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導論:進化的道德

在人性的發展中,神經官能癥的產生形式是比較特別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精力被浪費了,所以這個過程是不正常的。在某些特點方面,和正常的人性發展相比,神經官能癥的過程存在一些與眾不同之處,人們對它認識的范圍要比實際情況狹窄很多。在很多方面,他的表現可能和正常人完全相反。當他處在順境中的時候,實現自我潛能是他最要花費精力的地方,但在神經官能癥的情況下,人們就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能力、特別氣質和生活中的情況而有所變化,他會變得更加強壯,或者反而變得懦弱;變得缺乏自信心或者自信過度;變得輕信他人或者謹小慎微;變得更加活潑或者更加鎮靜。一旦這些變化發生了,個人特別的天分就可以得到發展。然而,不管它向什么方向發展,人們天分的發展是這一切變化的根源。

由于內心壓力的作用,一個人可能和自己的真我(真正的自我)永遠脫離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會用在怎樣通過“內心的驅使”的力量,將自己打造成完美的形象。這是因為,任何事物都不能讓他的理想化形象成為現實,不能讓他為自己擁有的、能夠擁有的,以及應該擁有的美好的品德而感到滿意和驕傲,當然,那種比他想象中的完美還要徹底的完美是個例外。我在本書中對神經官能癥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人們在病態方面的理論或者臨床的研究興趣,遠遠不如對神經官能癥的興趣濃厚。還有一個基本的道德問題需要我們進行討論,這個問題與人們的欲望、動力和對完美的追求的宗教條款有關系。任何一名學者,只要他對人性的發展做過真正意義的研究,他就會相信,如果自負成為一種刺激性力量,那么就會有很多缺點因為自尊自大和追求完美的驅動力而產生。為了保證道德行為沒有錯誤,就需要建立一個嚴格的內部控制體系。人們對這個內部控制體系的必要性和存在價值持有不同的見解,大家對此各抒己見。我們暫時認為,對于人類的自發性行為來說,這種“內部的驅使”確實能發揮一定的限制性作用,這也與一些宗教的說法相一致,那么我們就因此不需要為了追求至善至美、為了生活更加完美而努力了嗎?如果真是這樣,如果“內心的驅使”是不存在的,那么社會生活和人類道德是不是要面臨困難,或者處于被摧毀的邊緣了?

我并沒有打算在這里討論人們是怎樣將這個問題提出來的,也不想討論怎樣去處理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在于我們對人性信仰的“特點”是不同的。

從廣義上來說,我們對人性的解釋各不相同,能夠解釋道德問題的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有的人(比如,弗洛伊德等人)認為,人生來就是有罪的,或者認為原始的本能對人的行為起激勵作用,他們是不可能放棄附帶的限制和指控的。所以,道德規則目的的形成是非自發性的,在天然狀態下也是可以由培養或者被壓抑而形成的。

第二,有的人認為,不管人性是善還是惡,這都是天生的,這些人所認為的道德目的也必然是和眾人不一致的,同時他們的觀點一定會集中于相信“最終取得勝利的一定是人類生來就具有的美德”,比如,人們天生的良好道德因為忠誠、意志、理性或者悲憫而得到培養、引導和強化,這一點和倫理以及宗教的觀點是相符的。作者將要在這里強調的,并非是制服或者對抗邪惡,而是從更加積極的角度指引人過上愉快的生活,也就是說,這其中存在一定的積極因素。不過,這些積極因素對人們的幫助有很大的依賴性,當然對理性和意志觀念的指引也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從它的本質來說,它的作用還是抵抗或者限制“內心的驅使”。

第三,如果我們相信促使人們實現自身潛力的進化動力是人類的遺傳性,那么在道德方面,將出現和以上兩種觀點不相同的問題。這種信仰并不是說善良是人類的本質,因為它認為,之前對善與惡的認識程度是人們善良的最主要的前提條件,同時還說明,人們生來就本能地去努力實現自我,人們的價值觀念也是從這些努力中建立起來的。我可以舉一個明顯的例子,人們不可能將自己的全部潛力都發揮出來,除非人們能夠積極努力,認真地和他人溝通,并且能夠做到嚴于律己。同時,如果人們陷入“無知的自我崇拜”(出自雪萊)中,或者認為自己的缺點是他人導致的,那么就一定會安于現狀,不會進步。真正意義上的成長應該是為自己負責任,也為他人負責任的。

所以,我們收獲了“進化的道德”,我們可以從下面這些問題看到人們需要放棄或者培養的道德標準:對于人類的成長和人性的發展來說,人們對待道德的特別態度所起到的作用是破壞性的,還是指引性的?這個答案和精神疾病所揭示的一樣,人們本來是精力充沛的,但因為各種壓力的作用,人們的精力變得缺乏建設性,甚至具有破壞性了。不過,只要我們仍然相信為了實現而努力的主觀意識,我們就不需要使用“束身衣”來緊緊地綁縛我們自由的身體,我們也不需要讓內部控制這根鞭子來限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時我們也不需要做到最完美的程度。很明顯,人性中一些不好的因素可以被這些嚴苛的規則清理干凈,然而對人類的發展來說,這些規則也存在不利的一面。這種苛刻的規則是我們根本就不需要的,因為我們在應對那些人類成長之路上的破壞力時,有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變得成熟,同時將不良的習慣改正,也只有真正地了解和認識了自己,人們才能做到摒棄邪惡、發展善良。當然,認識自己并不是目的,這只是人們發展成長的工具而已。我們可以從這里知道,對自己進行研究不但是一種基礎性的道德責任,實際上也是基礎性的道德權利,從成長的深度和廣度來說,人們是非常期望了解自己的。

如果人們的心理疾病障礙被清理干凈,人們就可以健康而自由地發展,進而才可能去關心和愛護他人。同時,年輕人也可以得到一個沒有任何阻礙的發展機會。如果一個年紀不大的人在成長中遇到了困難,受到了挫折,那么年紀大的人就應該盡自己全部的努力去幫助他發現和實現自我。不管怎么樣,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了別人,人們的腦海中都應該有“實現自我理想”這件事。

本書將對心理障礙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論述,我希望這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有益處的。

卡倫·霍尼

品牌:鳳凰壹力
譯者:賈寧
上架時間:2019-08-01 16:37:22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鳳凰壹力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仙居县| 达拉特旗| 沙洋县| 谷城县| 根河市| 抚顺市| 深泽县| 南汇区| 明溪县| 东城区| 南宁市| 栾川县| 阳高县| 永靖县| 界首市| 石嘴山市| 虹口区| 海伦市| 盐源县| 绥中县| 赣州市| 筠连县| 平罗县| 安图县| 江永县| 噶尔县| 容城县| 宁陵县| 呼图壁县| 大名县| 锡林郭勒盟| 尤溪县| 铁岭市| 平和县| 拜泉县| 嫩江县| 乡宁县| 南投县| 剑阁县|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