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全力、保持自信與口角生風的說話能力對你是極其重要的。想想這種能力對你結交朋友以及在社交上的重要性,想想你因此而大大增強了自己服務于他人、社會的能力,想想這種能力對你的事業所造成的影響簡言之,它將為你未來領導他人和個人成功鋪平道路。
美國現金登記公司主席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席艾林先生在《演說季刊》中寫了一篇文章,題為《演說與領導在事業上的關系》。他說:“在商業領域的歷史中,不少人是憑借講壇上的杰出表現而承蒙器重的。許多年前,有位青年,當時是堪薩斯州一個小分行的主管,在做了一場精彩無比的講演之后,今天已成為我們的副總裁了,負責業務的拓展。”
能夠站立在眾人面前、從容不迫地娓娓而談,這將使你前途無量。有一位畢業的學員亨利·伯萊斯通,他是美國西弗公司的總裁。他深有感觸地說:“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談,并且贏得他們的合作,這是那些想往上爬的人們應該努力培養的一種能力。”
想一想,當你信心十足、起身與聽眾共享自己的思想和感覺時,那是一種多么令人滿足和舒暢的感覺。我曾幾度環球旅行,但是憑借語言的力量征服全場聽眾的那種快樂和愉悅,是很少有別的事情足以比擬的。在那種場合下,你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之感。有個畢業的學員說:“開始說話的前兩分鐘,我寧可挨鞭子,就是開不了口,可是說到臨結束前兩分鐘時,我又寧可吃槍子兒也不愿停下來。”
現在就請你開始想像自己面對著很多聽眾。想像你自己正滿懷信心、邁步向前,聽聽你開講后那種全場鴉雀無聲;感覺感覺在你激昂陳詞之際聽眾的那種全神貫注;感受感受你離開講臺時那熱烈掌聲的溫馨;并聽聽聚會結束后部分聽眾對你的大加贊賞。
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寫下六句話,這六句話很可能對你的一生發生深遠的影響。這六句話是阿里巴巴勇探寶穴的開門口訣:“不論任何課程,只要你對它滿懷熱忱,就可確保學好。如果你對某項結果足夠關心,你自然會實現這一結果。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會做好。如果你期望致富,你便會致富。如果你想博學,你就會博學。只有那樣,你才會真正地期盼這些事情,心無旁騖地一心期盼,而不會費許多心神再去胡思亂想許多不相干的雜事。”
學會有效地面對眾人說話,其好處不僅僅是可以進行正式的公開講演。事實上,就算你終生都不可能進行正式的公開演說,但接受這種訓練仍然對你有很大的好處。舉例來說,當眾演說的訓練,是鋪設一條通往自信的大道,因為你一旦發現自己能夠當眾起立,伶牙俐齒、頭頭是道地對著人群說話,在你與他人交談時,必然就更具信心和勇氣。許多職業男女都來參加我的“有效說話”課程,主要是因為他們在社交場合之中感到害羞而不自在。當他們發現自己能夠站著和同事講話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難處時,他們便會覺得原先的那種不自在是多么可笑。他們通過訓練培養出來的處之泰然的風度,令家人、朋友、生意伙伴和顧客刮目相看。我們的許多學員,像古利奇先生,都是因為周圍的人參加訓練后個性發生了非凡的改變,才促使他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上課的。
這種方式的訓練,也會在各方面影響到一個人的個性,不過并非即時明見。不久前,我曾問大西洋城的外科醫師兼美國醫藥學會的前任會長大衛·奧門博士,從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角度來看,他認為當眾演說訓練的益處如何?他微笑著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最好是開個處方,這個處方是“藥房里抓不到藥的,個人得自己配藥;他要以為自己不行,他就錯了。”
我桌上就放著這么一份處方,每讀一次,都覺得心有感觸。以下便是奧門博士振筆疾書的處方:
盡力培養一種能力,讓別人能夠窺視你的腦海和心靈。學會在他人面前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使之傳遞給他人。在你這樣努力去做而不斷進步時,你便會發覺:你——真正的自我——正在人們心目中塑造一種前所未有的形象,產生前所未有的震擊。
