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人都會習慣性地形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并在各種場合不自覺地表現出來。有些人總是能很得體、到位地表達,讓大家覺得很舒服。其實這些人只是很懂心理學,知道怎么表達恰當。看到別人在工作上和生活中不斷地贏得掌聲,若你也使用類似的方法去生搬硬套,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你必須了解他背后的心理學規律。本書讓你通過了解心理學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讓溝通變得簡單、順暢。
林楓 ·社會心理 ·8.7萬字
“變態心理學”又稱為“異常心理學”,是以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分支。“變態”是相對于常態的概念,而非人們自定義的“變態”,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精神障礙,本書涉及的病癥主要是焦慮障礙、心境障礙、性心理障礙、兒童心理障礙等。在內容上有別于市面上同類圖書,增加了深度,除介紹癥狀名稱、癥狀表現外,還探究了病因和治療方法,同時對疾病的背景做了分析考。本書每一章末尾部分設置“非常態電影院”欄目,介紹了7部電影和1部短片,并對電影所講的變態心理簡要分析,力求為讀者呈現真實而使用的變態心理學知識。
紀如景 ·變態心理 ·12.1萬字
幻想是內心的現實,你的世界是什么樣子,與你有關,與世界無關。本書源于治療過程,是作者面對紛紛擾擾的家庭關系、霧里看花的情與愛、越管越糟糕的親子關系、無法控制的自我……認認真真地思考,給中國家庭關系、夫妻關系、親子關系、親密關系,開出的一劑“心靈解藥”。讓身陷問題深淵的人們重新認清現象背后的事實,找到幸福的方向。這不僅是一本心理學專業治療記錄書,更是非專業人士自我學習的書籍,是一本真正解決自我、愛情、婚姻、父母、子女問題的心理學讀本。閱讀這本書,好像在和另一個自己對話,像一面鏡子,照亮內心的世界,讓你有勇氣直面人性的幽微,透過曾奇峰老師一雙妙手探查到心理疾病的真相,發現你在通往改變命運的路途上進行的戰爭,撥開心靈的偽裝,深入潛意識,探查到你不知道的人生。學習愛和被愛,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曾奇峰 ·百科 ·12.9萬字
阿德勒的心理學,是改變的心理學,也是行動的心理學。改變和行動需要“勇氣”,這不是莽撞的無知無畏,而是愛和理性的產物,是阿德勒一生思考和實踐的結晶。獲得阿德勒的思考方式,也就獲得了改變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在這本《勇氣的源泉》中,通過阿德勒本人的經驗和心路,向讀者傳遞阿德勒的勇氣,幫讀者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問題,靠自己的雙臂擁抱改變。阿德勒和他的理論繼承人岸見一郎,拒絕順從“常識”,拒絕雞湯式的空洞安撫,幫讀者勇敢解剖自我,打破生活的慣性,掙脫情緒的奴役,不再討好別人和世界,自己定義幸福,勇敢爭取自己的幸福。
(日)岸見一郎 ·積極心理 ·11.8萬字
大腦忘記的事情,總是會比記住的多,這是人腦的機制。在考試前熬夜背誦的內容,多會很快被遺忘,但我們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卻可以牢牢記住。如果我們能利用人腦的這種“生理規律”,就能有效提高學習與記憶的效率。考試腦科學結合腦科學前沿研究與實驗,通俗講解了人腦“記住與遺忘”的原理,不僅呈現了人腦篩選、存儲信息的奇妙機制,還向讀者傳授了靈活運用人腦規則,通過“欺騙大腦”實現“長期記憶轉化”的記憶方法。此外,針對“記憶困擾”“動機不足”等常見的學習問題,作者從腦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給出了科學建議。本書可作為學生和職員復習備考的應試指導,也可作為日常工作、學習中的“高效記憶法”指南。
(日)池谷裕二 ·理論研究 ·7.5萬字
為什么我們做事總是急于求成、避難趨易?所謂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堅持、死磕到底”?如何不再用“三分鐘熱情”和“打雞血”的方式做事?如何保持極度專注?如何消除焦慮?如何提高學習能力?這是一部可以穿透時間的個人成長方法論。7大底層概念,20個成長關鍵詞,助你徹底走出焦慮與迷茫,擁有清醒的認知、清楚的目標、清晰的路徑、清爽的情緒。通過“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等思維規律,你將真正看清自己;通過“深度學習、關聯、反饋”等事物規律,你將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專注力、學習力……只有洞悉底層的內在規律,我們才能真正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周嶺 ·人格心理 ·12.3萬字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不同的人會演繹出不一樣的愛情。人格是愛情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愛情也是人們改善人格缺陷的寶貴機會。《如何擁抱一只刺猬:戀愛與婚姻中的人格識別、接納與付出》涵蓋了九大人格類型,并且圍繞每一種人格類型介紹了一個以該種人格類型者為主人公的愛情故事。通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在親密關系中各個人格類型者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和感受;他們的戀人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和感受;他們為什么會有這些表現;雙方應該做些什么讓愛情更甜蜜。從書中看到自己的愛情故事的影子,或者找到實用的建議。此外,針對每種人格類型,作者也精選了一部影視作品或戲劇作品,為讀者深入理解該人格類型提供了資源。本書適合所有對親密關系感到困惑的人,能夠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理解戀人,理解愛情。
