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人際關系中各種問題都與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掌握了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許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本書嘗試從心理的角度,運用心理學原理,結合實際生活案例,對為人處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心理現象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簡便的解決思路與方法。幫助人們在了解各種人際關系現象背后的深層心理原因的同時,也幫助人們成為職場上、商場上、親友圈中最有分量、最受歡迎、最能呼風喚雨的人。
劉戰均主編 ·百科 ·28.4萬字
在外人看來,家庭矛盾要么小到不值一提,要么大到不可饒恕。可對自己而言,其中既有難以割舍,又有求之不得。讓人放不下的,到底是對方的好,還是自己的弱點?作為治療師,奧古斯都和瑪格麗特夫婦的工作便是解決這些問題,挽救其他家庭。可正因如此,他們也不得不直面自身的問題。雖然一生都在治療別人的家庭,但這回自己家卻成了“熱鍋上的家庭”。本書便為讀者展現了其中的點點滴滴。一個家庭是如何誕生的?在各個階段可能遇到哪些問題?不同類型的人尤其需要留意哪些方面?在兩位治療師的帶領下,我們將像讀故事一樣體會每個家庭的苦與樂,并用自己獨特的嗅覺找出解決之道。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是將一連串的不完美結合起來,我們卻能得到美好的生活,或許,這正是家的魔力和魅力所在。
(美)奧古斯都·Y.納皮爾 ·心靈療愈 ·28.3萬字
本書在《人格心理學》第一版的基礎上增補學科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成果,闡述人格的定義及內涵、人格理論的發展歷程和人格的應用研究。全書既注重人格理論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更注重人格領域在實際中的應用,尤其是人格領域與現實的廣泛結合,進一步借鑒國內外優秀人格教材的特點和優點,力圖做到人格理論及其實證研究有機結合。
陳少華編著 ·人格心理 ·28.3萬字
本書共分九章:第一章闡述了犯罪現場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第二至七章緊密聯系偵查工作實際,結合大量真實的案例論述了如何分析案件性質、作案時間、涉案地點、作案人個人特點、作案人數、作案工具、作案手段、作案過程,以及犯罪現場重建的方法等;第八章介紹了幾類常見案件的現場分析;第九章則介紹了如何在犯罪現場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各方面的信息確定偵查方向和偵查范圍。全書結構完整,自成體系,既有宏觀的現場分析理論和規律的研究,以及對全案的綜合、全面的分析,又有微觀的對單項的、個案的分析論證。
胡向陽 ·應用心理 ·28.1萬字
本書由歐陽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漸進的構思,對潛意識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潛意識,如何識別潛意識陷阱,如何訓練自己的潛意識,如何運用和掌控潛意識,這些知識能有效引導人們有意識地開啟潛意識的能量,從而成就不一樣的人生理想。《潛意識與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種輕松的語言,對神奇的第六感進行了層層解密,并闡釋了第六感產生的日常行為、心理常識,試圖為人們解開那些看似合理卻又令人迷惑的現象和行為,從而讓人們將第六感的能量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
歐陽茱莉 ·意識 ·28.1萬字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講述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如心理結構、意識流、心潮、智力、精神相對論、二元心理等。在此基礎上,講述心理分析的方法、心理調控的方法,提高智商、情商的方法,培養天才的方法,心理保健及心理治療的方法,調節情緒的方法,用計算機模擬靈感、直覺、想像等高級思維的方法,打開心理黑箱的方法等實用知識。中學以上學歷的人群都可以閱讀此書,尤其是大、中學在校學生、教師,IT企業員工,以及受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困擾的人群更適合閱讀。
杜向陽編著 ·意識 ·28.1萬字
