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8章 善用學得的技巧(2)
- 第27章 善用學得的技巧(1)
- 第26章 如何組織較長的講演(3)
- 第25章 如何組織較長的講演(2)
- 第24章 如何組織較長的講演(1)
- 第23章 介紹講演者 頒獎與領獎(2)
第1章 前言:為什么要學會說話
美國一項權威調查的結果表明:成人最為關注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健康問題,另一個是人際關系問題。
一個寒冷的正月的晚上,2500多名青年男女擠進了紐約一家大飯店的寬敞舞廳。早在七點半以前,這里所有的座位均已占滿,直到晚上八點,熱烈的群眾還在不停地往里擁擠,連樓道里都擠滿了人。后來者連找個立腳的地方都那么困難這些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居然在這里要站上一個多小時,他們究竟在觀看什么?華爾街股市交易的行情?名模時裝表演?還是自行車賽?
不,都不是!他們原來是被報上的一則廣告吸引而來。兩天前,他們拿起《紐約太陽報》,一幅整版的引人注目的廣告吸引了他們。老一套?是的,但信不信由你,在這個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還有20%的人口正靠救濟金生活,卻有2500人都因為同一則廣告而離開家,趕往廣告所指的地點賓夕法尼亞飯店。
這則廣告刊登于紐約最守舊的一家晚報——《紐約太陽報》,它的讀者大多是上層的資產階級——高級職員、雇主、企業家,這些人年薪都在2000~50000美元不等。他們蜂擁而至,為的是聽一個在他們看來最為新穎、最實用的講座——“有效的交流與影響他人的技巧”。主講者:戴爾·卡耐基及人際關系研究會。他們為何對此如此充滿興趣?難道僅僅是因為經濟不景氣而產生的一種求知欲嗎?顯然不是,因為這一訓練教程,在紐約市已經風行24年了,而且每場都聽眾爆滿。
在此期間,15000多名商人及職業專家接受過卡耐基的訓練,甚至有可能比之更多。連那些不肯輕易相信他人、思想守舊的機構,也在本單位內提供場地,為其員工接受培訓提供便利。
這些已經離開學校10年或20年之久的成人們都自愿前來接受這種訓練。這一事實表明,我們的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需求確有一段驚人的差距。那么,成人究竟需要什么?這確實是個一句話難以綜述的問題。而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成人教育協會和青年聯合會曾花費25000美元,耗時2年,在全美進行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成人最為關注的是健康問題,其次是人際關系問題,他們要學會與人交往和影響他人的技巧。他們不想成為演說家,也不想去聽那些枯燥無味、脫離實際的心理咨詢指導,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讓自己在事業、社交和家庭中即學即用的真誠建議。
在中學和大學時期,他們曾閱讀過許多書籍,他們似乎只有一個信念:知識,只有知識才是經濟和事業的酬勞。但在若干年的事業生涯之中,在經過一次次生活的困苦與折磨之后,他們深感失望,而且又悟出了另一個道理:那些在事業上獲得重要成功的人除了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種生存的技能——善于講話,善于轉移和改變他人的思想,善于推銷自己和“出售”自己的意見。
他們意識到:如果自己要戴上船長的帽子,要駕駛事業的輪船,自我的人格與說話的能力有時比哈佛的文憑更重要。
卡耐基的事業正是無數美國人士渴求的東西,他起初設立的就是一種演講術的課程,前來聽講的人都是商界人士,其中有許多人已有三十年沒有進過教室。大部分人的學費都是分期付款的,他們來這兒的目的是要獲得結果,并且要很快地獲得——次日便能在商業面洽上及團體談話上大獲全勝。
為了求得一種迅速而實用的效果,卡耐基發展了一種特殊的訓練方法——一種演講術、推銷術、人類關系及實用心理學的驚人混合,它不受死板的規則所拘束。他創造了一種課程,不但非常真實而且非常地有趣。當課程結束時,班中的人自己組織了一個俱樂部,每兩周集會一次,這樣持續了多年。在費城,便有19個人組成一組在冬季每月集會兩次,他們這樣做已達17年之久。常有人駕著汽車疾行50里或100里去上課。有一個學生習以為常地每星期從芝加哥到紐約來。
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認為,普通人只開發了蘊藏于自己體內十分之一的能力。卡耐基因為幫助職業界男女開發他們蘊藏著的才能,在成人教育中創造了一種最重要的運動。
盡管卡耐基先生已經離開人世近半個世紀,但他所創立的這一成人教育運動日益波及全球。在日益開放與發展的中國,無數成年人也像當初的美國人一樣,他們渴求生存和發展,他們也急需生存的技巧與手段。在我國的一些城市,已開設有專門的卡耐基人際關系學與演講口才訓練班,為無數有志成功者傳授成功之道。
本書的內容為卡耐基演講思想的精髓,全書盡管也向讀者面授了一些演講與說話的技巧,但更為重要的是,它認為對人們表達不佳的根治應從“心”開始。他們應該鼓足勇氣,培養自信,積極準備,像常人一樣心平氣和地講話。切不可落入那些無用的“演講技能術”的圈套。愿卡耐基的這一思想能助你成功溝通,鑄就事業的輝煌。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