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花間集敘武德軍節度判官歐陽炯 撰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鮮。是以唱云謠則金母詞清;挹霞醴則穆王心醉。名高白雪,聲聲而自合鸞歌;響遏行云,字字而偏諧鳳律。楊柳大堤之句,樂府相傳;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爭高門下,三千玳瑁之簪;競富樽前,數十珊瑚之樹。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燒之態。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娼風。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實

【注】鏤玉句——鏤(lòu 漏):雕到。《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瓊(qióng 窮):美玉。《說文》:“瓊,亦玉也。”《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中還有“瓊瑤”、“瓊華”、“瓊玖”、“瓊瑩”、“瓊英”、“瓊瑰”等詞,都是美玉之名。《毛傳》:“瓊,玉之美者。”擬化句——擬:摹仿。化工:造化之工,指大自然創造化育萬物的功力

迥(jiǒng 炯):遠,引申為差別很大,作程度副詞用有“很”、“異常”的意思

是以句——是以:因此,連詞。云謠:即《白云謠》,古歌謠名。據《穆天子傳》,周穆王西游時,乙丑那天,在瑤池上向西王母勸酒,西王母為穆王唱歌謠道:“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金母:即西王母。古代將“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東南中西北)、“五音”(角徵官商羽)等相配,以木配東,其余類推,金就配西,《呂氏春秋?孟春紀》高誘注:“角,木也,位在東方。”西王母位于西方,所以稱“金母”。《太平廣記》:“兩王母與東王公共理二氣,男子得道,名隸木公;女子得道,名隸金母。”挹霞句——挹(yì藝):酌、舀。《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霞醴:仙家的美酒。醴(lǐ里),指甜酒

白雪——古代名曲。《文選?對楚王問》,宋王回答楚玉時說:“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鸞歌——這里指優美動聽的音樂。鸞(luán 鑾):鳥名,屬鳳凰類,五彩而多青色。《藝文類聚?鳥類》:“凡象鳳者有五,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多黃色者鹓囗,多紫色者囗囗多白色者鵠。”響遏句——遏(è厄):阻止。行云:飄動的云彩。《列子?問湯》:“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而反,終身不敢言歸。”這里用這一典故是指歌聲悠揚動人

鳳律——音樂的調型。《漢書?律歷志》:“制十二筒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生之,是為律本。”古代的律和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律,本來是指用來定調的竹管,古稱“筒”(tóng 同),古人用十二個長度不同的筒,吹出高度不同的十二個標準音,這就叫“十二律”,相當于現代音樂的C、D、E、F、G、A、B 等調。古書上常說“六律”,就包括陰陽各六的十二律。音,主要是指音階,相當于現代的1、2、3、4、5、6、7 等音

楊柳句——楊柳:古樂府中的曲名,即《折楊柳》,或《楊柳枝》,到隋代變為宮詞。梁朝簡文帝《折楊柳》:“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白居易《楊柳枝詞》:“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大堤:古樂府中曲名,即《大堤曲》。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收有《大堤》、《大堤曲》、《大堤行》三調名,作者自梁簡文帝以下共六家。此處用“楊柳”、“大堤”指代樂府中的名曲

芙蓉句——芙蓉:《古詩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曲諸:梁朝何遜《送韋司馬別》頭四首為“送別臨曲渚,征人慕前侶。離言雖欲繁,離思終無緒。”這里是用“芙蓉”、“曲渚”來指代古詩中的名篇

三千句——玳瑁(dài mào 代冒),或寫作毒冒、瑇瑁;爬行動物,形狀像龜,甲殼黃褐色,有黑斑,極光潤,可做妝飾品。簪:別在發髻上的妝飾品。據《史記?春申君傳》,趙國的平原君,派使者見楚國的春申君,春申君讓使者住在上等房舍里。使者想在楚國面前夸耀一番,就把瑇瑁妝飾在刀劍之上,室內也用珠玉裝飾起來,然后請春申君來做客。春申君讓自己的三千多食客,去見趙使者,其中上等客人都穿著珠玉妝飾的鞋子。趙使者見了,自愧不如楚富有。“三千玳瑁之簪”就是用此典故,表示豪門相互斗富

數十句——珊瑚:海中的動物名,多群體相結而成樹枝狀,所以容易被誤認為是植物。它的骨骼色澤艷麗,可供妝飾玩賞之用。據《晉書?石崇傳》,石崇與貴戚王愷爭富,武帝每幫助王愷,曾以珊瑚樹賜給王愷,高約二尺

