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最新章節
- 第27章 放下與忘記,讓清風自來(7)
- 第26章 放下與忘記,讓清風自來(6)
- 第25章 放下與忘記,讓清風自來(5)
- 第24章 放下與忘記,讓清風自來(4)
- 第23章 放下與忘記,讓清風自來(3)
- 第22章 放下與忘記,讓清風自來(2)
第1章 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快樂,可是當有人問:“你快樂嗎?”很多人卻猶豫了,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有人說,現在的房價、物價那么高,我整天忙來忙去還不夠養家糊口,哪里會感到快樂?有人說,現在的職場競爭那么激烈,我整天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老板,哪里會感到快樂?有人說,現在的人際關系那么復雜,我整天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說錯了話,哪里會感到快樂……確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快樂得起來呢?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我們不快樂呢?據研究,對幸福感的缺乏是導致不快樂的主要原因。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錯誤地認為幸福感需要外界的刺激,而不懂得向自己的內心求助,殊不知,即使是那些住著寬敞的房子、開著昂貴的跑車的人,也常常感嘆自己外表看起來光鮮,內心其實苦不堪言。
著名的哈佛大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因為講授“幸福課”而成了“哈佛紅人”,他曾這樣說自己:“我曾30年不快樂。”作為當年哈佛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他曾屢獲殊榮,可是這些并沒有讓他感到快樂。后來,他開始意識到,對于幸福感來說,內在的東西比外在的東西更重要。為此,他進行了積極的研究,并決定做一名教師,把自己的研究心得與大家分享。他認為,人生與做生意一樣,有盈利,也有虧損。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于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感上就盈利了。長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種“情感破產”。如果焦慮和壓力的問題越來越多,我們就只會走向幸福的“大蕭條”。
所以,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就必須摒棄內心中的負面情緒,做一個內心充實、正直善良的人,做一個心胸寬廣、充滿愛心的人,做一個心態陽光、積極樂觀的人,那些不知道滿足、不懂得施舍、不知道如何給自己減壓、總是將自己與別人進行不恰當的比較的人只會生活在陰霾中。
翻開本書,讓我們的心靈像花兒一樣盛開,那么幸福也自然就會像清風一樣吹來,讓我們徹底擺脫煩惱的糾纏,開啟幸福的人生之旅。