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二句——寫女主人望女伴早日來到。花洞:百花遍開的仙洞。意思是站在玉樓上盼女伴已久,恨女伴來遲
早晚二句——寫女主人的愿望:自己遲早總要乘鸞而去,希望女友不要遺棄。鸞:仙人所乘坐的鸞鳳之類。據《集仙錄》載,天使降時,鸞鶴千萬,眾仙畢集,高者乘鸞,次乘麒麟,次乘龍
【析】這一首與前一首一樣,也是寫女道士的,全是鋪陳外貌妝束,無可取之處
玉蝴蝶秋風凄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注】秋風二句——秋風颯颯,景物凄涼,使人感傷離別,想到遠去的親人還未回返
塞外二句——邊塞的草木早已枯黃,而鴻雁南飛,為何到遲?雁到遲:語意雙關,有“雁書”到遲之意
芙蓉二句——如荷花一樣美麗的面容已顯凋謝之意,如柳葉一樣的黛眉已枯萎斜墜。芙蓉:荷花。墮:下落。這里指眉色淡如枯柳
【析】這首詞寫閨人秋日懷遠
上片開頭二句,一寫往日離別,一寫今日望歸,雙起單承。而秋風則是共同的典型環境,由“傷離”而“未歸”,其間經過了多少不眠之夜!出語看似平淡,而詞情酸楚,韻調悲凄,后二句全由“未歸時”展開,寫女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塞外”句一筆宕開,設想遠人所在的地域狀貌,“江南”句由遠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連及遠人的書信,線條明晰,思遠情致描摹深透,一種細膩之情洋溢字里行間。“草先衰”,“雁到遲”,足見地遠天遙。上片在時間與空間上回環跳躍,把殷切懷人的情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過片句寫女主人公的形象:嫩臉憔悴,如荷花凋落,愁眉懶畫,皆因行客未歸,結尾二句,總攬全章,縱筆寫情:草木凋落的秋天,本來就使人悲涼,在思婦看來則更增愁情,而這種傷心的境況又有誰知道呢?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哭,哀思無限?!栋子挲S詞話》評:“塞外十字,抵多少《秋聲賦》?!庇衷u:“飛卿詞‘此情誰得知’、‘夢長君不知’、‘斷腸誰得知’,三押‘知’字,皆妙?!编砘ㄩg集卷二溫庭筠 十六首清平樂其一上陽春晚,宮女愁蛾淺。新歲清平思同輦,怎奈長安路遠?鳳帳鴛被徒熏,寂寞花鎖千門。竟把黃金買賦,為妾將上明君
【注】上陽——唐代宮名,今洛陽市境內。《新唐書?地理志?元河南志》:“東都上陽宮,在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崩畎住渡匣饰餮材暇└琛罚骸傲答埱氐鼐G,花光不減上陽紅?!睂m女句——暮春時節,宮女們帶愁的蛾眉黛色已淡薄
新歲句——新的一年來到,正是太平日子,宮女們都盼望著能與皇帝同車游覽。清平:世道太平。輦(niǎn 碾):古時用人力拉的車子,后多用來指皇帝坐的車?!锻ǖ??禮典》:“夏后氏末代制輦,秦為人君之乘,漢因之。”《一切經音義》:“古者卿大夫亦乘輦,自漢以來,天子乘之?!痹跄尉洹獰o可奈何,長安離上陽路程遙遠。怎奈:怎能奈何,沒有辦法的意思。長安:唐代君王所住之地,京都。這里說“長安路遠”,含意是君王與宮女們的關系疏遠
鳳帳句——繡有鳳彩的羅帳,繡有鴛鴦的錦被熏香也是枉然。徒:空,白白地
寂寞句——花枝封住了重門,門內無限寂寞。鎖:封閉住
竟把二句——爭著把黃金去買辭賦,請為她呈送給英明的君王。黃金買賦:司馬相如《長門賦序》:“漢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幸?!边@里用此典故,表示宮女的愁苦以及她們的愿望
【析】這首詞是寫宮怨。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統治階級的荒淫,成千成萬的青年女子被幽禁在皇宮之中,消磨了寶貴的青春和人生。宮怨詞無論從哪個角度寫來,都是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對宮女的同情和對統治者的不滿,是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的
這首詞的上片是寫宮女春晚愁容,以及新的一年給她帶來的新的希望和失望
下片寫她孤獨、寂寞的環境,純是以物寄怨。鴛被徒熏,宮門重重,花感寂寞,人何以堪!“競把”句寫其最后的希望與掙扎,飽含著淚水
其二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注】洛陽二句——春暮之時,洛陽城內,楊花柳絮如雪飛舞,少年見景生情,愁思至極