段鑫星等 ·百科 ·9.5萬字
你在熙熙攘攘的大商場里總覺得煩悶,可別人卻有說有笑?你能聞出飯菜不可口的氣味,可別人卻說你嘴太刁?你能利用直覺識破謊言,可別人卻說你疑心太重?高度敏感研究領域的先驅伊萊恩·N.阿倫發現,約15%~20%的人屬于高度敏感者,他們天生擁有一種特殊的神經系統,能比其他人更深入而敏銳地感知并處理內外刺激。因此,他們也常常被貼上“玻璃心”“矯情”“脆弱”等標簽。作為一名高度敏感者,本書的作者卡特琳·佐斯特現身說法,收集了包含感官、健康、工作、家庭、娛樂等多個主題的豐富案例,鼓勵高度敏感者拋棄世俗的標準,大膽做自己,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特殊稟賦,造福自己和他人。
(德)卡特琳·佐斯特 ·心靈療愈 ·16.1萬字
犯罪行為自古以來就是難以避免的社會現象。隨著犯罪心理學的日益發展,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設想通過研究犯罪人的想法來預防更多犯罪行為的發生,由此犯罪心理畫像技術初具雛形。犯罪心理畫像師通過嚴謹的邏輯分析,讓犯罪人原形畢露。本書將帶你重臨犯罪現場,使用犯罪心理畫像技術揭示犯罪人的人格缺陷,幫助警方在人群中鎖定犯罪嫌疑人并證明其罪行。你會解開許多看似毫無犯罪動機的謎團,也會看到人在幼年時期的經歷會對其日后的成長產生哪些影響。本書用血淋淋的案例講述真實的悲劇,用直白的語言剖析犯罪者的心靈,帶你走進那些被鮮血和丑惡遮蔽的內心,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
陳泊菡 ·應用心理 ·11.8萬字
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異恐怕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而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軌跡。為了掌控人生的方向、有效地改變自己、獲得持續的成長,我們必須在認知方面不斷進化。《認知進化:掌控人生,改變自己,持續成長》共分為六章,分別聚焦六個話題,即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如何做到高度自律、如何面對現實生活、如何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改進、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走上坡路、如何使10年后的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作者結合自己和身邊人的真實經歷,分享了自己對職場、生活、人生的所見、所思、所悟,為年輕人提供了一份真誠的成長、進化清單。
哈叔 ·人格心理 ·8萬字
本書是一本供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書,與傳統的知識學習式的教材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活動課教材。在本書中,老師將在每節課安排一些特別設計、與課程主題相關的活動,包括游戲、分享和討論等,然后引導學生領悟到相關的理念、知識和方法。本書的主編和各章的作者都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大學和中學的心理學教師。
沈貴鵬主編 ·青少年 ·6.9萬字
書稿內容來自作者近年心理咨詢實踐,以散文筆法解讀心理奧秘,本著篇篇抓住讀者所關注的心靈熱點,處處針對讀者有困惑的心理難題的準則,從中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中學生活的心理故事匯集成冊。主要內容有:怎樣讓學業從心走向成功?怎樣走過初春季節性心理的困擾?怎樣為自己營造一份好人緣?怎樣做自己情感的主人?怎樣和自己好好相處?怎樣讓性格給自己營造好運?怎樣化解中學生活中的異常心理?書稿以咨詢手記的方式行文謀篇,全書風格突出體現為如下三點:有故事,有人物,有情節,突出可讀性;有診斷,有分析,有答疑,確保科學性;有建議,有方法,有對策,講究實用性。
馬志國 ·青少年 ·19.1萬字
本書對現代人所產生的普遍性焦慮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并結合多名心理學家的治療經驗和大量臨床案例,得出了許多簡單、實用、有效的戰勝焦慮的方法,讓讀者在閱讀和實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擺脫焦慮的困擾,重回寧靜。
李莎 歐陽健舒 ·理論研究 ·8.8萬字