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繼《為何家會傷人》之后,有關自我、自戀和關系的又一重磅作品。獨創自我認知工具“人性坐標體系”,幫讀者用直觀、可執行的方法衡量自己的心靈健康程度,或一份關系的健康程度。通過這一工具認識自我、找到問題癥結。深度剖析情緒內耗根源“全能自戀”,引導讀者重新審視內心,識別和擺脫情緒操控;培養讀者建立自己與人、事物和世界的深度關系的能力,從而擁有做成事的能力、愛的能力。真正幫讀者活得真實、松弛、實現最根本的療愈。
武志紅 ·心靈療愈 ·28萬字
《不要挑戰人性》(全2冊),用腦科學解鎖自律密碼!人性是一門科學,有規律可循。實現認知覺醒,就能重塑天性,用順應人性的方式實現爆發式成長!人性中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弱點,比如想要成功,先要自律,而自律這件事情似乎是反人性的,怠惰才是更輕松的選項。教育子女、學生應試、職場打拼,都要求人們克服“弱點”才能達成目標。難道順應天性,只會得到變壞、變墮落的結局嗎?其實這些所謂的“弱點”,往往和我們的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關。了解了人腦的特性,這些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一部重點還原經典心理學實驗現場,剖析實驗中的每一個細節,通過對人性的抽絲剝繭,來檢視心理學實驗中反映人性的邏輯內核,看見心靈,照見自我。第二部更聚焦在學習和生活認知層面的弱點和解法,深入探究人腦的運作機制,幫助我們去探索那些撲朔迷離的主觀體驗背后真正的科學解釋。
潘楷文 ·認知心理 ·28萬字
抑郁癥現在非常普遍,全球有超過三億人深受其苦。本書由國際公認的抑郁癥治療專家保羅·吉爾伯特撰寫,第一版自面世以來,幫助了數以萬計的抑郁癥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朋友,以及無數醫療工作者。全面修訂后的第三版新增大量篇幅,介紹了近十多年來對抑郁癥的全新思考和抑郁癥治療研究的成果,尤其強調培養同情心思維、行為和感受的重要性。書中包含非常有用的治療案例,新增了許多易于理解、循序漸進的建議和練習,幫助您了解自己的抑郁、改善自己的情緒。
(英)保羅·吉爾伯特 ·百科 ·28萬字
《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精選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學課程中引用、講述的300個極富思考意義的小故事,旨在讓更多的人走進哈佛校園,聽一堂生動有趣的哈佛心理課。《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由牧之等編著。
牧之 蘇陌 ·入門 ·27.8萬字
精神分析師、心理學行業從業者經典閱讀書目,解讀幼兒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18個案例聚焦2—5歲幼兒成長關鍵期幼兒期的生命經驗將伴隨人的一生為后來的親密關系奠定基礎本書由塔維斯托克幼兒觀察研討班的觀察材料匯編形成,每個章節對應一位幼兒的觀察,記錄了十八個幼兒的成長故事。他們面臨著生活的“重大改變”,如隨著家里“二胎”來臨而出現的俄狄浦斯沖突;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的分離焦慮;自閉癥傾向的幼兒發展,等等,這些故事或令人心碎,或讓人不禁會心一笑。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得以窺見幼兒的真實想法,體會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掙扎、愛恨、進退與不屈的努力。幼兒觀察方法起源于精神分析重鎮塔維斯托克,觀察者被要求保持中立客觀的態度,以每周一次的頻率觀察幼兒在生活中呈現出的感受、想法、幻想和愿望,這種訓練培養了觀察者的敏感度,有助于促進其對人類內在世界的投射、移情、反移情等現象的了解。同時,觀察者作為一位旁觀的陪伴者也為幼兒及其家庭創造了一個空間,對幼兒及其家庭產生了療愈的效果。
(意)西莫內塔·M.G.阿達莫 (英)瑪格麗特·拉斯廷編著 ·兒童心理 ·27.8萬字
《夢的解析》告訴無知和充滿疑惑的人們:夢是一個人與自己內心的真實對話,是向自己學習的過程,是另外一次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人生。在隱秘的夢境中所看見、所感覺到的一切,呼吸、眼淚、痛苦、死亡以及歡樂,都并不是沒有意義的。該書不但為人類潛意思的學說奠定了穩固的基礎,而且也建立了人類認識自己的新的里程碑,是了解精神分析學說和潛意識理論的必讀書。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色彩心理 ·27.5萬字
《夢的解析》它通過對夢境的科學探索和解釋,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們對于夢的無知、迷信和秘感,同時揭示了左右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潛意識的奧秘。該書不但為人類潛決識的學說奠定了穩固的基礎,而且也建立了人類認識自己的新里程碑。書中包含了許多對文學、神話、教育等領域有啟示性的觀點,引導了整個二十世紀的人類文明。有史以來,科學地告訴人們:人為什么會做夢?為什么會做奇奇怪怪的夢?夢意味著什么,訴說著什么,夢將我們引向何方……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經典著作 ·27.5萬字