從這份處方中,你可以得到雙重好處。當你學會對別人講話時,你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而你整個人的性格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這樣你的情緒也會進入一種很好的狀態。情緒漸入佳境,你的身體當然也就漸入佳境了。在現代社會里,不論男女老少,人們都得當眾講話。我個人并不清楚它在工、商業中究竟會帶來什么利益,我只聽說裨益無窮。可是,我確實知道它在健康方面的益處。只要有機會,你就應該對幾個人或許多人說說話;你會越說越好,我自己就是這樣。同時你會感到神清氣爽,體驗到一種完整而圓渾的感覺,這是你從前感受不到的。
這是一種暢快而美妙的感覺,沒有任何藥丸能賜予你如此感受。
因此,學會說話的原則其中第二條便是,想像自己成功地做著目前自己所害怕去做的、全心全意地想著自己能夠當眾說話,并被人接納時會有怎樣的利益。牢記威廉·詹姆斯的話:“如果你對某項結果足夠關心,你自然會實現這種結果。”
第三,預備成功的心理。有一次,在一個廣播節目上,主持人要求我用三句話來說明我曾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我是這么說的:
我所學到的最大教訓是,我們的所思所想非常重要。如果我知道你的思想,就能了解你這個人,因為你的思想造就了你這個人。通過改變自己的思想,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
現在你已把自己的目標定在增加自信心和進行有效交談之上了。從現在起,你一定要積極而非消極地思考問題,你的這番努力終會成功。你一定要對自己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努力成果,保持一種輕松樂觀的看法。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決心體現在每個詞句、每項行動之上,并全力培養這種能力。
下面有一則故事,可以強有力地證明這一點:任何人若想迎接語言挑戰,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就必須具備斷然的決心。我要講述的這個人,他已高高地登上事業的階梯,成為商界的傳奇人物,但是在大學時代,他初次起立講話時,卻因語言遲鈍而失敗。老師指定的五分鐘講演,他講了不到一半,便臉色發白,噙著眼淚匆匆走下講臺。
這位青年學生雖有過如此經歷,但他不甘心被這樣的失敗將他擊倒。他下定決心要做個優秀的演說家,并且付諸真正的行動片刻不懈,最后終于成為受世界尊敬的政府經濟顧問。他就是克萊倫斯·B·南道爾。他的許多書發人深思,其中有一本《自由的信念》,書中提到了當眾講演:
我的講演每天都排得滿滿的,出席的場合有廠商協會的晚宴、商務部、扶輪社、基金籌募會、校友會以及其他場合。我曾經在密歇根州的艾斯肯那發表愛國演說,慷慨激昂中投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曾與米基·隆尼一起下鄉進行慈善講演,與哈佛大學校長詹姆斯·布朗特·柯南和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M·胡欽斯下鄉宣導教育;我甚至曾以極蹩腳的法語做過一場餐后演說。
我想我了解聽眾要聽些什么,以及他們希望演講者如何表達。對于那些堪當事業重任的人來講,這其中的竅門是:只要他愿意去學,沒有什么是學不會的。
我與南道爾先生有同感。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的意志,是成為有效說話者的過程中成敗的關鍵所在。如果我能看透你的心思,確知你的意志強度,你思想的明朗或灰暗,我便能準確地預測你在改進溝通技巧上的進步會有多快。
在中西部的一個培訓班里,有個人第一晚上課時就站起來“大言不慚”地說,他不滿足于成為一名房屋建造商,他要成為全美房屋建造協會的發言人。他最想做的是,在全國上下奔走告訴人們,他在房屋建造業中遭遇的問題與獲得的成就。喬·哈弗斯蒂真的說到做到了!他是那種讓老師高興的學生,他有一種拼命的狂熱勁頭。他想要談論的,不只是地方性的問題,同時還包括全國性的問題,他對這些欲望絕非三心二意。他充分地準備了自己的講演,并仔細練習,絕不錯過每一次上課的機會,哪怕遇上他一年里最忙的時節,他都毫不含糊地按照一個學員的標準去自我要求。結果他進步很快,連他自己都感到吃驚。兩個月的時間,他就已經成為班上的佼佼者,并被選為班長。
