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我的身體養陽氣》是著名中醫師、百萬暢銷書作者武國忠歷年養生研究成果的全新噴發!《為我的身體養陽氣》從節氣、體質、飲食、運動、穴位按摩、針灸等多個層面,詳細介紹養陽秘方,深刻解讀常見病的自診自療訣竅。讀者通過《為我的身體養陽氣》,就能詳細了解自己的身體,學會養陽的方法,讓身心感受無處不在的陽氣牽引,體會“大鵬展翅”的暢快淋漓!
武國忠 ·中醫養生 ·11.9萬字
“明哲保身”一詞出自尹吉甫的詩篇《烝民》,記載于《詩經·大雅·烝民》中。原文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是一本表面上講成語,實則說透正確的防病治病之道、讓我們好好活著的明心見性之書。比如,通過“塞翁失馬”的故事,我們知道自己和親人的生命是最為寶貴的,而普通人喜歡爭名逐利,得物則喜,失物則悲,這往往是易患病又遷延難愈的重大原因。又如“修身養性”,告訴我們什么才叫養生,什么是正確的生命觀——首先是貴生,然后追求生命的量,其次追求生命的質。
徐文兵 ·中醫養生 ·8.1萬字
健康的體魄、美麗的容顏、充沛的精力皆來源于充盈的氣血。氣血就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東西全部是需要圍繞著這個氣與血的根本而進行運行的。本書通過中醫的要領來詮釋氣血的重要性,從多個方面解決氣血虧損的問題,結合現代養生理論,從飲食、按摩、運動、生活起居等方面調養臟腑,充沛氣血,使其濡養人體各部位。本書引導讀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氣血養生關懷您一生。
張霆主編 ·中醫養生 ·14.8萬字
“病從寒中來”,本書分別介紹了寒濕對健康的影響,尤其是對體虛人群的影響。書中不僅介紹了寒濕產生的原因,寒、濕既可外感,又可內生;又介紹了寒濕的防治辦法,給出了多種對癥解決辦法。對于體虛人群來說,平時就不僅要注意防寒防濕,更需要分辨自己體內的寒濕情況,因此按寒濕在體內不同的所在,介紹了分別容易產生哪些癥狀與病癥,又都該怎樣去防治。
楊力 ·中醫養生 ·9.2萬字
在中國,每10個人里就有5個人脾氣虛。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無論是肌肉失去彈性、皮膚沒有光澤、膚色暗淡、腰間長出“游泳圈”,還是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脾氣虛弱導致的。在書中,作者匯集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三甲醫院婦科醫師的臨床精粹,圍繞“脾虛的女人老得快”這樣一個觀點,細說了痛經、乳腺增生、卵巢囊腫等高發、頻發的女人病,及黃褐斑、黑眼圈、“游泳圈”等女性常見的早衰煩惱,并從專業角度顛覆眾了多健康養顏謬誤、揭露廣告背后的陷阱,全面呵護女性健康。全書實用、易操作。
佟彤 ·中醫養生 ·12萬字
本書以《黃帝內經》為理論依據,講述如何在生活中養好肝。內容包括中醫對肝的認識,肝與健康的關系,常見的傷肝生活習慣,以及如何通過日常飲食、運動、經絡按摩等養護好肝臟。并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季節、不同疾病給出了相應的肝臟調養方案。
吳中朝編著 ·中醫養生 ·9.3萬字
《本草綱目》是一本經得住歷史和時間考驗的藥物學巨著,它是由明朝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為修正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耗費畢生精力,跋山涉水,親嘗百草,歷時29年編成的。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本書是在深入研究《本草綱目》的基礎上,選取了傳統中藥中具代表性、常見、有效的中藥,并對其功效、適應證進行分析說明的情況下編纂而成的。書中還針對不同的體質推薦了不同的中藥,針對每種中藥也推薦了幾種常見的家庭養生藥膳。希望無論是小孩、男性、女性還是老人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指導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讓全家人吃飯香、身體棒,讓我們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張俊莉 ·中醫養生 ·7.9萬字
本書從艾灸常識、艾灸手法掌握和取穴方法入手,從發現問題馬上灸、有了病及時灸、慢性病堅持灸、體質弱慢慢灸、經絡不通接經灸、上熱下寒導引灸、身體健康經常灸等幾個方面介紹艾灸要領,并實際收錄內科雜癥、痹癥痿癥、女性病癥、皮膚病證、外科病癥等艾灸實例近百篇,既記錄了治療過程,又較為詳細地介紹了病因病機和取穴、操作及注意事項,還對有關艾灸學習者的疑問和困惑予以解答,通過閱讀本書,對關注中醫養生保健的職場人士和一般大眾會大有幫助。
向陽 向云飛 ·中醫養生 ·10.7萬字
本書介紹了艾灸療法的主要技法、禁忌和注意事項,更是詳細講解了內科雜癥、痹證痛證、痿證、男、婦、兒、五官、皮膚等120余種常見病、多發病的取穴、方解、方法和注意事項,可供艾灸師和廣大關注艾灸保健養生的大眾閱讀學習。
向陽 向云飛 ·中醫養生 ·7.6萬字
《認清體質再養生》編者根據古今中外的文獻及多年的臨床實踐,綜合、歸納、總結出不同體質與養生防病的具體方案,其目的是使每個熱愛生命、注重養生的朋友從此不會再盲目跟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愿愛好養生的廣大讀者能學有所成養有所得。