當一切都變得復雜時讓判斷與決策成為常態環境太復雜,如何尋找有效信息?思維混亂、模糊,如何厘清邏輯?怎樣判斷與決策,才能直擊要點?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復雜,大腦對這些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想要擁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就要優化大腦的算法。腦熵是指大腦可以訪問的神經元的數量水平,用來衡量大腦對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腦熵越高,說明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越強。而信息的處理能力與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決策能力息息相關。本書以知識的功能模式為主體,提出了優化心智算法“四部曲”,分析了人類如何描述表象、解釋現象、預測趨勢、改造自身和外界。同時,為改善思考方式和提高決策能力,本書通過拆解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得出有效改善信息處理能力的方法,幫助人們減少知識盲區、思維盲區和認知偏見,從而提升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
衛藍 ·認知心理 ·8.5萬字
《分裂的自我》首版于1960年,是一部精神病學專著,作者萊恩是一位精神病學家。本書關切類精神分裂和精神分裂個體,研究探索臨床瘋狂現象,理解其發生和發展機制。并借助日常語言,對這些瘋狂現象展開生存論哲學的討論,這在當時是一項開創性的努力。這部作品讓瘋狂變得可以被理解,并由此改變了我們對精神病的認知方式,給在社會框架中被定義為正常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了解“精神病人”的可能。萊恩通過對他治療過的病人的案例研究認為,精神病或許不是一種醫學疾病,而是“分裂的自我”的結果,或者說是我們體內兩種角色之間的緊張關系:一種是真實的、私人的身份,另一種是呈現給世界的虛假的、理智的自我。作者區別于急切地將人納入“正常與否”的傳統治療,他毫無保留地同情現代人的存在處境。自我在外界重壓之下無法表達真實,然后一步步走向了精神崩潰。萊恩帶著深切的理解與愛,使埋藏著的希望露出了引線,指引人們走向真正的健全。《分裂的自我》也是一部充滿愛的慈悲之書,以悲憫之心撫慰了萬千孤獨的心靈。
(英)R.D.萊恩 ·經典著作 ·13.8萬字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往往都流于表面,有的人善于掩飾,外人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看透他的內心;不過,心理學家在心理分析方面卻有著自身獨特的技巧。本書教你通過外貌、表情、肢體動作、語言等方面,全面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及其真實想法,同時還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小案例,幫助你更準確地理解和應用。
蕭寒編著 ·入門 ·9.9萬字
在與惡魔的較量中,犯罪心理專家目光如炬,不放過蛛絲馬跡,通過犯罪心理分析洞察對方的內心活動。本書精心挑選出近20個駭人聽聞的驚天要案,為讀者詳細介紹犯罪心理專家的獨門秘籍,呈現真實的犯罪心理畫像,幫助讀者遠離犯罪分子的侵害。
曲楠 ·應用心理 ·11.7萬字
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約翰·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他主張用客觀的方法研究人類的行為,從而預測和控制有機體的行為。《行為心理學:華生的實用心理學課》是華生經典著作的普及本,凝結了華生的思想精華,以通俗易懂的敘述方式,介紹了行為心理學的起源、發展,以及行為心理的各種表達方式。無論是初次接觸行為心理學的讀者,還是心理學業內人士,都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行為主義的本質,獲得不小的益處。
(美)約翰·華生 ·入門 ·12萬字
沒有人能夠生而自信,從本能的角度而言,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恐懼的影子,都會因為各種事情感到害怕或者恐懼。真正糟糕的并非是人們恐懼的事情,而是恐懼本身,人們一旦被恐懼脅迫,就無力思考,更不可能想出周全的辦法解決問題。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人的內心世界,幫助人們了解恐懼產生的原因,從而讓人們有的放矢地從根源上解決恐懼問題。
孟凱編著 ·理論研究 ·9.1萬字
父母反對,戀人家暴、出軌怎么辦?總是吵架,如何避免確認戀愛關系后的愛情消退?為什么明明盡全力去愛、去付出,感情卻依然破裂?這是一本讓你走出傷痛的理性療愈書,從心理學和腦科學角度,手把手教你在關系破裂后認清自己、對方和關系,避免錯誤的解讀和處理,活出自己,為迷茫中急切尋找答案的你帶來一縷理性之光。親密關系出現波折,也正是我們看見自我、重建自我的契機!這時你可能急切地想知道:為什么感情會出現問題;如何解讀這段經歷,走出傷痛,不再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怎么做才能真正獲得愛的能力;如何擁有持久的愛與親密?經歷本身并不能讓人獲得經驗和成長,對經歷的思考和理解才是有用的。這本書會引導你了解自我、強大自我。這本書提供了你在這個階段亟需的心理學知識、理論和在實踐中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在這些工具的引導下,你的思考會更有效,也會更容易找到真相,解決問題,重新認識親密關系。學會愛自己、愛他人,蛻變后再從容出發!
曹雪敏 ·入門 ·1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