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48年10月31日,東北野戰軍獨立10師在遼沈戰役尾聲突進撫順。守敵國民黨青年軍207師1個團棄城潰逃,解放軍兵不血刃接管這座“煤都”。完整接收亞洲最大露天煤礦、特種鋼廠及發電廠,繳獲機床2000余臺、火車頭40臺。此役切斷沈陽國軍能源命脈,三小時后(同日14時)沈陽解放。撫順工業體系零損移交,為解放戰爭后期軍械生產提供核心支撐,奠定新中國重工業基石。
林可行 ·軍事史 ·17萬字
《先秦戰爭與政治地理格局》一書,對先秦各歷史階段經濟區域、人口、民族和政治力量的分布,以及各區域的地形、水文、風俗文化狀況與相互來往的交通路線進行考察,并著重探討這些因素對作戰方略形成、演變所起的制約作用,即地域差異與空間變化和軍事活動之間的的密切關系。全書分為《三代篇》、《春秋篇》和《戰國篇》。本書為軍事地理專家宋杰教授的博士論文,本次出版做了細致修訂,并增加18幅戰爭形勢示意圖,雙色印刷。本書資料詳實,視角新穎,換個角度看中國史,看清戰爭背后藏著的秘密,破解華夏戰爭密碼。
宋杰 ·軍事史 ·16.6萬字
南昌起義勝利之后,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在大埔縣三河壩分兵,主力部隊南下潮汕,第二十五師在朱德率領下,在三河壩阻擊圍追之敵。經三天三夜激烈阻擊戰,起義部隊跳出強敵重圍,南下尋找主力部隊,抵達饒平茂芝時卻得知主力部隊在潮汕失敗了。這支四面受敵包圍、官兵思想動搖的起義部隊余部,要往哪里去呢?朱德組織了20多位團以上干部,主持召開了軍事會議,歷史上稱為“茂芝會議”。會上,朱德為起義部隊余部制定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將部隊從城市轉向農村、從打正規戰轉為游擊戰。起義部隊余部轉戰于粵閩贛湘邊,舉行湘南暴動,走上井岡山與毛澤東同志勝利會師。其事件重大特別,史料挖掘深入,內容感人至深,筆觸深刻獨特,將領閃射榮光,是一部感人的好作品。
劉漢升 ·軍事文學 ·6.4萬字
“悅讀經典白話版”精選中國古代經典讀物,所選作品都很大程度地去掉文言色彩,同時又保持原典結構的完整,加注釋,比普通注釋更獨立、更詳細,帶有“知識點拓展閱讀”的特點,整套書系將經典作品當代化、通俗化,使大眾讀者讀得懂、讀得輕松。《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并稱中國古代軍事經典。前者由孫武系統總結戰爭規律,提出“全勝”戰略;后者歸納三十六條實戰計謀,如圍魏救趙、聲東擊西。二者共同構建兵學理論體系,深刻影響軍事、商業等領域,被譽為謀略智慧的寶庫。
(春秋)孫武撰 ·經典著作 ·18.2萬字
14年抗戰的烽火歲月,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最終迎來了偉大的勝利。《浴血山河: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系列5冊是一部講述以國民黨部隊為主的對日正面戰場的紀實著作,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7月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直至全民抗戰取得最終勝利。通過正面戰場的重大戰役,如長城抗戰、太原會戰、武漢會戰等,及一些國民黨重要將領在抗戰中的不同表現,真實客觀地再現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的鐵血抗戰。全書資料詳實,真實再現了那一段浴血山河全面抗戰的歲月,還原了當時的重大戰役和重要人物,是一部重要的歷史紀實作品。
歐啟明 ·軍事文學 ·14.1萬字
歐啟明 ·軍事文學 ·15.7萬字
歐啟明 ·軍事文學 ·14.7萬字
歐啟明 ·軍事文學 ·13.7萬字
歐啟明 ·軍事文學 ·13.9萬字
本書對凈評估的歷史、方法和重要議題進行了全面的回顧和梳理。在歷史回顧的相關章節,本書既展現了馬歇爾及其凈評估辦公室在冷戰時期的輝煌成就,也描繪了冷戰后凈評估由于面臨世界格局變化和美國戰略調整而處于無所適從的尷尬且無奈的境地;在方法論的相關章節,本書對凈評估與歷史研究、情報研究以及多種科學方法的關系進行了詳細說明,展現了凈評估在方法論上的多樣性;同時,本書也闡述凈評估與美國的蘇聯研究以及軍事事務革命之間的復雜關系,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聚焦凈評估在事關美國國防戰略的重大議題上如何發揮診斷性和指導性的作用。本書全景式地展現了凈評估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深入思考了凈評估在當代大國競爭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美)托馬斯·G.曼肯主編 ·軍事理論 ·13.3萬字
采訪系列記錄了曹聚仁先生從抗戰到內戰時期的采訪經歷和所見所聞,以及在時代巨變中的復雜意緒。《采訪本記》敘述始于日本明治維新之后的中日糾紛,重點在于九·一八事跡、淞滬戰役、七七事變,一直到南京淪陷,與《采訪外記》所敘戰地八剛好接榫。曹聚仁先生致力于使其成為人民的戰史,親臨戰場,搜集手材料,既有敵軍文件,日記以及俘虜口供,也有官方公布文書既參閱友邦人士的報道與批評,也研討專家的論著。全書包括引論,日本侵略戰序幕,全面抗戰初頁三部分,敘述戰事,不蔓不枝,分析戰爭背后的動因,資料翔實,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勝也罷,敗也罷,只不過要和敵人講和,如作者所言,這部書可說是蔣百里氏此語的有力注解。