李增黌 李光旭 ·中醫養生 ·7.6萬字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為了方便讀者學習與使用,對足部按摩的取穴和按摩方法做了詳細的闡述,并將穴位和操作方法以圖解的方式標注出來,方法簡便易行,操作性強,讀者只要按照書中的方法和操作步驟,就能進行實踐,做到“一看就會,會了就能用”。
李戈 ·中醫養生 ·9.8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服飾穿戴、飲食營養、睡眠住宿、運動保健、美容化妝、日常用品、社交處事、醫療用藥以及不同人群的宜忌等,非常全面、系統,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非常易懂和易用,是廣大讀者用以指導現代生活、創造幸福家庭的良師益友。
胡元斌編著 ·中醫養生 ·17.5萬字
這是一本零基礎入門的艾灸書,一本適合全家祛病養陽的保健書,“針灸泰斗”謝錫亮教授親傳弟子孟獻威用多年研究經驗為新手們詳解艾草文化,解答艾灸難題。怎樣挑好艾條,如何選擇灸法……所有新手疑惑的問題,在書中都能找到解答。深入淺出地剖析艾灸時的注意事項,巧用各類艾灸工具,根據灸感判斷灸量是否足夠,還有新手必知的養生穴,未雨綢繆,輕松艾灸。本書中不僅有近百種常見病的艾灸療法,更有針對新手的坐標系定位取穴,不怕穴位找不準;第一次艾灸也不怕,孟獻威老師教你零基礎灸法,對癥自測,更有Q&A一問一答,常見艾灸問題一網打盡,一學就會。教你活用歷代醫家的心頭“艾”,艾膳食補陽氣、艾葉泡腳驅寒,掌握艾草的多種功能,無論是內服外用還是艾灸祛病,幫助新手從內而外了解艾草,增強體質。
孟獻威 ·中醫養生 ·8.7萬字
醫學技術較為發達的現代社會,老偏方仍然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因為它材料易得、操作簡便、花錢少又有實效,更適合普通老百姓采用。為使讀者能夠正確利用老偏方治病,常學輝編著的《很老很靈的老偏方(老祖宗傳下來的靈丹妙藥》搜集了敞見于古今醫籍、文獻和報刊中的近3000個有效、簡便、經濟、實用的偏方,讓讀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快速查找。
常學輝 ·中醫養生 ·18.1萬字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我國第一部養生寶典與第一部生命智慧百科全書。《黃帝內經》建立了中醫學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以及重要的“養生學說”。“清調補五行養生”是三位一體的人體系統再生工程,清除毒素,調和氣血,修復臟腑,而后才是對于組成人體最小單位“細胞”的全面補充,使元氣得以濡養,精氣得以充盈。
陳大為 ·中醫養生 ·12.8萬字
為了讓名方經久不衰,名揚四方,更好地發揮濟世救人的作用,編者從上百種古醫典籍或名醫專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驗方,經科學地分類統籌,編輯成書,以方便讀者參考驗用。全書分為歷代名醫名方、常見疾病名醫名方、五官皮膚科疾病名醫名方、婦科男科疾病名醫名方四章,遵循因病辨證、因證立法、依法選方、安全用藥的現代中醫診療規律,所錄之方皆經過千百年流傳,并經名老中醫多次驗證,療效顯著。
吳曉青 ·中醫養生 ·8.1萬字
此書平裝版由本社于2009年、2018年出版,此次改版為精裝本。“易筋經”為傳統體育養生方法,在民間廣為流傳,依據本書內容整理的“古本易筋經十二勢導引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書編著者嚴蔚冰為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本書平裝版曾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頒發的“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全國中醫藥科普著作獎”。
嚴蔚冰整理導讀 ·中醫養生 ·6.5萬字
女人由于生理結構和男人不同,所以比男人更容易患有一些疾病。但由于各種原因,女人又常常有意或無意忽視自己的健康,這是對自己身體不負責任的行為。本書用現代的手繪圖解手法,著重介紹女性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巧,是集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為一體的圖書。全書內容涉及多方面,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是現代女性生活必備的健康保健必讀書!
李杰 王信惠編著 ·中醫養生 ·7.3萬字
本書中的少林六合功為嵩山少林寺歷代高僧修禪養心、益壽延年的養生功法。整套功法由六式組成,主要針對人體無形之氣的修煉,以式法的的連貫性練習臟腑的生理功能,通過縮展開合與吐納導引來鼓舞氣血,增強臟腑功能,以達到養生、保健、延年之功效。
潘霜喜 ·中醫養生 ·4.3萬字
本書結合了全身穴位按摩、足部反射區按摩、手部反射區按摩這三種常用的按摩方法,針對生活中常見的不適癥狀和常見疾病,介紹了治療的方法。
健康生活圖書編委會 ·中醫養生 ·1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