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第1章 前言:戴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1)
那是去年一個寒冷的冬夜,紐約賓雪凡尼亞飯店的舞廳在七點半之前就已被2500位聽眾擠滿,盡管如此,直到八點鐘,還是有大批的人蜂擁而至,想要在舞廳中占得一席之地。
不僅舞廳中座無虛席,兩邊樓道、廂房里也都是人,稍晚一點進來的,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了。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人在進行了一天的辛勞工作后,還愿意在這里站一個半小時呢?
這里有時裝表演?
有大明星即將登臺演出?
不,都不是;這些人全都是被報紙上的一個占據了一整幅版面的廣告吸引來的。廣告刊登在兩天前的《太陽報》上。
那則廣告的內容非常簡單:
“教你增加收入,
學習講話的藝術,
讓你擁有當領導者的資格!”
不管你相不相信,在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繁華大都市里,盡管有20%的人依賴政府救濟金過活,依然有接近3000人在看到那則廣告后,走出家門,不懼嚴寒,來到賓雪凡尼亞飯店。
這則廣告并不是刊登在一般的小報紙上,而是選擇了紐約市鼎鼎大名的《太陽報》,這和《太陽報》的讀者群密切相關,我們調查可知,《太陽報》的讀者大多是處于社會上層階級的人——白領、企業主、經理等,他們的年收入少則2000美元,多則50000美元。
這接近3000位聽眾,全部都是來聽由戴爾·卡耐基及人類關系講習會主辦的演講,演講的內容是當時社會中實用性最高、新穎度最強的“如何開展有藝術性的談吐,以及如何影響他人”。
可是,這接近3000位來自不同行業的聽眾,為什么要來聽這場演講研究會呢?
是苦于這不景氣的社會經濟,而不得已才產生的求知欲望?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像這樣的演講研究會,對于紐約的這些聽眾來說,已經有24年的歷史了。
從開始舉辦演講研究會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5000位商人受到了戴爾·卡耐基的訓練。而那些大公司——循規蹈矩、觀念守舊、不輕易相信人的機構,也在公司內部為自己的員工開展了演講研究會,包括西屋電氣公司、馬克意爾出版公司、白羅克聯合煤氣公司、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紐約電話公司等,希望員工能夠提升工作水平,取得更好的工作業績。
這群已經離開學校10年或者20年的人,如此熱衷于接受演講研究會的訓練,這一點讓我們感到吃驚,這也說明了目前我們的教育制度還存在欠缺。
那么,這些聽眾到底要通過演講研究會學習些什么呢?為了能夠找到這個答案,解答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美國成人教育協會與芝加哥大學、聯合青年會學校一起,花了整整2年的時間,耗費了25000美元,對此展開了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最受人們關注的是健康問題,其次就是人際交往的藝術,即如何與他人建立起和諧的關系。接受調查的人們表示,他們所希望學習到的人際交往藝術,不是那種高深的大眾心理學,或者怎樣成為有魄力的演說家,而是能夠在工作中、家庭中、社交活動中都能夠派上實際用場的建議和方法。
也就是說,調查中的結果就是那些聽眾迫切想要獲得的東西,對嗎?
“當然是的。”調查負責人說,“那個說法一點兒也沒錯,倘若人際交往藝術就是他們內心最渴望的,那我們就把這個教給他們。”
但是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中直接指向人際交往藝術的書籍或者教材幾乎沒有,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寫過旨在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書籍。
這一現象讓調查者感到疑惑,從古至今,不論是涉及到古希臘、古拉丁,還是高深的高等數學等理論,這類不太受大眾歡迎的學理性書籍已經五花八門,品類俱全。但是大眾渴求的書,市面上卻是空白。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接近3000人會在寒冷的冬夜,不在家里呆著烤火,要冒著嚴寒擠進賓雪凡尼亞飯店的舞廳,去聽一場演講研究會。因為在這個演講研究會上,他們能夠得到他們渴求已久的東西。
以前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他們都看過很多書,學到了很多知識,并且相信書本中的知識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現實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可是,在他們經歷了事業的掙扎、受到來自社會或者家庭的挫折或磨難之后,他們意識到,課堂上、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遠遠不能解決這些現實問題,他們感到深深的失望!而那些名人或者身居要職、生活如魚得水的人們,他們的談吐、影響力、領導能力等都不是從課本中得到的,那些全部來源于他們的生活或者其他地方。