曹聚仁 ·軍事文學 ·12萬字
本書帶你走進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日烽火歲月。從盧溝橋的槍聲響起,到全國上下同仇敵愾抗擊日寇。講述了無數抗日英雄的傳奇故事,他們有的在正面戰場浴血奮戰,有的在敵后展開游擊戰爭。通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戰斗場景和感人至深的人物事跡,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
孫大剩 ·軍事文學 ·12.3萬字
在抗日戰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本書詳細記錄了他們的英勇事跡,從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的頑強抗爭,到狼牙山五壯士的壯烈犧牲。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抗日脊梁,他們的故事將激勵著后人永遠銘記歷史,傳承抗戰精神。
孫大剩 ·軍事文學 ·11.8萬字
孫子,即孫武,被譽為兵圣。本書詳細解讀《孫子兵法》背后的軍事智慧,講述孫子在戰亂時期的軍事生涯和他如何以卓越的謀略成就不朽傳奇。
李四五 ·軍事文學 ·12.2萬字
抗日戰爭是一場鐵血鑄就的征程。本書描繪了從普通百姓到抗日戰士,在這條艱難的抗日路上所展現出的不屈不撓。他們面對日軍的殘酷侵略,毫不退縮,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展現了中華民族在絕境中爆發出的強大生命力和抗爭精神。
孫大剩 ·軍事文學 ·12.4萬字
本書堪稱一部關于中國兵史的完整讀本。讀者獲得一部雷海宗先生對中國兵史研究的完整讀本。有關中國兵制的研究已經很多,但雷海宗不走傳統兵制史的路子,從側面發力,引入西方社會科學的分析方法,探討中國文化中的兵的精神,也就是武德的歷史及其喪失,其間牽出中國文化中很多值得注意的特點,進而為中國史學別開生面。梁啟超先生說: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者也。
雷海宗 ·軍事史 ·9.9萬字
戰爭,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聚焦古代歷史上的重大戰爭,為你揭開戰爭背后的神秘面紗。每一場戰爭都有著獨特的故事、策略和英雄人物。你將了解到戰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感受戰爭的殘酷與輝煌。同時,你還將認識到那些在戰爭中挺身而出的英雄們,他們的勇氣、智慧和犧牲精神,將激勵著你在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
李睿文 ·軍事文學 ·12.4萬字
在冷戰最為緊張的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蘇聯的情報部門(如KGB和GRU)策劃并實施了廣泛的間諜活動,滲透到美國及西方國家的政治、軍事和科技領域。這本書將會揭示著名間諜的行動與身份,涉及間諜的策劃與執行,以及他們如何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等手段收集情報,影響國際決策。書中還分析了雙重間諜的轉變及間諜被揭露后的命運,展現了間諜的智慧、勇氣與命運。
順衍 ·軍事文學 ·10.7萬字
本書以圖文并茂地形式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經典武器,其中包括T-34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M1“加蘭德”步槍等引人關注的著名武器,全書通過精彩、翔實的文字講述了這些武器的實戰性能和戰場表現,100多幅珍貴的戰地實景圖片和武器解剖圖再現了傳奇武器的前世今生。
薩沙編著 ·武器裝備 ·36字
1947年12月,吳嵩慶將軍出任財務署署長,總管全國軍費,也被牽入了“上海國庫黃金運臺灣廈門事件”。1949年春,金圓券巨貶,國民黨軍隊不得已開始以黃金銀圓補給部隊,吳嵩慶深得蔣介石信任,負責黃金軍費運用。此日記即記載1948—1950年國民黨政府的軍費收支,1948年8月之前,軍費使用法幣;之后到1949年4月,為金圓券;1949年5月至年底,直到國民黨軍退到臺灣,都使用黃金銀圓作軍費,其間,7—12月也混用少量銀圓券;1950年在臺灣繼續支用黃金補充軍費,對穩定臺灣金融貢獻極大。軍費影響內戰至巨,當時占政府總預算的四分之三以上。金圓券貶值為“廢紙”后,由于金銀有限,國民黨軍隊非嫡系及次要部隊無法獲得最起碼的糧款,此或系其陣前頻頻倒戈的原因之一,也是加速國民黨在大陸潰敗的主因之一。這三年日記細道其中內幕及政府最機密之軍費秘密,特別是蔣介石以下野之身掌控金銀軍費,繼續指揮國民黨軍隊作戰之史事。編注者運用最新解密檔案作詳細注解,為讀者提供了近代史的第一手資料。
吳嵩慶著 吳興鏞編注 ·軍事史 ·1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