大約一年以后,在弗吉尼亞州的諾佛克主持該班訓練的教師這樣寫道:
我已經完全忘了俄亥俄州的喬·哈弗斯蒂了。一天早晨用早餐的時候,我翻開《弗吉尼亞導報》,其中赫然印有一幅喬的照片與一篇稱譽他的報道。前一天晚上,他在地區建造商的盛大聚會中發表演說,在我看來,喬豈止是全國房屋建造協會的發言人,他其實就是一名會長了。
因此,要想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就是,用你的欲望提升自己的熱忱,用你的毅力磨平高山,同時還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當凱撒從高盧而來、船行海峽之上,最后和他的軍團登陸于現在的英格蘭時,他是如何確保自己軍隊成功的呢?他非常充滿智慧:他把軍隊停駐在多佛海峽的白堊懸崖之上,下望兩百英尺之下的海浪。他們見到赤紅的火舌正吞噬著運載他們渡過來的每艘船只。置身敵國,與大陸的最后聯系已經失去,最后的撤退工具也已焚毀,他們只有唯一的選擇:前進、征服!他們后來也正是這么做的。
這何止是不朽的凱撒精神!在你出發去征服你對聽眾的恐懼時,何不將這種精神變成屬于你自己的?把每一分消極思想都扔進熊熊的大火之中,在通往躊躇的每道隘口上都緊緊關上鋼門。
第四,抓住每次練習的機會。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我在第125街青年基督協會所教授的課程已經改變,我不再僅僅講授當年的內容了。每年都有一些新的觀念加入到訓練課程之中,那些舊的思想則予以淘汰。但是有一個特點卻是經久不變的,那就是各班的每個學員至少必須起立一次(大部分人都是兩次)在同學面前講演。為什么要進行這種訓練呢?因為不能學會當眾說話,誰也學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講演,就好比一個人不下水,就學不會游泳一樣。你可以讀遍那些有關當眾講演的著作,包括本書,但你有可能還是開不了口。書本只是一些詳盡的指引,你得將書中的建議付諸實施才行。
當有人問蕭伯納,他是如何學得聲勢奪人地當眾演說的,他答道:
我是用自己學會溜冰的方法來做的——我固執地一個勁兒地讓自己出丑,直到我習以為常。
年輕時,蕭伯納是倫敦最膽怯的人之一,常常在堤防上走上20分鐘或更長的時間,最后才壯起膽子去敲他人的門。他承認:“很少有人像我這樣因為單純的膽小而痛苦,或極度地為之感到羞恥。”
最終,他無意間用了最好、最快、最有把握的方法來克服自己的羞怯、膽小和恐懼。他決心把自己的弱點變成最強勁的資產。他加入了一個辯論學會。倫敦一有公眾討論的聚會,他就會參加。蕭伯納全心投入社會主義運動,并四處為該運動進行講演。結果,他成為了20世紀上半葉最具信心、最出色的演說家之一。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說話的機會隨處皆有,不妨參加任何組織,志愿從事那些需要你講話的職務。在公眾聚會里站起身,使自己露個頭,即使只是隨聲附和也好。開會時,千萬別去敬陪末座。盡量去說話!使自己有機會活躍地參加各種聚會。你只要往自己周圍望望便會發現,沒有哪種商業、社交、政治、事業,甚至社區里的活動能離得開向前邁步、開口說話。除非你說話,不停地說,否則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進步。
一個年輕的商務主管有一次對我說:“這些道理我全都明白,可我總是猶豫著不敢面對學習的艱難考驗。”
“什么艱難考驗!”我回答說,“快把那種思想從心里除去。你從來就沒有運用正確的——征服性的——精神來想過學習。”
“那是什么精神?”他問。“冒險精神啊!”我告訴他。接著我又對他談起一些當眾說話而能獲致的成功之路,同時個人的個性更能由此變得開朗起來。
“我要試試,”最后他說,“我要去從事這項冒險。”在你繼續閱讀此書并將其中的原則付諸實施之際,你也是在進行冒險。你會發現,在這項冒險中,你的自我引導的力量與敏銳的觀察力會支持你;你會發現,這項冒險會改變你,不論內在或外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