生活教會他們的是,優雅的人格、富有藝術的談話能力、優秀的領導能力等遠比熟讀拉丁文、取得哈佛大學文憑重要。
正如那則刊登在紐約《太陽報》上的廣告所說的,參加在賓雪凡尼亞飯店舞廳舉辦的演講研究會所能獲得的好處遠比你之前學到的要多,從現實來看,這個說法并沒有錯,并且事實遠比這要好。
在演講研究會上,18個曾經學過這個課的人,被請到了演講臺上,通過演講臺上的擴音器在規定的75秒時間內,講述他們曾經的經歷或者改變,每個人都只有75秒,時間一到,演講會的負責人就“砰”的一聲敲響錘子,大喊:“時間到,下一位。”
18個人的講述時間都控制得格外嚴格,而整個流程都非常快,就好像一群野牛從草原上奔涌而過,聽眾們就這樣站在擁擠的舞廳或者樓道、廂房內,聽他們的演講。
站在擴音器前演講的人形形色色,包括面包商、銀行家、推銷員、保險商、會計師、牙醫、建筑師、藥劑師、律師、商業公會會長等,其中有一位藥劑師是專門從印第安納保力司斯來到紐約的,而另一位律師是從哈佛納來的。
第一個演講的人是奧海亞,在愛爾蘭出生、成長,只讀過四年書,后來漂泊到美國,開始的時候是從事機械方面的工作,后來又進了其他行業。
他在40歲時,家里人口逐漸增多,而他的工資已經不能夠維持日常的開支,所以他考慮轉業,改去做卡車銷售。奧海亞性格有點自卑,所以他說,他在去敲開一家公司負責人的辦公室門時,會在門外徘徊很久,鼓足了勇氣之后,才敢去敲門。這份推銷員的工作,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他打算回到機械廠,做他原來的工作,但在某一天,他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邀請他去參加由卡耐基舉辦的“如何開展有效的講話”的演講研究會。
奧海亞擔心自己要和那些文化程度很高的人交往——交談或者其他,所以他坐立不安,不愿意參加信里面提到的這個演講研究會。
但是奧海亞的妻子堅持要他去!她說:“你必須去,這封信的出現就是上帝要你去的意思,你去了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奧海亞在妻子的鼓舞下,來到了演講研究會的舉辦地,可他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所以他在場地外站了5分多鐘,遲遲沒有走進去。
在開始演講的頭幾次,他十分害怕,演講時整個人都是昏昏沉沉的。但幾個星期之后,他已經完全消除了演講時的那種恐懼,也能夠享受這樣的演講過程了……而且,當他面臨的聽眾越多,他就越興奮,精神狀態越好!就這樣,奧海亞的自卑情緒慢慢的消減,直到消失,在之后的推銷工作中,他都能夠鼓足勇氣帶著自信走進企業負責人的辦公室,而他的收入也逐漸提高,現在,他已經成為了紐約的明星推銷員。
那天晚上,在賓雪凡尼亞飯店,面對著舞廳中接近3000的聽眾,奧海亞用極其幽默輕松的語言講述了他的故事和他的成功。在場的聽眾在他的輕松幽默語言的帶動下,都發出了爽朗的笑聲,那時的奧海亞,那樣的成功,就算是一位職業的演說家,也難以和他媲美。
下一位演講者是梅雅——一位白發蒼蒼的銀行家,更是一位有著11個孩子的父親。
他在首次站在卡耐基研究會講習班的演講臺上演講時,大腦一片空白,支支吾吾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但后來,他用他的經歷向人們證明了一個擁有良好口才,懂得怎么開始一段對話的人是能夠成為領袖的。
梅雅在紐澤西州克里夫頓已經居住了25年,在華爾街工作也有一些年頭,但那些年里,他幾乎不參加任何活動,所認識的人也只有500左右。
他在參加了卡耐基的演講研究會課程后,有一次收到了一個稅捐賬單,他仔細核對了賬單上的數字后,發現了幾處不合理的地方,這一發現讓他格外憤怒。這事情如果是過去的梅雅碰到的話,他最多坐在家里生悶氣,或者找他的鄰居發發牢騷。但現在不一樣,梅雅拿著手中的賬單,帶著帽子,就走到了鎮中心的集會上,在集會上大聲的發泄他心里的不愉快,指責賬單上的不合理。
而在憤怒中做出上述舉動的梅雅,受到了鎮上居民的擁護,他們都力勸他去競選參議員。梅雅接受了鎮上居民的意見,他開始在各個公共場合發表演講,一連幾個星期在集會中指責政府當局的奢侈和浪費行為。
那一次參加該鎮參議員競選的人數達到96個,梅雅只是這接近100人中的一員,但開票結果顯示,梅雅得票數高居榜首,而就在同一天,梅雅成了這常居人口4萬人的小鎮的名人。他那一連好幾個星期的演講,讓他收獲了很多朋友,那些朋友的數額遠遠超過他過去25年內結交的數量,數據差達到80倍。在做了參議員后,梅雅的收入是他過去做投資時候的10倍。
第三位演講者,是一個全國性的食品制造工會的會長,他在飯店舞廳中當著這2500多人的面,講述了他當初代表董事會公開發表演講的心路歷程。
他參加卡耐基演講研究會取得的成果有兩項,其一,他被選為工會的會長,并且這一消息通過各大新聞媒體傳播開來,其二,他需要代表董事會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講,而他演講的內容會被全國各大報刊媒體,如美聯社發表傳播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