《自我的掙扎》是女性心理學家卡倫·霍尼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書中詳細敘述了神經官能癥者的發展傾向,它對人們的吸引力遠遠超出了人們對病態方面的臨床或理論的研究興趣。同時本書還包含人類的欲望、動力或探求完美的宗教教條等道德問題的研究。另外本書也探討正常人的人性發展過程。因此,對探究人性發展的讀者,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也是劃時代的心理學巨著。
(美)卡倫·霍妮 ·理論研究 ·27.5萬字
通過本書的出版,中國頂尖的心理學家們將從心理科學的研究成果出發,針對生活中的各種行為的心理基礎、個體發展過程中的心理特點、社會經濟現象中的心理原理等方面,介紹心理學知識、并深入探討如何將心理學知識用于實際的管理工作當中。通過12位國內頂尖心理學家分主題、有的放矢地講解,更好地發揮心理學科特點,為我國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出謀劃策。同時,本書不僅對公務員群體的心理健康有指導作用,對于廣大讀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也是一劑良藥。
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 ·入門 ·27.3萬字
本書從人生、處世、職場、生活等多個方面,對“別讓沉不住氣毀了你”進行了全面而且深入的解讀,讓我們可以重新的認知自己,學會應該如何的應對復雜多變的生活。因為沉住氣,才能守住幸福;因為沉住氣,才能成就事業……沉住氣之于人生,不是無聊與痛苦的淵藪,而是成長與創造的樂園。一個沉不住氣的人,心智肯定是不成熟的;一個沉住氣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
宿文淵編著 ·百科 ·27.3萬字
《女性思維的流變》分上中下三篇,采用了要素分析法、“性度”分析法,從認識論角度考察女性個體和群體思維。全書講述了女性思維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歷史流變軌跡,重點分析了信息時代女性思維的流變軌跡,為擴大女性生存和發展空間提出了認識論的前提。
黨紅梅 ·女性心理 ·27.2萬字
《動機與人格》是馬斯洛心理學研究的奠基之作,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心理學的方法論、需要層次理論以及自我實現理論。馬斯洛在《動機與人格》一書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即生理需要、對安全的需要、對歸屬感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還在《動機與人格》中描繪了一種不同的人性觀和全新的人類形象,更多地著眼于解決如何成為健全的人的問題。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 ·經典著作 ·27.2萬字
《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的現象學》是一部專為心理學與精神病學專業的學生寫的現象學導論,意圖是向他們呈現心理學與精神病學中的現象學進路。作者認為,現象學運動不只是一種哲學運動,也是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探索新的發展道路的努力從更為廣義的角度來說,現象學導向的心理學與精神病學也是一種哲學形態,或者說是現象學實踐。這本書橫跨了現象學、心理學、精神病學三大領域。作者通過闡述這三大領域代表人物的思想,很好地展現了現象學對于現代心理學與精神病學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從而說明現代哲學仍然能夠為具體科學提供有益的指導。
(美)赫伯特·斯皮格爾伯格 ·研究方法 ·27.2萬字
本書是一部杰作。作者充滿感情和同理心的深入視角,令人深信今后對心理創傷幸存者的治療會日益人性化,極大地拓展了自我調控和療愈的方式,同時也激發了更多關于創傷及其有效治療方式的研究創新。作者范德考克通過充分呈現他人工作中令人信服的證據,連同他自己的開拓性探索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取的經驗,證實了身體會記錄創傷的經歷。除此之外,他開發了一套借助瑜伽、運動和戲劇表演的方法,巧妙地將人們的身體和心靈(以及他們的思想和情感)聯系起來。這個新鮮觀點是美好和令人歡迎的,并為心理治療界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美)范德考克 ·心靈療愈 ·27.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