終日句——來往行人,從早到晚,都有隨意攀折柳枝的,以資贈別
馬上二句——在將行時,爭著勸酒,表示送別之意;南浦傳來了鶯啼聲,聽了更加傷心。觴(shāng 傷):酒杯。離觴是離別時所用的酒器。南浦(pǔ譜):泛指送別之地。浦是水邊的意思。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愁殺二句——由于離別而使少年十分悲傷,他依依不舍,回首相顧,淚流縱橫。愁殺:說明愁到極點。平原:古地名,戰國時趙國的都邑,今山東平原縣
【析】這首詞寫平原年少,霸陵惜別
上片“洛陽愁絕”一句,點明地點,立出主腦。“楊柳花飄雪”一句則交待時節,烘托環境,春殘時暮,物候感人。后兩句補寫愁絕之由,是因為終日行人折柳送別,更用嗚咽流水渲染離愁的氣氛
下片寫惜別留飲?!榜R上”言別在即刻,“爭勸離觴”言情深意厚?!澳掀帧毖砸逊謩e,“鶯聲斷賜”言離情痛楚。最后點出主人公不忍離去之狀,與“愁絕”相應
通篇用“花飄雪”、“水流嗚咽”、“鶯聲斷腸”、“揮淚千行”這些具體可感的形象,把不可捉摸的離愁,完全寫出,感人至深?!栋子挲S詞話》評:“上半闋最見風骨,下半闋微遜。”遐方怨其一憑繡檻,解羅帷。未得君書,斷腸,瀟湘春雁飛。不知征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注】瀟湘——兩條水名?!渡胶=洝贰盀t水,源出九巔山,湘水,源出海陽山。至零陵合流而于洞庭也?!贝貉悖▂dn 燕)——春日雁往北去。梁劉孝綽《賦得始歸雁》詩:“洞庭春水綠,衡陽旅雁歸;差池高復下,欲向龍門飛?!边@里是說雁飛來又飛去了,而征人卻至今未歸
征馬——以“征馬”概括“征人”
海棠二句——暮春之時,海棠花謝,細雨連綿
【析】這首詞寫女子春日憑欄懷人
起二句一“憑”一“解”,連續兩個動詞,寫出女主人公有所懷而心緒不寧?!昂痰镁龝睘閼{欄解帷之由?!皵嗄c”二字,一氣直下,也是憑欄時所見所感:瀟湘春雁,按時歸去,人不如鳥,歸期渺茫。最后以景結情,將無限邏思,織入海棠花謝雨蒙蒙之中,神致宛然,饒有情味。語句也比較樸質
其二花半訴,雨初晴。未卷珠簾,夢殘,惆悵聞曉鶯。宿妝眉淺粉山橫。約鬟鴛鏡里,繡羅輕
【注】坼(che 撤)——裂開。這里指花朵半開
珠簾——用珠玉所飾的簾子?!冻鯇W記?器物部》:“戴明寶歷朝寵幸,家累千金,大兒驕淫,為五彩珠簾,明寶不能禁?!庇帧稘h武帝故事》:“上起神屋,以白珠為簾箔,耿渭押之,象牙為篾?!彼迠y句——隔宿的妝淡了,眉黛淺了,眉深如望遠山,眉淺則如望“粉山”
約鬟句——對著鏡子束發。約:束,動詞。鬟:頭發的形狀。李賀《美人梳頭歌》:“香鬟墮髻半沉檀?!崩C羅——繡花羅裙
【析】這首詞只是寫一婦人夢后無名的惆悵
開頭四句寫女主人公在小雨初晴、花將綻朵的早晨,珠簾未卷,而被曉鶯驚醒。后三句寫她醒后及臨鏡梳妝的形象。詞多意少,味同嚼蠟
訴衷情鶯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金帶枕,宮錦,鳳凰帷。柳弱蝶交飛
依依,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注】鶯語句——意思是,鶯啼叫,花飛舞,正是春天中午時
霏微(fēiwēi 菲圍)——細雨彌漫的樣子
金帶枕——以金帶妝飾的枕頭。曹植《洛神賦》李善注:“帝示植甄后玉縷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睂m錦——皇宮中所用錦綢之類,這里指床上用的被墊均用宮錦所制,言其富麗
鳳凰帷——繡有鳳凰的帷帳
遼陽——今遼寧省遼河以東,當時是邊防要地,征戍之人所居。崔道融《春閨詩》:“遼陽在何處?莫望寄征袍。”沈佺期《古意》詩:“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眽糁袣w——夢中見到征夫歸來
【析】這首是寫思婦對征夫的懷念
開頭兩句平列四種景物,顯示春晝、鴛啼、花飛、雨灑的環境,接著用“金帶枕、宮錦、鳳凰帷”三種飾物突出女主人公室內華美的陳設,上片景物和飾物之間沒有承接的關系,又沒有感情的融注,使人只覺得是麗辭的堆積,后四句卻比較好。以蝴蝶依依雙飛,興起自己的孤獨,觸發對征夫的懷念。”遼陽”.點明所憶的是征夫,“音信稀”是現實,“夢中歸”是無可奈何的想象
思帝鄉花花,滿枝紅似霞。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孛婀踩碎e語,戰篦金鳳斜。惟有阮郎春盡,不歸家
【注】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
