臉上布滿了濃硬的胡須。他像是一個自己用泥和成的小宇宙。整天都在培養(yǎng)自己的浩然之氣,萬物皆備于我,想來并不是一句空話,他帶著他的弟子在諸王面前一遍又一遍地宣講他的思想,像春風(fēng)或者秋風(fēng)一樣,那么義無反顧,毫無保留。他把一個思想者的話說給那些愿聽或不愿聽的人。孟子是一面鏡子,他讓后世無數(shù)的士人都在這鏡中尋找自己,他的好當(dāng)然是因為他的恢宏,他像是一道巨光從遙遠(yuǎn)的兩千多年的地方照射過來,繪成一條理想之路。而他的不好呢,我想也正因為他的思想過于恢宏偉大。他已經(jīng)不再是平常的人,它是圣賢,供奉高處,供天下人膜拜。既如此,他與理想文人自然也就劃清了界限。這個“理想”文人的空缺在我心里存放許久,到底誰可以夠得上這個標(biāo)準(zhǔn)。某天,因為賞讀文瑞先生的《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與贛州》讓我突然覺得這個空缺有人了。此前我自認(rèn)為對于蘇軾的了解,也并不算少。甚至可說是到了癡迷的程度。他一生所到之處,被我用一些彎曲的線條串聯(lián)起來,其結(jié)果當(dāng)然是令人吃驚。很難想象,在那樣一個時代,憑借舟車以及自己的雙腳,可以把那么廣大的河山收攏到自己的視域里,并且他的這種行走并不是徐霞客似的,來自于某種野心和對世界的征服欲的支使。完全是因為命運弄人,使他在沉浮中四處漂泊。回看蘇軾的一生,向北,是定州。那兒是宋朝的邊防重鎮(zhèn),剽悍的契丹就在面前。到定州,當(dāng)然是因為貶謫,然而他的面上卻并無絲毫愁苦,他仍然在精心地建筑他的“雪浪齋”。他非常喜歡北方的槐樹。槐樹枝葉繁茂,滿枝清香,他在院里栽下了“神龍”和“舞鳳”。向南,至儋州,那里當(dāng)時被稱作“海外”。在儋州時,他已經(jīng)年過花甲,他再也不敢奢想此生還能歸去。他說此心安處便是吾家。不了解他的人會認(rèn)為這無非是一句自我寬慰的話,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必然知道他的確無所謂哪里是家哪里不是家。他說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讀到這樣的話,內(nèi)心當(dāng)然是滾燙的。他知道萬物和人之間,本來就是一種互有的關(guān)系。內(nèi)心真正曠達(dá)閑適的人便能從物里面得到真正的快樂。

這是真名士的人生哲學(xué)。我們從他六十多年的人生軌跡中,大概可以看到一點,他的生命的韌勁與彈力總是能夠讓他從某個遙遠(yuǎn)的邊地回到中心。在我看來,蘇軾無疑是理想中文人的樣子,他時刻都沒有放棄作為一個文人或者一個生活中人應(yīng)有的追求。圍繞著他而展開的那些美食發(fā)明,我們大概可以看到一個保有生活熱情的蘇軾。然而,縱觀以往的各種有關(guān)于蘇子的書籍論文,似乎多濃墨重彩于他在黃州、惠州、儋州、杭州、常州的日子,對于那些短暫逗留或只是途徑的地方卻極少談及。龔君文瑞對古虔州的文化情有獨鐘。他在出版《王陽明南贛史話》以后又有此部大作,必然是虔州文化研究結(jié)出的又一碩果。

虔州作為蘇軾南渡北歸的一個過渡性城市,從表面上看,它所承載的東西似乎并不多,而蘇軾在此地留下的詩文與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比較,似乎也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龔君文瑞抓住的恰好是這樣一些瑣碎無奇的日常。他從地方史料和古代的野史筆記中尋找線索,這種工作有點像是從殘破的門窗上刮取金粉。他把一件件零碎的構(gòu)建小心翼翼地拼接起來然后讓我們看到一個完整的歷史面貌。另一個方面,他所選取的視角多是低微的。往常人們探討的重點多在蘇軾的精神世界與他的文化學(xué)養(yǎng)上面,即使談到他的婚姻、家庭、癖好也多有理想浪漫的成分,龔君文瑞恰好是從現(xiàn)實出發(fā),他沒有回避作為現(xiàn)實中的人可能面對的各種生活問題,生理問題,生命問題。這些問題的現(xiàn)象恰好是蘇軾的文字中最打動人的部分。這個部分的呈現(xiàn)作者恰好發(fā)揚了孔子“述而不作”的精神,他把蘇子的一百多篇涉贛詩文逐篇的整理出來,然后做了注解與說明,這些文字可說是蘇子在贛留下的一件件珍貴影像資料,它們串聯(lián)起一個貶謫之人的衣食住行,蘇子的曠達(dá)豪放超脫可以說都是建立在柴米油鹽之上的,他的文章的大部分也都是在協(xié)調(diào)、溝通生活里的種種。所以我們讀蘇軾的文字會覺得里面有一種蘊藉人心的大自在,他的文章背后都有事由,都有生活不可協(xié)調(diào)的部分。而正是因為他的書寫。彼此之間的平衡因而被建立起來。龔君文瑞追隨蘇子足跡,四處探訪,以圖說話,讓我們看到蘇子的身影無處不在,比如贛州的楊梅酒、醋果子炒大腸(炒東坡)都被說成是蘇軾的創(chuàng)造,這里面正好說明了一個問題,蘇軾與他所在時代的話語權(quán)都牢牢地掌握在文化人的手里,知識人的筆所寫,正是一個時代留給后世最主要的部分。由此可知,蘇軾的地位不僅在當(dāng)時百姓之中,更多的還在文化人之中,蘇軾生前,他的文章地位與社會影響就已經(jīng)是一座高峰。龔君文瑞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把他和各地的百工之人、賢達(dá)之士串聯(lián)起來,他把涉贛的蘇軾放在人民中心。而事實上,蘇軾也始終處在人民的中心,他與虔州的舊雨新知往來酬答,詩酒文章心安理得,他的風(fēng)雅與放曠也被贛地的煙雨吸收,幻化成一道道春和景明。

品牌:百花洲文藝
上架時間:2023-08-10 16:15:38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百花洲文藝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商丘市| 伊春市| 林周县| 沾化县| 灯塔市| 吉安县| 濮阳县| 平果县| 涞水县| 金乡县| 霍城县| 武功县| 涞源县| 关岭| 正镶白旗| 昌宁县| 个旧市| 陆川县| 新沂市| 临汾市| 莎车县| 咸丰县| 清镇市| 凤翔县| 九龙城区| 积石山| 水富县| 安庆市| 荔浦县| 银川市| 库伦旗| 汤原县| 汕尾市| 巫溪县| 汶上县| 长兴县| 仙游县| 潜江市| 石首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