王愷把它拿到石崇那里去顯示,石崇用鐵如意將它敲碎;又令左右拿出了高三四尺的珊瑚樹六七株,像王愷那樣高的珊瑚樹不計其數。王愷對之,恍然若失。“數十珊瑚之樹”就是用這一典故,也是表示豪門競富之意

綺筵——富麗豪華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把鋪在底下的叫筵,設在上面的叫席,筵長而席短。作為合成詞,泛指席位

繡幌——彩繡的帷慢,這里指華美的閨房

花箋——徐陵《玉臺新詠序》:“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箋(jian尖):供題詩詞或寫信用的紙頁

文抽——文思,即文章的構思。抽:抽繹,引出頭緒,引申為思緒

纖纖——形容柔和細嫩

拍按句——拍按:依節拍而敲擊。檀:檀木,這里指檀木制成的拍板

宮體——南朝梁代的一種側艷詩體。《梁書?簡文帝本紀卜“雅好題詩,其序云:余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然傷于輕艷,當時號曰宮體。”扇北里句——扇:名詞作動詞用,扇起,有擴散的意思。北里:泛指市井游冶的地方。唐孫內翰著有《北里志》一卷,專記當時生活在北里的妓女生活。收入《古今說海》中。北里又稱平康里,在長安城北,故稱北里。娟風:指歌妓們的演唱風習

言之不文——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謂語言不加修飾。此處指語言不合雅正

秀而不實——語出《論語?子罕》,朱熹注:“吐華曰秀”。此處指文章華而不實

有唐已降,率土之濱。家家之香徑春風,寧尋越艷;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在明皇朝,則有李太白應制清平樂詞四首。近代溫飛卿復有金簽集。邇來作者,無愧前人

【注】有唐——唐代。有:古代常作名詞詞頭

率土之濱——整個國土。《詩經?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毛傳》:“率,循;濱,涯。”孔穎達疏:“言率土之濱,舉其四方所至之內,見其廣也。”香徑——有花草的小道

越艷——古代越國的美女西施,這里泛指甫國美貌的女子

明皇——唐玄宗

應制——應詔,唐宋人詩題中稱“應制”,是指受皇帝之命而作,又稱應制體

清平樂詞——詞牌名,《詞律》于《清平樂》下注:“與清平調無涉。”《清平樂詞》是長短句,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為首句的《清平調》三首

金簽集——溫庭筠所作詞集,為詞家最早的專集之一,今佚

邇來——那時以來

今衛尉少卿字弘基,以拾翠洲邊,自得羽毛之異;織綃泉底,獨殊機杼之功。廣會眾賓,時延佳論。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五百首,分為十卷。以炯粗預知音,辱請命題,仍為敘引。昔郢人有歌陽春者,號為絕唱,乃命之為花間集。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

時大蜀廣政三年夏四月日敘

【注】弘基——趙崇祚之字。《四庫全書?總目》一百九十九卷云:“《花間集》十卷,后蜀趙崇祚編,崇祚字宏基,事孟昶為衛尉少卿,而不詳其里貫,《十國春秋》亦無傳。”拾翠——收拾翠鳥的羽毛。曹植《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這里比喻拾集新詞

織綃句——比喻編輯精妙的詞集。《博物志》:“蚊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時出人家賣絹。”《述異記》:“南海出鮫綃紗,一名龍紗,其價百余金,以為服,入水不濡。”獨殊句——指編輯詞中佳作獨具功夫。機杼:織機上的杼抽。《詩經?小雅?大東》:“大東大東,杼柚其空”。朱熹注:“抒,持緯者;柚,受經者。”時延佳論——時常引述好的評論。延:接引

詩客曲子詞——唐五代時,詞的名稱不一,或稱曲子詞,或今曲子,曲子,樂府,詩余,長短句等。曲子詞前加“詩人”二字,表示與民間的鄙俗曲詞不同。孫光憲《北夢瑣言》:“晉相和凝,少時好為曲子詞,布干汴洛,洎入相,專托人收拾焚毀不暇。”五百首——有些集子實收四百九十八首,如毛本,將皇甫松《采蓮子》二首并為一首。將孫光憲《竹枝》二首并為一首,皆誤

以炯句——以:因。炯:歐陽炯自稱,預:通“與”