羅袖句——女子穿著羅衣,面對畫簾,思念情人腸欲斷
卓香車——立在散發芬芳的車上。卓:站立。香車:古代車乘求其精美,常用優質木材造成,飾以珠玉,涂以香料?!冻鯇W記?器物部》:“三云輦,七香車?!睉痼骶洹椨薪瘌P花紋的戰篦斜簪于發際
阮郎——泛指心愛的男子。據《神仙傳》和《續齊諧記》載,漢明帝水平時,刻縣有劉晨、阮肇二人人天臺山采藥,迷失道路,忽見山頭有一顆桃樹,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澗水,又飲之。行至山后,見有一杯隨水流出,上有胡麻飯屑。二人過水行一里左右,又越過一山,出大溪,見二女顏容絕妙,喚劉、阮二人姓名,好像舊時相識,并問:“郎等來何晚也!”因邀還家,床帳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數仙客,拿三五個桃來,說:“來慶女婿?!备鞒鰳菲髯鳂?,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禮,住了半年,天氣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聞百烏啼鳴,求歸心切。女子說:“罪根未滅,使君等如此?!庇谑撬蛣ⅰ⑷顝纳蕉纯谌ァ5郊遥l里怪異,經查尋,世上已是他們第七代子孫。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尋山路,不獲,迷歸。至太康八年,還不知二人下落。以后詩詞中就常用“劉阮”、“劉郎”、“阮郎”來指久去不歸的心愛男子
【析】這首詞寫婦人春怨
“花花,滿枝紅似霞”寫春景爛熳絢麗。三、四兩句寫婦人于畫簾之內,傷懷已極,故立車遣愁。后四句攝取對話的特寫鏡頭:回頭閑聊,神態綽約;“唯有”二句,是婦人之言,實為衷曲,揭出“腸斷”之由
夢江南其一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注】極——頂端。這里是指怨恨的終點就在“天涯”。天涯,這里指代遠在天邊的愛人
山月二句——山、月、水、風不了解思婦的感情,而讓眼前的落花紛飛
【析】這首詞寫思婦恨遠
開頭兩句作急切語,以“天涯”指代遠離不歸的人,于“恨”之前修飾以“千萬”,可見其恨遠之深長。后三句就眼前之景寫離恨之情:山月、水風、碧云,本是客觀的事物,無所謂“知”與“不知”,而女主人公卻把它們作為埋怨的對象,以為是山月不解人事而故意窺人;水風不理怨情而將落花飄于眼前;暮云悠悠,更牽動了她無休無止的離恨。這全是用景象表現、襯托人物的心理,蘊藉含蓄,情意不盡。正如胡國瑞先生在《論溫庭筠詞的藝術風格》一文中所說的:“似清淡的水墨畫,避去其所習用的一切濃麗辭藻,只輕輕勾畫幾筆,而人物的神情狀態宛然紙上。”其二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注】斜暉句——夕陽西斜,余暉忽隱忽現,含情脈脈;流水東去,悠悠自樂
脈脈(mòmò默默):形容含情而不用很明顯的方式表達時的狀態。悠悠(yōuyōu 幽幽):形容從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樣子
白蘋洲——長滿了蘋草的小洲。蘋(pín 貧):水草,葉浮水面,夏秋開小白花,所以稱“白蘋”。趙微明《思歸》詩:“猶疑望可見,日日上高樓,惟見分手處,白蘋滿芳洲?!庇郑骸短扑卧~選注》以“蘋”為“浮萍”,《詩經?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敝祆渥ⅲ骸疤O,水上浮萍也,江東人謂之蘋?!敝蓿航械男£懙?,白蘋洲本有實地?!栋紫闵皆娂费a遺卷上《送劉郎中赴任蘇州》詩,汪立名注引《太平寰宇記》:“白囗洲在湖州蘋溪之東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魯公顏真卿芳菲亭,內有梁太守柳惲詩《江南曲》云:‘汀洲采白蘋,日暮江南春?!蛞詾槊?。”這里的“白蘋洲”,不必實指此地,而泛指水中小洲
【析】這首詞寫女子終日盼遠人歸來的一片癡情。作者全以素描的手法,勾畫了一幅完整的藝術畫面
起首二句,用“梳洗罷”、“獨倚”兩個連續的動作,表現她急切盼歸人的情緒。“獨”字是其孤寂的寫照,“江樓”點出地點。后面三句,從“江樓”前著筆,也是“望”中之景。江樓前景物萬千,而女主人公只看到了“帆”、“斜暉”、“水”、“白蘋洲”,這是與她的思想感情緊密相連的。離人去時是從江上乘船,他回來也定然會乘船的,故她只是細細辨認過來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