辱請句——辱請:謙語。命題:為集子取名。意思是他人請我命題

仍為敘引——仍:與“乃”通,就。為:作。敘引:敘言、引言

郢人——郢:地名,戰國時楚國的國都,今湖北省江陵北邊。郢人,指歌唱《陽春白雪》曲子的歌手人

庶使句——庶:副詞,期望。西園:漢代禁苑名。后來泛指游樂之處

用資句——資:供。羽蓋:富豪人家的儀仗之類

南國句——南國:南朝,特指梁陳宮中。嬋娟:泛指美貌的女子。孟郊《嬋娟篇》:“花娟嬋,泛春泉;竹娟嬋,籠曉煙;妓嬋娟,不長妍,月嬋娟,真可憐。”休唱句——蓮舟之引:即《采蓮曲》,樂府中曲調名,自梁武帝以下君臣作者頗多,為舊時流行曲調。此處不說“采蓮”,而說“蓮舟”,是為了與上句“羽蓋”對偶。引:曲子。陳子昂《觀竟渡表》:“采鹢蓮歌,乍起吳江之引;青龍桂楫,時嘔越女之風。”這句話是承上文而來,即有了“花間”新聲,可以不唱“采蓮”舊曲了

廣政:后蜀主孟昶的年號。廣政三年即公元940 年

凡 例一、《花間集》古無注釋本。明代湯顯祖曾對其中某些詞寫過零星的評語,萬歷庚申年(1620)刊為湯評朱墨本,這便是對《花間集》加評語的第一個本子。明天啟甲子年(1624),鐘人杰刊印《花間集》,自題“箋校”,其實既未箋,也未校,只不過在少數詞后,加了一二句意義不大的評語。近代有華連圃的《花間集注》,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四年(1935)出版,其中對有些詞作了較全面的詮釋。于同一年,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了李冰若的《花間集評注》,其中匯錄了有關詞人的本事及學者們對某些詞的評語。此二書對閱讀和研究《花間集》是有所幫助的,但畢竟成書于往昔,在內容和形式上,均難滿足當前讀者的需要

在黨中央關于整理古籍精神的鼓舞下,我們對《花間集》進行了重新詮注和評析,編成了這本《花間集新注》,以饗讀者

二、《花間集》版本至多,本書是以貴州人民出版社1981 年9 月簡化字本為底本而加以注釋的,對該本中的訛誤處,我們參照其他版本,已作了校改

三、本書對每首詞的注釋,一般分〔注〕、〔析〕兩項列出。初版原有校記,今已刪去,以節省篇幅

注的內容,主要是對較難懂的字詞句進行注解,便于一般讀者閱讀。為了加深對某一詞語的理解,我們還引用了一些詩文和典故,多為唐五代以前的。對有些句子,我們還作了串講。對某些詞句,可作不同的解釋時,我們只取其較善者,有時也將另一說列出,以資比較

析的內容,主要是對這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等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評介,有時也援引一些前人和專家的評語,以資參考

四、本書對《花間集》中十八個詞人,作了簡要的評介,各附于其作品之前

前 言《花間集》,共十卷,后蜀趙崇祚編。書中收錄了從唐開成元年(公元836 年)到晉天福五年(公元940 年)的詞作五百首。我國早期的著名詞家溫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大多賴以保存下來。它是研究我國詞學史的重要原始資料,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一《花間集》中的詞作,大部分是寫男女艷情、悲歡離合、旅愁閨怨、傷春惜時的。它的題材狹窄已是無須否認的事實,但是,我們決不能因為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沒有用其文學作品去反映階級矛盾和其他重大的社會主題,去表現高歌猛進和沖鋒陷陣的昂揚斗志,就簡單地加以否定。我們只能從客觀的、具體的歷史條件出發,分析題材狹窄的原因,了解這些作品本身的實際意義和美學價值

花間詞作產生的背景,是唐帝國從衰弱走向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年代。唐自安史之亂后,河北三鎮差不多已是半獨立的狀態,“雖稱藩臣,實非王臣”。內地方鎮,也多仿效。到黃巢起義后,統治階級為了鎮壓農民起義利用過方鎮的兵力,于是這些地頭蛇的力量便日益加強,并趁機搶奪農民革命的果實。農民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了,而唐朝的權力也進一步落入方鎮手中。這些方鎮皆“自擅兵賦,迭相吞噬”,以圖王圖霸。一統的大唐帝國,已是分崩離析,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了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0 16:01:14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紫金县| 海门市| 建水县| 平阴县| 柳州市| 二连浩特市| 内黄县| 梨树县| 毕节市| 鲁甸县| 无棣县| 额敏县| 思南县| 临城县| 丰顺县| 马关县| 望都县| 林口县| 怀仁县| 霍城县| 广宗县| 隆昌县| 开平市| 绩溪县| 青冈县| 伊通| 罗山县| 涿鹿县| 临高县| 呼和浩特市| 墨玉县| 通化县| 平江县| 高邑县| 金山区| 平湖市| 康乐县| 怀宁县| 久治县|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